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被後世稱為「詩豪」,也是一位天才,作為中唐最著名的詩人,他的一生也是顛沛流離,始終是遭受到打壓,雖然如此可是他依舊保持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我們很難從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他的悲傷,對於他來說與其悲傷,還不如痛痛快快地生活,這樣比什麼都更加重要,也正是這樣的一種精神,更是使得他的作品別具一格,往往裡面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
其實唐詩它主要還是以抒情為主,並不像後來的宋詩完全是側重於哲理,但是劉禹錫的作品又是別具一格,他的作品裡處處都能夠感受到他對於人生的解讀,為此也就使得他的作品充滿了哲理,譬如他的詩作中就有這樣的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是一種對於人生最深情的感悟,更是告訴了世人,一個人生活在這世上,無論是遇到多大困難和挫折,那都要勇敢。應當說他詩作中這樣的句子比比皆是,很多都充滿了他對於人生深刻的解讀。
雖然劉禹錫很剛強,可是有的時候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同樣也是寫過了很多優美的愛情詩,尤其是他讀到了白居易的《板橋路》極為喜愛,為此以此詩為藍本,再結合自身的感受,寫下了一首深情的愛情名篇《柳枝詞》,兩首詩儘管同樣寫愛情,但是很顯然經過了劉禹錫的改寫之後,則是顯得更加的深情,也更加的傷感。
我們先來看一看白居易《板橋路》的原文:
《板橋路》唐代: 白居易梁苑城西二十裡,一渠春水柳千條。若為此路今重過, 十五年前舊板橋。曾共玉顏橋上別,不知消息到今朝。
我們的白大詩人他是結合自身真實的情感經歷來描寫,為此寫得也是極為生動,也很是抒情,更是充滿了一種憂愁之感。自己也正是在十五年前在橋上與一美人相遇,兩隻這麼匆匆一遇,便是彼此之間產生了濃濃的愛意,也讓白大詩人從此再也難以忘懷,為此他在十五年後感慨萬千,從而寫下了這首經典的愛情詩。
白居易同樣作為一位天才詩人,他與劉禹錫兩人可謂是惺惺相惜,經常是在一起詩詞唱和,也正是在這一唱一和之間,不知道誕生了多少優美的千古名篇,而後來的劉禹錫也正是以他的這首《板橋路》,再次進行了創作,為此寫下了那首同樣膾炙人口的愛情名篇《柳枝詞。
《柳枝詞》唐代:劉禹錫清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劉禹錫改過之後的這首詩,變成了一首七絕,顯然更加的簡練,但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卻又是變得更加深刻,儘管這是一首改寫的作品,可是同樣很是生動,也很是深情,通篇改動的地方不大,只不過是把十五年改成了二十年,這樣的一種改寫,也令這首詩顯得更加的深情,也更加的有感染力。
我們從這兩首詩中很顯然可以看得出來,劉禹錫後來改寫得更成功,也更加的抒情,情感也更加的細膩,僅僅是開篇的第一二句,便是充滿了一種憂愁之感,「清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這兩句詩中,儘管只是以」清江「、」柳千條「、」二十年「、」舊板橋「,這種看似普通的事物,卻是營造出了一種悽美的意境,同時也為下面的兩句有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從而更加能夠突出那一份愛情的遺憾。
最後這兩句更是直抒胸臆,表達了與美人一別之後,再無消息的悲痛之感,」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想起當年我與美人在這橋上匆匆一別,我們都彼此記住了對方,可是現在已經是二十年過去了,但是卻再也沒有了她任何的消息。在這兩句中詩人把愛情裡的那份遺憾,以及悲痛的情緒,以一種更為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讀起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劉禹錫的這首《柳枝詞》,儘管是改寫白居易的作品,但無疑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明顯是超越了原創,成為了新的愛情經典。雖然現在有很多人認為此詩是描寫了劉禹錫自己的愛情,那是一種錯誤的解讀,詩人在他的詩集中在這首詩的前面有一段序言,說明了自己正是讀了白居易的《板橋路》,於是極為喜愛為此改寫了這麼一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