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4大不守婦道的女人,第一讓人想不到

2020-09-14 發現每一處美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書中的情節吸引了不少人,108將的名號也是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書中所描述的女性卻是比較少的,這也看出了當時朝代女性地位的低下。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這部名著中出現的不守婦道的女子。

一、閻婆惜

閻婆惜其實是一名青樓女子,作為青樓女子本就無婦道可言。但是在她父親去世的時候,及時雨宋江給了她不少銀兩讓她安葬她的父親,閻婆惜的母親為了報答宋江,就將閻婆惜送給了他,也因此,閻婆惜成了宋江的外室。那時,宋江正在謀劃通賊,而閻婆惜哪裡懂這件事的重大意義,就威脅宋江說她要告密,宋江當即捅死了她。這樣一個不懂得為家庭、為丈夫著想的女人,又何來婦道可言呢?

二、潘巧雲

潘巧雲和潘金蓮一個姓,做出的也是和潘金蓮一樣不守婦道的事。她的丈夫楊雄算是一等的雄偉男子,這樣的男子在當時也算比較受女性愛慕的,可是潘巧雲不知道知足,趁楊雄不在時,竟和和尚裴如海發生了關係,裴如海作為一個和尚,也是不守佛家戒律。後來,這件事被楊雄知道,兩人的性命也就這樣結束了。

三、賈氏

盧俊義作為賈氏的丈夫,也是有一番作為,但是卻被逼不得不上梁山。賈氏在知道這件事後,二話不說,直接和盧俊義斷絕關係。在那時,上梁山就被當作反叛者,賈氏不顧夫妻情面,並向官府舉報,後來,盧俊義被帶到了衙門,賈氏一口咬定盧俊義是叛賊。這樣的女子,如何不讓丈夫心寒呢?

四、潘金蓮

潘金蓮是一個人人都熟知的角色,甚至現在還會有人拿潘金蓮來形容不守婦道的女人。潘金蓮長得是有些姿色,一開始她是一個大戶人家的丫鬟,男主人對她也有些愛慕 ,但潘金蓮果斷拒絕,男主人出於報復就將她嫁給了普普通通的武大郎,潘金蓮不甘心,後來和富家公子西門慶發生了關係,但卻被武大郎的弟弟武松發現,武松一氣之下將潘金蓮打死。潘金蓮雖然不守婦道,但也是迫於無奈,若非大戶人家男主人的報復,潘金蓮憑藉著她的姿色也會找戶好人家。也因此,在《水滸傳》中,她在不守婦道女性的排名中墊底。

《水滸傳》不僅僅描述了108位好漢的英勇傳奇人生,還反映了那個時候的社會環境。即便是嫁為人妻的婦人,也不願忍受獨守空房的寂寞。婦道在古時候一直被男人強調,可是男人能娶三妻四妾,那女性又如何排遣自己的欲望呢?只能說當時的封建制度摧殘了這些女性,但這些女性自身也是有問題,才會被世人所詬病。

相關焦點

  • 誰是水滸傳最不守婦道的女人?不是潘金蓮和閻婆惜,看她幹了啥
    《水滸傳》作為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很多讀者的喜愛,這部小說中人物形象刻畫的非常鮮明,就連手無縛雞之力的女人都描繪了獨特的性格特徵。要說《水滸傳》中不守婦道的女人有誰,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潘金蓮和閻婆惜,但是要說誰是水滸傳中最不守婦道的女人那非天下第一名妓李師師莫屬。
  • 《白鹿原》裡的女人們:「婦道」的守與不守!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用「三從四德」作為約束女人和選擇妻子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標準,我簡單地稱它為——婦道,用這樣的標準很容易將白鹿原裡的女人們分成了守婦道的和不守婦道的兩大陣營,那守就是好,不守就是不好嗎?答案是:未必!一,守婦道的仙草和冷秋月。
  • 《水滸傳》不守婦道與和尚私通的女子,最後下場如何?
    在古代,不守婦道的罪行在每個朝代都不會有好下場。因為古代經常打戰,上戰場的都是男性,保家衛國,平定叛亂,這些都是男性的功勞,故而男性在古代社會中比女子的地位要高很多。女性不守婦道和其他男性私通,被他們的丈夫發現後,要麼休妻送到官府交給衙門處理,要麼直接被丈夫手刃。所以不守婦道的女性,從來沒一個有好下場。今天咱們來說一說《水滸傳》中不守婦道的潘巧雲的下場。潘巧雲是《水滸傳》中的人物。
  • 《水滸傳》中的女性:對於恪守婦道,篤行德行的要求
    《水滸傳》對婚外戀女性故事描寫較多,而且都是以被殺死來做結,可見在作者看來,從男性的利益出發,而為女性製作的三綱五常、道德禮法,女人是觸犯不得的,一旦有辱婦道就應該遭到千夫所指,人人得而誅之。《水滸傳》中就有很多這樣違犯「女德」的「惡女」形象被成功的塑造。
  • 水滸傳中:潘金蓮其實最無辜,命運的戲弄才導致其不守婦道
    施耐庵在水滸傳一書中,塑造了很多不守婦道的女性角色。像宋江的相好閻潑昔,盧俊義的內人賈氏,楊雄的老婆潘巧雲……書中的反面女性角色其實有很多,但是大多數讀者可能只記住了潘金蓮一個人。如果沒有武松這個人的英雄光環,潘金蓮或許就沒有那麼出名。如果嫁的不是武大郎這個三寸丁谷樹皮,潘金蓮可能就不會出軌。畢竟,潘金蓮曾經特別看中道德節操這樣東西。
  • 在小說《水滸傳》中,潘金蓮真的是個水性楊花的女人嗎?
    在小說《水滸傳》中,潘金蓮真的是個水性楊花的女人嗎?最近有網友問了小編這樣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標題中所說的,小編內心的答案是,潘金蓮不是水性楊花的女人!為什麼?是形容一個女人如同水性流動,楊花輕飄,多指女人作風輕浮,對愛情不專一 。你看,這裡提到了一個「愛情」,那我就要問你了,潘金蓮跟武大郎有愛情可言嗎?很顯然是沒有的,既然沒有愛情,有談何水性楊花呢?所以,這個詞就不適合用在潘金蓮身上,我想用「不守婦道」一詞能更加準確的描述潘金蓮吧!
  • 穿越種田,她成人人口中不守婦道之人,卻被獵戶娶回家,寵成祖宗
    俗話說得好,一千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口味不一,各位仙女酌情選擇,但小編可以告訴的是,每一本都有著好看的點,而且為了仙女們方便閱讀,只要點擊下方的書籤就能夠直接跳到小說裡呢!以下小說中,第一本小說就是標題那本啦,她成人人口中不守婦道之人,卻被獵戶娶回家,寵成祖宗!好了好了小編就不嗶嗶了,讓我們來看看吧!
  • 歷史上匪夷所思的老照片:圖7主要用於懲罰不守婦道的女人
    與一般人猜想的不同,日軍入城後,還不太燒殺搶掠,而是強迫北京市民學習日本人——講衛生。日軍規定,轄區內的北京居民,必須早晚掃街各一次,潑水各一次。實際上,日軍參加八國聯軍行動,整個參戰過程,自始至終成為日本向世界展現自己光鮮形象的巨大走秀臺。1900年,一個纏腳的小女孩兒。年歲尚幼的她,正盯看著自己剛開始纏的小腳,隔著照片都能讓人感到那種難忍的疼。
  • 水滸傳中比潘金蓮還不貞的女人是她
    《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類型上屬於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後來這本小說被翻拍成了電視劇,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後被鎮壓,最終走向悲慘失敗的故事。
  • 古代的駙馬爺,不僅被宮女「量尺寸」,還要忍受公主不守婦道
    古代的駙馬爺,不僅被宮女「量尺寸」,還要忍受公主不守婦道小編今天和大家聊的是古代的駙馬爺,不僅被宮女「量尺寸」,還要忍受公主不守婦道。我們都知道古代封建社會中,女子是沒有什麼地位的,但也有個別情況,和皇帝有關的女子地位會比大多數人的地位高,畢竟皇帝是整個皇帝的主人,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古代女子想改變命運成為有地位的女子,她們最好的辦法就是成為皇帝的女人,只要成為皇帝的女人就能改變命運。不過這是女子的地位,古代也有很多男人的地位是卑微的,那麼男人想成為富貴之人有什麼捷徑呢?
  • 《水滸傳》,讓女人情何以堪
    但是,讀著《水滸傳》,在為一個個性格鮮明的好漢拍手稱讚的同時,又為書中的女性感到悲哀。下面就說說「梁山三大女將」和書中的「四大蕩婦」。扈三娘可謂三大女將中第一美人,漂亮,英武,按說可是理想的情人,可是,家園被攻佔,親人被殺害,卻毫無怨言,又入了梁山一夥,聽憑宋江亂點鴛鴦譜,嫁給其貌不揚的手下敗將王矮虎,拿自己的婚姻當兒戲,沒意志,無感情,無主見,無反抗精神,恰如冷冰冰的機器人,最後還沒落個好下場,不能不令人嘆息。
  • 丈夫病故,我要帶3歲孩子改嫁,卻成了婆婆口中不守婦道的壞女人
    女人對愛情總是執著地,一旦愛上一個人便不願輕易地放手。特別是結了婚的女人,對自己已經擁有的那份感情更是會倍加珍惜,希望一愛就是一輩子。只是有時世事無常,當自己深愛的那個人不在了,再也看不見摸不著,愛變成了思念後,女人又該去做怎樣的選擇呢?
  • 《水滸傳》裡的一個好女人,卻被高衙內發現了,比宋江有眼光
    —阿諾德 《水滸傳》裡的女人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正面形象,以母夜叉孫二娘和母大蟲顧大嫂為代表;另一類是反面形象,以潘金蓮,潘巧雲,閻婆惜等為代表。然而,雖然有正面反面之說,恐怕對於男人來說,如果一定要選,那寧願選反面形象吧。然而,似乎《水滸中》除了這兩類奇葩女人外,還是有特例的。
  • 《水滸傳》中女人的結局都不好嗎?非也!作者心中也有善惡之分
    《水滸傳》是一本大眾皆知,耳熟能詳的作品,自從它問世以來,引發的討論和爭議就從未停止過,除了對文學作品本身的探討以外,對於該書中女性形象的議論也佔有相當高的比重。其中批評者佔了大多數,他們認為《水滸傳》中止宣傳了「女人是禍水」,沒有女性意識。事實果真如此嗎?
  • 5本古言女尊文,把美男泡公子,天經地義,看誰敢說偶不守婦道!
    大家好,我是小青魚,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古言女尊文,把美男泡公子,天經地義,看誰敢說偶不守婦道!喜歡的朋友,別忘了收藏和點讚哦!她回到了女尊男卑的前世,在大婚之夜,她這個大胤國最俊美的王爺,娶的卻是一個粗獷醜陋的正夫。世人皆覺不值,但鳳傾知道,這個醜夫有的是一顆最溫柔的心。面對他僵硬冷漠的臉,她淚如雨下,真好,這一世,換她來愛他。清冷如她,暴戾如她,唯獨在他面前,嬌軟痞氣。重來一世的她,各色美男貼上身,曾經嫌惡她的、看不起她的,竟然通通撲了過來。而她:「全部扔出去!本王只要王君!誰讓王君不開心,本王就讓誰九族不開心!」
  • 水滸傳中究竟哪個女人給梁山貢獻好漢最多,第一您絕對想不到
    五、潘金蓮為梁山貢獻了武松。後來潘巧雲見楊雄人高馬大,武藝又好,於是再嫁楊雄。可誰料楊雄卻是個銀樣蠟槍頭,中看不中用,害得生性放蕩的潘巧雲守了活寡。人家不甘心啊,於是又開始勾引楊雄的義弟石秀,未遂,後又勾引了報恩寺一個名為裴如海的和尚,二人好上了。不料後來卻被石秀撞破。最終石秀殺了裴如海,楊雄殺了潘巧雲,二人就此上了梁山。
  • 《白鹿原》:田小娥的不守婦道,是對那個時代無聲的吶喊
    其令人震撼的真實感和濃厚的歷史感,不禁讓人為之動容,感嘆陳忠實老先生紮實的文學功底和對關中農民獨特的觀察視角。在《白鹿原》中,我們可以看見百態人生和具有鮮明特點的人物。像維護傳統,富有正義感的白嘉軒;性情剛烈,特立獨行的至美者白靈等等。
  • 林微因得罪丈夫姐姐,姐姐經常告發她,婆婆為何說她不守婦道
    林微因得罪丈夫姐姐,姐姐經常告發她,婆婆為何說她不守婦道林薇因這個女子出生在民國時期,不光外貌長得好,才識也是非常的好,這個女子是梁思成的結髮媳婦,她在公眾心目中,生活可謂是非常如意的,出生在大戶家庭,並且以後和自己共同生活的丈夫也非常能幹,
  • 《水滸傳》中風流多情的女人
    說到《水滸傳》中風流多情的女人,就不能不說潘金蓮,但潘金蓮之所以知名,卻不僅僅是因為風流,更多的倒在於她毒殺親夫。如果拋開殺夫之事不說,那潘金蓮就非但算不上風流,甚至還能說是安分守己的良家婦女。她容貌無雙,卻守著一個「三寸丁谷樹皮」度日,難免自憐,就是有些出牆的念頭也在情理之中,但她卻規規矩矩,每天做好炊餅打發武大去售賣,自己關了門窗足不出戶,我們有理由相信那天如果不是叉杆不小心打到了西門慶,關於潘金蓮此後的風流韻事就不會存在。
  • 女孩6歲能作詩,眾人都誇她是才女,父親卻感嘆:長大恐不守婦道
    唐朝是我國史上一個繽紛多彩的朝代,影響深遠,而在唐朝290年間,還出現了207位女詩人,女詩人李冶、薛濤、劉採春、魚玄機則並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其中李冶6歲就會作詩,眾人都誇她是才女,父親卻感嘆:長大恐不守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