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後手繪"最全揚州古巷地圖" 探訪核實每條老街巷(圖)

2020-12-09 華夏經緯網

揚州小夥原創古巷手繪地圖《漫話揚州》 圖正面 對方提供

  古城區所有古街巷景點一一囊括、全面豐富的歷史典故掃一掃二維碼就能全程閱讀,文昌閣、東關古渡等景點都變得「萌萌噠」……昨天,揚州小夥丁慶龍曬出自己歷時1個多月完成的手繪作品——史上最全版本的原創揚州古巷手繪地圖《漫話揚州》,立刻引發網友瘋傳,「太有創意了,快拿著玩古巷去吧!」

  A

  微博曬照

  最全版本揚州古巷手繪地圖

  「揚州有悠久的街巷文化,從空中俯瞰,揚州的街道就如同大樹的根須,盤根錯節,根根相連。這根須中最長的,就是揚州的古巷和老街。」昨天,不少揚州朋友的微博和朋友圈都被這樣一張「最全古巷地圖」刷屏了,「又有原創手繪地圖了?還是古巷版本的?這個值得期待!」不少網友紛紛轉發並點讚。

  「整張地圖比較大,會將揚州古城區所有古巷街道還有景點都一一囊括,讓大家了解真正的揚州古巷遊!」這位發布人寫道,「遊客來揚,除了瘦西湖、個園、何園等著名景區外,很少走進街頭巷陌,感受地道的揚州味道。這幅手繪地圖,就是獻給那些想零距離感受揚州本土文化的人,不只是遊客,也包括很多本土的揚州人。」

  在對方曬出的地圖封面記者看到,畫面正中間是一個Q版的文昌閣,閣樓上方還有個大眼睛,看起來很生動形象。畫面上「漫話揚州」四個字非常明顯,下方一點則是「揚州古巷手繪地圖」,不僅如此,在該手繪地圖的封面,還引用了戴望舒的《雨巷》詩句。

  藍色的封面,白雲飄過,右上角還有一個戴著墨鏡的太陽,這個畫面看起來協調有趣,而在封面的下方,一些揚州古巷景點若隱若現,非常引人注目。

  「有古街古巷,有景點,還有揚州最本土有趣的好玩特色店鋪。」原創者如此介紹。

  記者連線

  85後小夥歷時1個多月完成

  「大概1個多月前開始準備,後期還有一些地名巷名的核實與修改,大概前後一共花了一個多月時間。」昨天下午,記者聯繫上手繪地圖的原創作者丁慶龍。小丁1988年出生,江都人,「平時就愛做一些攝影和設計,還手繪過一些人像漫畫,之前做過二次元的揚州。」小丁笑著介紹,「這一次想來個大的,就把揚州的古巷和景點結合起來,做了一個古巷手繪地圖。」

  運用SAI和PHOTOSHOP軟體,用電腦手繪,先將河流等大框架畫好,「文昌路是主幹道,縱向是國慶路、渡江路,橫向東關街、彩衣街、廣陵路、甘泉路。」小丁如數家珍,「北面到護城河,周圍景點是史公祠、天寧寺;南邊到南河下、古運河邊;西邊到文昌閣;東邊到東關古渡,整個地圖就包括這一範圍內的所有街道、古巷和景點。」

  昨天下午,記者看到這份53x55cm的地圖,上面不僅每一條古街古巷都標註清晰,光是數得上名的景點,就有五十多個。此外,每個景點上不僅用實景手繪,還外加各種表情,看起來「萌萌噠」。地圖上,東關古渡、東圈門、個園、史公祠、瓊花觀等建築非常明顯,不僅如此,還有各種古宅、故居均一一標註。

  前安家巷、後安家巷、觀巷、粉妝巷、引市街、蘇唱街、埂子街……這些縱橫交錯的古街古巷,看起來密密麻麻,揚州的肌理脈絡赫然呈現。「揚州什麼最值得玩?最接地氣?當然是古巷!」小丁興奮地說。

  C

  背後故事

  每條街巷都親自去探訪核實

  記者注意到,在這張古巷地圖的背面,還有小丁特意推薦的「古巷遊三路線」,遊客可以直接「按圖索巷」。

  「之所以叫漫話揚州,其實揚州的古巷歷史典故,一張地圖完全畫不夠,我還特意在地圖背面放了一個二維碼,遊客拿著地圖,掃一掃二維碼,就可獲取古巷遊路線的文字、圖片、故事,讀懂揚州的歷史。」

  「最難的不是繪畫的過程,而是為了保證地圖的準確性,我要一條條街道巷子去實地跑,去驗證。」談及創作過程,小丁感觸頗深,「手邊買了一本《揚州古巷》,很多資料和歷史典故等,都在上面一條條尋找,因為怕自己整理的不夠權威。」不僅如此,小丁還自己實地去探訪每一條街巷,「最近一直下雨,只要雨一停我就從江都趕到揚州,實地拍照後回家畫。很多巷子的名字都改了,我都要一條條去核實標出。」小丁舉例,「原來個園後門出來的巷子,叫五穀巷,現在改名叫馬坊巷,很多名字都已經改掉了,都需要我出來一個個跑。」

  據悉,為了核實一個個巷名,小丁經常跑得汗流浹背,「今天看到一個神奇的巷名,就在前安家巷那邊,叫光景好。」小丁感言,「其實畫了一幅揚州古巷地圖,對於揚州古巷的歷史倒是熟知了不少,也算是一種收穫。」

  電腦軟體一打開,對照著實景拍攝圖片,按照實際地圖比例,下筆慢慢修飾……這一個月來,小丁就是如此創作的,「景點圖快的話一天能畫七個,主要是後期需要糾正的差錯有點多,畢竟地圖是外地人的指引,需要嚴謹再嚴謹。」

  D

  意猶未盡

  還將創作更多作品形成系列

  記者了解到,小丁不僅曾原創過「萌手繪」,還設計過宮崎駿版揚州漫畫明信片,這次的古巷地圖,也是更全更新穎的「大動作」,「畢竟是第一次嘗試古巷地圖,希望出來後大家能給我一些建議和指正。」

  據悉,這幅地圖上,已經有不少古城區的特色小店「入駐」,這已經是一份真正集文化、趣味和特色的揚州古巷遊地圖,「我還參加了全省的一個設計比賽,提交了這份作品,目前正在申請設計專利,揚州旅遊有很多可挖掘資源,我會創作更多,成為一個系列。」

  記者 薛舒文

  丁慶龍推薦古巷遊路線

  線路一:「龍地」古巷遊:挹江門—埂子街—南柳巷—北柳巷—彩衣街—天寧門街—天寧寺

  線路二:「迷宮」古巷遊:南河下—丁家灣—皮市街—地官第—東圈門—國慶路—東關街

  線路三:「環線」古巷遊:彩衣街—東關街—泰州路—南通東路—廣陵路—甘泉路—仁豐裡—九巷—十巷

來源:揚州晚報

 

 

責任編輯:李然

相關焦點

  • 揚州古巷被稱"累屍積頂鬼巷" 市民欲平反(圖)
    原標題:揚州古巷被稱"累屍積頂鬼巷" 市民欲平反(圖)   揚州老城區有一條叫「螺絲結頂」的小巷,不足60米長,住著50餘戶人家。這條名字有點怪異的小巷,幾年前被網上評選為「全國十大靈異之地」,這幾天又被好事網友評為「全國八大鬼宅」。
  • 清同治《揚州府治城圖》亮相 有十二座城門(圖)
    昨天,有市民致電本報記者,提供家中收藏的清朝後期同治年間揚州城區地圖。該圖城區和郊區並重、舊城和新城並重、街巷和建築並重,詳細描繪出一片揚州城區景致。「最近在看報紙上挖掘揚州老地圖,看看自己收藏的能否提供一些可參考的歷史材料。」  記者在該市民提供的老地圖上看到,該圖上方寫著「揚州府治城圖」,「這是在上世紀60年代,一本老揚州市政府出的簡易圖冊裡的最後一頁。」小杭介紹,「我在朋友的書店裡看到後就覺得,這幅地圖非常有文化紀念價值,便保存至今,還想用這幅老地圖為藍本,做出具有時代感的現代手繪地圖開發。」
  • 揚州一古巷被評全國十大靈異地 居民要平反(圖)
    昨天,現代快報 (微博)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儘管外界傳得神乎其神,但古巷內生活氣息濃重,和其他老街巷沒有什麼兩樣。巷裡多位居民駁斥了靈異傳言,認為小巷是無辜被「黑」。現代快報見習記者 宋體佳 文/圖網傳路燈裝上第二天就離奇壞掉揚州一小巷被評為「全國八大鬼宅」前天,一條微博在網上瘋傳,該微博評出全國八大鬼宅,揚州「螺絲結頂」巷和南京中山陵名列其中。
  • 華中農業大學楚天學院校園卡通手繪地圖爆紅(圖)
    圖為:華中農業大學楚天學院首版校園手繪地圖正面    9月16日,微博網友「wataya」發微博,展示一組顏色豔麗,內容別致的校園手繪地圖設計作品,獲得不少網友好評,並被很多網友轉發並給予好評據其介紹,為了迎接今年到校的新生,她利用暑假時間,頂著烈日,手拿相機跑遍整個校園,又是取景又是核實路線,將每個建築、每條道路全部記下來,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終於成功手繪出這張美麗的校園地圖。  記者看到,這張手繪地圖上的華中農業大學楚天學院校園大氣優雅,設計新穎,萌態十足,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校園的一草一木。
  • 揚州南講經墩老石板坡道將改造?市民擔心破壞古街(圖)
    這樣一來,老城區古巷的老石板路豈不是要被破壞?李先生覺得此做法不妥,立刻寫了一封意見書,並想通過本報呼籲,希望保留古城古巷古街道的原貌。  市民報料  南講經墩石板坡道將改造  市民擔心破壞古街道  「我經過彩衣街西側的南講經墩時,偶然發現這張貼於牆上的通知。」
  • 城建檔案再現揚州變遷 清代地圖能準確顯示街巷布局
    揚州府總圖江都機場民國檔案昨天,第三個「國際檔案日」來臨之際,記者走進國家一級城建檔案館——揚州市城建檔案館,不少揚州檔案珍品如揚州城市歷史地圖(清代及民國時期)、民國揚州建設管理檔案(1945民國揚州建設管理檔案266卷檔案基本是毛筆宣紙書寫揚州市城建檔案館現藏有1945年至1948年11月原中華民國江蘇省江都縣政府建設科形成的建設管理檔案共266卷,內容主要包括都市營造計劃(城市規劃)、街巷、下水道、公路、橋梁、水利、渡船碼頭、電力、路燈、郵電通訊、園林風景區、農業推廣、植樹造林
  • 一張手繪南京民國公使館地圖 帶你看遍石城40多處民國老建築
    陸欽陽說:「鼓樓區是民國公使館建築最集中的區域,而民國公使館造型講究,最能代表民國風貌。」  除了探訪一些大家已經熟知的民國建築,陸欽陽還發掘出一些不為人知的公使館。有一次陸欽陽和同事程寒香探訪一幢位於百子亭33號的民國建築,因為建築上沒有明確的標註,附近居民也說不清它的身份。
  • 《都挺好》Q版頭像出自揚州85後女孩
    這些又萌又有趣的口頭禪頭像,就出自揚州「85」後女孩梁宵之手。 梁宵筆名「慢慢」,這位揚州土生土長的女孩,畢業於南藝動畫系,籤約插畫師。大二就時給《萌芽》等雜誌畫過封面,2016年還為劉詩詩、霍建華主演的《女醫明妃傳》畫過萌版繪圖。如今她回到揚州,在古巷裡開了一家工作室,成為一名自由繪畫師和文身師,「人生有很多值得紀念的時刻,需要去記錄。」
  • 85後夫妻手繪"萌世界"走紅 人物像"呆萌可愛"(圖)
    最近網上流行手繪漫畫風,《囧在職場》、《但是你沒有》、《朋友,我們有多久沒見面了》……當人生百態被網友繪成一幅幅超萌漫畫後,尋常生活裡那些讓人欣喜感動的亮點盡顯。記者發現,在揚州,也有這樣的手繪達人,他們將揚州網友的微博頭像手繪畫出,一個個真實的人物瞬間「呆萌可愛」起來,引發揚州粉絲熱追。
  • 清朝設梨園總局管理戲曲演出 手繪達人繪製戲曲臉譜牆
    導讀:「過去戲曲界供奉的神祇是老郎神,而揚州供奉老郎神的祠宇就在蘇唱街。除了祭祀以外,這裡兼作業中議事之所,當年這條街上居留過不少唱蘇崑的藝人。」新倉巷社區劉皓是一名80後,作為大學生村官來到社區後,他查閱了這裡39條街巷的歷史。
  • 隱匿於常熟鬧市區的這條古巷,木香花開得如火如荼,意境清幽唯美
    文圖|秋嫣旅行幽深古巷,轉角處、古井旁,秋嫣遇見木香花開。一簇簇金黃似星的木香,開得如火如荼。蔓藤下墜,一串串,一蓬蓬,密密匝匝,十分壯觀。枝繁葉茂、花團錦簇的木香花,爬滿並不高聳的屋簷上。勞累後,能靜靜地坐在花下,閉目小憩片刻,感受這唯美清幽的意境,內心是愉悅的。這片嫩黃色木香花開放在常熟市區的一條叫「小步道巷」裡。這是一條隱匿於鬧市區裡的千年古巷,與常熟著名的河東街毗鄰。老街深深,粉牆黛瓦,古樸幽靜。黃燦燦的木香花,與狹長的街巷相映,很有韻味。
  • 達人藏數千張地圖 含1954年手繪"紅軍長徵路線圖"
    張玉順收藏的手繪《紅軍長徵路線圖》。  昨天上午,文昌花園社區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老物件展,各式各樣的老式照相機、電話機等展品引得居民們紛紛駐足觀看。在所有的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家住文昌花園的「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張玉順提供的《紅軍長徵路線圖》。  手繪地圖重現萬裡長徵歷程  記者見到,這張地圖長約1.2米,高約1米,整個地圖的底色是白色的,圖中用黑色的虛線勾勒出江西、湖南、貴州、甘肅、陝西等各個省份,一條紅色帶有箭頭的實線貫穿多個省份,地圖右側用紅色大字寫著「紅軍長徵路線圖」。
  • 七旬老人手繪「申遺文本」12幅地圖 耗時8年
    中國江蘇網7月14日訊 當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的喜訊傳來時,76歲的「水利老人」徐炳順非常欣慰,因為「申遺文本」裡有12幅手繪地圖就出自他手。12幅手繪地圖反映自吳王至清朝運河變化徐老介紹,12幅手繪地圖中,10幅反映揚州運河自吳王夫差開挖邗溝至清道光年間河線及江北運口的重大變化概況,而《揚州運河位置圖》、《大運河揚州段歷代線路演變示意圖》兩幅圖,則標明了運河位置的歷代變遷。
  • 手繪「扶貧地圖」!常德「90後」副鎮長畫出脫貧攻堅「作戰圖」
    五角星代表「村部」,小房子代表企業和合作社,數字代表各個村組,紅色小圓圈代表貧困戶所在地……3月30日一大早,霧氣還很濃,津市市毛裡湖鎮「90後」副鎮長蹇璧依就帶著她的「獨家秘籍」,一幅手繪版「扶貧地圖」下村了。手繪「扶貧地圖」。
  • 晉中120調度員為「跑贏死神」手繪城市地圖12年
    12個人,12年,她們默默無聞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她們不是城市建設者,卻用自己的腳步丈量著城市,用手中的紙、筆,記錄著城市裡每條街道、每個小區,甚至是每棟居民樓的變遷,用手繪的「笨辦法」繪製出了一幅幅城市地圖。繪製這樣的地圖,為的只是能夠讓救護車在最短、最快的時間內趕到救護現場,「跑贏死神一秒」。她們就是晉中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120調度員。
  • 南昌老街巷,曾有驚鴻照影來
    古老的南昌,具有2200多年歷史,每條老的街巷裡,都有著歲月的回聲和文化的印記。現在,我們以時間為軸,歷史為脈,天馬行空遊南昌。南昌曾經有著500多條老街老巷,保留下來有地名的300多條,正是這些老街巷組成了老南昌的記憶。筷子巷長而窄,形似筷子,原是移民聚集點,東起象山南路,西至上塘塍街,長412米,寬2.5米。
  • 85後小夥手繪南京地標建築 走紅網絡(圖)
    圖片來源:微博  近日,一組南京地標建築手繪圖在微博熱傳,別出心裁的繪畫角度讓不少南京網友評價「絕對擺,超小清新」。在這9張各具特色的作品中,既有表現今昔對比的明故宮,也有剛揭開神秘面紗的大報恩寺遺址公園,還有俯視角度下波光粼粼的秦淮河……發布這些手繪畫的是微博博主「雞絲jeans」,他是土生土長的南京小夥子,目前最大的心願是出一本手繪南京的書,用自己的一雙手繪出南京的美。
  • 南京街巷古地圖顯示:清朝玄武湖只有四個洲
    結果發現,這張《金陵省城全圖》可以算是目前發現的最古老、最詳細、面積最大的一張南京街巷地圖。   小小地圖身價數萬   到今年為止,張先生收藏這張《金陵省城全圖》已經整整10年了。10年前,在南京博物院舉辦的一次民間收藏交流會上,張先生和這張圖不期而遇,「當時有一個安徽安慶來的收藏家,拿著這張圖,準備出售。」張先生從沒有見過收錄地名如此之多、尺幅如此之大的古地圖,當時就下了決心一定要把圖買下來。   可是,賣主開價就要8000元,在當時,8000元不是個小數目,張先生當時身上沒帶這麼多錢,不過他把賣主的電話號碼要過來了。回家後,經常給賣主打電話,增進感情。
  • 北京大柵欄發布中英文手繪地圖 琉璃廠東街免費發
    北京最古老、最完整的銀、錢交易場所錢市胡同,「八大樓」之一泰豐樓的舊址,北京現存最古老的戲院之一廣德樓……昨天,大柵欄手繪口袋地圖首次出爐,文物古蹟、名人故居、旅館、公交站、銀行、醫院等一應俱全,想探訪這些散落在大柵欄阡陌小巷中的眾多文化遺存和遺址,循著這本中、英文兩版地圖肯定不會迷路。
  • 明朝手繪地圖「萌萌噠」 瓜菜園地轎馬皆入圖
    明朝手繪地圖「萌萌噠」 瓜菜園地轎馬皆入圖 2014-09-24 10:36:42《老地圖·南京舊影》,日前由南京出版傳媒集團·南京出版社出版。朱炳貴介紹,但從《景定建康志》裡的《龍盤虎踞圖》、《宋建康行宮之地圖》等圖開始,中國地圖就明確標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了。《景定建康志》是南宋時期的南京方志,1261年成書,是南京現存最早、最完整的官修志書,所存地圖共19幅,是現存南京最早的地圖。  《龍盤虎踞圖》繪製得比較簡單,但可以看出南京城的雛形:城牆繞城而建,秦淮河穿城而過,城牆外的山陵多達20多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