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從古到今雖然未曾成為政治中心,無論是是經濟發展,還是文化發展都是極大的繁榮。蘇州的揚州和蘇州可以說是最有代表性的城市,揚州煙花三月的旖旎風情和蘇州溫婉水鄉的柔美園林都國內外聞名,而且歷代的文人都有詩作描繪這裡的精緻。
不過江蘇其實除了蘇州和揚州,徐州也是一個風景秀麗、文風昌盛的城市,就連這裡的景點都和文化歷史脫不開關係,有彭祖園、漢文化景區、漢畫像藝術館、淮海文博館等等都輸文化氛圍濃厚之地。尤其是彭祖園,更是一處以彭祖文化為主題的綜合性景點,在省市內部極有人氣。
小編接下來要介紹的就是一處媲美彭祖園的景點,它也是這幾年才開始走紅的,叫做張伯英藝術館。場館位於徐州的雲龍湖畔,大約有100多畝的面積,藝術館是一處遠離商業化,文藝氣息濃厚的場館。館內不僅藝術藏品豐富,各種建築也精美考究,非常適合高壓的城市人休閒放鬆,感受先賢人格魅力。
藝術館建於2004年,最初的目的地是收藏張伯英先生的書法、文稿、碑刻、信件等等內容,發展到現代還收藏了不少古代的書法、文物、石像、畫卷、古家具、瓷器等物品,藝術館的功能也不段增多,除了收藏,還有展覽、研究、學術、文旅等功能。而且場館門票良心,只要30元,再無其他收費,這幾年逐漸興旺起來,被稱為徐州「後起之秀」。
有關後起之秀這個說法,其實和張伯英先生的生平也有聯繫。這裡就簡單介紹一下張伯英先生,張先生生活在明清時期,光緒年間還中了進士,後期在北洋政府任副秘書長,在文學書法碑刻方面的造詣極高。不過張先生其實在17歲才拜入名師門下,在古代屬於投師比較晚的學生,但是雖然拜師晚,但是成就高,遂被稱為後起之秀。
張伯英一生酷愛書法,尤其以彭城書體聞名於世,現存的60多件書法和26塊石刻就都收藏在張伯英藝術館內,館內建有陳列館、小來禽館、墨緣閣、文昌茶館、碑廊等藝術欣賞之處,也有建築園林景觀硯亭、碧瀾硯、天水池、小橋流水等景觀。張伯英藝術館的走紅也非常勵志,經過多年的文化沉澱和人民對於藝術重視的提高,最終收穫了更多的關注。
喜歡書法藝術或者想感受文化氛圍的旅人,一定不能錯過這處景點。
繼肥城市之後,泰安又一縣有望「撤縣設市」,鉀長石儲量860萬噸
張家港有望「合併」的鄉鎮公布,若能實現,或將為「中國第一鎮」
繼臨江之後,白山又一縣有望「撤縣設市」,煤炭儲量超1億噸
福建或將「合併」的兩個縣,都與浙江省接壤,南平經濟發展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