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籌建潮汕華僑歷史博物館和非遺展示館

2020-12-07 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陳惠婷):日前,汕頭市政府發布公告稱,為更好地展示和弘揚潮汕歷史文化、潮汕華僑文化,以及展示和弘揚潮汕非物質文化遺產,現面向社會公開徵集徵集潮汕歷史文化、華僑歷史文物史料和非遺藏品。據悉,此舉是為了籌建潮汕華僑歷史博物館以及潮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雙館均計劃2021年建成開放。

  其中,徵集的華僑歷史展品是指祖籍潮汕的華人華僑及其社團組織同居住國(地區)人民的友好交往,以及在促進居住國與祖國的友好關係方面所作貢獻的相關物證;為居住國(地區)經濟與社會、文化發展所作貢獻的相關物證;代表人物和各界知名人士創業經歷、學術活動、社會政治活動及其重大建樹的相關物證等。包括反映潮汕籍華僑不同歷史時期生產生活、重要人物及重大事件等方面相關的各種代表性歷史見證物。早期僑批、護照、證件、船票箱包、生活用品和生產設備等。還有,僑團支援辛亥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國家建設、家鄉建設、慈善、賑災等各類收據、證明、照片等文史資料。

  此次徵集展品籌建雙館,華僑館方面由汕頭市博物館負責,非遺館由汕頭市文化館負責。徵集主要分兩種形式,一種是捐贈,一種是收購。徵集時間至2021年1月15日。

相關焦點

  • 汕頭籌建潮汕華僑歷史博物館和非遺展示館 均計劃2021年建成開放
    原標題:汕頭籌建潮汕華僑歷史博物館和非遺展示館  日前,汕頭市政府發布公告稱,為更好地展示和弘揚潮汕歷史文化、潮汕華僑文化,以及展示和弘揚潮汕非物質文化遺產,現面向社會公開徵集徵集潮汕歷史文化、華僑歷史文物史料和非遺藏品。據悉,此舉是為了籌建潮汕華僑歷史博物館以及潮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雙館均計劃2021年建成開放。
  • 潮汕華僑歷史博物館計劃2021年開放
    記者昨日從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為更好展示和弘揚潮汕歷史文化、潮汕華僑文化及其精神,汕頭市政府決定建設潮汕華僑歷史博物館,計劃2021年建成開放。據悉,潮汕華僑歷史博物館將選址於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集「展示、收藏、科研、交流」為一體。為豐富館藏及陳列展覽內容,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建設籌備工作組現面向社會徵集「潮汕歷史文化」和「華僑歷史」相關物品。
  • 廣東汕頭開埠文化館「變身」數字博物館
    記者 李怡青)「老華僑們回鄉見到這些珍貴文物,感觸都很深。廣東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館長張如強12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  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位於汕頭市永平路一號大樓,始建於1907年。該館濃縮展示了1860年1月1日汕頭開埠以來的發展。在第三次中國全國文物普查中,被登記為不可移動的新發現文物點。  史料記載,從道光二年至鹹豐八年的36年間,旅居暹羅(泰國)的華人從4萬多人增至150多萬人。
  • 潮汕華僑歷史博物館計劃2021年建成開放
    中新社廣州12月3日電 (程景偉 李晶)據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3日消息,為更好展示和弘揚潮汕歷史文化、潮汕華僑文化及其精神,汕頭市政府決定在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建設集「展示、收藏、科研、交流」為一體的潮汕華僑歷史博物館,計劃2021年建成開放。
  • 潮汕華僑歷史博物館面向公眾徵集藏品
    為更好展示和弘揚潮汕歷史文化、潮汕華僑文化及其精神,汕頭市政府決定在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建設集「展示、收藏、科研、交流」為一體的潮汕華僑歷史博物館,計劃2021年建成開放。為豐富館藏及陳列展覽內容,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建設籌備工作組現面向社會徵集「潮汕歷史文化」和「華僑歷史」相關的各類文物及史料。
  • 廣東:潮汕華僑歷史博物館計劃2021年建成
    中國網12月4日訊 據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3日消息,為更好展示和弘揚潮汕歷史文化、潮汕華僑文化及其精神,汕頭市政府決定在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建設集「展示、收藏、科研、交流」為一體的潮汕華僑歷史博物館,計劃2021年建成開放。
  • 潮汕華僑歷史博物館計劃明年開放 現徵集相關物品
    據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近日發布的消息,為更好展示和弘揚潮汕歷史文化、潮汕華僑文化及其精神,汕頭市政府決定在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建設集「展示、收藏、科研、交流」為一體的潮汕華僑歷史博物館,計劃2021年建成開放。 中新社報導,為豐富館藏及陳列展覽內容,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建設籌備工作組現面向社會徵集「潮汕歷史文化」和「華僑歷史」相關物品。
  • 潮汕汕頭潮博中心即將完工,將免費開放,網紅必打卡
    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潮博中心/潮博館)位於汕頭內海灣南濱人文中軸線,博覽中心以「潮都重器」為名,是一座集文化、展示、休閒、旅遊等多種功能為一體、全方位體現和展示「大潮汕」文化的大型博物館,也是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的重要文化展示交流載體自2013年11月宣布啟動建設,2014年3月,正式開工,全面轉入實質性施工建設階段
  • 展示汕頭文化魅力,博物館獨立展櫃在汕頭市博物館中的應用
    汕頭(圖片來自網際網路)汕頭市是潮汕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它的文化有著濃厚的地方色彩,有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的潮劇,流行於粵東、閩南及東南亞各國;有音韻獨特、古樸典雅的汕頭地方方言,瑞典著名漢學家高本漢更把它評價為是中國方言中最古遠
  • 廣東汕頭:非遺技藝走進百年開埠區
    新華社廣州6月11日電題:廣東汕頭:非遺技藝走進百年開埠區新華社記者詹奕嘉、黃垚、孟盈如巧手設計繡出「南國名花」、方寸瓷面書寫唐詩宋詞、樟木上精雕出鏤空魚蝦簍……位於廣東省汕頭市開埠區的潮汕文藝人才一條街6月開展「潮汕文藝大師非遺大講堂」活動,當地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逐一登臺,向四方遊客展現木雕、陶瓷微書、抽紗等傳統技藝。
  • 汕頭:整合各式美食打造潮汕美食文化
    本報記者 方淦明 攝   潮汕美食名揚天下,美食是汕頭的重要城市名片之一,也是汕頭文化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廣東時就指出「要保護好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老城區,彰顯城市特色,增強文化旅遊內涵,讓人們受到更多教育。」如何去保護和弘揚汕頭的美食文化,一直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 潮汕文化:「瑰寶」背後的中國故事
    「在我看來,潮汕非遺有五大特點:一是潮汕非遺項目眾多、含金量高;二是歷史悠久、香火不斷;三是工藝複雜、技術含量高;四是大師名人輩出、影響力大;五是群眾基礎好,普及率高。」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原主任蘇章鴻表示。蘇章鴻介紹,潮汕平原地少人多,人均耕地不到三分田,漸漸形成了「耕田如繡花」的精耕細作型地域特性。在這種特殊的生產生活條件下,為生計所需,潮汕地區發展起了精細的手工業。
  • 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奉獻史」館年底投用
    華僑歷史博物館「奉獻史」館年底投用 完整體現泉籍華僑發展歷史(燦芬 翻拍)本報訊 (記者 孫燦芬)來自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的消息,在此前「出國史」、「泉州人在南洋」兩個基本陳列館的基礎上,該館第三個基本陳列館——「奉獻史」館將於年底建成投用,這意味著華僑歷史博物館將正式實現當年建設初衷,完整體現泉籍華僑往海外移民以及在海外生存、發展的歷史,反映華僑華人群體的主要特點和對人類文明發展特別是對家鄉和祖籍國建設發展的作用
  • 首家僑批文物館新館開館:展示華僑家書(圖)
    創辦國內首個僑批文物館的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將僑批文物館搬遷擴容,並於日前在廣東汕頭市外馬路18號隆重舉行新館開館揭牌儀式,使其更具規模,更能體現潮汕僑批歷史文化內涵。該館系世界唯一僑批專題博物館。
  • 南粵古驛道五周年 汕頭小公園辦潮汕音樂文化展演
    當晚,潮樂演奏——潮陽笛套音樂《燈樓》,潮語歌曲《一封番批》《夜色小公園》,話劇《風雨僑批》精彩片段輪番上演;現場還進行了「尋訪中央紅色秘密交通站後人」倡議書發布;還展出了僑批及潮劇、潮繡、潮汕勾花、潮汕木雕等傳統非遺文化,一場精彩的潮汕文化盛宴為2020年南粵古驛道「Hello 5G杯」定向大賽總決賽(汕頭·南澳站)劃上圓滿句號。
  • 潮汕刺繡非遺傳承人洪裕靜一針一線中傳深情 以匠人之心繡出一片新天地
    以潮繡、潮瓷、潮雕、潮塑、潮劇和工夫茶、潮州菜等為代表的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積極培養傳承人,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習近平近日,裕虹抽紗刺繡研究院刺繡非遺傳承人洪裕靜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視察時提及潮州非遺,這讓她振奮不已,增強了她的文化自信。
  •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講述華僑自己的故事
    (資料圖片)   來到北京東直門內北小街,就可以看到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的主體建築。目前,博物館的主體建築結構已經正式封頂。「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目前已經收到來自海內外僑界無償捐贈的文物上萬件,捐款捐物者達到近5000人。華僑歷史博物館有望在2013年內具備開館條件。」近日,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籌建辦公室副主任黃紀凱在接受筆者採訪時如此表示。
  • 潮汕僑鄉有其獨特底色 形塑潮汕人文化特質讀書好學重鄉情
    原標題:潮汕僑鄉有其獨特底色,形塑潮汕人文化特質讀書好學重鄉情   林倫倫廣東省政府參事室參事、汕頭市華僑歷史研究會會長  羊城晚報:說起僑鄉的地域
  • 2020年南粵古驛道「Hello 5G杯」定向大賽總決賽昨在汕頭打響
    當年,它把樟林古港有機串聯起來,從木帆船到機帆船,讓當地市民和外地遊客看到了潮汕先民奮鬥的足跡,使參賽運動員在賽事中遊覽西堤公園和小公園,親身體會汕頭「百載商埠」的濃厚歷史文化積澱和潮人海外奮鬥史,使嘉賓與運動員在賽事中更直接地了解汕頭的文化和特色。
  • 民俗博物館—非遺保護與展示的重要基地
    這是不難理解的,悉因其館的性質而定。民俗博物館則是以民俗學為視點集藏、展覽民俗文物,展現各類民俗文化的專業博物館。許多在一般綜合性博物館格局中屬於枝梢末節的民俗文物、資料,在民俗博物館裡就可以充分顯示其固有的價值和本來面貌。民俗博物館主要是保存和展示民俗文物的專門機構。那麼什麼是民俗文物?民俗文物是反映民間風俗、習慣等民俗現象的遺蹟和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