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

2020-12-19 中公教師網

教師招聘考試當中,教育心理學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模塊,而其中的學習動機理論更是各年份、各省份的常考考點。今天帶大家一起來破解學習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

一、理論內容:

歸因是人們對自己或他人活動及其結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釋和評價。

心理學家韋納對行為結果的歸因進行了系統探討,並把歸因分為三個維度:內部歸因與外部歸因;穩定性歸因和非穩定性歸因;可控制歸因與不可控制性歸因。

他又把人們活動成敗的原因即行為責任主要歸結為六個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易、運氣好壞、身心狀態和外界環境。

歸因理論的指導原則的基本假設是:尋求理解是行為的基本動因。

一個總是失敗並把失敗歸於內部的、穩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學生會形成一種習得性無助的自我感覺。習得性無助是當個體感到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對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產生影響時所體驗到的一種抑鬱狀態。

具體如下所示:

韋納成敗歸因理論的六因素與三維度表格

根據歸因理論,學生將成敗歸因於努力比歸因於能力會產生更強烈的情緒體驗。

努力而成功,體驗到愉快;不努力而失敗,體驗到羞愧;努力而失敗,也應受到鼓勵。

在學生付出同樣努力時,對能力低的學生應給予更多的獎勵,對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給以最高評價,對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則給以最低評價,以此引導學生進行正確歸因。

二、考查方式

歸因理論的考察形式主要有:

1.定義類;比如考查「能力屬於什麼維度的歸因」。

2.案例類題目;比如夏明考試失敗,認為自己不是學習這塊料,問歸因於哪種?

3.建議類;教師該如何對待不同類型歸因的學生?

三、小試牛刀

1.【單選題】小峰認為輸掉學校秋季籃球比賽是因為他們班運氣不好,這種歸因屬於( )。

A.內部、不可控和不穩定的歸因

B.外部、可控和穩定的歸因

C.外部、不可控和穩定的歸因

D.外部、不可控和不穩定的歸因

2.【單選題】某生一次考試取得高分後,驚喜的說:「我背到的老師都考到啦!」根據韋納的歸因理論該生將這次成功歸因於( )。

A.能力 B.努力 C.任務難度 D.運氣

3.【材料分析題】材料:小明和小華是同桌,某次考試中均得85分。小明開心的說:「我太幸運了,昨天做了套模擬題,居然有3道題重複。」小華卻嘟囔著嘴說:「哎,我已經複習的很充分了呀,可是還有幾個題目不太明白,最後一個題用哪個公式呢?看來,我還得好好的看看。」

問題:根據歸因理論,分析兩個人各自的歸因要素是什麼。作為老師,該如何引導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答案:

1.【答案】D。解析:運氣是外部、不可控、不穩定的歸因。

2.【答案】D。

3.【參考答案】

小明將考試的成功歸因於運氣這個外部、不穩定、不可控的因素,雖然產生了積極的情緒體驗,但存有僥倖的心理,假如之後的學習失敗也這樣歸因,會產生懈怠和習得性無助感,不利於其學習成績的長遠提高和發展。老師在對小明進行指導的時候,應該注意引導他將成敗的原因歸於努力等內部、穩定和可控制的因素,這樣才有利於之後的學習中更加努力。

小華將自己學習的失敗歸因於努力,歸因正確,值得肯定。但是,由於小華對自己要求比較高,考試成績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水平,因此產生了負面的情緒體驗。對於小華,老師應該跟他耐心分析考試成敗還有任務難度、運氣、身心狀況等外部不可控的因素的影響,同時鼓勵他繼續努力,爭取在以後的考試中發揮的更好。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備考指導
    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備考指導一、考情介紹維納的成敗歸因在學習動機的理論中比較重要,所以需要全題型備考。如人物和理論的對應,歸因六因素與三維度的對應關係,材料分析題通常需要判斷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歸因角度,然後給出教師本人的指導方法。
  • 學習動機的五大理論
    比如:人因為有了生理需要,所以會學習吃、喝等行為。3.成就動機理論成就動機理論的代表人物是麥克裡蘭和阿特金森,其主要觀點:成就動機是個體為達到某一有價值的社會目標的內部動力。個體的成就動機可以分成兩部分:趨向成功的傾向和避免失敗的傾向。
  • 歸因理論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歸因理論都是一個常考考點。本文在此對其知識點進行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一、背景簡介:為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首先必須了解學習行為是如何受學習動機影響的,這就是學習動機理論所探討的問題,而在各種有影響的動機理論中,歸因理論最為強調認知的觀點。其指導原則和基本假設是:尋求理解是行為的基本動因。
  • 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
    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在歷年的廣東教師招聘中大致會出現1至2道題,題型主要以單選、多選、案例分析為主,一般以例子反選進行考察。雖然題量佔比並不大,但也是必考的知識點,多數考生表示,對於該理論的理解有些困難,下面將通過另一種模式給介紹成敗歸因理論,希望對各位考生們有幫助。導入情境:考試過後,同學們聚在一起開始議論各自的成績。
  • 韋納的歸因理論
    韋納的歸因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韋納的歸因理論佔有重要地位,也是令大多數學員比較頭疼的一個知識點。此知識點主要出現在客觀題中。本文將對韋納的相關理論進行整理介紹。一、人物介紹伯納德·韋納(B.Weiner,1935),是當代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認知心理學家,主要研究領域是社會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研究興趣是動機情緒和歸因理論。發展了比較著名的歸因理論。他曾發表了有關情緒和動機的許多文章和15本著作。自1965年以來,一直任教於加利福尼亞大學。他的主要貢獻有:歸因理論、動機心理學,情緒心理學。
  • 常考的學習動機理論概述
    學習動機理論是教師招聘、教師資格考試中經常涉及到的一個考點。常見的學習動機理論有:強化理論;需要層次論;歸因理論;成就動機理論;自我效能感理論;考查的形式多種多樣,不僅考查學習動機的理論本身本身,也會涉及到案例的分析。題型也多種多樣,以單項選擇題為主;簡答題,案例分析題也是考查的一個重點。
  • 學習動機的基本理論
    1、行為主義——強化理論人的學習行為傾向完全取決於某種行為與刺激因強化而建立的穩固關係,受到強化的行為比沒強化的行為更傾向於再次出現,因此,不斷強化可以使這種聯結得到加強和穩固。認為強化能夠促進學習動機。如在學習過程中,採用各種外部手段,如獎賞、讚揚、評分等,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起相應的學習行為。
  • 韋納的成敗歸因理論
    ;其他,個人自覺此次成敗因素中,除上述五項外,尚有何其他事關人與事的影響因素(如別人幫助或評分不公等)。以上六項因素作為一般人對成敗歸因的解釋或類別,韋納按各因素的性質,分別納入以下三個向度之內:1、因素來源: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因素的來源,是以個人條件(內控),抑或來自外在環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狀況三項屬於內控,其他各項則屬於外控。2、穩定性: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上是否穩定,是否在類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 韋納成敗歸因理論
    歸因是指人們對自己或他人活動及其結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釋和評價。心理學家韋納對行為結果的歸因進行了系統的探討,並把歸因分為三個維度: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穩定性歸因和非穩定性歸因;可控性歸因和不可控性歸因。韋納總結出學生常見的歸因因素有以下幾點: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難度、運氣、身心狀況和外界環境。
  • 教育心理學重點-成敗歸因理論
    成敗歸因理論作為教師招聘考試的常考考點,也是考生的易錯點和易混淆點。在考試中經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考查三維度六因素,那麼如何把它們搞清楚呢?今天跟著中公講師來幫助大家理解區分這幾個知識點。1.代表人物:海德、維納最早提出歸因理論的是海德,維納在海德研究的基礎上,對行為結果的歸因進行了系統探討,發現人們傾向於將活動成敗的原因即行為責任歸結為以下六個因素。同時,維納認為這六個因素可歸為三個維度。2.觀點歸因是人們對自己或他人活動及其結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釋和評價。歸因理論的指導原則和基本假設是:尋求理解是行為的基本動因。
  • 學習動機有哪些理論?
    在學習中,合理地增強正強化,利用負強化,減少懲罰,將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水平。 【注意】強化動機理論屬於行為主義動機理論。02成就動機理論成就動機是人們在完成任務時力求獲得成功的內部動因,成就動機是由心理學家默裡提出的概念
  • 歸因理論:理性認識成敗的原因
    歸因理論心理學家韋納經過長期研究,提出了成敗歸因理論,該理論分為二維、三維歸因,限於篇幅,本文僅討論二維歸因,具體見下表:表為二維歸因影響因素韋納的理論最引人注目的是歸因結果對於個體以後成就行為的影響,把成功失敗歸於內部/外部/穩定/不穩定的原因會引起個體不同的情感和認知反應(自豪或羞恥)。
  • 學習動機理論之自我效能理論和成就動機理論
    二、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①個體自身的成敗經驗:影響自我效能感最主要的因素是個體自身的成敗經驗。個體以往的成功經驗越多,自我效能感越強;個體以往的失敗經驗越多,自我效能感越弱。成就動機理論一、成就動機理論成就動機理論的代表人物是麥克利蘭和阿特金斯,它是指激勵個體對自己所認為重要的或有價值的工作樂意去做,並努力達到完善地步的一種內部推動力量。
  • 2021教師備考——教育學:成敗歸因理論-六因素·三維度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1教師備考——教育學:成敗歸因理論-六因素·三維度,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今天小編和大家來一起看看教師招聘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教育學:成敗歸因理論-六因素·三維度
  • 2019教師招聘教育學:成敗歸因理論-六因素·三維度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教師網發布:2019教師招聘教育學:成敗歸因理論-六因素·三維度,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成敗歸因理論在教育理論考試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在題型做主客觀題型備考。
  • 教育理論重點知識解讀——韋納的歸因理論
    韋納的歸因理論在學習動機中,是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在以往的考試中曾以大題的形式考查過,比如給一段材料,讓考生用歸因理論去分析材料中各個學生的歸因特點,然後引導學生去進行積極歸因。考生在學習這一知識點時,通常是大略地記住歸因理論的三維度、六因素,並未深層次去思考各維度與六因素間的內在關係,以及每種歸因會對學生之後的學習行為產生怎樣的影響。
  • 教招|必考知識點,這5大學習動機理論常考!
    所以馬斯洛認為人因為有了內在的學習需要會產生相應的學習動機。比如:人因為有了生理需要,所以會學習吃、喝等行為。◆◆3.成就動機理論成就動機理論的代表人物是麥克裡蘭和阿特金森,其主要觀點:成就動機是個體為達到某一有價值的社會目標的內部動力。個體的成就動機可以分成兩部分:趨向成功的傾向和避免失敗的傾向。
  • 學習動機理論的辨析
    一、成就動機理論成就動機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在學習活動中,成就動機是一種主要的學習動機。成就動機最初由麥克裡蘭和阿特金森提出,後來由阿特金森加以發展。麥克裡蘭研究發現,高的成就需要與成功行為有很高的相關性。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歸因理論
    一、背景簡介:為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首先必須了解學習行為是如何受學習動機影響的,這就是學習動機理論所探討的問題,而在各種有影響的動機理論中,歸因理論最為強調認知的觀點。其指導原則和基本假設是:尋求理解是行為的基本動因。所謂歸因,指人們對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分析,指出其性質或推斷其原因的過程。
  • 維納的歸因理論
    維納的歸因理論在中學教育與能力考試中是考察的重點。單選題主要有四種常見的出題方式,第一種是考察人物與理論之間的對應關係;第二種是考察例子型單選,即題幹給出某一例子,選出對應體現的歸因因素;第三種是考察三維度與六因素之間的對應關係;第四種是考察習得性無助感的定義。簡答題部分主要的出題形式是簡述維納的歸因理論。材料分析題部分主要的出題形式是根據維納的歸因理論對材料中人物的歸因思想進行分析,並談一談教師應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正確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