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網紅」與「網紅」社會價值轉變

2020-12-13 人民論壇網

【摘要】「知識網紅」的出現反映出社會對「網紅」這一群體的認識發生了改變,同時,「網紅」的自我認知也有所改變,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開始加入「網紅」群體,以「網紅」思維進行自我運營,進行知識的分享。「知識網紅」在達到變現目的的同時,也在客觀上帶動了社會價值的轉變。

【關鍵詞】「網紅」  「知識網紅」  社會價值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識碼】A

「知識網紅」是專業人士與網紅經濟邂逅、結合的產物。醫生、律師、學者等具備某一領域專業知識的人,通過網際網路、自媒體、社交平臺等發表意見、解答問題,並聚集起一定人氣時,通過一定的包裝和運營,順其自然地將自己打造成「網紅」,積累起屬於自己的粉絲,就成了網紅經濟下的一個獨特分支。「知識網紅」與共享知識、知識付費等話題密不可分,同時,其對網紅生態的改造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著人們對這一群體的認知,引導著社會價值。

「知識網紅」與「網紅」的前世今生

「網紅」,即「網絡紅人」,這一概念為大眾所熟知並接受的歷史並不長,但實際上,在網際網路發展初期,就有許多人通過網絡走紅,成為「初代網紅」。不管是論壇時代靠激蕩文字的網文寫手,還是憑藉一張照片躥紅的奶茶妹妹、芙蓉姐姐,「網紅」們都具備以下幾個特徵:第一,他們一般具有「素人」或者說「草根」身份,在通過網絡走紅前,都是不具特殊名氣的普通人;第二,他們都通過網絡走紅,在網絡上擁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甚至擁有自己的忠實擁躉;第三,他們的走紅往往具有偶然性和突然性,有時這種熱度稍縱即逝,不具成名的持續性。

當然,「網紅」的定義並不是絕對並且一成不變的,今天,「網紅」的邊界在各個方面都有所拓展,也更為模糊。隨著「網紅」的發展,其下出現了很多具有獨特性質的分支,其中,「知識網紅」是近年來頗為熱門的一支。「知識網紅」最初表現為活躍在網絡垂直領域中的意見領袖,以知乎為代表的知識分享類網站、APP等為這些專業人士和意見領袖提供了一個發表見解、積累聽眾的舞臺。隨後,「共享經濟」的概念又為「知識網紅」注入了新的活力,微課、知乎live、喜馬拉雅FM頻道等付費訂閱模式的出現,為「知識網紅」提供了變現的通道,「知識網紅」與「網紅經濟」的軌道相交,一些人更是通過出版書籍、參加電視節目等形式實現了進一步的變現。

「知識網紅」的出現與興起,不但進一步拓展了「網紅」的概念,更是打破了人們對「網紅」娛樂、媚俗的既有印象,將原本嚴肅、遙遠的專業知識分子拉到幕前,成為人們可觸可感的對象,使受眾不僅可以接收專業性的知識,還能在心理上近距離感受他們作為「人」的鮮活個性。

「知識網紅」的發展特徵與趨勢

作為一個更為細化的分支,「知識網紅」繼承了「網紅」的基因,同時又對「網紅」的定義起到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網紅」概念的負面傾向,為其注入了新的內涵。與廣泛意義上的「網紅」相比,「知識網紅」的發展與趨勢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首先,「知識網紅」是知識分子與「網紅」相互碰撞、融合的產物,因此兼具知識性和娛樂性。一方面,「知識網紅」通常以娛樂化的方式分享知識,與人們傳統印象中的「網紅」相比,他們賴以成名的方式是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才華,而非迎合大眾的審美、審醜、獵奇等心態,因此,他們身上的娛樂性相對較低。但另一方面,「知識網紅」依然屬於「網紅」,與傳統的專業知識分子相比,他們需要吸引大眾、推銷自己,因此,他們講授知識的手段要更為通俗有趣,且多有意識地將自身性格特質作為自我包裝的一部分,這使得「知識網紅」比傳統知識分子更有趣味性、更「接地氣」。同時,對於新晉的「知識網紅」來說,「網紅」身份也對他們形成不小的影響,當知識分子被娛樂化所浸染,圍繞他們的爭議也會隨之增加,大眾對於知識分子的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變。

其次,「知識網紅」的作用是使專業知識全民化,「知識網紅」扮演的是高深知識與普通大眾之間的譯者角色。在網絡傳播平臺上,「知識網紅」面對的不是教室中的專業學習者,而是專業背景未知的大眾。除了專業學習者與愛好者,「知識網紅」需要考慮如何吸引本專業之外的受眾,以擴大自己的人氣和影響力。因此,「知識網紅」在發表意見時,需要做到:第一,使自己的信息和知識對受眾有意義,即讓受眾與這些知識產生關聯,使之成為受眾「應該」習得的信息;第二,使受眾對自己的信息和知識產生興趣,即通過語言、形式的技巧,包裝信息和知識,增強其趣味性,從而吸引受眾觀看、分享。其結果,專業知識在「知識網紅」的推動下,滿足更為廣大的受眾的知識需求,通過「知識網紅」這一樞紐實現普及。

最後,受眾對信息和知識的要求提高,促使「知識網紅」的內容生產創新化、深度化。在經歷過初代「網紅」的瘋長後,大眾經歷了「網紅」娛樂的狂歡,圍觀「錐子臉」已經使人審美疲勞。層出不窮的新的熱點依然會刺激人們的神經,但不可否認,受眾對內容的需求開始提升,對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如今的「網紅」榜單前列,不乏以高級知識分子為主的內容創造者和知識分享者,不管是靠高質量視頻走紅的Papi醬,還是從《奇葩說》走出來的一批辯手,又或是「局座」張召忠等「轉型」成功者,他們的走紅都反映出受眾對「網紅」態度的轉變。在此情況下,成為「知識網紅」的門檻提高,「知識網紅」的一言一行都被成千上萬的網民關注著,這更要求他們不僅需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還需要掌握網際網路時代的內容傳播技能。

「知識網紅」對社會價值的正面引導與負面隱憂

在「知識網紅」走俏的今天,知識的生產與傳播迎來新的方式。一方面,「知識」的價值是否發生了變化,同時,知識產生的社會價值又受到怎樣的影響,是「知識網紅」背後更值得關注和思考的問題。作為知識分享活動的主體,「知識網紅」如何創造價值,如何影響社會價值生態與價值觀,「知識網紅」又是否能夠真正起到引領社會價值的作用,這是我們需要仔細考察的問題。

作為一種信息傳播活動,「知識網紅」的創造與分享對於社會價值的實現是有一定正面作用的。首先,「知識網紅」改變了「網紅」生態。人們對「網紅」的要求不再僅僅是單純的娛樂,依靠出格甚至病態的行為博取眼球,這些也不再是成為「網紅」的制勝法寶。在受眾意識的轉變與「網紅經濟」的蓬勃吸引知識分子入場的同時,這也帶動了「網紅」們自我認知的轉變,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網紅」生態,從而更進一步影響到社會風氣。

同時,「知識網紅」所進行的知識共享行為,促進了社會價值的實現與共榮。在知識的創造、分享與被接納中,「知識網紅」實現了自我價值,另一方面,知識的接受者也獲取了價值,這種互動與循環有利於創造自利與利他的社會氛圍,形成價值的共榮。從這一角度講,「知識網紅」帶來的是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雙重繁榮。

雖然「知識網紅」對於社會價值有著正面的引導和重塑作用,但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這種作用存在著局限和隱憂。一方面,「知識網紅」繁榮的背後是「網紅經濟」的繁榮,貫穿其中的依然是商業邏輯,遍地開花的「知識網紅」中,究竟有多少真正的「知識」,又能創造多少真正的價值,還有待考量。在「知識網紅」一片紅火的表象之下,是真正的知識還是資本的泡沫,還需要經過時間的檢驗。另一方面,「知識網紅」所分享與創造的知識分為事實知識和價值知識,對於價值知識的傳播者,他們分享的到底是嚴謹有據的思辨,還是一碗有毒的「雞湯」,需要依靠受眾自己進行分辨。如果打著「知識網紅」的旗號,通過煽動情緒來吸引流量,難免會成為下一個「Ayawawa」,更遑論創造價值了。

(作者分別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閩江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江倩嵐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潘麗莉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誌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楊冰之:我能成就知識網紅
    先介紹一個不太新的「新」詞——知識網紅,再闡述知識網紅跟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關係。當今時代的變化比我們的想像還要深刻,今天會議目的就是給大家分享國脈關於企業數位化轉型以及培育知識網紅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 崇拜知識網紅讓我們離真知更遠
    知識網紅指通過新媒體傳播多元的知識養分,並且自身擁有紮實功力和系統知識,精通個人IP包裝和運營,能夠準確把握受眾需求興奮點的群體本題讓我們思考的問題不是對知識網紅的關注,而是對知識網紅的崇拜。對於我們而言,社會離真知更近還是更遠與知識信息相比,真知更像是一種我們相信其存在但是又無法真正觸及的。
  • 知識網紅是如何煉成的?
    狗熊會抓取了果殼旗下的知識變現網站「在行」的數據,來探索一下專家型網紅的受歡迎程度到底和哪些因素有關。對於需要尋求幫助的讀者來說,這些討論可以為大家選擇專家提供參考;而對於有志於成為知識網紅的讀者,希望這些發現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設計自己的專業形象和服務。這是在行網站「網際網路+」類目標籤下的幾個「話題」。
  • 「知識網紅」颳起網上「科普旋風」
    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身的「知識網紅」陸續湧現,活躍在各大網絡平臺,憑著重互動、善交流的優勢,在網絡世界颳起「科普旋風」。網絡科普的平臺也越來越寬,除了知乎、果殼等專業知識平臺,嗶哩嗶哩視頻網(B站)於今年6月初正式上線「知識區」,為海量年輕用戶打造「科普圈」。網際網路時代,青少年科普面臨哪些新契機、存在哪些新問題,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
  • 「網紅」教授戴建業:賺錢養家就丟失了文人風骨?
    【做最閒那條魚第207篇頭條原創文章】在網上講古詩詞的戴建業教授很火,被同行嘲諷為「網紅」教授,卻獲得《人民日報》大力點讚。我想說,這樣的「知識網紅」請多來幾打。大學教授成「網紅首次開通新媒體帳戶在短短10天內就收穫500多萬粉絲,視頻直接獲得了超過1000萬次的點擊量,成了名副其實的「知識網紅」。
  • 【上海站沙龍】網際網路下半場,「網紅」們的新出路在何方?
    所有網紅都應該是知識網紅過去一年,網紅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紅人數量及粉絲規模不斷提升,網紅經濟的基礎繼續擴大。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5月,中國網紅粉絲總人數達到5.88億人,同比增長25%。網紅粉絲中,53.9%的年齡集中在25歲以下。與此同時,規模和結構的變化,使網紅覆蓋的領域更加多樣化。
  • 百萬網紅企業家IP運營詳解
    如果我們理解為:知識就是內容,產權就是價值和歸屬,那簡單來說,個人IP就是你這個人值多少錢。第一步,了解自己所在個人品牌的階段。當你沒有流量,並且企業產品優勢不明顯的時候,你要系統地梳理IP樹,挖掘精準定位。第一步一定要分析自己主要從兩點:1.
  • 淺談「網紅」傳播熱的社會效應
    關鍵詞:「網紅」;傳播;社會效應 一、「網紅」的含義與發展 (一)「網紅」的含義 「網紅」是「網絡紅人」的簡稱,其內涵已經遠遠超過「網絡紅人」的範疇,如今的「網紅」所包含的種類非常豐富,包括主播類「網紅」、自媒體「網紅」等,各行各業的普通人都可能成為「網紅」。
  • 如何定義如今網紅社會價值觀,戲子當道?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當下很現實的社會問題,網紅社會價值觀。這個現象在我國20世紀初期也出現過,那個時候很多人追星還記得嗎?類似於今天的網紅問題。可以說,這類形象都是社會進步的體現。因為只有國人經濟提高了,有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才會有的精神娛樂價值體現。
  • 社會需要正能量「網紅」(網絡文化關鍵詞)
    網紅與用戶之間,存在精神與文化的聯結。網紅群體以多種方式傳達正能量,對網際網路文化乃至健康社會風氣營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提到「網紅」,人們並不陌生。600歲的故宮博物院是「網紅景點」,高品質文物展覽、主題創意活動、特色文創設計,讓年輕人愛上傳統文化;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成為「網紅醫生」,他開通新浪微博1個月,吸引300多萬粉絲;李子柒是「網紅博主」,她拍攝鄉村風景、傳統美食的短視頻唯美動人,擁有700多萬海外粉絲,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之美……人物和實物藉助大眾傳媒力量「走紅網絡」,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文化現象
  • 網紅產業是一個價值窪地 訪北京新銳傳媒網紅孵化基地創始人、董事...
    「網紅」到底是一個什麼行業?網紅的價值在哪裡體現?未來網紅經濟發展的前景如何?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了北京新銳傳媒網紅孵化基地創始人、董事長姜虎。   大部分網紅生存在「腰部」   《中國經營報》:你如何理解「網紅」這個行業?其價值表現在哪些方面?
  • 人民日報:網紅文化與網紅經濟
    ●網紅誕生於怎樣的名人生產機制?    ●傳統的明星與網紅有何不同?    ●如何評價網紅的社會影響?儘管在當下碎片化的社會狀態下,絕大多數網紅都不具備這種輻射整個共同體的社會文化影響力,只在一個相對較小的粉絲社群中享有聲譽,但這些網紅卻具有強大的「吸粉」「固粉」能力,並能直接依靠粉絲的數量和購買力實現商業變現。據報導,頂級遊戲主播的年收入現已高達上千萬元,不亞於當紅娛樂明星。
  • 關於網紅現象社會影響的調查報告
    隨著社交網絡在網際網路技術中居於主導地位,特別是微博、微信的誕生以及各類直播平臺的大量湧現,網紅的產生和迭代也變得更加簡便和快捷。在這個開放的時代,良莠不齊的網紅們到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積極影響和消極作用?我們又該用何種態度看待他們,他們對社會倫理道德和主流價值又有哪些衝擊和影響呢?為了了解這些問題,我們開展了這次調查。
  • 網紅產品層出不窮,符號價值大於使用價值?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網紅產品出現,比如髒髒包和冒煙冰淇淋都算是曾經紅極一時的流量網紅,一個髒髒包價格便宜的賣十幾塊,但是吃過的人都會有種價格與味道不符合,就這個價格應該會更好吃才對,很多網紅店也是給人這樣的感覺。
  • "網紅"為什麼這樣紅? "信任困境"成網紅文化通病
    不難看出,草根出身的網紅主播受限於自身的知識儲備,往往偏向於最基礎的知識普及,受眾範圍更大,傳播效果更好;專家型網紅則提升了節目的整體水平,也滿足了人們的進階需求。   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很多時候,人們尚未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僅僅是缺乏一個契機。網紅主播們恰恰提供了這樣一個契機。因此,即便節目質量參差不齊,也自有其價值和意義。
  • 網紅經濟:傳播者與內容的連接
    傳媒業應以社會責任為先導,將傳播者與內容連接起來,樹立和強化個性風格與品牌意識、粉絲互動與服務意識、流量變現與產品意識,同時還要在價值創新與社會效益之間達到良性平衡。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與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網絡紅人迅速成為網民關注的對象並形成一種新的網際網路經濟,人們把這一新媒體經濟形態稱之為「網紅經濟」。那麼,網紅經濟到底是什麼?它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內部運行機制又是什麼?
  • 網紅文化與網紅經濟(青年文化論壇)
    ●網紅誕生於怎樣的名人生產機制?●傳統的明星與網紅有何不同?●如何評價網紅的社會影響?「名人階層」「平民轉向」的結果「網紅」是「網絡紅人」一詞的簡稱,最早指的是一些因獨特的外貌或言行在網絡上走紅的普通民眾,現泛指一切主要通過網絡特別是社交媒體獲取和維繫聲名的人。
  • 網紅難變現
    近年來,網紅一詞紅得發紫,網紅經濟爆發,使得孵化運營網紅的MCN機構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根據《2020中國MCN行業發展研究白皮書》數據顯示,目前MCN機構已經超過20000家。而在2015年,國內的MCN機構僅一百家左右。MCN機構是網紅產業鏈條中最核心的角色,主要孵化和運營內容生產者。
  • 「網紅」為什麼這樣紅——關於網紅文化的討論
    (文化圓桌·網絡時代的文化新象③)「網紅」為什麼這樣紅——關於網紅文化的討論網紅的共性是通過傳遞價值觀和生活態度來潛移默化地影響粉絲,價值觀同頻的人群借網紅聚集成一個社交團體。「信任困境」是網紅文化的通病,信任是影響力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