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稱為最適合寂寞的人去讀的書,你們對梭羅誤解太大了吧?

2020-12-12 牛仔談教育

說到看書,一般人總是會去先看書本的名字,章節是不是符合自己的興趣,如果一點興趣都提不起來,是不會選擇看的,一是浪費時間,二是毫無所獲,但是世界上卻有一本書讓人慢慢地對它有興趣,這本書就是《瓦爾登湖》,一部被稱為是「最適合寂寞的人讀的書」,為什麼有這個稱號呢?因為在眾多的讀者中,他們都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即「向靜」之心,而這本書即使在享譽世界之後,它的讀者依舊是安靜的,以至於網上都有了「《瓦爾登湖》適合青少年讀嗎?」這種提問,但是不管外界對它如何,它的確是一本我們應該去沉下心來去細細品讀的好書。

《瓦爾登湖》在豆瓣上的簡介是:「《瓦爾登湖》是一本超凡入聖的好書,嚴重的汙染使人們喪失了田園的寧靜,所以梭羅的著作便被整個世界閱讀和懷念了。《瓦爾登湖》語語驚人,字字閃光,沁人心肺,動我衷腸。到了夜深人靜,萬籟無聲之時,此書毫不晦澀,清澄見底,吟誦之下,不禁為神往了。」的確,、這也是最能將《瓦爾登湖》表達清楚的一個介紹了,而它也值得此等盛譽呢!

這本世界名著的作者是亨利大衛梭羅,這位美國的著名作家、自然主義者、改革家和哲學家在十六歲的時候便進入了哈佛大學就學,深受愛默生思想的影響,一直提倡著親近自然。而在1845年,彼時28歲的梭羅在距離康科德兩英裡的瓦爾登湖畔自建一個小木屋,自耕自食兩年有餘,真正地撇開了世俗和金錢的禁錮,而《瓦爾登湖》也應運而生。

《瓦爾登湖》作為在美國文學中被公認為是最受讀者歡迎的非虛構作品,其文字是相當樸實的,與其將它認為是一本專門的名作,不如將它比成是作者梭羅的日記本,樸實而不繁瑣的文字讓人在無形之中便被吸引過去,讓人禁不住細想如果是自己又會是一番怎樣的場景,可以說梭羅真正地將自己融進了自然之中。

但是即使是名作,《瓦爾登湖》依舊因為它艱澀的開頭而使得眾多讀者望而生畏,從而止步,所以沒有真正沉下心來是很難融入《瓦爾登湖》中去的呢,但是希望所有熱愛《瓦爾登湖》的讀者也能收穫獨屬於自己的一片寧靜與閒適。

相關焦點

  • 《瓦爾登湖》:給寂寞的人看的不寂寞的書
    這本書也是寂寞的,它1854年出世,卻並沒有太多的人關注它,甚至一些本應該親近它的人也不理解它,甚至譏評它。直到現在,它成為了世界名著,但它依舊是孤獨的,它的讀者永遠是固定的那一群人,不算多也不算少,而就連這些寂寞的人大概也只有在寂寞的時候讀它才悟出深味。
  • 梭羅的《寂寞》不寂寞
    亨利·戴維·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19世紀美國最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作家、哲學家。梭羅在生前只出版過兩本書。第一本是1849年出版的《康科德河和梅裡麥克河上的一星期》,第二本是1854年出版《瓦爾登湖》。
  • 思想:被誤讀的梭羅
    但《瓦爾登湖》並不好讀,因為「梭羅的寫作是多層次的,而且他經常用雙關語或文字遊戲」。再者,「梭羅是一個博覽群書的人,他還能廣泛吸收。他閱讀和理解別處發現的思想,然後把它們帶進他自己的作品」。比如錢,它不只是我們用來購買其他商品的東西,它本身也是一種商品,需要去買。一件東西的價格是我們用來交換它需要的生活的數量。最後,《瓦爾登湖》這本書並不好讀,梭羅在《閱讀》一章中提醒過讀者:「正確閱讀,亦即以真正的精神讀真正的書籍,是一項高貴的活動,和當代的習慣所承認的所有活動比起來,會讓讀者感到更加勞累。讀書需要的訓練,就像運動員接受的訓練,而且人們差不多要終其一生追求這個目標。」
  • 梭羅:寂寞有益健康
    寂寞有益健康梭羅簡樸地隱居於大自然中,一切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寂寞是最直接的感覺,寂寞使他「幾乎無法呼吸」,而這感覺並不糟糕——相反,一種健全、寧靜與滿足流淌在文字中,靜謐地帶來鼓舞。
  • 梭羅的瓦爾登湖
    十月,梭羅去河岸採葡萄,滿載而歸。冬天,梭羅開始泥牆。等到湖面開始結冰,他會愜意地躺在冰上,像水上的小蟲子。梭羅說:「一個人住在林子裡,我一點也不寂寞。我不比一隻風信雞、或北極星、或南風更寂寞,我不比四月的雨或正月的雪、或新屋中的第一隻蜘蛛更孤獨。因為我們有大自然的鼓舞,我們有太陽、風雨、夏天和冬天。」梭羅最永恆的伴侶,就是那片瓦爾登湖。瓦爾登湖的得名,源自於一個傳說。
  • 梭羅的極簡智慧 | 周讀
    >打動我的是梭羅這個人他的人生態度和故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梭羅的「極簡智慧」讓你尋得一絲暴雪中的溫暖...150年來,梭羅的思想激勵了那些尋求返璞歸真的人。2006年,梭羅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之一。
  • 為什麼要讀《瓦爾登湖》?其人其書,都帶有強大的精神力量
    01梭羅其人本書的作者是梭羅,他原本是一個社會上生活的人。《瓦爾登湖》是一本美國文學史上被公認為最受讀者歡迎的非虛構作品,本書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亨利·戴維·梭羅所寫。他是一個不吃肉,不喝酒吸菸,不婚,甚至不去教堂,也不向政府納稅的人。
  • 梭羅喜歡用否定+多重否定+轉折,讀《瓦爾登湖》,燒腦是必須的
    《瓦爾登湖》很難讀通,與作者梭羅的語言組織邏輯不無關係。梭羅曾不止一次提到,自己的語言晦澀。因為梭羅的語言,不僅包含了大量的隱喻,而且經常會採用否定句式,以及多重否定句式,再加入轉折,因此非常燒腦。讀到某句話,乍一看上去經常讓人不知所云,然後靜下心來仔細閱讀,才發現梭羅真的是不愧哲學家的稱呼,其才華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在這裡,列舉全書第一章,第二段的最後一句,並詳細解讀其中英文對應翻譯。此句可以說是典型的梭羅式隱喻+轉折。
  • 這6本書,是最適合睡前閱讀的枕邊書
    精讀君認為,黑夜降臨後,是最適合閱讀的靜謐時光。試想一下,在下雨的夜晚,你躺在被窩裡,在昏黃的燈光下,讀一本非常心儀的書,物我兩忘。這種感受是不是光想想都覺得舒展、愜意呢?這樣的畫面,你有多久不曾擁有呢?今天,精讀君就給大家推薦6本適合睡前閱讀的枕邊書,希望幫你在喧囂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安靜角落。
  • 今日書單推薦:《瓦爾登湖》一本被誤讀的書,梭羅他真的不是隱士
    蘇塞克斯大學文學教授史蒂芬·芬德在撰寫《瓦爾登湖》導讀的過程中,試圖澄清誤解,還原一個真實的梭羅和《瓦爾登湖》的創作歷程。這篇自序收入到了譯林出版社的《牛津英文經典·瓦爾登湖》中譯本。鉛筆廠廠長梭羅,他真的不是隱士與愛默生、布朗森·奧爾科特、露易莎·梅·奧爾柯特這些在康科德居住的名人不同,梭羅是個地道的本地人。
  • 讀懂了瓦爾登湖,你就讀懂了梭羅
    導語:《瓦爾登湖》這本書是19世紀美國散文學家梭羅寫的,19世紀的美國正處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物質飛速發展,人的思想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有代表意義的就是「超驗主義」的出現,它的核心觀點是人能超越感覺和理性而直接認識真理,認為人類世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個縮影。
  • 《瓦爾登湖》在中國 述說一個與梭羅無關的「神話」
    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認識梭羅是通過他的《瓦爾登湖》。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瓦爾登湖》在中國成為一本當之無愧的暢銷書和長銷書,幾乎是一本隱逸「聖經」。它像是一個象徵,代表了素樸自在的人生境界。  然而,晦澀和難讀是很多人關於《瓦爾登湖》的共同體驗,於是它的「熱」就更耐人尋味。
  • 《等閒》第三十二章 寂寞時以書為伴2
    讀書吧,在寂寞的時空裡享受寂寞,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你想要的快樂,書中自有你想看到的人生,書中自有你想要活成的樣板,讀書讓你一直活得活靈活現:如讀英語,可以為國外旅遊交流做準備;如讀烹飪,可以自制食物獎賞自己的口福;如讀笑話,可以讓生活更幽默詼諧;如學道,沒有了此樂與彼寞的分別,就進入到清心歡樂;如讀謎語,可以自猜自編謎語去破悶兒;如讀考試的書,可以取得國家認證的證書,繼續就業並盈利
  • 給我真理吧——讀《瓦爾登湖》有感
    給我真理吧——讀《瓦爾登湖》有感《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亨利•戴維•梭羅所著的一本著名散文集。該書出版於1854年,梭羅在書中詳盡地描述了他在瓦爾登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過兩年零兩個月的生活以及期間他的許多思考。瓦爾登湖地處美國馬塞諸塞州東部的康科德城,離梭羅家不遠。梭羅把這次經歷稱為簡樸隱居生活的一次嘗試。1845年7月4日,梭羅開始了一項為期兩年的試驗,他移居到離家鄉康科德城不遠、優美的瓦爾登湖湖畔的次生林裡,嘗試過一種簡單的隱居生活。
  • 瓦爾登湖,梭羅的湖;山川日月,倉頡的字
    瓦爾登湖的美,或許只有梭羅知道。正如有人說,在《瓦爾登湖》這部作品還沒成文學名著之前,他是寂寞的,在這之後,同樣是寂寞的。來源:百度讀他的文字,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在腦海裡浮現,不禁讓人想去瓦爾登湖看一看,那美麗如女神般不可褻瀆的湖泊,到底美在哪裡?
  • 梭羅的簡樸生活哲學
    讀亨利·大衛·梭羅的《瓦爾登湖》康科德的瓦爾登湖愛默生說,梭羅是他認識的所有人當中最獨立,和最有原創精神的人。後來他去瓦爾登湖,直接目的就是為了寫作一本回憶哥哥的書。梭羅的兩個妹妹也都終身未婚,所以說梭羅家沒有後代。梭羅的簡樸生活哲學《瓦爾登湖》的第一章就是《簡樸生活》。全書十八章,第一章佔了大約四分之一的篇幅。梭羅說:「我們雖然身處向外伸展的文明之中,但過一過拓荒的生活還是有好處的,哪怕只為了發現生活的基本必需品是什麼……要麼去看看商人的舊流水帳。」
  • 讀懂了《瓦爾登湖》,你就讀懂了梭羅
    導語:《瓦爾登湖》這本書是19世紀美國散文學家梭羅寫的,19世紀的美國正處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物質飛速發展,人的思想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有代表意義的就是「超驗主義」的出現,它的核心觀點是人能超越感覺和理性而直接認識真理,認為人類世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個縮影。
  • 《瓦爾登湖》:不想成為「侏儒讀書人」,那你就該學習梭羅讀書法
    第一:梭羅自己本人也說了,讀書要讀經典。他說:「古典作品乃是人類最高貴的思想的記載,除此以外,還能是什麼來著?它們是唯一的不朽的神諭,並為現代的諮詢提供了答案。」什麼意思呢?但是,梭羅說:「想到以後可以好好地閱讀,我就精神振作。」你看!這也許就讀書的好處。它能給予人一股前進的力量,讓人心中充滿做事幹勁。③讀書是人類最終的精神歸宿。
  • 自然博物·讀書指南:除了《瓦爾登湖》,梭羅還有《野果》
    有的特殊植物長在離家四五英裡遠的地方,而我為了能確切知道它的開花結果,半個月會去觀察十餘次,同時還要去不同方向的其他地方觀察另一些植物…當時他已經開始讀一些自然史的著作,並買了一個筆記本(他自稱為「普通筆記」)做讀書筆記。雖然這時他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心中的那個「成熟想法」是什麼,也不知道實際上這將是一個多麼宏大的項目,但他仍著手從自己日記中整理出一篇演講稿,即《行走或者去野外》 ( Walking, or the Wild ),並於當年四月二十三日在家鄉進行了演講。
  • 《瓦爾登湖》是一本寂寞的書,是一本孤獨的書
    正如徐遲先生在《序言》中所說:「《瓦爾登湖》是一本寂寞的書,是一本孤獨的書。他只是一本一個人的書。」當你的心靜下來的時候,再去拜讀這篇神的思想吧!這本書寫於19世紀中葉,那時正是資本主義的飛速發展時期,在當時的背景下,人們追逐利益,想盡一切的辦法來使自己,獲得更高的權利和更多的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