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4釐米長的鋼釘,被李先生(化名)不慎吸入體內,取鋼釘時,釘子在其支氣管內、咽部、胃部幾番遊走,險象環生。最終,這枚遊走的鋼釘被威海市立醫院呼吸內科和消化內科的醫生們聯手取出。
市立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徐寧表示,吃東西或口含異物時不要大聲說活、大笑或打鬧,以免異物吸入體內。
醫生測量取出的鋼釘長度,接近4釐米。市立醫院供片
誤吞鋼釘吸入支氣管 醫生取出時功虧一簣
43歲的李先生在我市某工地上班,前幾天的一個上午,他去工地驗工,閒來無聊就把一枚嶄新的鋼釘叼在嘴裡玩。一位朋友上前跟他打招呼時,他剛想張嘴回應,沒想到鋼釘卻順勢滑進自己體內。「當時也沒感覺不舒服,就覺得有東西從嗓子裡滑過,我開始以為肯定滑到胃裡了,就想吃點東西吐出來。」李先生回憶,吸入鋼釘之後,他反覆咳嗽、嘔吐,都沒有任何效果,這才覺得大事不妙。
3個小時後,李先生趕到威海市立醫院就醫。該院呼吸內科副主任徐寧仔細檢查後,確認釘子卡在李先生右下肺支氣管處,決定用纖維支氣管鏡嘗試取出。憑藉熟練的手法,徐寧很快將纖維支氣管鏡經李先生的口腔插入他的氣管內,幾番探查,終於在右下肺支氣管的較遠端找到了這枚鋼釘。可是,問題來了,找到「罪魁禍首」後,如何才能把光溜溜的鋼釘從狹窄的支氣管內取出來呢?
徐寧介紹,李先生支氣管內的鋼釘位置是釘帽朝下,釘身朝上,在狹窄氣管內既不能調轉方向,又要防止它刺破氣管黏膜導致大出血,還要防止它從醫療器械中脫落。徐寧解釋,常規用的異物鉗根本使不上力,再加上鋼釘有一定重量,取異物難度就更大了,唯一可嘗試的就是用圈套器將釘身纏住,然後一點點拖離氣管。
經過數次嘗試,徐寧把圈套器的金屬絲纏繞在釘身上,一點一點往外拖鋼釘,就在鋼釘已經拖出氣管,顫顫巍巍地到達聲門位置時,它脫離了圈套器的控制,護士果斷讓李先生把頭側向一邊,想讓他使勁咳嗽把鋼釘吐出來。這時,意外再次發生了,李先生使勁嘔吐,卻只見嘔吐物不見鋼釘。
影像檢查時顯示的鋼釘位置。
鋼釘掉進患者胃裡 兩科醫生合作取出
釘子到哪兒去了?又掉回了支氣管裡?還是掉到胃裡去了?想到這裡,徐寧立即聯繫了消化內科主任喬秀麗,著手為李先生進行胃鏡檢查。
食道通暢,什麼也沒發現,胃鏡在李先生的胃裡遊走,仍沒有發現鋼釘蹤跡。難道這麼快就進入了十二指腸?「不會,這麼短的時間,患者沒有任何活動,鋼釘應該還在胃內。」兩位醫生憑藉專業的判斷,繼續熟練地操控著胃鏡在胃液和食物殘渣中遊走,抽吸,打氣,終於在胃黏膜皺襞遮擋下發現了一處異常反光點,隱藏在皺襞之下的鋼釘找到了。
醫生立刻用圈套器固定鋼釘一端,順利將鋼釘拖出李先生的口腔,整個過程用時不到1小時。
操作完成後,李先生狀態很好,沒有出現咯血、呼吸困難、嘔血等症狀,高興地在手術室裡蹦了起來。
記者 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