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大足石刻,中國石窟藝術的瑰寶
中國有四大石窟,這是眾人皆知的事情。但還有一座石窟,卻很少被人所知,它便是重慶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從市中心駕車要走一個多小時到達。國家AAAAA旅遊景區。三教同在一龕裡大足石刻代表了九至十三世紀世界石窟的最高水平,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
-
大足石刻,世界石窟藝術史最後的豐碑
大足石刻是今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所有石窟造像的總稱,迄今公布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多達75處,造像5萬餘尊、銘文10萬餘字、它始建於初唐,歷經晚唐、五代,至兩宋達到鼎盛,是一處規模宏大的石窟造像群,它與敦煌、雲岡、龍門石窟一起構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石窟藝術史。
-
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重慶大足石刻千百年秘密能守住嗎
千手觀音像位於大足石刻保定山石窟佛像南崖上。出土於南宋。是中國最大的集雕塑、彩繪、鍍金於一體的代表性作品之一。800多年過去了,這種疾病已經糾纏在一起了。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屬於世界文化遺產。雖然它不如中國四大石窟那樣有名,但其石刻藝術具有很大的觀賞價值,其中蘊含的佛教思想也值得探索和思考。大足石窟代表了公元9世紀至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的最後一座豐碑。在我國,石窟藝術非常精湛。麥積山石窟、敦煌莫高窟等,向外國朋友講述歷史,展示中國精湛的雕刻技術。
-
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也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大足石刻
在重慶就有一個地方,不僅擁有佛像和道教造像,還有同在一龕窟中的儒、佛、道的三教造像,延續了我國的宗教文化,就是重慶的大足石刻,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走進它。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在當地非常有名,來到大足的遊客都想去體驗一番它的風採,因為它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代表著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並且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由來已久,吸引了眾多遊客。作為國家5A級的旅遊景區的大足石刻,不僅地方優美,而且石刻雕鑿精美細緻也讓人欽佩。
-
大足石刻:中國石窟藝術建設史上最後的一座豐碑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以大足區、潼南縣、銅梁縣、璧山縣為範圍,在此地可賞到代表中國唐、宋時期的石刻造像藝術。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區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大足區是重慶市市轄區,始建於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豐大足」而得名,是馳名中外的「石刻之鄉」、「五金之鄉」,全國首批甲級開放區,國家確定的長江三峽旅遊縣的起點,全國生態農業先進區,重慶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大足區歷史悠久,人文景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區境內石刻造像星羅棋布,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
-
大足石刻,世界八大石窟之一。更展現了古代人的智慧!
大足石刻景點在重慶市大足區境內, 為唐、五代、宋時所鑿造,明、清兩代亦續有開鑿。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
-
大足石刻——穿越千年的藝術瑰寶
一、大足石刻的誕生起源於石窟藝術,石窟藝術源自公元三世紀傳入中國,分別在五世紀和七世紀前後,也就是魏晉以及盛唐時期,在中國北方先後形成兩次造像高峰。到八世紀時期又逐漸走向衰弱,而此時,位於長江流域的大足縣境內,摩崖造像異軍突起。
-
遊中國古代石窟藝術瑰寶-重慶大足石刻
高速行駛大約一個小時即可到達大足出口。 遊覽大足石刻寶頂山石窟 大足石刻群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典範,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等中國四大石窟齊名。
-
大足石刻,散發著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石窟瑰寶,今生當去一次
一提到石刻,大家很容易就想到敦煌、雲岡、龍門等傳統佛教造像石窟,敦煌自不必說,其石刻始於魏晉南北朝,可謂中國石窟文化的開山之作。但你不知道的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卻是重慶的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
-
大足石刻:石窟藝術如何活著穿越千年?
原標題:大足石刻:石窟藝術如何活著穿越千年?迄今被公布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窟點多達75處,造像5萬餘尊,是集中國石刻藝術精華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稱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與雲崗石窟、龍門石窟和莫高窟相齊名。
-
重慶有多美(1)大足石刻: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典範(上)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為唐、五代、宋時所鑿造,明、清兩代亦續有開鑿。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分布於該縣西南、西北和東北的扇區,共23處。較集中的有寶頂山、北山等19處,以寶頂山摩崖造像規模最大,造像最精美。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
-
震撼世界的大足石刻藝術
7月至9月期間,本報記者按照小川東道的線路,走訪了高坪、中敖、龍崗、棠香等多個鎮街,沿途大大小小的石刻造像,讓人嘆為觀止,深感大足石刻文化底蘊深厚,「石刻之鄉」名不虛傳。 大足石刻,是今大足區境內所有石窟造像的總稱,最早開鑿於初唐,歷經晚唐、五代,至兩宋達到鼎盛,是一處規模宏大的石窟造像群,與敦煌、雲岡、龍門石窟一起構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石窟藝術史。
-
失落的山城聖境大足石刻,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卻酒香巷深少人知
提起中國古代石刻、石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龍門石窟、雲岡石窟,亦或是敦煌莫高窟,少有人知道在山城重慶大足區山中也藏著一處大規模的石窟造像寶庫。這處規模龐大的石窟造像群歷經唐朝、五代、兩宋數百年時間的發展,有造像5萬餘尊、銘文10萬餘字。
-
重慶大足石刻
帶著多年前《話說長江》裡虹雲、陳鐸娓娓的訴說,帶著對大足石刻魂牽夢縈的嚮往。大足石刻開鑿於唐、五代、宋及明清時期,中國自唐以後很少再開鑿石窟,因此大足石刻代表了9-13世紀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是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豐碑。
-
世界八大石窟之一,重慶大足石刻,擁有102處摩崖造像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為唐、五代、宋時所鑿造,明、清兩代亦續有開鑿。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分布於該縣西南、西北和東北的扇區,共23處。較集中的有寶頂山、北山等19處。其中以寶頂山摩崖造像規模最大,造像最精美。
-
發現石窟造像之美 大足石刻如何走出國門成為世界遺產
編者按2019年12月1日,是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周年的日子。這座世界石窟藝術史上的豐碑,是繼敦煌之後中國第二個石窟類世界文化遺產,也是截至目前重慶唯一一處世界文化遺產。
-
龜茲石窟、大足石刻恢復開放,敦煌莫高窟仍須「雲遊」
在此之前,大足石刻景區(寶頂山石刻和北山石刻)也於3月20日恢復了開放。極受遊客歡迎的敦煌研究院下屬石窟目前仍處於暫停開放的「雲遊」狀態。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負責人今天對澎湃新聞表示,疫情之下,因莫高窟等洞窟較小,空氣流通相對較差,需要更加嚴格,「目前尚未接到通知恢復開放,可能還要再觀察一段時間。」
-
大足石刻是中國罕見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場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大足石刻是中國罕見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場,把中國密教史往後延續了近四百年,其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千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繫,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
如果你想去大足石刻,那麼這個展覽一定不要錯過!
造像始建於初唐,歷經唐末、五代,盛極於兩宋,是世界石窟藝術史上的最後一座豐碑,代表了公元9至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它植根於巴蜀文化沃土,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藝術精華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極工窮變,開拓了石窟藝術的新天地,並且以鮮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成為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的典範,展示了唐末至宋中國民間宗教信仰和石窟藝術的發展變化,與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一起構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石窟藝術史。
-
重慶大足石刻「重磅」來蓉
8月12日,來自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的90餘件展品悉數到達金沙遺址博物館。「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展覽正式進入開展倒計時。一座美神薈萃的石雕畫廊、人間情趣的藝術殿堂、三教融合的石窟典範……展覽將於8月16日開展,並持續到2021年1月3日,這些精美的石刻藝術品將讓蓉城觀眾見識到「世界石窟藝術史上最後一座豐碑」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