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名貧困眼疾患者重見光明「博愛復明基金」項目持續推進

2020-12-06 浙報融媒體

「博愛復明基金」幫助不少老人重見光明。

「我都這麼大年紀了,還能有重見光明的一天,覺得自己又年輕了好幾歲。」日前,80多歲的丁爺爺在義烏愛爾眼科醫院順利完成了白內障手術。據悉,「博愛復明基金」公益項目自啟動以來,已有100多位困難眼疾患者接受補助並重見光明,丁爺爺就是其中一位。

幾個月前,長期患有尿毒症的丁爺爺眼睛越來越模糊,視力下降得很厲害,連走路都需要人攙扶著,「看不見」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活。但由於年紀較大,又患有尿毒症,丁爺爺每周都要血壓透析三次。雖然跑了好幾家醫院做檢查,但其家人還是擔心眼部手術會對老人帶來影響。後來,丁爺爺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義烏愛爾眼科醫院。在檢查中,專家發現丁爺爺雙眼白內障已經非常嚴重,其中右眼晶體全白,進入白內障過熟期階段,手術難度較大。

得知老人的病情及其家人對手術的擔憂,義烏愛爾眼科醫院院長嚴良耐心地講解了手術過程及其必要性,並親自主刀手術。右眼手術非常順利,術後第一天,丁爺爺的右眼視力就恢復到0.5—0.6,隨著後期休養,視力還會有所提升。

在丁爺爺住院期間,由於其子女不在身邊,醫務人員格外照顧老人,主動打車護送丁爺爺到義烏市中心醫院做血液透析。由於對右眼手術效果非常滿意,一周後,老人主動要求接受另一隻眼睛的手術。「因為丁爺爺患有尿毒症,手術較為困難,除去可以報銷的費用外,我們還幫老人向市紅十字會申請了『博愛復明基金』補助,這次老人的手術可以說是免費的。」嚴良表示。

據悉,今年10月,湖南愛眼基金會向義烏捐贈300萬元,由市紅十字會與義烏愛爾眼科醫院共同成立「博愛復明基金」,該基金計劃通過6年時間,為義烏3000餘位白內障、胬肉等困難眼疾患者提供復明手術,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目前,該項公益活動還在持續進行中。

嚴良告訴記者,對於許多困難眼疾患者而言,手術是治療白內障唯一有效的方法。目前,白內障手術已經非常成熟,因此一旦白內障對生活造成影響,在各項身體指標達到手術標準的情況下,即可手術。相反,如果等白內障長「熟」了,晶狀體變硬,手術難度反而增大,病人手術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原標題《已有百餘名貧困眼疾患者重見光明 「博愛復明基金」公益項目持續推進》,原作者王佳麗。編輯童曉)

相關焦點

  • 「精準脫貧光明行」實施兩年 愛爾眼科助10萬貧困患者復明
    他提到,如果對貧困眼病患者不及時救治,則只能通過政府兜底的辦法使之被動脫貧;如果積極救治,則可能使之恢復生活、勞動能力,至少可以減輕或消除其家庭照顧的負擔,使之有機會主動脫貧。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董事長陳邦在講話中表示,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將繼續依託旗下遍布全國的300餘家眼科醫院的專業力量,全力投入到「精準脫貧光明行」的各項醫療服務中去,幫助更多因病致貧的個人和家庭擺脫眼疾的困擾、掙脫貧困的枷鎖,早日走向幸福和諧的光明之路,助力加快國家脫貧攻堅的步伐。
  • 邢臺眼科醫院百年獻光明 年均減免醫療費百餘萬元
    張銘連院長為國際友人診治眼疾    河北新聞網訊(李瑞民)10月13日九九重陽節之際,邢臺眼科醫院組織眼科、口腔科和耳鼻喉科專家走進天一社區,為老年人送去    邢臺眼科醫院除了日常的診斷和治療,常年開展「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瑞霖眼科臨床救治(獅子)基金」、「『微笑列車』唇顎裂修復慈善項目」等愛心救助項目。近年來僅免費完成貧困白內障復明手術達2000餘人,年均為貧困患者減免醫療費用達100餘萬元。
  • 「索瑪花開」為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
    同時,由四川省醫學會委派的四川省人民醫院眼科專家楊紹偉等在涼山州第一人民醫院為前期篩查出的患者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為幫助涼山州大量農村貧困家庭的白內障患者解除疾患、重見光明、回歸正常生活,恢復正常生產,四川省民政廳攜手涼山州人民政府,共同發起「索瑪花開」項目。期間,四川省民政廳三年計劃投入福彩資金1000餘萬元,預計救治白內障患者人數將超過6000例。
  • 上海愛爾眼科免費助九華山師太重見光明 [圖]
    東方網11月17日消息:「感謝李院長的高超技術,感謝愛爾的醫護人員,讓我擺脫痛苦,重見光明,這是來自九華山西天古寺住持釋心蓮師太在接受了白內障復明手術、重見光明後的肺腑之言。    釋心蓮師太今年61歲,患白內障有3年了,由於長期的靜修生活,苦讀經書,使眼睛慢慢出現問題,開始只是視線偶爾出現模糊,到現在情況逐漸惡化,只有一點點光感,已無法獨立走路,給正常的修行生活帶來重重困難,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患上了白內障。但是寺內收入有限,來源也不穩定,所以一直拖著沒有治療。
  • 「我看見」公益項目讓更多貧困地區受益
    不久前,66歲的黃立桂接受了「我看見:消除白內障 荊楚送光明」精準扶貧公益項目的免費手術,視力從術前的0.1恢復到了0.6。重見光明之後,黃立桂說得最多的就是「謝謝」。「我看見:消除白內障 荊楚送光明」是一項由湖北省婦聯、湖北省衛健委、湖北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等聯合發起的精準扶貧公益項目,項目面向湖北省內的貧困白內障患者提供免費手術,旨在用「精準醫療」助推「精準扶貧」,幫助貧困白內障患者重獲光明,讓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家庭早日擺脫貧困。該項目於2017年10月在黃岡市紅安縣啟動,當年便幫助207名貧困家庭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
  • 甘肅省慈善總會攜手手足博愛慈善基金救助首批210名貧困殘疾患者
    大 西 北 網 訊 建檔立卡貧困戶殘疾患者今後就診有了專項慈善基金。3月13日,甘肅省慈善總會聯合蘭州手足外科醫院開展的醫療救助活動啟動暨捐贈儀式在省慈善總會舉辦。省慈善總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忠健主持儀式並講話,他指出: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大戰略決策精神要求,響應省衛健委「健康扶貧」和省殘聯「扶貧、助殘」計劃,發揮扶貧濟困、賑災救難、助殘扶貧的作用,省慈善總會今年將推出一系列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慈善救助項目。
  • 南安市僑聯攜手泉州愛爾眼科醫院共建共創「僑愛心·光明行」惠民路
    由中國僑聯發起、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主辦、愛爾眼科醫院集團承辦的「僑愛心·光明行」公益項目,是「僑愛心工程」醫療助困項目的重要內容,旨在為貧困人群中的白內障患者公益實施復明手術。2017年,中國僑聯還聯合愛爾眼科等啟動「視覺健康精準脫貧行動」,3年計劃救治50萬名貧困眼病患者,使他們恢復健康、重見光明。
  • 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光明照亮扶貧之路
    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共組織32批專家團隊先後赴全國各貧困邊遠地區,實施眼病復明手術近10000例,篩查眼疾近50000例,為貧困地區免費培訓眼科醫生30餘名。此外由醫院組建的「津藏瞳心光明行」團隊,是全國首支進藏篩查兒童眼病志願團隊,至今已赴近50所學校,為2.5萬名學生進行篩查,精細建立2萬餘份健康檔案。
  • 49歲工程師捐獻角膜,兩名眼疾患者將重見光明
    「弟弟羅洪強生前非常善良,能在去世後將光明和愛心留在人間,是他一直以來的心願。另外,他的眼睛非常好,當年部隊特招飛行員他差一點就選上了,這次如果能讓眼疾患者重見光明,代替弟弟繼續看世界,我們也就欣慰了......」羅洪高哽咽回憶起弟弟。
  • ...重見光明,是我最大的幸福」——記乳山市人民醫院眼科主任王新喬
    齊魯網訊(通訊員:李敏 王欣)「醫者仁心、德藝雙馨」「百姓健康的守護神」……提起乳山市人民醫院眼科主任王新喬,患者及家屬毫不吝嗇讚美之詞。從醫18年來,他不忘初心,全心全意服務百姓健康,為無數眼疾患者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精益求精 勇攀醫學高峰「異物從眼球下方,向後上方穿過僅三四毫米寬的眶上裂進入顱內……」上個月,王新喬遇到了難題。
  • 【省殘聯】香港逸揮基金會為青海資助500名白內障復明手術
    香港逸揮基金會到康復中心考察   洪逸揮主席仔細聽取了省殘疾人康復中心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相關情況,詳盡了解康復機構目前的困難和未來發展思路,認真詢問了白內障復明手術病員篩查、醫療隊伍、儀器設備、術後康復等情況。當洪逸揮主席得知青海地處高原,經濟欠發達,白內障發病率高的實際情況後,表示支持青海創建無盲區。
  • 艾格有大愛 中原送光明
    它,由河南的幾位眼科專家聯手創辦,在全國知名白內障專家、主任醫師、眼科博士徐惠民的帶領下,以愛心報效家鄉父老,專業傳送光明,關注民生、服務百姓為運作理念,在中原地區堅定地走過了9個年頭,為數萬名眼病患者解除了痛苦,為無數家庭送去了溫暖和光明。它曾被有關部門授予「河南省十大特色醫療機構」「河南省優秀民營醫院」等多個榮譽稱號,被河南省助殘濟困總會命名為「河南省曙光行動總醫院」。
  • 華西廣安醫院:眼科助患者重見光明
    四川新聞網廣安5月7日訊(周玉梅)4月30日晨交班時,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眼科醫護人員收到來自病區住院患者周先生贈送的一面錦旗,上面寫著:妙手回春重見光明,濟世良醫復明天使。周先生說,自己在入院前,有熟人介紹說華西廣安醫院眼科的陳凱醫生技術很好,醫德也好,處處為患者著想,儘量讓患者少花錢達到好的治療效果,於是他慕名而來求醫。入院後,陳凱及時為患者安排好相關檢查,該科醫護人員也為周先生作了手術評估。在完善了術前檢查及準備的基礎上,4月27日,周先生接受了右眼白內障超聲乳化和人工晶體植入術手術治療。
  • 專家級眼科醫生脫離體制 私人辦醫院服務患者
    據羅清禮教授介紹,以前很多來找他看病的患者掛號都要長時間排隊,等手術排期更加困難,有的患者甚至要等3個月左右才能入院。陳曉明教授也表示,他每天要接診上百個病人,手術預約3個月以上。這些情景,都讓這兩位從醫多年的教授唏噓不已,卻又無能為力。   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政策鼓勵社會資本辦醫,讓兩位教授看到了醫療資源走向合理分配的契機。
  • ...角膜移植中國行北京站正式啟動 首批貧困角膜盲症患者已重見光明
    為響應國家「脫貧攻堅」的號召,幫助貧困角膜盲症患者,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情況,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與愛眼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了「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症公益救助行動,面向全國徵集貧困角膜盲症患者,可最高為貧困角膜盲症患者提供全額手術費救助。近日,該公益項目系列活動「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中國行—北京站啟動儀式在北京市河南大廈隆重舉辦。
  • 2019-2021衡陽「慈善光明行」項目啟動 300萬元專項基金救助貧困...
    5月14日,2019-2021衡陽地區「慈善光明行」公益救助項目啟動儀式在衡陽愛爾眼科醫院舉行。紅網時刻衡陽5月15日訊(記者 蔣楠)5月14日上午,2019-2021衡陽地區「慈善光明行」公益救助項目啟動儀式在衡陽愛爾眼科醫院舉行,此舉標誌著「慈善光明行」進入新階段,當天起至2021年,衡陽將進一步加大貧困白內障患者的救助力度,讓他們與「光明」相遇。為惠及更多貧困白內障患者,「慈善光明行」公益救助項目自2019年1月起,進一步加大救助力度。
  • 北京同仁醫院醫療隊走進張家口 「光明行」讓貧困老人重見光明
    10月27日,北京同仁醫院健康扶貧「光明行」活動在張家口舉辦,來自北京的眼科、耳鼻喉頭頸外科專家為當地貧困患者免費義診並手術。400名患者在「家門口」看病,6名貧困白內障患者接受免費手術,重見光明。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京張醫療合作背景下,兩地醫院深化合作,提升當地醫療機構救治能力和服務水平,更好地指導和服務精準健康扶貧。
  • 不一樣的感動㉖ | 羅定晶亮眼科醫院:致力為山區眼疾患者「送...
    羅定市有關領導到該院調研讓弱勢群體的7000多名患者重見光明今年春節以來,該院認真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落實好各項防護措施的前提下,有序開展診療活動。今年因受到疫情影響,門診量略有下降。1月至4月,共接診門診1994人次,完成眼科手術547例,其中白內障手術347例。
  • 2020年中國醫師節特刊 | 海南省眼科醫院飛速發展 為瓊島眼疾患者...
    為了解決百姓出島看眼病奔波不便的難題,2012年12月22日,由海南省政府出資、香港言愛基金捐資建設,委託中大眼科運營管理的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海南眼科醫院(海南省眼科醫院,公立性、非營利性眼科三級甲等專科醫院)正式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