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看書,一般人總是會去先看書本的名字,章節是不是符合自己的興趣,如果一點興趣都提不起來,是不會選擇看的,一是浪費時間,二是毫無所獲,但是世界上卻有一本書讓人慢慢地對它有興趣,這本書就是《瓦爾登湖》,一部被稱為是「最適合寂寞的人讀的書」,為什麼有這個稱號呢?因為在眾多的讀者中,他們都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即「向靜」之心,而這本書即使在享譽世界之後,它的讀者依舊是安靜的,以至於網上都有了「《瓦爾登湖》適合青少年讀嗎?」這種提問,但是不管外界對它如何,它的確是一本我們應該去沉下心來去細細品讀的好書。
《瓦爾登湖》在豆瓣上的簡介是:「《瓦爾登湖》是一本超凡入聖的好書,嚴重的汙染使人們喪失了田園的寧靜,所以梭羅的著作便被整個世界閱讀和懷念了。《瓦爾登湖》語語驚人,字字閃光,沁人心肺,動我衷腸。到了夜深人靜,萬籟無聲之時,此書毫不晦澀,清澄見底,吟誦之下,不禁為神往了。」的確,、這也是最能將《瓦爾登湖》表達清楚的一個介紹了,而它也值得此等盛譽呢!
這本世界名著的作者是亨利大衛梭羅,這位美國的著名作家、自然主義者、改革家和哲學家在十六歲的時候便進入了哈佛大學就學,深受愛默生思想的影響,一直提倡著親近自然。而在1845年,彼時28歲的梭羅在距離康科德兩英裡的瓦爾登湖畔自建一個小木屋,自耕自食兩年有餘,真正地撇開了世俗和金錢的禁錮,而《瓦爾登湖》也應運而生。
《瓦爾登湖》作為在美國文學中被公認為是最受讀者歡迎的非虛構作品,其文字是相當樸實的,與其將它認為是一本專門的名作,不如將它比成是作者梭羅的日記本,樸實而不繁瑣的文字讓人在無形之中便被吸引過去,讓人禁不住細想如果是自己又會是一番怎樣的場景,可以說梭羅真正地將自己融進了自然之中。
但是即使是名作,《瓦爾登湖》依舊因為它艱澀的開頭而使得眾多讀者望而生畏,從而止步,所以沒有真正沉下心來是很難融入《瓦爾登湖》中去的呢,但是希望所有熱愛《瓦爾登湖》的讀者也能收穫獨屬於自己的一片寧靜與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