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現場,中原工學院學生向評委介紹多功能織布機
中原工學院學生獲獎後與指導老師合影留念
科學網鄭州8月7日訊(史俊庭 李建波 喬雪濤)記者日前從中原工學院獲悉,在剛剛落幕的第六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決賽中,該校學生陳建龍、廖永豪、劉群、劉江波、錢自勇設計的作品《多功能織布機》憑著鮮明的紡織特色以及新穎的機構和形象化、智能化等方面的綜合創新,獲得評委的一致好評,獲得大賽一等獎。與此同時,該校賈智鈞、董東宇、張書暢、陳玉振、連建成設計的作品《迷你多工具機運動模型》獲得大賽二等獎。
據悉,這臺多功能織布機將原有大型織機複雜的機構簡單化,自動與手動模式相結合,增加了教學的互動性,同時採用了旋轉式紋板機構,齒輪齒條引緯、打緯機構;蝸輪蝸杆捲曲、送經機構。設計精巧,動作靈活,同時可以織造出多種顏色、不同樣式的布樣。
作為設計者之一的劉群告訴記者,該作品的設計思維最初來源於中原工學院是一所紡織類高校,該校的參賽作品要充分體現本校的特色。同時,他們在調研時發現,目前高校紡織機械類教具只是一些簡單的機構模型和工廠所淘汰的劣質機器,既不利於教師教學,也不利於學生學習。於是他們在指導教師付曉莉和張偉傑的帶領下,深入紡織學院的實驗室和實踐課堂,學習紡織專業知識,了解紡織機械工作的功能和特性,利用自身的機械專業基礎,設計了這款多功能織布機教具,填補了紡織機械類教具的空白。這項設計在不久前還獲得了第六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慧魚組競賽一等獎。
第六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由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組委會和教育部高等學校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大賽以「幻•夢課堂」為主題,內容為「教室用設備和教具的設計與製作」,共有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612所高校的4180項作品參加預賽,經過初評選出158件作品參加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