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譽遠遭問詢:淨利下滑65% 經營現金流4年為負 子公司業績變臉

2020-12-10 GPLP

作者:毛慄子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6月2日,廣譽遠(600771.SH)收到了來自上海證券交易所關於2019年年報的信息披露監管問詢函,要求廣譽遠補充披露相關財務數據,解釋數據變動較大的原因,並分析山西廣譽遠業績2016-2018年業績大幅提升,承諾期後業績大幅下滑的具體原因及合理性。

據公開資料顯示,廣譽遠是一家主營精品中藥、傳統中藥以及養生酒的生產與銷售的企業,其核心產品是龜齡集和定坤丹。

廣譽遠4月30日公布的2019年報顯示,廣譽遠當年的營業收入為12.17億元,同比下滑了24.81%;歸母淨利潤為1.30億元,同比下滑了65.2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1.41億元。

數據來源:廣譽遠2019年報

實際,廣譽遠近4年經營現金流淨額一直為負。2016-2018年,廣譽遠的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分別為-2.12億元、-1.84億元、-2.98億元。加之2019年,4年累計淨流出8.35億元。

在經營現金流淨流出的情況下,廣譽遠的應收帳款卻在不斷高起。2016-2019年的應收帳款分別為4.63億元、7.35億元、13.38億元、14.45億元。

廣譽遠表示2019年營業收入、淨利潤以及資產收益率的下滑,是受國內宏觀經濟下行、消費降級及國家醫保控費、處方藥監管等行業政策的影響,導致公司的產品銷售未達預期。

此外,山西廣譽遠是廣譽遠的子公司。2016年11月14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核准廣譽遠中藥股份有限公司向西安東盛集團有限公司等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的批覆》核准,已定向發行人民幣普通股5080.61萬股用於購買山西廣譽遠國藥有限公司40%股權。

東盛集團承諾:山西廣譽遠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3342.95萬元、23547.41萬元、43285.57萬元。若未達標,則對差額進行補償。

山西廣譽遠2016年、2017年、2018年實際累計完成承諾業績的97.30%。根據業績補償協議及補償協議的約定,經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第六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2018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決定以1.00元的價格回購註銷東盛集團持有的公司1598326股限售流通股股份,以履行其業績補償義務。

然而承諾期滿後,2019年山西廣譽遠購歸母淨利潤大幅下滑至 1.87 億元。

截至6月5日收盤,廣譽遠股價報收14.32元/股,微漲0.77%。

相關焦點

  • 營收淨利雙下滑 淨現金流10年為負 頭頂光環的廣譽遠陷入困局
    2020年的新冠疫情讓中藥的熱度再次升溫,雖然疫情為醫藥行業帶來利好,但似乎並不包括廣譽遠,廣譽遠的股價在疫情期間仍然持續下跌。《每日財報》注意到,2019年營收淨利雙雙下滑、經營性的現金流已經連續10年為負、控股股東質押高達97.5%、應收帳款畸高等並存等多「疾」纏身之下,作為百年老字號的廣譽遠似乎也陷入困局之中。
  • 經營現金流淨額連續7年為負!百年老號廣譽遠銷售費用率遠超同行
    2019年,廣譽遠實現營業收入12.17億元,同比下滑24.81%;實現歸母淨利潤1.30億元,同比下滑65.23%;經營現金流淨額為-1.41億元,應收帳款金額為14.45億元,首次超過當期營收
  • 財報鷹眼|廣譽遠淨利目標僅達三成 渠道壓貨應收高企
    來源:新浪財經中藥年報:整體淨利下滑近20% 片仔癀等去庫存壓力大2019年,廣譽遠業績大幅下滑,營收、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減少24.81%、65.23%至12.17億元、1.30億元,與年初制定的經營計劃相比,完成率分別為60.85%、30.95%。
  • 廣譽遠控股股東高質押「爆雷」 業績再度陷入「跌跌不休」
    營收接連下滑,業績跌跌不休,應收帳款高企,現金流持續為負,這些無一不讓廣譽遠隨時有走向更深泥潭的可能。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創始人史立臣告訴《中國質量萬裡行》,廣譽遠在做精品中藥這塊,前些年確實做得不錯。反觀這兩年,其經營質量一直不好。實際上,這兩年,醫藥市場整體是在上升的。
  • ...打包」轉讓三家子公司:業績下滑或致商譽減值 現金流已捉襟見肘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捆綁轉讓的公司均面臨業績下滑而計提商譽減值的風險。與此同時,合力泰的現金流也已是「捉襟見肘」。公告顯示,合力泰擬掛牌轉讓業際光電100%股權、珠海晨新100%股權以及平波電子100%股權。
  • 鷹眼預警:康強電子應收增長 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為負
    2019年全年,康強電子實現營業收入14.2億元,同比下降4.4%,2018年同期為14.83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0.9億元,同比增長15.4%,2018年為0.8億元;實現扣非後歸母淨利潤0.8億元,同比增長8.4%。
  • 中藥年報:整體淨利下滑近20% 片仔癀等去庫存壓力大
    具體公司看,65家中藥企業中,24家淨利潤同比下滑,其中,7家中藥上市公司淨利潤轉虧損,包括吉藥控股、精華製藥、東阿阿膠、康恩貝、嘉應製藥、太極集團、龍津藥業;近半數中藥企業淨現比低於1,盈利質量較弱,其中,東阿阿膠、片仔癀、紫鑫藥業、廣譽遠四家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流出。
  • 子公司踩線完成業績承諾後變臉,實控人李振國股權質押超90%,九芝堂...
    但如今子公司踩線完成業績承諾後變臉,實控人股權質押超90%,公司淨利三連降…重重問題之下,九芝堂還是那個九芝堂嗎?5月27日,深交所下發了對九芝堂的年報問詢函,詳細問詢7個方面的問題。九芝堂淨利潤已連續三年下滑九芝堂4月29日晚間發布了2019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84億元,同比增長0.6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92億元,同比下降42.89%;基本每股收益0.23元。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分紅4元。
  • 內控不嚴,方正證券員工再遭處罰!去年業績大漲,但年報存疑遭上交所...
    一季度淨利大幅下滑35.53%據方正證券官網顯示,方正證券是中國首批綜合類證券公司,2011年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1901)。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總股本82.32億股,總資產1365.95億元,淨資產394.80億元。下設子公司7家,分公司25家,證券營業部338家,期貨分支機構36家。
  • 廣譽遠淨利連虧隱痛 收購標的淪為郭家學抵債工具?
    最近一次發生在今年2月19日,為了套現償債,東勝集團將手中持有的山西廣譽遠18%股權轉讓給了磐鑫投資、鼎盛金禾,獲利5.8億元。  有業內人士認為,大股東頻繁的股權騰挪或讓廣譽遠的業績受到影響。廣譽遠2015年報顯示,其業績是下滑高達95%。該公司貨幣資金為5.03億,短期借款2282萬,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僅為203萬元,同比下滑高達九成。
  • 廣譽遠財務數據疑點重重 或因聯合關聯方虛增利潤
    然而,在這一片高漲的業績之中,連續第9年為負值的現金流及再創新高的13.38億應收帳款,卻顯得格外刺眼。事實上,現金流連年為負以及應收帳款虛高等問題,此前已經給廣譽遠在市場端帶來了直觀影響——年初公告完成的股份回購併未大幅拉升廣譽遠向下的股價。而此前的幾次大宗交易也或許顯示其正面臨財務窘境。
  • 聚力文化子公司業績「蹊蹺」變臉 高毛利業務式微短期難有起色
    先是2018年大幅商譽減值29.65億元,隨後又接連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股東股份被拍賣、內部股東「暗流湧動」。而2019年上半年,聚力文化交出的一份業績下滑九成的成績單再次遭到監管層問詢。聚力文化此前主營業務為建材業務,原名帝龍新材,2015年以24億元的價格收購移動遊戲行業公司蘇州美生元後,更名為聚力文化。
  • 誠邁科技業績疑點不勝枚舉 半年內被問詢4次成深交所常客
    原標題:誠邁科技業績疑點不勝枚舉 半年內被問詢4次成深交所「常客」 來源:中國網財經公開信息還顯示,誠邁科技在半年左右的時間裡已累計收到深交所4次問詢(關注)函。所關注問題涉及業績質疑、信息披露、異常波動、炒作股價、股東減持等等。
  • 利元亨「舊疾」未除再闖科創板,業績變臉資本卻瘋狂突擊入股
    圖片來源:利元亨招股書而在最新版的招股書中,利元亨2019年的業績堪比閃速「變臉」。圖片來源:利元亨2019年版招股書而此次利元亨捲土重來再次闖關科創板,市場本盼望著利元亨能再創新高,可沒成想其2019年業績表現讓人大跌眼鏡,營收增幅急劇下滑,淨利潤更是出現負增長
  • 海南海藥21.4億併購奇力製藥:業績變臉 扭虧靠理財
    21.4億溢價238.89%收購奇力製藥  根據公告顯示,奇力製藥淨資產帳面價值為6.03億元,預估值為20.44億元,預估增值14.41億元,增值率238.89%,本次收購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及自籌資金,其中部分為公司2016年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變更用途。  此次海南海藥耗資超20億溢價238.89%收購奇力製藥,標的的含金量究竟幾何呢?
  • 藥品不合規子公司遭限期整改 海王生物營收淨利「雙下滑」困局待解
    據相關資料顯示,海王(湛江)醫藥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9月7日,大股東為廣東海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70.00%;廣東海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大股東為深圳市海王銀河醫藥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58.19%;而深圳市海王銀河醫藥投資有限公司為深圳市海王生物(000078,股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王生物」,000078.SZ)的全資子公司。
  • 業績變臉信披違規遭問詢 巨力索具減持史再引關注
    監管函指出,巨力索具在《2017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中披露的修正後 2017年預計淨利潤206.34萬元至 825.34萬元,與實際數據中虧損1716.18萬元存在較大差異。  事實上,自2010年巨力索具上市以來,其業績表現一直不溫不火,甚至淨利潤連續7年下滑。期間,巨力索具控股股東楊氏家族直接或間接減持巨力索具股份次數超過40次,累計套現金額超26億元。
  • 因新設子公司業績承諾等問題 匯嘉時代遭上交所問詢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齊曉雯因新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業績承諾以及是否涉及關聯交易等問題,匯嘉時代遭上交所問詢。問詢函指出,2019年9月25日,匯嘉時代披露公告稱,擬投資5000萬元,設立全資子公司運營保健食品產業項目。公告披露,新設立的全資子公司預計自2020年開始,未來五年的目標營業收入分別為0.3億元、1.5億元、2億元、3.5億元、6億元,預計年淨利潤率為19%-30%。同時,公司控股股東暨實際控制人將對營收未能達標的風險作出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