「文化客廳」上海音樂廳修繕揭開面紗

2020-12-11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李君娜 戚穎璞

  歷經一年半封閉式修繕,上海音樂廳將於9月6日重新向公眾開放。這是90歲上海音樂廳在平移14年之後的首次修繕。

  昨天下午,上海音樂廳開放媒體探班,首度揭開面紗。修繕後究竟有哪些變化?

  視覺

  文保區「修舊如舊」

  16根羅馬柱同一工匠彩繪

  上海音樂廳由「文保區域」和「非文保區域」兩部分組成。其中,1930年建成的「文保區域」面積2000多平方米,包括北廳、東廳走廊、大觀眾廳、舞臺,室外北立面、東北立面等,被列為重點保護部位。

  「文保區修繕原則為『修舊如舊』,在修繕過程中嚴格按照專家評審意見,不斷在文物保護與現行消防規範、舞臺功能提升等多個方面找到平衡。」章明設計師事務所主任設計師、文保區總設計左承岦說。

  以音樂廳北廳為例。這是一個古典主義風格的空間。16根氣度非凡的羅馬式裝飾柱在修繕前出現仿大理石紋起殼的情況,基層嚴重發黃、質地鬆軟。建築彩繪工匠呂繼軍從事建築壁畫行業三十餘年,2004年參與上海音樂廳平移修繕工程時,曾彩繪16根羅馬柱。為保持風格和建築的一致性,這次再邀他為羅馬柱彩繪。

  大廳的海上藍雕花穹頂,在2004年平移期間沒有受到任何破壞,得以完全保留。穹頂貼了800多塊金箔,更加富麗堂皇。這次修繕進行了純手工的原樣修復和加固。大廳座椅定製於2004年平移修繕時,具有濃烈的歐洲古典主義風格,與復古典雅的觀眾廳渾然一體。經過多年頻繁使用,這些座椅出現一些問題,修繕工程團隊將大廳座椅拆卸運到日本專業座椅廠家進行原樣修繕。座椅修復項目總負責人菅常善部長表示,座椅翻新的宗旨是「修舊如舊」,「保持座椅的原貌,對破舊的地方進行修復,並使座椅性能跟上時代要求。」椅子座號使用螢光號碼牌,這種號碼牌通過燈光自動蓄光,連續30分鐘發光,發光亮度逐漸減弱,不會對觀眾觀演產生影響,卻能通過微弱的光亮讓遲到觀眾找到座位。

  聲學

  提升音質重點降噪

  大廳反聲罩換溫格爾音罩

  對一座音樂廳來說,聲音環境無比重要。

  記者在現場看到,觀眾廳出入口的門更換為更厚的隔聲門。文保區聲學顧問、上海章奎生聲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擁民介紹:「此次修繕在維持音樂廳原有優秀聲學效果的基礎上,針對降噪做了重點改進。聲閘的隔聲量由以前的30分貝提升到50分貝,單扇門的隔聲量也提高10多分貝。」

  音樂廳座椅全部安裝「緩起立」,保證座椅翻動無聲、勻速。翻新之後,通過調整布料改進吸聲效果,使聲學效果比之前更好。

  為保證古典樂的聲音效果,大廳舞臺音樂反聲罩更換為知名的溫格爾音罩。宋擁民說,之前的音罩因為使用年限已久,底部有些磨損,還存在移動及拆裝不便等弊端。如今整個音罩頂部頂板進行吊裝,讓音罩拆裝更方便,拆裝時間從原來的一天縮短至約3小時。另外,新材料製作的音罩也提升了整體音質效果。

  音樂廳外立面木窗在維持原有風貌同時,根據聲學要求增加雙層中空玻璃的隔音窗,既達到建築隔聲,又有修舊如舊的效果。

  舞臺

  引入最先進吊杆機

  擴聲部分裝世界頂級音箱

  大廳舞臺位於「文保區域」,修繕工作圍繞舞臺機械、燈光、擴聲、監督等全面改造。

  「舞臺部分的改造摒棄『求多求全』,為舞臺技術設備和舞臺藝術有機結合提供範例。」上海中演舞臺科技研究院院長、修繕工程舞臺設計施工負責人蔡健勇介紹,「為滿足上海音樂廳老建築的特性,我們引入世界上最先進的『德國ASM吊杆機』,是國內首家使用該吊杆機的劇場。」

  臺下機械部分進行樂池修復,改造樂池升降機械,有效降低運行噪音,提高安全性和耐用性。舞檯燈光部分採用節能LED光源和傳統光源相結合,控制設備更換,兼顧各類演出團體和燈光師的使用習慣。舞臺擴聲部分在音響方面更換為世界頂級音箱,聲壓級、音色等方面效果都有很大提升。舞臺監控部分按照現代劇場的標準要求,配備高清攝像機,提高劇場視頻質量。

  上海音樂廳小廳位於B2層,修繕前由於隔音工程未做到位,造成與一層大劇場上下串音,兩廳無法同時演出。近年來,上海音樂廳積極承擔公益普及和藝術教育的社會責任,推出一系列自主品牌項目,小廳利用率逐漸增加,「家庭音樂會」「玲瓏國樂」等品牌項目也在此演出。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師、非文保區總設計徐風說:「小廳改造本著兩個原則,一是功能提升,二是功能展示。改造後的小廳既支持多功能電聲,又能滿足自然聲。」通過本次修繕徹底解決大小廳之間的隔聲問題,未來可以增加100多場演出,在功能上小廳可滿足小型室內樂、電聲等多種演出形式,在風格上與大廳的古典主義相呼應。

  空間

  命名7又2分之1樓梯

  打造當下年輕人新記憶點

  「經過這次修繕,我們打開了更多的微空間,把上海音樂廳的空間還給市民。」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靚介紹,以前出租的區域收回來辦成藝術展區;以前沒開放過的區域,如二樓面向草坪的陽臺也開放給市民,讓他們有更多休閒空間。

  地下一層有一個廳全新開放,在這個廳旁邊,有一個以前就存在的樓梯,介於7號樓梯和8號樓梯之間,這次有了新的名字——7又2分之1樓梯。希望通過新空間的開放和貼近當下年輕人的標籤,打造新的記憶點。

  作為公共文化空間,上海音樂廳此次在洗手間的細節改動值得肯定。根據之前的實際使用情況,增加了女士洗手間比例。以前演出間隙,一樓洗手間排長隊,現在把一樓的洗手間全部改成女士專用,還增加了10幾個小間,男士洗手間則全部在二樓。不僅如此,還為母嬰設置了專用的親子洗手間。

  上海音樂廳不僅是一幢建築,也是體現上海文化品牌的一個重要機構。經過這次修繕,不僅讓上海音樂廳繼續煥發建築美,還讓這幢老建築更有溫度,並融合音樂之美、藝術之美,實現真正「文化客廳」的作用。

(責任編輯 :韓璐)

相關焦點

  • 90年歷史的上海音樂廳修繕竣工提前揭開面紗
    張亨偉 攝中新網上海9月2日電 (記者張亨偉)經歷一年半的修繕,有著90年歷史的上海音樂廳將於9月6日重新開業。2日下午,上海音樂廳提前向媒體探揭開面紗,2000多平米的「文保區域」嚴格依照「修舊如舊」的要求進行修繕,這座歷久彌新、充滿海派文化底蘊的藝術殿堂又回來了。據悉,上海音樂廳是全國第一座音樂廳,是上海第一座由中國建築設計師設計的西方古典風格建築。
  • 修繕竣工的上海音樂廳即將揭開面紗
    9月6日,歷經一年半封閉式修繕,上海音樂廳將重新開業向公眾開放。作為上海演藝大世界核心劇場之一,有著90年悠久歷史的上海音樂廳自2019年3月開啟了平移14年後的首次修繕工程。記者日前走進即將揭開面紗的上海音樂廳探訪。
  • 上海音樂廳修繕工程大揭秘
    大家描述上海音樂廳的關鍵詞豐富多彩,城市客廳、古典音樂、室內樂…….但你真的了解TA嗎?上海音樂廳是全國第1座音樂廳,是上海第1座由中國建築設計師設計的西方古典風格建築。為了留住城市記憶,讓建築煥發新生,給觀眾們提供更高品質的音樂文化產品和服務,2019年3月起音樂廳開始了為期一年半的封閉修繕工程。
  • 上海音樂廳修繕工程竣工 !9月6日,「城市音樂客廳」華麗回歸
    上海音樂廳修繕工程竣工 !是的,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終於按下了啟動鍵!你想作為第一批觀眾一睹修繕後的音樂廳嗎?B2音樂立方聲·「相」音樂立方位於B2 層,「家庭音樂會」「玲瓏國樂」等上海音樂廳品牌項目在此演出。修繕後的空間將以全新面貌亮相,展現音樂立方的多元性、融合性、先鋒實驗性。
  • 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靚:修繕之後的上海音樂廳,是一棟會「呼吸」的建築
    9月2日,上海音樂廳暫別一年半後,重歸公眾視線。這座90歲的音樂廳,在進入新世紀以來,除了履行它「上海音樂客廳」的職責外,還因為兩次「歇業」,被全國乃至世界範圍的公眾關注。一次是2002年。作為上海的文化地標之一,上海音樂廳對於觀眾和市民朋友都有著特殊的意義,被親切地稱為「上海的城市音樂客廳」。2002年9月起,上海音樂廳進行了平移修繕工程,平移66.46米,抬升3.38米,移到了現在這個位置。當年的平移,是為了保留下上海音樂廳這棟建築。那時,有很多人認為,平移風險大,而且耗費也大,從經濟的角度,遠不如推倒重建一個新的上海音樂廳更「划算」。
  • 獨家專訪|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靚:修繕後的上海音樂廳,是一棟會呼吸...
    9月2日,上海音樂廳暫別一年半後,重歸公眾視線。這座90歲的音樂廳,在進入新世紀以來,除了履行它「上海音樂客廳」的職責外,還因為兩次「歇業」,被全國乃至世界範圍的公眾關注。上海音樂廳是全國第一座音樂廳,是上海第一座由中國建築設計師設計的西方古典風格建築。自1930年建成以來,已有90年歷史。她坐落在人民廣場、延安中路綠地。作為上海的文化地標之一,上海音樂廳對於觀眾和市民朋友都有著特殊的意義,被親切地稱為「上海的城市音樂客廳」。2002年9月起,上海音樂廳進行了平移修繕工程,平移66.46米,抬升3.38米,移到了現在這個位置。
  • 音樂廳總經理方靚:修繕之後的上海音樂廳,是一棟會「呼吸」的建築
    這座90歲的音樂廳,在進入新世紀以來,除了履行它「上海音樂客廳」的職責外,還因為兩次「歇業」,被全國乃至世界範圍的公眾關注。上海音樂廳是全國第一座音樂廳,是上海第一座由中國建築設計師設計的西方古典風格建築。自1930年建成以來,已有90年歷史。她坐落在人民廣場、延安中路綠地。作為上海的文化地標之一,上海音樂廳對於觀眾和市民朋友都有著特殊的意義,被親切地稱為「上海的城市音樂客廳」。 2002年9月起,上海音樂廳進行了平移修繕工程,平移66.46米,抬升3.38米,移到了現在這個位置。
  • 雕梁畫棟,修舊如舊,90歲高齡的上海音樂廳重裝歸來……
    2020年9月2日,完成修繕的上海音樂廳揭開面紗。作為演藝大世界核心劇場之一、有著90年悠久歷史的上海音樂廳自2019年3月起開啟了平移14年後的首次修繕工程,歷經一年半封閉式修繕,將於2020年9月6日重新開業向公眾開放。
  • 「90歲」上海音樂廳迎修繕後首批觀眾
    9月6日電 (周卓傲 康玉湛)6日,中國第一座音樂廳上海音樂廳在經歷一年半封閉式修繕後重新開業,並舉辦以「相·見」為主題的劇場開放日活動,邀請觀眾第一時間進入音樂廳,了解修繕細節,感受建築之美。上午十點,以上海音樂廳員工為班底組成的重奏樂團「廳默森」於北廳奏響開廳第一曲。作為上海第一座由中國建築設計師設計的西方古典風格建築,上海音樂廳被觀眾親切地稱為上海的「城市音樂客廳」,修繕前每年都上演500多場音樂會以及上百場的公益教育活動,是上海觀眾了解與欣賞世界頂尖樂團與音樂家的重要窗口。
  • 歷經一年半封閉修繕,上海音樂廳重新開放
    歷經一年半封閉式修繕,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於9月6日重新開業向公眾開放,並舉辦以「相·見」為主題的劇場開放日。界面新聞9月6日從上海音樂廳獲悉,開放日期間將有多場重磅演出以饗觀眾。上海音樂廳是全國第一座音樂廳,是上海第一座由中國建築設計師設計的西方古典風格建築。坐落在人民廣場,延安中路立地,作為上海文化地標之一,上海音樂廳對於觀眾和市民朋友們都有著特殊的意義,被稱為上海的「城市音樂客廳」。
  • 上海音樂廳明年3月起閉館修繕,2020年重新開放
    經常前往上海音樂廳欣賞演出的朋友們注意了!這座上海市民喜愛的、已有88年歷史的「城市音樂客廳」,將與我們暫時作別。上海音樂廳宣布,自2019年3月1日起至12月底,音樂廳建築將全部封閉並作整體修繕,期間將暫停所有對外演出和經營活動。修繕完成後,音樂廳計劃於2020年1月重新對外開放。上海音樂廳公告全文如下:親愛的市民朋友們:上海音樂廳自2004年平移修繕重新開業以來,已陪伴廣大觀眾朋友走過14個春秋,每年平均上演500餘場音樂會,是上海市民喜愛的「城市音樂客廳」。
  • 「揭開世界名校面紗」,上海學生英文報首次入駐市民文化客廳
    6月30日下午,第八期「市民文化客廳」將在福州路上的上海書城舉行,這次活動將迎來上海報業集團旗下《上海學生英文報》首次入駐。伴隨著國際教育進入中國家長的視線,出國留學愈加火熱。如何申請學校、如何修讀課程、中國留學生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 上海音樂廳明年三月起閉館修繕 2020年重新開放
    原標題:【提示】上海音樂廳明年3月起閉館修繕,2020年重新開放!  據上海發布官方微信消息,經常前往上海音樂廳欣賞演出的朋友們注意了!這座上海市民喜愛的、已有88年歷史的「城市音樂客廳」,將與我們暫時作別。上海音樂廳宣布,自2019年3月1日起至12月底,音樂廳建築將全部封閉並作整體修繕,期間將暫停所有對外演出和經營活動。
  • 18個月封閉式修繕竣工 90歲上海音樂廳華麗歸來
    人民網上海9月2日電 暫別觀眾一年半後,作為演藝大世界核心劇場之一、有著90年悠久歷史的上海音樂廳終於華麗歸來——自2019年3月起開啟了平移14年後的首次修繕工程,歷經18個月封閉式修繕,上海音樂廳將於今年9月6日重新開業向公眾開放。9月2日,尚未正式對外的上海音樂廳首度向媒體揭開面紗。剛剛踏進大廳,昔日熟悉的「海上藍」氣息便迎面撲來。
  • 優雅設計傾注藝術經典,科勒KOHLER品牌獻力上海音樂廳保護修繕
    魔都金秋,距今已有90年悠久歷史的上海音樂廳,在經歷了一年半的保護修繕工程之後,終於重新向公眾敞開大門,宣告這座充滿海派文化底蘊的音樂藝術殿堂正式回歸。百年廚衛經典品牌科勒KOHLER品牌作為此次修繕項目的重要合作夥伴,獻力音樂廳劇場服務功能板塊升級,以一貫融合藝術與經典設計的科勒品牌衛浴產品,全面更新服務區內的公共衛生空間,讓所有人都能在這座精美的城市文化客廳裡,享受到安全、舒適、優雅、豐富的藝術體驗。
  • 上海音樂廳「閉關」修繕 期間停止所有演出和經營活動
    有著上海「城市音樂客廳」之稱的上海音樂廳,人氣爆棚。這座已經有89年歷史的音樂廳,3月起至年底閉關修繕。據悉,修繕期間整棟建築將全部封閉,停止所有對外演出和經營活動。為此,上海音樂廳在「閉關」前舉辦了名為「暫別,是為了更好的相見」主題開放日活動,首次開放舞臺、化妝間、錄音棚等區域,邀請觀眾走進音樂廳參觀。
  • 每一個細節都期待與你重逢 上海音樂廳修繕後首度亮相
    西部陽臺休息處 郭新洋 攝  經過一年半的封閉修繕,擁有90年歷史的上海音樂廳將於9月6日重新對公眾開放。  顏值高  上海音樂廳是全國第一座音樂廳,也是上海第一座由中國建築設計師設計的西方古典風格建築。它曾因2002年啟動的平移修繕工程轟動一時,也因每年500多場音樂會以及上百場的公益教育活動,成了上海觀眾了解欣賞世界頂尖樂團與音樂家的重要窗口。
  • 「90歲」上海音樂廳迎修繕後首批觀眾「修舊如舊」讓城市歷史傳承
    觀眾在大廳欣賞音樂演奏 上海音樂廳供圖 觀眾在大廳欣賞音樂演奏 上海音樂廳供圖 中新網上海9月6日電 (周卓傲 康玉湛)6日,中國第一座音樂廳上海音樂廳在經歷一年半封閉式修繕後重新開業,並舉辦以「相·見」
  • 「90歲」上海音樂廳迎修繕後首批觀眾 「修舊如舊」讓城市歷史傳承
    9月6日電 (周卓傲 康玉湛)6日,中國第一座音樂廳上海音樂廳在經歷一年半封閉式修繕後重新開業,並舉辦以「相·見」為主題的劇場開放日活動,邀請觀眾第一時間進入音樂廳,了解修繕細節,感受建築之美。  上午十點,以上海音樂廳員工為班底組成的重奏樂團「廳默森」於北廳奏響開廳第一曲。作為上海第一座由中國建築設計師設計的西方古典風格建築,上海音樂廳被觀眾親切地稱為上海的「城市音樂客廳」,修繕前每年都上演500多場音樂會以及上百場的公益教育活動,是上海觀眾了解與欣賞世界頂尖樂團與音樂家的重要窗口。
  • 上海音樂廳下月修繕 本周日開放日活動預約爆滿
    原標題:上海音樂廳下月修繕 本周日開放日活動預約爆滿  已有89年歷史的上海音樂廳,自從2004年平移修繕重新開業以來,平均每年上演500多場音樂會,是上海市民喜愛的「城市音樂客廳」。從下月起,音樂廳將開啟歷時300多天的整體修繕工程,為了此次暫別,本周日音樂廳將進行一次特別的開放日活動,讓觀眾有機會走近一些未曾開放的區域,探尋音樂廳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