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是什麼意思含義 芒種節氣的習俗風俗及養生飲食技巧

2020-12-05 閩南網

  北京時間6月5日12時58分

  將迎來「芒種」節氣。

  芒種,又名「忙種」,

  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

  夏季的第三個節氣。

  芒種,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此時,仲夏已至,北方麥黃,江南梅熟。進入 「芒種」時節,氣溫不斷升高、雨量日漸充沛、空氣溼度慢慢增大,北京的汛期也到來了。

  芒種為五月節。這個芒是指稻麥,麥子到此時始熟,田野裡開始瀰漫新麥的清香。水稻過此時則不可種,稻田裡也已一片怡人的新綠。

  北宋馬永卿在他的筆記《懶真子錄》中辨別說,此時有芒者,麥已熟,是指麥熟可收,稻過此時不可種。

  芒種一詞,最早出《周禮》的「澤草所生,種之芒種。」東漢鄭玄的解釋是,「澤草之所生,其地可種芒種,芒種,稻麥也」。

  芒種有三候

  芒種一候「螳螂生」

  古人認為芒種時節螳螂感陰氣初生,於是破繭而出。螳螂是自然界的擬態專家,可以貌如花,形如竹,可以翠如夏草,枯如秋葉。

  芒種二候「鶪(jú)始鳴」

  「勞燕分飛」,燕指燕子,勞指伯勞鳥,伯勞鳥就是「鶪」。

  芒種三候「反舌無聲」

  在古人眼中,伯勞鳥和反舌鳥是善鳴之鳥中的兩類典型代表,伯勞鳥因陰氣微生而啼叫,反舌鳥因陰氣微生而收聲。時至仲夏,花香已逝,鳥語漸稀。

  芒種習俗

  芒種習俗有三,一青梅煮酒,二送花神,三安苗。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芒種時節送花神是一種古老的民間祭祀習俗。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花神退位,故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的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是日,人們要設案供物,焚香祭祀,來為花神餞行。

  芒種安苗習俗安苗系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於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麵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

  芒種養生

  芒種天氣炎熱,雨水漸增,空氣中瀰漫著溼熱的感覺,有如水洗汗蒸,使人感到四肢疲乏、萎靡睏倦。這是源於暑溼當令,暑為熱邪,易於耗散人體氣津,造成氣虛和津液不足,所以人們更容易感到四肢疲乏,萎靡睏倦;同時,空氣溼度增加,溼邪侵犯人體,導致陽氣運行受阻,使人感到昏昏欲睡。因此,如何調整作息時間顯得尤為重要——

  芒種時節晝長夜短,陽氣旺盛,人體要順應陰陽盛衰的變化規律,應晚睡早起,白天適當接受陽光照射以養陽氣,利於氣血運行。芒種過後人容易打盹,中午小睡可以緩解疲勞,振奮精神。

  飲食上可以多吃些清暑利溼的食物,如薏苡仁、赤豆、白扁豆、冬瓜皮、西瓜等,防止暑溼之邪傷害人體。

  進入夏季後,人體生理調節能力不能很快適應氣侯的變化,容易造成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出現頭昏脹、身乏力、肉酸痛、四肢重、倦怠嗜陲、胸悶氣短,甚至低熱不退,伴有口淡無味、食慾不佳等不適症狀,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苦夏」。

  「苦夏」者多是體質虛弱、脾胃欠佳的人,平時應多參加體育鍛鍊,提高機體對高溫天氣的適應力;多食用一些苦味食品,既可以降洩心火、消暑利溼,又能夠抑制燥溼,健脾利胃,增強腸胃功能;根據「苦夏」的不同表現,可採用消暑益陰、健脾利溼、調和胃腸等中藥,進行調理。

原標題:今日芒種,這些養生知識要知道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芒種是什麼意思含義』芒種節氣的習俗風俗及養生飲食技巧
    關於『芒種是什麼意思含義』芒種節氣的習俗風俗及養生飲食技巧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芒種是什麼意思含義』芒種節氣的習俗風俗及養生飲食技巧,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芒種節氣,芒種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芒種節氣」芒種是什麼意思 芒種詩詞有哪些 芒種習俗與養生
    本期芒種的專題,Maigoo節氣小編就為大家介紹芒種的習俗、農事活動、養生知識還有芒種詩詞,讓您體會一下「芒種芒種,連收帶種」的忙碌時節。1、芒種是什麼意思芒種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 芒種是什麼意思含義?2018年芒種時間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芒種是什麼意思呢?你所理解的芒種節氣的含義是什麼?實際上,芒種的「芒」也可以理解為「忙」,因為這個時候,北方人們正在忙著收麥,而南方地區則忙著插秧播種,總之,很多農事活動都要在芒種時節帶來之際展開。而恰恰在這樣一個忙碌的時節,氣候卻非常的惡劣,尤其暴雨強對流天氣非常頻繁,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芒種時節的氣候特徵。
  • 芒種是什麼意思 芒種時節要注意什麼
    很多人都不知道二十四節氣的名字都是怎麼來的,其實它們是根據節氣的一些習俗以及農作物來命名的,那您知道芒種是什麼意思嗎?在芒種時節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呢?每一個節氣的氣候都是不一樣的,想要健康度過的話,就要知道芒種養生應該做什麼,什麼不應該做,趕快來看看吧。
  • 「節氣」芒種最全的習俗知識,一起看看吧
    在寧寧之前的【節氣】文章中有提到過《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一書,這裡對芒種的說法是:「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思是農曆五月份的節氣,有芒的穀物可以播種了。 芒種之風俗第一個不得不提的風俗,是「煮梅」這一典故,五六月份的南方正是梅子成熟的季節,這也是「梅雨」中「梅」的來源,降雨與梅子如約而至,為芒種節氣的平添一絲美意。
  • 芒種節氣農事忙:為何習俗流行吃青梅?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5日電(記者 上官雲)「芒種芒種,連收帶種」。在二十四節氣中,芒種時的農事活動特別繁忙:黃河中下遊地區從南到北逐漸拉開了麥收的帷幕,正是忙「三夏」的時候。  芒種的娛樂性民俗不算多,但也有「送花神」、「嫁樹」等有趣的習俗。為了適應愈加炎熱的天氣,人們也會及時調整生活習慣,飲食則會逐漸偏向清淡。
  • 芒種節氣農事忙:為何習俗流行吃青梅?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5日電(記者 上官雲)「芒種芒種,連收帶種」。在二十四節氣中,芒種時的農事活動特別繁忙:黃河中下遊地區從南到北逐漸拉開了麥收的帷幕,正是忙「三夏」的時候。芒種的娛樂性民俗不算多,但也有「送花神」、「嫁樹」等有趣的習俗。為了適應愈加炎熱的天氣,人們也會及時調整生活習慣,飲食則會逐漸偏向清淡。
  • 杏林e+ | 24節氣養生之芒種: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芒種Grain in Ear2020年6月5日四月十四星期五節氣物語芒種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芒種和端午節每年都很接近,今年芒種的第二日便是端午節,只差一天。
  • 歌曲《芒種》大火:但作為節氣的芒種 你又了解多少
    ,也引發了許多人對芒種節氣的關注。那麼,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芒種,究竟有哪些氣候特點?又有著怎樣的民間習俗呢?一、芒種也是忙種芒種,有著農作物成熟的含義,有人說芒種可以分為兩種含義,一是有芒的麥子快收割了,二是有芒的水稻快播種了,這其實分別代表了北方和南方在芒種時節的不同農事
  • 芒種節氣養生須知
    芒種,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是幹支歷午月的起始。芒種節氣於每年公曆6月5-7日交節,此時北鬥的鬥柄指向東南方位,太陽黃經達75°。這個時節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溼度大,適宜穀類作物耕種。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為你介紹芒種節氣養生須知。
  • 芒種,芒種,忙收忙種。解讀二十四節氣之一——芒種
    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幹支歷午月的起始。芒種,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這個時節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溼度大,適宜晚稻等穀類作物種植。農事耕種以這一時節為界,過此之後成活率就越來越低。
  • 2017年芒種是哪一天幾月幾日 芒種節氣意思由來及習俗介紹
    芒種,是一年中最為忙碌的季節之一,一方面要收穫,另一方面要夏播。對中國大部分地區來說,芒種一到,夏熟作物要收穫,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種的莊稼要管理,收、種、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的季節。長江流域「栽秧割麥兩頭忙」,華北地區「收麥種豆不讓晌」。這個時節的養生以晚睡早起為主。
  • 二十四節氣與養生·芒種 如何神清氣爽度「苦夏」
    編者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周而復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大家應該懂得如何來適應氣候的變化,有效地保養身體,防禦疾病的侵害。在現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讓很多中青年人只為生活奔波,而忽略了身體的日常保健。中醫講「治未病」,就是養生。
  • 芒種節氣到!這些習俗和養生妙招,你知道多少?
    6月5日,「芒種」來到!芒種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芒種忙,麥上場」。「芒種」的意思是小麥接近成熟,麥粒接近飽滿,麥稈上長出了長長的麥芒。芒種,是一年中農事最繁忙的季節,祖國大地,由南至北,麥收的帷幕漸次拉開。品讀芒種,這些詩詞你知道嗎?
  • 迎芒種,為何習俗流行吃青梅?
    「芒種芒種,連收帶種」。在二十四節氣中,芒種時的農事活動特別繁忙:黃河中下遊地區從南到北逐漸拉開了麥收的帷幕,正是忙「三夏」的時候。芒種的娛樂性民俗不算多,但也有「送花神」、「嫁樹」等有趣的習俗。為了適應愈加炎熱的天氣,人們也會及時調整生活習慣,飲食則會逐漸偏向清淡。
  • 歌曲「芒種」火遍大街小巷,但作為節氣之一的芒種,你又了解多少
    ,有著農作物成熟的含義,有人說芒種可以分為兩種含義,一是有芒的麥子快收割了,二是有芒的水稻快播種了,這其實分別代表了北方和南方在芒種時節的不同農事。,還擁有眾多的習俗。也就是說,芒種時節的養生,關鍵就在於祛溼。而首先要做的就是起居正常,每天保持夜晚的正常睡眠之外,還要在中午適當的小憩。芒種時節陽光充足,在適當接受陽光照拂的同時也要做好防曬,勤洗衣服常洗澡,保持皮膚的疏鬆狀態,有利於新陳代謝。
  • 2020芒種是幾月幾號幾點結束什麼意思 關於芒種節氣的諺語盤點
    在二十四節氣中芒種節氣是小滿節氣過後的節氣,是夏天的第三個節氣,在芒種節氣到來的時候人們也會有一些習俗活動,那麼2020年芒種時間幾點幾分結束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2020年芒種時間幾點幾分結束陽曆時刻:2020年6月5日,12:58:18陰曆日期:閏四月(小)十四,星期五開始時刻:2020年6月5日,12:
  • 你不知道的「芒種」這個節氣及一些傳統習俗
    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9個,鬥指己;太陽黃經為75°。,人們在耕播種作的空餘,忙裡偷閒,人們要設案供物,焚香祭祀,來為花神餓行,這就是「送花神」的習俗。從這裡,可以看出古人對大自然的一種親近感,表現出對生態的敏感和重視,留下了芒種「送花神」的風俗。
  • 今日芒種:芒種芒種,連收帶種,有什麼民間習俗和注意事項?
    今天是6月5日,芒種來了。芒種節氣又名「忙種」,為什麼這麼說呢,難道很忙嗎?沒錯,在民間有「芒種不種,再種無用」的諺語。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此時時節已是較晚的播種期,必須要搶時播種。再不種就晚了。芒種這個節氣,算起來,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九個節氣了。它也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交節時間大概在於每年公曆6月5-7日。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芒種:芒種積陰凝雨潤,有芒之谷可播種
    二十四節氣表二十四節氣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芒種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九個節氣,也就是太陽達到黃經75°時,約在小滿節氣之後15天,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2018年6月6日為今年芒種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