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年代,不是人人都喜歡吃苦的,很多人都不喜歡吃苦,喜歡享福,特別是那種坐享其成。很多人都一直在做夢,做夢想過上不用吃苦的生活,如是很多人都盼著哪天能有很多錢,只要有錢,很多人都認為就不用吃苦了。
你看我們現代很多人為了錢在吃苦、在忍受、在拼命,倘若有錢,誰願意要這樣的人生呢?誰願意這麼冷的天早起連早餐都沒有時間吃,去擠公交,擠地鐵上班呢?特別是下雨的路上凍得發抖,誰又願意大熱天早起擠公交擠地鐵去上班呢?還沒有到公司一身溼。
很多人都曾想過,如果自己出生在大城市,出生在父母有幾套房子的家庭,那麼這一輩子也不用為了房子在奮鬥,也不擔心到結婚的年齡,沒有房子,無法結婚。更不用為了錢去吃盡人生苦,忍受別人的諷刺、挖苦、嘲笑、欺負。
都是因為沒有錢而已,如果出生在富二代的家庭裡,更多人都想著不用上班,天生就是白馬王子,那樣就不用去奮鬥了,因為一生吃喝不愁,再說奮鬥也比不過自己父母,所以奮鬥也沒有意思。
說白了,大多數人都想坐享其成,不想過吃苦的日子。那麼那些天生就出生在農村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喜歡吃苦的,更多人還討厭吃苦。一般討厭吃苦的人,不喜歡吃苦的人,要麼就是苦吃多了,要麼就是思想沒有覺悟。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倪萍的一段語錄,你也就知道了有苦也不是壞事,真知灼見,富有哲理,文字如下:
有苦也不是壞事,苦多了甜就比出來了。你吃一塊兒桃酥試試又甜又香,你再吃一斤試試你那嘴呀就想找塊鹹菜往嘴裡放。孩子,別怕苦,苦它的兄弟就叫甜那!——倪萍#倪萍語錄#
讀完倪萍的語錄,可以說倪萍這段語錄,是把吃苦看得很透苦多了甜的比就真的出來了,一個吃苦吃多了的人,一點幸福,一點甜蜜的事,可能就能溫暖他的心。而精彩幸福的人,可能就不會這樣,相反會走向不幸福的路線,為何呢?因為滿則溢,月盈則虧,物極必反。
就如這段語錄中所言一樣,你天天抱著桃酥吃試試,不吃膩才怪,吃一斤肯定想找塊鹹菜往嘴裡塞。是啊,我們讀完這段語錄,都不應該害怕苦,因為苦真的是甜的兄弟。
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倪萍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有苦也不是壞事,苦多了甜就比出來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那種強烈的感覺。一個農村人一直在吃苦,一個人只要給予一點幫助他,他都能感到很溫暖,很幸福。相反,那些生活在大城市裡的人,你給一點幫助他,他們可能還覺得應該的,甚至謝謝都不會說,這就是區別,沒有對比的區別。
為什麼說尋求幫助,找那些吃過苦的人更容易獲得他們的幫助?因為他們也苦過,也有難過,能理解你,能懂你。相反你遇到困難了,去找那種從來沒有吃苦,沒有遇到困難的家庭好的人,他們可能會嘲笑你,諷刺你,這叫困難?這點困難,有必要來找我?
你吃一塊兒桃酥試試又甜又香,
你再吃一斤試試你那嘴呀就想找塊鹹菜往嘴裡放。
這樣的事兒,誰去試試,就知道了,不管什麼東西,吃多了,都會吃膩。幸福也一樣,一個人一直生活在幸福與甜蜜中,就總想著哪天能遇到一點不好的事情,或是就會有一種犯賤的心理,不去惹點事,不讓心愛的人擔心害怕心裡就不舒服。
就如我們讀書時候,剛開始很討厭老師管我們,時間久了,我們屢教不改,老師也懶得管我們,沒有老師管我們的日子,我們過得很開心,很快樂。但時間久了,也很空虛,老師不管我們,時間久了我們心裡卻不舒服,就會去惹事,故意惹事來讓老師管,這就是人的犯賤心理。
孩子,別怕苦,苦它的兄弟就叫甜那!
苦到極致,就會迎來幸福。只要沒有被苦難打敗,只要沒有在困難中迷失自己,只要還沒有死,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多少成功的人,都是在苦難中涅槃重生的,在苦難中脫胎換骨,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可見苦難,真的是跌價的黃金,這句話也是高爾基說的。苦難,誰害怕,誰就是在放棄有價值的黃金而已。我們要想活得有價值,就不應該害怕苦難,應該在苦難中去歷練自己,去展現自己的力量,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因為平凡的人生是展現不出一個人到底有多大的力量。也只有在逆境中,才能看出這個人處理事情的能力,才能看出這個人的真正力量有多大。更何況很多人在苦難中,所能展現出來的力量很多時候是被逼的,是潛在的力量,自己看到都會感到驚訝。
所以說有苦也不是壞事,讀完倪萍的語錄你就知道了,真知灼見,富有哲理!
如果你也想更多人看到名人的語錄,不妨點讚、收藏、分享一下。如果你也有最喜歡的一段語錄,不妨留言分享給大家,一起來學習交流!
尼採振聾發聵的語錄,放在當今都不過時,看透了很多人的命運!
很多人認為這生最親密的人,最後無非是這種結局,被南派三叔道破
米切爾很刺耳的語錄,深深刺痛了很多在為房子奮鬥的人,發人深省
莫泊桑的語錄,道出了世上最教人丟臉的事,讓人讀完感到很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