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事業,是當令世界最有發展前途之一的產業。一個著名的城市,要有名牌產品,要有威望的名人,還應當有著名的旅遊景觀,才能吸引人,並留得住人。這些年來,小編一直遊歷於我國的大好河山,幾乎走遍全國各地。小編整理了親身瀏覽過的勝跡編輯成文章以方便對已遊者有助回憶,對正遊者可作為產考,對未遊者可激發遊興。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位於新疆烏魯木齊市區東面120公裡處的阜康縣境內,天山第二主峰博格達峰北坡的山腰間。
天山,像一條長龍,從西向東橫亙於新疆中部,東西長約1000多公裡,南北寬約300公裡,儲存著大量冰雪,像個浩大的「固化水庫」,夏季融化後,通過河流滋潤著天山南北廣闊土地,是新疆農業的命脈。
天山天池是個高山湖泊,冰蝕一冰磧湖。隨山勢延伸,狀若葫蘆,又似半月,是傳說中西王母的「瑤池」。湖面海拔高1910米,南北長約3公裡,東西寬約1公裡多,面積3平方公裡,水深105米。天池湖水晶瑩澄碧,北倚海拔高5445米的博格達峰,終年白雪皚皚。周圍雪峰環繞,滿山雲杉雪松,綠地如茵,深幽秀麗,風景如畫。據天池渠口石碑記載,「天池」之名,是根據湖如「神池浩森」:「天鏡浮空」,各取一字聯綴而成。在湖濱有涼亭、水糖、巨石和別墅。西北山後有鐵瓦寺和南天寺遺址,東山有王母娘娘廟及山洞,有遠古巖畫、天山傳說壁畫(瑤池阿母)等古蹟。登上山頂可遠跳烏魯木齊,望見吐魯番。山上四季景觀不同,夏秋季節,泛舟湖中,陽光明媚,清風習習,水波粼粼,雪峰倒影,山水交融,景色迷人。湖中養有無鱗魚,供遊客垂釣。還有出租馬匹,騎乘駿馬漫遊於雲杉雪松林間,充滿詩情畫意。
天池有大天池與小天池之分。上面說的是大天池。在大天池東西兩側,還有東小天池和西小天池。在上天池的盤山公路西側,距大天池約2公裡處,有個圓形碧綠小潭,清澈透底,直徑約30多米,就是西小天池。傳說是西王母洗腳的地方。每當皓月照映潭中,景色非常秀朋,故被稱為「龍潭碧月」勝景。東小天池,在天池東北壩外半山坳裡,直徑約150米。潭邊有一巖石勢如刀削,出水口水流直懸崖,飛垂簾,被稱為「懸泉飛瀑」勝景。
今天山天池,已闢為天池自然風景區,總面積30平方公裡,其中遊覽區15平方公裡,以高山潮泊、雪嶺杉林、冰山雪峰為主要景觀。我們從烏魯木齊市乘汽車沿公路直達天池山腳,然後讓汽車空車上天池,而我們則沿環山公路徒步攀登。山路有點削,但還好走。邊攀登,邊賞景,走約4公裡便達天池,別有一番情趣。
天山天池不僅自然風光優美,而且富有塞外民族風情。據說百年前哈薩克族開始在此繁生息,以放牧為主。哈薩克族質樸豪放,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哈薩克族少女在帽子上插著羽毛。男女青年特別喜愛「姑娘追」的遊戲。哈薩克語為「克孜苦瓦爾」。開始時,一對青年男女騎馬並肩向規定的地點慢步前進。在路上,小夥子可以向姑娘挑逗,姑娘必須聽之任之。到達終點時,小夥子撥轉馬頭,迅速奔跑,姑娘緊緊追趕。如被趕上,姑娘可以用皮鞭抽打小夥子。如果姑娘有情意,別看鞭子揚得老高,其實落在小夥子身上卻是輕輕的。通過這種「馬上定情」的活動,促使許多有情人成為眷屬。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雖然著墨不多,點到為止,但仍可使讀者從字裡行間,感覺到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對時代的歌頌,喜歡小編的讀者可以點擊關注,期待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