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興華:臨摹名家書法,七八成像足矣,太像則死

2020-09-12 麓風軒

書法學習是從臨摹到創作的循序漸進的過程,臨摹字帖是學習筆法、字法、章法的不二法門。從臨摹到創作,是任何一位書家都必須經歷的艱難過程。關於書法臨摹,近代以來的書法家都強調一個「像」字,認為臨摹要與原帖越像越好,唯其像,才能得其神。正因為此,有一些書法愛好者終身只臨一家,孜孜以求,為一碑一帖所困,不敢輕易換帖。然而也有一些書家看法並不完全一致!


書法的藝術特性,既決定了它比其他藝術更加注重「臨摹」這個入門和修習的途徑,又更加追求「創作」這個蛻化和升華的境界。臨摹只是手段,創作才是目的。只會臨摹不會創作,只是字匠而已。但臨摹和創作之間,並非是簡單或絕對的因果關係,而是存在著某種超越於這種關係的轉換性奧秘。學幾分,保留幾分,自古以來卓有成就的書法家,無不是在參透這種奧秘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沃興華曾經在一些文章中說:

「臨摹某個名家書法,做到七八成像就行了,兩三成不像東西出自個性,是變化發展的酵母,應當保留。」

如果非要惟妙惟肖。結果往往會扼殺個性,把字寫死掉,正如明代書法大家董其昌說的「轉似轉遠」,反而,與原作的精神背道而馳。


無獨有偶,清代書法大家鄭板橋也認為學習古人書法要保留三分個性,他有一句著名的話說:

「十分學七要拋三,各有靈苗各自探。」

另一位被譽為「字林俠客,八法散人」的徐渭更加旗幟鮮明地指出:

「凡臨摹直寄興耳。銖而較,寸而合,豈真我面目哉?臨摹《蘭亭》本者多矣,然時時露己筆意者,始稱高手……」



那麼,實踐當中,如何做到既有七八成像,又有自己的藝術個性呢?沃興華說,那就要在臨摹到七八成像時,將臨摹對象放到一個更大的傳統範圍中去比照著學習,內撅的繼續學王羲之、歐陽詢、楊維楨、張瑞圖等人的作品,外拓的繼續學王獻之顏真卿、趙孟頫、傅山等人的作品。甚至打破字體界限,寫《石鼓文》之後可以寫《石門頌》和《石門銘》等,寫顏真卿之後可以寫(《石鼓文》、《郵閣頌》等。按照一種類型順藤摸瓜,由此及彼地追溯下去,看得多了寫得多了,再回過頭來學習某個名家書法,就會有新的感受和表現。久而久之,轉益多師,融會貫通,自然會進入創作狀態,形成一定的風格面貌。


對於這種觀點,網友認為並不能簡單以對錯來衡量,因為任何結論觀點都有條件與假設。書法學習的不同階段有不同要求,目的是融會貫通,最終才能各顯神通。開始入門階段還是應該臨得像一些的,可以藉此熟悉筆法和結體的規律,後續則可以加進來一些別人的東西,融匯貫通,形成自己的風格。臨摹是學法度淵源,非學形似。形可以千變萬化,而法度不變。

各位書友,您對這種不同的臨摹觀點有何見解?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醜書」大師沃興華,臨摹楷書和王羲之,網友:醜的有內涵
    沃興華是當代書法名家,在書法的創作和理論上都卓有成就,曾多次在全國書法大賽上獲獎並舉辦個人書法展覽,作為歷史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沃興華的著述也頗豐,出版有《中國書法史》、《怎樣寫鬥方》、《從臨摹到創作》、《書法的形式構成》、《書法臨摹於創作分析》等等著作,在書法界有一定的影響力,他的書法理論分析非常好,但是創作出來的書法作品卻讓人大跌眼鏡,被網友稱為「醜書」
  • 「醜書」大師沃興華,臨摹楷書和王羲之行書,網友:醜的有內涵
    「醜書」大師沃興華, 臨摹楷書和王羲之聖教序,網友:醜的有內涵。沃興華是當代書法名家,在書法的創作和理論上都卓有成就,曾多次在全國書法大賽上獲獎並舉辦個人書法展覽,作為歷史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沃興華的著述也頗豐,出版有《中國書法史》、《怎樣寫鬥方》、《從臨摹到創作》、《書法的形式構成》、《書法臨摹與創作分析》等等著作,在書法界有一定的影響力,他的書法理論分析非常好,但是創作出來的書法作品卻讓人大跌眼鏡,被網友稱為「醜書」大師,排名當代10大「醜書
  • 沃興華先生五體臨摹作品欣賞
    歷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評委、上海市書協秘書長、流行書風展主持人等。現任復旦大學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導師。01沃興華五體臨摹作品欣賞02沃興華五體臨摹作品欣賞03沃興華五體臨摹作品欣賞
  • 上古薦書丨寫汝離披,由我自在:沃興華《從創作到臨摹》修訂本出版
    著有《中國書法史》《敦煌書法研究》《金文書法》《碑版書法》《民間書法研究》《書法構成研究》《書法技法新論》《書法創作論》《書法臨摹與創作分析》《形勢衍》《書法問題》等三十餘種。主編《中國書法全集•秦漢簡牘帛書》、教育部書法教材、《金文大字典》(合編)等。近年來,上海古籍出版社陸續推出其代表作,合為《沃興華書法論著集》(已出版十種)。
  • 沃興華談臨摹與創作丨臨摹的進境(上)
    書法名家的風格面貌千姿百態,但都是可以歸類的,譬如以偏重造形和偏重節奏來分,偏重造形的可以在六朝以前的碑版作品中拓展著臨摹,偏重節奏的可以在二王以後的帖學作品中拓展著臨摹。在偏重造形之中,又可以進一步以偏重方折、內擫的和偏重圓轉、外拓的來分。
  • 沃興華談臨摹與創作丨臨摹的進境(下)
    著有《中國書法史》《敦煌書法研究》《金文書法》《碑版書法》《民間書法研究》《書法構成研究》《書法技法新論》《書法創作論》《書法臨摹與創作分析》《形勢衍》《書法問題》等三十餘種。主編《中國書法全集•秦漢簡牘帛書》、教育部書法教材、《金文大字典》(合編)等。
  • 博士生導師寫書法,作品是典型的江湖體!網友:該臨摹古人書法!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我國的古代書法就非常的受歡迎,說到大家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名家,很多書法愛好者會想到書聖王羲之,他的代表作《蘭亭序》那可是千年無人超越,因此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
  • 沃興華談臨摹與創作丨臨摹的進境(中)
    著有《中國書法史》《敦煌書法研究》《金文書法》《碑版書法》《民間書法研究》《書法構成研究》《書法技法新論》《書法創作論》《書法臨摹與創作分析》《形勢衍》《書法問題》等三十餘種。主編《中國書法全集•秦漢簡牘帛書》、教育部書法教材、《金文大字典》(合編)等。
  • 我對書法家沃興華先生的四點質疑
    筆者想不會如此, 畢竟沃先生的書法還沒有歷史定論。筆者對沃興華的書學觀點和創作提出質疑。客觀地講, 筆者與沃興華從未謀面, 素無交往, 只是就事論事, 就書法理論層面和創作進行探討, 竊以為真正意義上的書法批評應該如此。
  • 沃興華:大字書法創作,不是你們想的那麼簡單
    書法這門藝術,在傳承前人經典的基礎上,當然也要寫出屬於當下這個時代的新風貌。很多優秀書家也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嘗試和努力。近些年來咱們比較常見的大字書法,就屬於這方面的嘗試之一。當代書法名家中,熱衷於大字書法創作的有很多,比如說曾翔和沃興華等人。
  • 沃興華:看了他的書法作品後,我很激動。他對漢字造型奇異和幻化
    沃興華是當代的書法名家,擅長碑版書法作品的研究與創作,可以說,他的書法水平和影響力是當代排名靠前的,能在沃興華之上的書法家真的是屈指可數的。但是,如果一個年輕人的書法水平能被沃興華所點評,並且被認為是「這個時代年輕書法家的代表」,可見這位年輕人的書法水平的確很不一般。
  • 著名書法家、博士生導師沃興華書法作品欣賞
    沃興華自一九七三年參加「上海市書法展」、一九七六年參加「中國現代書道展」赴日本展出,以後歷年有作品參加全國和國際性的重大展覽並獲獎,多次擔任「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評委,「流行書風展」主人,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究員,中國書協理事,上海書協秘書長,除歷史方面出版的著作和論文外,書法方面出版的專著有《中國書法史》《敦煌書法研究》《
  • 書法好的人都是臨帖不像的?從古到今的這些大師都沒臨像過
    關於書法臨摹的問題,一定會有人認為,臨摹古人的字帖時,一定要像,只有像了,才會學到真功夫,對於這個觀點,可能每個時代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我們所熟知的陳振濂、劉洪彪、張繼、劉文華、沃興華、曾翔等等,哪一個名家給你展示過他們的臨摹作品,即使有時候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講解臨摹,但也沒有見到他們的臨摹作品與古人的作品是完全一樣的。
  • 沃興華書法:套用一句話來說,看到這麼多人斥責他的醜書,放心了
    沃興華書法:套用一句話來說,看到這麼多人斥責他的醜書,放心了。沃興華是一位歷史學教授,不知本職水平如何,不敢妄論,或許只有他的學生們才有發言權。但是沃興華跑到書法圈裡一通亂寫,書法實在是醜不可觀,觀其書法而論之,這一手醜不可觀的書法,居然能在一些書法組織協會有任職,可謂竊居書壇,有損公道。
  • 崔廷瑤名家工作室臨摹與創作書法作品展開展
    9月17日,為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九江市人才辦、九江市文聯、九江市文廣新局聯合主辦,九江美術館、崔廷瑤名家工作室承辦,九江市書協、九江書法院協辦的崔廷瑤名家工作室臨摹與創作書法作品展開展,市文聯黨組書記陸建珠,主席陳保平,黨組成員段虹、王定君,名家工作室領銜人崔廷瑤,省書協副主席、市書協名譽主席曹端陽,市書協主席桂相文出席,名家工作室學員及書法工作者、愛好者聞訊紛紛前來觀展。
  • 第一天臨摹趙孟《洛神賦》,筆法讓小七喜歡,不愧是書法名家!
    小七練習書法也有段時間了,而且在自己的心目中也有自己喜歡的書法家,特別是書聖王羲之的書法作品更是贏得了小七的喜歡,而我國的古代除了王羲之這樣的書法家外還有很多著名書法家,今天小七臨摹的書法作品是趙孟的《洛神賦》。
  • 傳統風格的沃興華書法作品,看了這些是不是能有所改觀
    很早就聽說過沃興華,後來才知道他是復旦大學的教授,而且不止有哪些風格奇異的所謂醜書,他的一些傳統風格的作品也很有看頭。以前一些書法家大膽一些,可能會說是現代派,現在都一股腦的被罵醜書了。其實沃興華的書法,早就有權威人士給正名過了,但是這些分析估計不是一些人會看的,所以仍然還是罵。
  • 書法的臨摹與轉化
    世界上沒有一門藝術像書法那麼自始至終強調模仿與臨摹,如二王、書譜等能至今風靡當代書壇。但模仿需要轉化。一、關於臨摹(一)臨摹是有差異的,表現在理念上和技法上的差異性。古人云:「功到自然成」。1、功如何到?(缺乏思考的臨摹相當於做無用功)2、功到了如何成?
  • 名家藝術●倪寬書法近作欣賞
    中國書法院主辦的《淵源與流派·簡帛書法創作研究展》、《淵源與流派·晉唐楷書創作研究展》、《首屆全國中青年書法百人藝術書法展》;今日美術館主辦的第一至第三屆《流行書風大展》及《當代探索型書法作品及文獻展》、《首屆林散之獎南京書法傳媒三年展》等等。多次獲金、銀獎。廣東省書法評論家協會首屆提名展(廣東省博物館展)。
  • 臨摹書法,一定要臨的一模一樣才好嗎?
    關於這個問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見解,有的人認為,臨摹書法,當然是臨的越像越好了,也有人認為,臨摹書法,不可以過於像,領悟其意即可,要不然就會失去自己的風格特點。其實這個問題,兩種答案都有一定的道理。對於初學者而言,臨摹得越像,好處是最大的。因為你剛開始學習,復原式的臨摹這樣不僅可以提高你的控筆能力和觀察能力,還能奠定一個很好的審美基礎。對於以後進一步提高、學習其它字體都有很好的幫助。所以說,臨摹,臨得像,是每個書法學者所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只有這樣才能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