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不僅僅是科幻小說,還是劉慈欣對一種生活方式的詮釋

2020-11-29 曉文淺筆

一、劉慈欣 與「科幻小說」

20世紀90年代,隨著中國政府加強「科技興國」宣傳、科技事業不斷發展,出現了諸多有利科幻創作的條件;同時以科技工作者為主的創作隊伍逐漸更新,一些從科幻迷中分離出的精英化讀者也成長為作家,而劉慈欣就是其中的一員。

劉慈欣,20世紀60年代生於中國山西,1985年自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畢業後,在發電廠當一名工程師;劉慈欣是在正職工程師的業餘進行寫作,工作不忙的時候一天寫三到五千字。1999年首次發表短篇小說《鯨歌》,同年以《帶上她的眼睛》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一等獎,此後連續多年蟬聯該獎項;2007年推出長篇作品《三體》,是首個獲得雨果獎的亞洲作家。

劉慈欣說:「科幻對於我們不僅僅是一種文學樣式,而是一個完整的精神世界,一種生活方式。」

科幻小說,是小說類別之一,是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文學樣式。科幻小說就是用幻想的形式,表現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其內容交織著科學事實和預見、想像。通常將「科學」「幻想」和「小說」視為其三要素。在科幻愛好者中盛傳的一則「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是這樣的:「地球上最後一個人坐在房間裡。這時響起了敲門聲······」可以說,這比一個精確的定義更能概括科幻小說的特質。

二、《三體》三部曲的故事梗概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黑暗森林》和《三體:死神永生》組成。小說利用故事模式講述了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書中對社會學、哲學、宗教、人性以及愛情展示可謂淋漓盡致。小說的背景設定宏大,情節緊湊,在國內科幻小說影響很大。

第一部《三體Ⅰ》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進行,天文學家葉文潔在期間歷經劫難,被帶到軍方絕秘計劃「紅岸工程」。葉文潔以太陽為天線,向宇宙發出地球文明的第一聲啼鳴,取得了探尋外星文明的突破性進展。三顆無規則運行的太陽主導下,四光年外的「三體文明」百餘次毀滅與重生,正被逼迫不得不逃離母星,而恰在此時,他們接收到了地球發來的信息。對人性絕望的葉文潔向三體人暴露了地球的坐標,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第二部《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人在利用科技鎖死了地球人的科學之後,出動龐大的宇宙艦隊直撲太陽系,面對地球文明前所未有的危局,人類組建起同樣龐大的太空艦隊,同時(PDC)利用三體人思維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訂了「面壁計劃」。出乎意料地,社會學教授羅輯被選出作為四位「面壁者」之一,展開對三體人的秘密反擊。雖然三體人自身無法識破人類的計謀,卻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選出的「破壁人」與「面壁者」進行智慧博弈。

第三部《三體Ⅲ:死神永生》在地球人類接近滅亡之際,只有程心和艾AA兩個倖存者乘坐光速飛船離開。羅輯成為設置於冥王星的地球文明博物館的「守墓人」,她們在冥王星帶走人類文明的精華。在雲天明送的恆星的一顆行星上,程心遇到關一帆且探討了宇宙降維的真相,然而超乎一切之上的力量要求宇宙歸零重生,在黑域中穿越長達1800萬年的時空……程心沒有等到雲天明到來,和關一帆在小宇宙中短暫居住後重新進入大宇宙生活 。

三、有關《三體》的一些知識點

1、什麼是「三體」 「三體」有多種含義,可以用作天體力學名詞、文學名詞、書法名詞、模擬軟體名、生物名,小說名稱等等。三體(three-body problem),天體力學中的基本力學模型。研究三個可視為質點的天體在相互之間萬有引力作用下的運動規律問題。 具體來說,「三體」是指半人馬座α星,是天文學上的三體系統,文中在這個三體系統中的行星上有一個外星文明——三體人,它們貫穿全文,是文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於是取名三體。

2、「三體」的脈絡《三體》故事的時間尺度上從文革時期到大宇宙毀滅。主要內容講了地球文明遇到科技相對地球更發達的三體文明,從一開始毫無反抗能力到後面通過黑暗森林威脅和平共處,再後來威脅失敗了太陽系被別的高級文明毀滅,兩個地球人逃出太陽系,在外面又得到三體人幫助,進入小宇宙生活到整個大宇宙毀滅的那一刻。

《三體》第一部故事主線是我國某科學家發現了太陽的電波放大器原理,並向太空發射了通訊信號,得到三體星文明的回應,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危機。

《三體》第二部故事主線是三體星的高科技文明利用先進的技術封鎖了地球上的基礎科學研究,導致地求生科學停滯,地球文明內部發生分化,產生矛盾。

《三體》第三部講的是地球上由於基礎科學停滯,只能進行技術發展,但很快遇到了技術瓶頸,爆發了更大的社會危機,在發現三體星人向地球發射了探測器後引發地球的二次技術爆發。三體人到達前,處理星系文明間的關係,制衡手段等。

3、「三體」的結局宇宙的田園時代已經遠去,曇花一現的終極之美最終變成任何智慧體都無法做出的夢,變成遊吟詩人縹緲的殘歌;宇宙的物競天擇已到了最慘烈的時刻,在億萬光年暗無天日的戰場上,深淵最底層的毀滅力量被喚醒,太空變成了死神廣闊的披風。

劉慈欣在《三體》中似乎是第一次如此盡情地描繪人類終結之時的場景。這一次他徹底沉入到末日景象之中,並從中找到了力與美,體悟到人類悲劇的深刻性。

有了人才有了文明,文明就是人類在追求「真、善、美」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知識體系。但是,一個文明的價值觀似乎決定了這個文明本身的命運:是走向永盛,還是在繁華後走向覆滅?

相關焦點

  • 《三體》不僅僅是科幻小說,還是人的精神世界,一種生活方式
    1999年首次發表短篇小說《鯨歌》,同年以《帶上她的眼睛》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一等獎,此後連續多年蟬聯該獎項;2007年推出長篇作品《三體》,是首個獲得雨果獎的亞洲作家劉慈欣說:「科幻對於我們不僅僅是一種文學樣式,而是一個完整的精神世界,一種生活方式。」科幻小說,是小說類別之一,是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文學樣式。
  • 劉慈欣:《三體》是一種文化,是一種科幻精神
    劉慈欣摸魚寫《三體》劉慈欣並不是那種職業作家,1989年他二十歲的時候,就進入了電廠工作,當計算機維修工程師。可能是工作太過清閒了,他就開始寫小說,當時劉慈欣寫小說,基本都是在上班的時候寫的,也就是摸魚寫小說。劉慈欣也挺喜歡這種上班摸魚寫小說的生活,在后里的採訪中,劉慈欣說,這種寫小說的方式,有種佔便宜的感覺。
  • 《三體》紅到歐美 劉慈欣:科幻小說是可以共同交流的
    英文版出版後劉慈欣收到不少歐美當代科幻作家的反饋,「幾乎都是正面的評價」,這讓他很開心,「科幻小說表達的東西是全世界都可以共同交流的。」新聞事件《三體》登全美百佳圖書榜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系列第一部《三體問題》的英文版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熱議和好評。
  • 劉慈欣《三體》英文版入圍美國科幻小說星雲獎
    原標題:劉慈欣《三體》英文版入圍美國科幻小說星雲獎  劉慈欣《三體》英文版   入圍美國科幻小說星雲獎   近日,從《科幻世界》雜誌社傳來好消息,美國科幻奇幻協會2月20日正式公布星雲獎入圍名單,劉慈欣創作的科幻小說《三體》第一部英文版,已入圍該協會主辦的2014年度「星雲獎」長篇小說類提名的決選名單。
  • 作家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英文版力摘雨果獎
    本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繫到作家劉慈欣,他在接受專訪時說:「當我還是科幻迷時,雨果、星雲獎是我仰望的山脈。如今攀上山,與許多熱愛我作品的讀者共享山頂美景,這感覺挺好。」劉慈欣以他一貫平穩的腔調嘟囔:「高興是肯定的,就是下午獎項公布時我正睡午覺吶,結果一波波電話就沒消停過。」感謝了讀者,大劉也讚美「小劉」劉宇昆,「他的翻譯幾近完美,功不可沒」。
  • 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透露 正創作與《三體》風格不同的科幻小說
    今日(11月3日)上午,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接受了紅星新聞記者採訪,透露了他正在進行的科幻創作,他計劃寫出和《三體》風格和題材都不一樣的科幻小說。 談到成都,劉慈欣非常熟悉,這裡有孕育了很多科幻作家的《科幻世界》,有非常濃厚的科幻色彩,他說:「《科幻世界
  • 全中國最好的科幻小說?劉慈欣用《三體》徵服日本!
    而除了這些知名度極高的日本文化人的熱情推薦,出版社也非常努力地拉攏著科幻小說迷之外的普通讀者。因而,即使是在東野圭吾和伊坂幸太郎的新書發售;改編自池井戶潤小說的電視劇開播帶動小說銷量;芥川獎和直木獎的公布也吸引不少讀者關注的情況下,《三體》如一匹黑馬殺出了重圍。雖然《三體》早就聲名在外,但在日文版開售前,也有業內人士質疑「初版一萬本是不是多了」。因為外國翻譯文學(尤其還是中國小說)、科幻題材、精裝硬底封面,這每一項在日本都屬於比較小眾的偏好。
  • 為什麼科技大佬喜歡推薦科幻小說《三體》,劉慈欣在裡面藏了什麼
    在封閉的家屬大院內,《地心遊記》這樣的科幻小說,便成了他同年為數不多的興趣。這一興趣,也埋下了他對科幻熱愛的種子。1981年,劉慈欣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山西娘子關電廠,擔任計算工程師一職,並且一幹就是25年。
  • 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改編,《三體》科幻電視劇殺青特輯公布
    (12月14日),根據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三體》的官方微博宣布,第一季正式殺青,並公布殺青特輯,張魯一、李小冉、于和偉、林永健、王子文等主演的造型也首次曝光。《三體》電視劇根據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納米材料學家汪淼與刑警史強共同揭開了地外文明「三體」世界的神秘面紗,電視劇將在騰訊視頻全網獨播,預計在2022年上線播出。
  • 劉慈欣科幻小說英文版《三體》入圍美國星雲獎
    原標題:劉慈欣《三體》入圍美國星雲獎京華時報訊(記者田超)美國當地時間2月20日,美國科幻奇幻協會在其官網上正式公布了2014年「星雲獎」入圍名單,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英文版《三體》入圍長篇小說決選。昨天,劉慈欣接受京華時報採訪時表示,很高興能獲得提名,會以平常心看待。
  • 劉慈欣談科幻小說:末日題材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近日,劉慈欣做客中新網訪談節目,暢談了《三體》的創作過程,並分享了他對科幻小說的理解。  寫好科幻小說的關鍵是有科幻思維方式  劉慈欣在訪談中表示,之所以走上科幻寫作的道路,因為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科幻閱讀愛好者。在他看來,科幻小說是一個類型很豐富的文學題材,很難一概而論。
  • 向全世界安利三體!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
    所有人的生活方式都是合理的,沒必要相互理解談起科幻小說,你都會想到哪些?《三體》、《命運》、《鏡子》,繼而又會想到「雨果獎」,而中國第一位獲此獎項的作家——劉慈欣你或許知道世界科幻三巨頭:英國的阿瑟·克拉克、美國的羅伯特·海因萊因和艾薩克·阿西莫夫。科幻作家們都是極具想像力的人物,在激發想像力或者激勵人類探索未知方面科幻的作用堪稱顯赫!正如「科技狂人」馬斯克所言,正是科幻小說激勵自己探索未知!6月23日是劉慈欣先生的生日。
  • 《三體》科幻電視劇殺青特輯公布: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改編
    玩懂手機網消息,今日(12月14日),根據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三體》的官方微博 @三體電視劇 宣布,第一季正式殺青,並公布殺青特輯,張魯一、李小冉、于和偉、林永健、王子文等主演的造型也首次曝光。官微配文,「對你來說,什麼是科幻?是來自地外文明的信號,是可能出現的明日之現實,又或者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 為什麼《三體》之後劉慈欣一直沒有長篇作品問世?
    《三體》的成功,是中國科幻的成功,也是用很多代價和犧牲換來的。」不僅僅是腦洞,劉慈欣還運用了很多人類歷史的手法來描寫科幻。不僅僅從腦洞,還從人文歷史各個角落寫了科幻。劉慈欣覺得《三體》之後到現在沒有新的作品問世,是很正常的一種狀態,之前幾年花費的心血太多了。
  • 《三體》的作者劉慈欣:諾貝爾獎太高了,拿到之後生活就毀了
    對於科幻迷們來說,劉慈欣的《三體》肯定是必讀的書單之一,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三體》系列可謂是中國科幻小說界的巨著。不僅備受讀者與媒體讚譽,還是首部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兩項國際大獎的中國科幻小說。
  • 《三體》小說獲雨果獎 劉慈欣監製電影海報
    ,如今,劉慈欣的《三體》代表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也代表著中國科幻小說第一次真正站上世界頂尖的舞臺。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獲最佳長篇故事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也是中國科幻小說第一次真正上升到世界的高度。《三體》小說的獲獎讓大眾的視野再一次聚焦中國科幻作品,同時也聚焦在《三體》電影的出品方遊族影業。有媒體曝出劉慈欣曾表示:「《三體》的電影要麼是非常成功,要麼是被人罵死。」
  • 《三體》改編電影8.7分,動畫更高達9.9,劉慈欣:是我心中的三體
    作為科幻迷們來說,劉慈欣的《三體》肯定是必讀的書單之一。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三體》系列可謂是國內科幻小說界的巨著,因此創下連續八年榮獲國內科幻最高獎"銀河獎"的記錄也是不為過的。短片中,地球的艦隊雖然規模龐大,但是在三體文明面前卻不堪一擊,搭配上背景音樂,完美的詮釋了黑暗森林的可怕之處。
  • 劉慈欣憾失雨果獎,《三體3》輸給的是科幻還是女權?
    上周末,第75屆世界科幻大會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會議的重頭戲就是科幻界最負盛名的「雨果獎」頒獎典禮,最新獲獎者:N.K.傑米辛(Nora K. Jemisin)憑《方尖碑之門》蟬聯最佳小說獎,去年她的小說《第五季》已經獲得該獎,這也使她成為第一位獲得雨果獎的黑人作家。
  • 劉慈欣與《三體》背後的故事
    消息傳來,全球科幻界沸騰不已,當時,劉慈欣正在他生活的小城山西陽泉一條泥濘的路上開車,成為50多年來唯一一位沒有到場的雨果獎得主。《三體》的英文版譯者、華裔科幻小說家劉宇昆代替劉慈欣領獎並致辭:「雨果獎是科幻界的一座燈塔,但我從沒想到自己會得到這個獎。」
  • 《三體》作者劉慈欣稱:諾貝爾獎真的太高了,拿到之後生活就毀了
    對於科幻迷們來說,劉慈欣的《三體》肯定是必讀的書單之一,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三體》系列可謂是中國科幻小說界的巨著。不僅備受讀者與媒體讚譽,還是首部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兩項國際大獎的中國科幻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