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雕成器——翡翠的雕刻工藝與技法

2020-12-18 方先生的翡翠物語

古代《三字經》中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古人把玉石的琢磨和人的學習放在一起,指出璞玉無琢跟人的不學無知一樣不可取,可見玉石琢磨的重要性。

玉器有著記載礫石的作用和傳承中華文明的使命,這是器以載道的體現,而將這些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正式玉器上的雕刻圖案,這些不同類的圖案充分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玉曲子溫潤剛韌之材,器精與匠心獨運之工。一塊玉材,經過特殊的加工處理,方能成為一件受人喜愛的器物。翠雕工藝有著七千多年的歷史,這也是我國玉石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玉雕工藝掌握起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件美玉要經過選料、開料、薄皮、碾琢、拋光等繁瑣細緻的工序才能完成。常見的翠雕技法有切割、磨平、起線、軋槽、鏤空、管鑽、打孔和鉤、軋、頂、挖、撞、脫環等。

翡翠因為硬度較高,再加上翡翠的原料(尤其是高檔料)非常稀少且珍貴,被稱為玉中之王。因此,其加工程序、加工材料、加工工具和加工設備有別於其他玉石。現在我們就對翡翠加工工序進行以下闡述。

一、量料取材

量料取材是最重要的開端,翡翠玉料多數帶皮殼,是世界上唯一帶皮殼的玉石,故也稱未賭石或賭貨。也是其他玉石所沒有的。因此,選料的關鍵要看加工用途,用來做擺件或是器件,做手鐲或是掛機,戒指還是戒面等。原料的特徵與加工的關係非常密切,如果選擇不好,不僅浪費原料,加工出來也會虧本。

在此我們要告訴大家三個不同的玉雕技法的概念,分別是巧色、俏色、分色。玉雕行業內評價雕工利用三個層次「一巧、二俏、三絕」值得就是這三個概念,他們是中高檔翡翠製品常用的雕刻技法,也充分地體現出量料取材的玉雕構想。巧色是巧妙運用顏色,俏色是在巧色的基礎上將顏色的鮮豔之處俏出來,分色指在俏色的基礎上把不同的顏色部分嚴格地區分開來,不拖泥帶水。

古代的玉雕師們常用巧色的工藝,也就是說在玉器製作過程中,儘可能地保留原石上的 顏色,而且儘量將它們巧妙地運用在雕刻的題材中,使其不但不成為瑕疵,反而能使製成的玉器獨居自身的特點而顯得更加生動。慢慢地,隨著工藝技術的發展以及人們審美能力的提高,在巧色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形成了俏色的玉雕技法。俏色之所以能超越巧色,不僅在於將原石鮮豔的顏色保留並運用於雕刻題材中,更在於將其鮮豔之處活靈活現地展示出來,使他們稱為整件玉器的搶眼之處,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分色是最近幾年才開始被人們關注的,在俏色的基礎上,將不同顏色的部分清晰地分開,這對翡翠來說非常困難,因為翡翠顏色的形成與過渡往往是漸變的,這要求玉雕師傅不但雕刻技術精湛,更要對翡翠原石的各方面特性非常熟悉而且勇於嘗試。行內有句老話:「神仙難斷寸玉」,意思是說經驗老道的行家,也有拿不準的時候。要想了解翡翠原石的變化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分色已經成為一件優質的現代翠雕作品的重要評價標準之一。

二、開料與切割

開料與切割是對翡翠原石最初的加工,也是為一件產品打基礎的環節,因此應儘量避免出現嚴重的失誤。

(1)片切割法

片切割法通常是用中型油浸開料機或大型開料機將翡翠的大塊原料進行切割,鋸口較寬且深,損耗較大;用中型切臺適合切割做擺件的翡翠原料,鋸片較薄且有冷卻,鋸口較小,對原料的損傷也較小;用小型切機切割如把玩件、牌片和墜飾等的翡翠原料,鋸片薄如紙般,對原料基本沒有損傷,除開料外也常用於雕刻過程中大光面的開面。這三種橫軸立輪切割機的切割,是目前國內最常見的翡翠切割方法。

(2)砣切割法

砣是利用簡單的機械原理作旋轉,從而達到切割被加工玉器的工具。古時候,在一個水平軸上安裝一個圓盤,然後將纏在圓盤一側軸上的帶子分別連接在腳踏板上,治玉工匠用腳交替地踏踩腳踏板,軸子便旋轉起來,旋轉的軸同時帶動被稱為「砣」的圓盤轉動,此時只要在圓盤上加水和石英砂等砂類物質,就可以通過摩擦來加工玉器了。現代的翠雕工具已經全部採用電動設備,而且轉速可以調整,玉雕師只要掌握好翡翠原料就可以了。這樣在速度提高的同時,工藝的精細程度也躍上了新臺階。

(3)線切割法

線切割法是指用馬尾和馬鬃繩充當「鋸條」,不斷地加砂和水,來回往復地拉動「鋸條」磨擦拉鋸,慢慢地便可把玉料剝成兩面平整的玉片。良渚玉器表面上常見拋物線形的線鋸痕跡,很可能就是用此法剝玉的結果。在當時不講究時間、人力、勞動效率,只求通過這種持續的「以柔克剛」的毅力達到預期的效果。不過這種費力又浪費時間的方法在古代必須要有大量的人力作保證。

三、切磋琢磨

古代制玉技法是按照石器製作的工序而來,石器所用的工藝程序主要是指切、磋、琢、磨,玉器則沿用了這一套工序。切指的是解料,解玉要用無齒的鋸加解玉砂,將玉料分開;磋是用圓鋸蘸砂漿修治;琢,是用鑽、錐等工具雕琢花紋、鑽孔;磨,是最後一道工序,用葫蘆皮、精細的木片、牛皮蘸珍珠砂漿,加以拋光,玉器便發出凝脂狀的光澤。這套制玉技術,大體還是採用切、磋、琢、磨四種方法。先秦稱琢玉,宋人稱碾玉,今稱雕刻。

設計完的玉坯交給玉匠(古稱「玉人」),經琢碾、拋光等工序,便製作成玉器。琢玉的工具主要依靠砣機。砣機發明於史前的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部落,它的出現大大推動了琢玉工藝成為獨立手工藝的進度。完善的砣機叫做「水凳」或「高凳」,以鐵坨子、木結構組成。玉匠用雙足踏蹬板使砣子旋轉,帶動蘸水精鋼砂磨磋玉料而成型。所以說玉器不是用刀刻的,也不是用鑿子鏨成的。由於古代冶玉工藝是由玉匠用砣機碾磨而成,這對玉器藝術的審美價值有很大影響,因此不能用雕刻藝術的觀點來評價古代玉器藝術。現代砣機以改為電動鐵砣粘上金剛膠,行內稱為鑽石粉砣,旋轉速度可以達到800~2000轉/分鐘,不僅省去了抹蘸水的時間,也極大地提高了效率,並創造出了嶄新的藝術韻味。

相關焦點

  • 翡翠雕刻工藝價值與技巧
    今天我給大家聊一聊翡翠雕刻工藝價值與技巧。翡翠的雕工,翡翠雕刻工藝有浮雕、圓雕、鏤空雕等。其實無論哪一種,在對翡翠進行雕琢時,都必須儘可能地達到「巧、俏、精」三大標準。隨著時代的變遷、雕刻技術的進步和人們審美水平的提高,現代翡翠玉雕技藝在繼承「巧色」的優秀傳統同時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工藝技術,利用玉的原色製作出了各種獨特風格玉雕佳品。
  • 翡翠最常見的鏤空雕刻工藝你了解嗎?
    翡翠最常見的鏤空雕刻工藝你了解嗎?鏤空雕的工藝難度在翡翠雕刻工藝中算是難度很大的,它需要把翡翠中多餘的部分去除,然後在原石中保留突出物體的部分。翡翠最常見的鏤空雕刻工藝你了解嗎?雕刻能夠對翡翠起到增添價值的作用,因為天然的翡翠不可能十全十美毫無瑕疵的,因此雕刻的作用在這裡就體現了出來。
  • 你知道翡翠鏈雕技藝有多難嗎?翡翠雕刻之鏈雕詳解
    翡翠雕刻之鏈雕詳解翡翠鏈雕的玉雕鏈子被稱為玉器中的鏈條,說直白些翡翠鏈雕就是把翡翠雕刻成鏈子的形狀。因為它的工藝難度非常大,所以在市面上很少能夠見到它的身影。翡翠的雕刻技法都是在翡翠作品的創作過程中,由內向外一點一點減去廢料,循序漸進地把作品雕刻出來,主要是減法意義上的雕與刻。
  • 翡翠的浮雕、透雕、鏤雕、線雕、圓雕、俏色雕,一篇網羅
    ,好的雕工可以把翡翠的美體現得淋漓盡致,甚至能將翡翠雕刻成具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 可以這麼說,翡翠本身的種水決定了它成品價格的六成,在剩下的四成因素裡面,雕工絕對要佔到三成,甚至最終決定一個翡翠成品的成敗!
  • 翡翠把件雕刻的這些方法你知道多少?
    翡翠手把件作為最經典的翡翠飾品之一,在市場上有著非常龐大的粉絲群體。翡翠手把件的雕刻題材豐富,雕刻技藝要求很高,下面小編就來講講翡翠手把件的那些雕刻技藝,看看你知道多少!1、陰雕陰雕是雕刻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技法,又叫做沉雕,顧名思義就是將表面材質雕刻成凹面效果,使文字或圖案凹於鉤邊下比材質平面要低的一種雕刻手法,依賴熟練和準確的技法,使線條有起訖和頓挫、深淺的效果。
  • 翡翠色雕知多少:何為一巧、二俏、三分
    小編根據翡翠玉雕的發展史和目前民間的一些常見說法,對翡翠雕刻的色雕表現手法進行簡略闡述。翡翠可以稱作是玉石界中的色彩之王。同一塊玉料上,不僅有由淺到深、濃淡結合的單一色系變化,而且常常同時帶有多種顏色的組合,皇家綠(黃色、綠色)、春帶彩(綠色、紫色)、福祿壽(綠色、紫色、紅色),甚至更多顏色的組合更是增強了翡翠雕刻作品的可塑性。翡翠雕件中的顏色,包括本身令人賞心悅目的顏色,加以修飾表達即可;也包括髒、蘚等&34;,而這些&34;往往被化腐朽為神奇,成為翡翠雕刻作品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中國玉雕非遺傳承人 | 袁新根:俏色巧雕傳世,才人德藝雙馨
    玉石工藝中有一種名為「俏色巧雕」獨特工藝手法,大大地提高了玉雕作品的觀賞價值、收藏價值和經濟價值,增添了玉器的魅力,是玉石行業難度極高的絕活之一。 俏色巧雕是玉工巧妙地利用玉石的顏色、皮色、紋理,使之自然巧妙地融合到創作題材之中,起到畫龍點睛作用的一種技法,又稱俏色雕、巧色玉、巧作玉。
  • 翠之堂翡翠分享翡翠雕刻工藝(上)
    玉石雕刻,是我國特有的一項技藝,它歷史悠久,技藝高超,風格多樣。優秀的玉雕師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創造出了許多別具一格的玉雕技法,總而言之,共有十種,而在以翡翠為代表的中國玉文化中,對這些技法自然是代代繼承下來的。以下,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翡翠雕的十大技藝。
  • 奇特小眾有品位——翡翠俏色雕刻作品欣賞
    翡翠的雕刻技法有很多種,在這其中,如果你是喜歡小眾有特色有品位的東西的話,那麼翡翠俏色雕就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奇特小眾有品位——翡翠俏色雕刻作品欣賞翡翠俏色雕也是翡翠雕刻技法中的一種,比起其他雕刻技法的中規中矩,俏色雕的精髓就在於出其不意。
  • 翡翠王老師 | 翡翠雕工:巧奪天工的「整形師」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每一塊玉都要經過雕刻,琢不僅體現在雕刻工藝上,另一個含義是把玉裡不完美的部分比如髒色、雜質去掉,其目的就是補充玉料的不完美。為什麼有的雕工貴,而有的雕工就便宜?選料質量好翡翠雕刻一般是好料上好工,中高檔翡翠中,原料選材為A貨翡翠中種水色好的上品,其本身價值就要佔到七成甚至更多,而好的工藝相當於錦上添花、光彩照人,把翡翠本身的魅力最好的表現出來,可是差的雕工就能毀了一件翡翠作品。
  • 關於翡翠雕刻五大工藝特點,你知道的有哪些?
    玉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玉雕的品種很多,主要有人物、器具、鳥獸、花卉等。中國的玉雕技術,經過幾千年的日積月累,形成了鮮明的特點,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這期文章,將帶大家了解一下五大玉雕工藝。一、因料施藝因料施藝是玉雕中首要的工藝 :翡翠原石開採難度較大,又是不可再生資源,故比較珍貴,每塊原石質地、顏色、形狀等特徵又各不相同。
  • 翡翠手雕是怎麼進行的?翡翠手雕的技法有哪幾種?
    翡翠手雕也是影響翡翠價值的一個關鍵因素。有的翡翠種水品質可能不是很好,但是如果具有出色的手雕對於翡翠的價值而言也是一個加分項!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來看看翡翠手雕是怎麼進行的?翡翠手雕的技法有哪幾種呢?一:石雕工藝品石雕工藝品也稱作平臺式雕,顧名思義平臺式就是可以從任意角度看到玉石雕刻的樣子,因為其有著三維的空間設計,十分立體。石雕一般廣闊運用於人物角色的雕刻中。二:雕花圖案雕花圖案有分二種類型,一個是高浮雕,一個是透雕。
  • 極品翡翠雕刻
    翡翠作為人間極品,首先是原石料子好,其次就是雕刻工藝舉世無雙,如果說一塊翡翠的生命力有100的話,那麼百分之八十的生命源泉是由雕刻師注入。 雕刻翡翠可以說既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門學問,翡翠雕工分為三種,分別是: 1、圓雕又稱立體雕,具有三維空間,是藝術在雕件上的整體表現,觀賞者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物體的各個側面
  • 話說翡翠雕工技法:你分得清這是什麼手法嗎
    &34;,很多翡翠玉雕大師的作品神形兼具,巧用俏色,渾然天成,令人讚嘆不已。和美術表現手法一樣,翡翠雕刻技藝的構成基本要素也是點、線、面、體,由基本要素延伸,繪圖構思、精雕細琢,使得翡翠神韻表達得淋漓盡致。你知道翡翠雕刻作品常見的工藝表現手法有哪些嗎?
  • 俗話說翡翠「三分料,七分工」,到底什麼樣的雕工才算好?
    我們都知道翡翠是玉中之王,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到底什麼樣的雕工才算好?在翡翠業內有著「三分料,七分工」的說法,可想而知翡翠的雕刻工藝是多麼的重要。翡翠的雕刻工藝有很多,浮雕,圓雕,鏤空雕等等。
  • 古物鑑賞:結合傳統雕刻技法,利用精良工藝來展現的精美鼻煙壺!
    玉石類開啟寬廣的想像,結合傳統雕刻技法,有老玉改件,或復古紋飾之運用,以及動植物造型,還有單純呈現礦物紋理,令人目不暇接。有機材質則利用精良的工藝,展現各種主題且特殊瓶體造型。此外,瓷胎除精緻粉彩之運用,也有結合模具,呈現出有趣又多變的世界,最適宜展現鼻煙壺製作的高超技藝。
  • 巧雕在阿拉善玉上的展現
    俏色巧雕利用玉石本身的材質、色彩、形體等特性,略施刀斧,自然成形,這種"不雕而雕"的工藝特別能顯現出一種造化的天趣。俏色巧雕是玉器雕刻工藝中一門獨特的技法,一般多選取顏色豐富,紋理清晰,形狀奇特,不皸裂、無雜質、通透性好的原料,根據其性質、形體、天然色彩及紋理,確定題材,施以適合的雕琢,將原石上的顏色、紋理,形態,等巧妙地運用和體現在作品上,使其不但不成為瑕疵反而成為玉器獨有的特點。
  • 玉雕最常見的七種雕刻技法詳解
    「三分料七分工」,翡翠的雕刻技法對於一件翡翠作品的完成度必不可少,今天軒哥就來跟大家說說那些常見的翡翠雕刻手法。>翡翠雕刻手法之一:圓雕圓雕是一種對作品進行全方位立體雕刻的手法,就好像是雕刻成了三維立體圖像,觀賞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欣賞到這件作品不同的風景。
  • 重達千斤的翡翠原石,雕刻出四大翡翠「國寶」
    翡翠因其晶瑩剔透的質地而備受人們的喜愛,被稱為「玉石之王」, 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千斤的翡翠原石,刻出四大翡翠國寶。第一件:《岱嶽奇觀》這件翡翠雕刻作品,在世界上來說都是罕見的,它光翡翠的重量就是重達363.8公斤;而且整塊料子的肉質細膩,有色有水,以泰山為題材,又根據其中的俏色,雕刻出氣勢磅礴的山巒起伏,蒼翠的松林,亭臺樓閣,更借一抹俏色,雕刻成一輪紅日,讓整件作品更添意蘊。
  • 明清時期珍貴竹雕品,不唯年代久而在構思巧、製作精
    竹雕是在竹製的器物上雕刻多種裝飾圖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種陳設擺件,它是一種藝術。縱觀中國竹雕發展的歷程,宋代已初露頭角。明清時期,竹雕藝術達到了鼎盛。明清兩代,文人士大夫寫竹、畫竹、種竹、刻竹蔚然成風,竹雕的文化含量也迅速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