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大有玄機,你可知道天龍是什麼,八部又是哪八部?

2020-12-19 隨手談詩

金庸老爺子的武俠小說,可以說是小說史上的一個巔峰,也為現代人打開了一扇與古代俠客神交的大門,生活中有不能做或不敢做的事,就去金庸的武俠中遨遊一番,在那裡可以快意恩仇、行俠仗義。金老一生創作14部小說,部部精品,被人總結成一幅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其中《天龍八部》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記得小時候,最先是通過電視劇接觸到《天龍八部》,當時就被黃日華的喬峰所震撼,在我心中埋下了一個武俠夢,追完劇後悵然若失,天天都在苦等天龍一部、天龍二部……天龍七部。直到上中學看了《天龍八部》原著,才知道原來「八部」並不是這書共有八部的意思,而是一個佛學術語。

八部眾

在《天龍八部》原著中,故事開始之前專有一章《釋名》,就是用來解釋「天龍八部」含義的,金老說,天龍八部是八種神道精怪,各有個性和神通,這部書起名天龍八部,是為了借用這個詞,象徵一些現世人物,八部分別是:

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

在佛學經典典籍《法華經》中有云:「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

天龍八部就是八部眾,是八類護法天神,每當佛陀講經說法時,八部眾都會參與聽法,因其以天眾和龍眾為首,故稱天龍八部。人與非人是說,這八部鬼神都不是人形,而變作人形,簡單點說就是像人而不是人。

他們也分善惡、也有好壞,共同點是都信奉佛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八部眾的形象以及日常工作是怎樣的。

一、天眾

天眾比較複雜,天由三界構成:欲界、色界、無色界。其中欲界有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共二十八天。三界二十八天各有果報,但都難脫生死輪迴。輪迴有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是根據世間眾生所受福報大小劃分的,前三者為善道,後三者為惡道。如果眾生好生修行,就能脫離三界六道,修成正果。

簡單來說,天眾就是天神,他們也有生老病死,只是比普通人享受更多福報,天眾在臨終前會有五種症狀,是為「天人五衰」。供奉在大雄寶殿東西兩側的護法天神就是天眾部,以帝釋天為首。

二、龍眾

這裡的龍跟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龍不大一樣,在梵語中龍眾是Naga,音譯為那伽,有眼鏡蛇的意思。古印度人非常崇拜龍,認為龍是水生動物中力氣最大的,他們是掌管雨水的神靈,這一點和中國古代傳說是一致的。但是,中國龍的歷史比古印度早多了,也許是古中國的龍傳到印度,被印度文化吸收,之後再傳入中國,出口轉內銷,造成了中國龍和印度龍的差別。

傳說有一個叫沙竭羅的龍王,他的女兒8歲時到靈鷲山前聽佛陀講經,並進獻寶珠,然後轉為男身成佛,當時八部眾都見證了這一盛況,這就是《法華經》中說的「皆遙見彼龍女成佛」。

女兒為什麼要轉為男身才能成佛,這跟古代印度男尊女卑的思想有關,女人是不能成佛的,如果女人成佛,就必須要化為男身。

三、夜叉眾

夜叉是一種半神,他們的特徵是敏捷、勇猛,但是脾氣暴戾,對好人十分友善,而以惡人(好酒色之人)為食,有夜叉八大將,專門負責保護眾生,故有真誠者之稱。

但由於夜叉的形象大多不太好,青面獠牙,所以後來在民間傳說中,夜叉成了鬼怪,專門為禍人間,其實夜叉的形象有兩種,一是腹部下垂的侏儒,這種形象在神怪故事中經常出現,另一種則是美男子,現在幾乎看不見美貌的夜叉了。

有一種跟夜叉很像的惡鬼,叫羅剎,和夜叉同時誕生,專門幹壞事,而夜叉則是與羅剎敵對的,天天幹架,民間由於分不清夜叉和羅剎,所以就都成了惡鬼,夜叉十分冤枉。

四、乾達婆眾

乾達婆的意思是「尋香」,他們不吃酒肉,以香氣滋養,全身上下散發著迷人的香氣,是香神,乾達婆以美貌少女居多,體態婀娜,姿態飄逸,日常工作中,他們主要負責為帝釋天奏樂,所以又是樂神,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就是乾達婆。

五、阿修羅眾

阿修羅的意思是「非天」,是一類惡神,跟帝釋天之間常年戰爭,每次雙方大戰之後,留下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人們常以「修羅場」來形容戰場慘烈的景象,就是從這裡來的。

說起來阿修羅和帝釋天的矛盾也非常可笑,阿修羅這種神有男有女,男性醜得罰款,女性美如天仙,但阿修羅眾的生活比較慘,他們缺少美食。天眾正好相反,他們要啥美食有啥美食,唯獨缺少美女。你有我無,那我就要搶過來滿足自己,阿修羅和天眾都是這樣想的,於是天天戰鬥,其實就是一場資源爭奪戰。

你看,神族其實也沒有那麼高大上,這種資源爭奪戰就非常原始,互贏合作這麼簡單的道理,他們怎麼就不懂呢!

六、迦樓羅眾

《西遊記》中,獅駝嶺上有三個妖怪,老大獅子精、老二大象精、老三大鵬金翅。《精忠嶽傳》也有傳說,嶽爺爺是大鵬金翅投胎轉世。

其實大鵬金翅就是迦樓羅,他們長者人身鷹首,還有利爪,為眾鳥之王,生活在四大洲的樹上,在古印度神話中是大神毗溼奴的坐騎。迦樓羅以龍(印度神話中的毒蛇)為食,搞得龍非常害怕,就跑到佛陀面前求助,佛祖賜給龍一件袈裟,迦樓羅就不敢吃這條龍了。

由於迦樓羅吃的龍體內含有劇毒,他們的飯量又非常大,所以到臨終時,各種龍的毒素就開始爆發,痛苦不堪,迦樓羅受不了自焚而死,心臟化成一顆琉璃色寶珠,成了天神的飾品。

七、緊那羅眾

緊那羅是「人非人」的意思,他們長得跟人一樣,只是頭上多了一個犄角,半人半馬,是帝釋下屬的歌神,我們在一些壁畫中,看到膝上放著兩個鼓正在敲打的那位,就是緊那羅。

在古印度,人們有在廚房掛監齋菩薩像的習俗,因為監齋菩薩是專門守護齋飯的神。相傳,中國元代時,少林寺中有一個和尚,每天拿著個燒火棍在廚房中打雜,任勞任怨、盡職盡責、從無怨言,但這種小人物誰也不認識他。直到紅巾軍圍攻少林寺,在這危機萬分的時刻,小和尚衝出來高呼:「吾乃緊那羅王」,嚇得紅巾軍抱頭鼠竄,少林寺因此逃過一劫。

後來為了紀念這位緊那羅王,少林寺就尊他為護法迦藍,是為監齋菩薩。

八、摩呼羅迦眾

摩呼羅迦是大蟒神,他們形象是人生蛇首,又叫地龍。這種神擅長樂器,脾氣暴戾,喜歡惹是生非,最愛的食物是人間酒肉。他們成神前就是腹行類,像蛇一樣在地上爬著走,智力低下而且無知,豈止因禍得福,正因為無知讓他們得道成神,擺脫了腹行命運。

以上八部眾,都是古印度的神,後天傳入中國,更是成為中土瑰寶,在很多名勝古蹟中,都可以看到天龍八部的形象,比如敦煌石窟、大足石刻,在文學藝術上,也有深遠的影響,特別是龍和夜叉,在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龍行雨變化只能,夜叉面目猙獰,都在文學創作中有著豐富的表現。

金老更是直接以「天龍八部」命名小說,將書中人物和這八種鬼神一一對應,如喬峰,無論人品、氣質、武功都是首屈一指,對應天眾當之無愧;再如段譽,本是大理國皇帝,龍又是皇帝的象徵,以段譽對應龍眾,也名副其實……以這種對應去細讀《天龍八部》,當真妙不可言。

相關焦點

  • 看了這麼多年《天龍八部》,你可知道這八部分別是哪八部?
    看了這麼多年《天龍八部》,你可知道這八部分別是哪八部?不知道金庸的武俠小說和它改編的電視劇,陪伴著多少的人度過了最無憂無慮,最快樂的童年時光。只是在夜闌人靜的時候,你會有一天突然想起,當時的自己曾經也想當一個蓋世英雄。在很多年前,你也曾經有一個仗劍天涯的夢想。先不說夢想,小編就想問問在座的各位,有哪幾個是看到《天龍八部》之後,還在等天龍九部的呢?
  • 《天龍八部》的「八部」是哪八部,「天龍」又指啥?知道的人不多
    《天龍八部》是金庸15部小說中的其中一部,知名度十分高,堪稱「絕作」!當時,一播出就大受歡迎,男女老少都在追,此劇主要演了北宋年間漢、遼互相對立,大宋國土危在旦夕,在漢遼相爭的時勢下,各種江湖及情感上的恩恩怨怨,主要以喬峰、段譽和虛竹三人為主,上演了三人的生死情仇、愛恨別離、以及民族大義。故事大家都看過了,就不多說了。
  • 是天龍八部還是八部天龍?八部是指哪八部?
    八部天龍又稱「天龍八部」,兩者並沒有什麼區別。天龍八部有兩種來源,一種來源於佛經,一種來源於金庸小說《天龍八部》。先來說說佛經中的八部天龍是什麼。佛經裡的天龍八部是護法神,分別是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
  • 天龍八部掃地僧是哪一集 天龍八部掃地僧出現在哪一集
    電視劇《天龍八部》中,掃地僧的出現,把故事情節推向最高潮。那你知道天龍八部掃地僧是哪一集嗎?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天龍八部掃地僧出現是在哪一集吧?1997年黃日華版《天龍八部》在第33集出場。2003年胡軍版《天龍八部》在第33集出場。2013年鍾漢良版《天龍八部》在第43集出場。
  • 《天龍八部》為什麼叫八部,又是指的哪八部呢?
    小的時候非常喜歡看《天龍八部》這部電視劇,那時候時看的是如痴如醉,不光欣賞裡面美輪美奐的武打設計,同時,也被裡面的俠肝義膽深深的吸引。後來呢,我是在另一部的電視中看出來了一個問題,這部電視劇就是《西遊記》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就會想到,這兩部電視劇,包括小說似乎上沒有什麼關係,怎麼就看出了問題呢?
  • 傳聞中的天龍八部,究竟是哪八部?
    武俠小說《天龍八部》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畢竟有關它的翻拍電視劇都不下十種,裡面的精彩故事劇情時至今日都不算過時。可是大家知道天龍八部到底是什麼意思嗎?天龍八部又是哪八部呢?下面就由筆者來告訴大家。從某種意義來講,天龍八部象徵著人生百態,八部眾各有特點,也許我們接觸最多的可能是「阿修羅」,大家想必都知道「阿修羅」意味著什麼——嗜殺、不停地戰鬥,這的的確確就是阿修羅的特點,也可以用來去代表某一類人,其它部眾也是如此。
  • 《天龍八部》是什麼意思?八部是哪八部
    「天龍八部」是個佛教用語,又可以稱作「八部天龍」,具體的意思,可以通俗的去這麼理解:很多佛經記載,佛祖在向各個菩薩講經說法的時候,經常有八種護法神(代表著八部)參與聽講,這八種護法神分別是: 1、天眾:又稱提婆族,
  • 金庸為何起名「天龍八部」,八部又是哪八部,劇情裡有什麼秘密?
    金庸為何起名「天龍八部」,八部又是哪八部,劇情裡有什麼秘密?文/認知讀史大家應該都看過金庸作家寫的小說,他寫的小說都非常的有名,他寫的一些小說一般都是按照小說中的一些情節或者劇情來取的名字,但是有一部小說卻不是這麼回事,它的名字非常的奇怪,讀起來雖然很好讀,但是卻讓人很疑惑。
  • 《天龍八部》中的「八部」到底是哪八部!
    《天龍八部》源自於佛典的「善道八部眾生」,其中有善有惡。這八種神鬼各有其出身、本領和性狀,分別是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1 天:帝釋天是天神的領袖。喬峰出身異族、殺人如麻,但保境安民,救天下蒼生於水火,此正俠之大者;天人死前有五哀,喬峰正是哀莫大於心死,故八部之「天」非喬峰莫屬。2 龍:段譽出身龍脈,自幼熟讀經書,宅心仁厚、愛民如子,正是一代佛君,匹配八部之「龍」。3 夜叉:捉鬼之神,實鬼王也。虛竹身源少林,卻是前生舊業,非本心。
  • 《天龍八部》是哪「八部」?很多人都不知道,龍排在第二!
    【《天龍八部》是哪「八部」?很多人都不知道,龍排在第二!】「天龍八部」這個詞語源自佛經,代表佛教的八種護法神,注意,是八種,不是八個哦!那麼,它們分別是什麼呢?8. 摩睺羅伽。又稱大蟒神,顧名思義是一種長得像蟒蛇的神,一般是人身蛇首,也有頭頂幾條蛇的人形模樣。
  • 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
    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大家定不陌生,小說中的許多人物我們至今耳熟能詳:丐幫幫主喬峰、大理世子段譽、少林弟子虛竹、阿朱、王語嫣……但是,通讀小說後,也會有人搞不清楚,這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其實,天龍八部是佛教術語,指的是八種神通廣大的怪物,又稱為八部天龍、龍神八部、八部眾,這八種怪物分別為: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
  • 《天龍八部》中的「八部」到底是哪「八部」,金庸小說中的秘密
    導語:《天龍八部》中的「八部」到底是哪「八部」,金庸小說中的秘密天龍八部是我們年輕時候都看過的一本武俠小說。很多在還沒有接觸到天龍八部這本書的人,一直都以為八部指的是八本書,其實並不是。八部在這本書中不僅是一個佛學術語,更是對這本書中江湖高手的一個代表。正是每一部代表了不同的人,才讓武林世界更加精彩。今天小編就與你們一起來講一講八部到底指的是什麼術語以及對應的人。天龍八部是一個佛學的術語,指的是八大神怪護法。當佛在誦經之時,這八大護法便會全程參與。這八部者指的就是天眾,龍眾,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紫那羅,摩呼羅迦。
  • 《天龍八部》都有哪「八部」,天龍又為何物?
    天龍八部,又稱八部天龍八部天龍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並稱「天龍八部」。而八部分別為天眾、龍眾、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呼羅迦。在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中,每個神都對應著不同的人物,而「天龍八部」又有「世間眾生」之意,寓意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其背後皆籠罩著佛法的無邊與超脫。而小說《天龍八部》全書情理主線便是「無人不冤,有情皆孽」。
  • 《天龍八部》為何叫《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為何叫《天龍八部》《天龍八部》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及女真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天龍八部》應該是金庸小說裡,故事情節角色都特別成功的作品了。對于天龍八部,大家可能都知道三兄弟喬峰、段譽和虛竹這三位主角,可是明明主角只要三位,為何要叫天龍八部?不叫天龍三部呢?其實「天龍八部」一詞是佛教術語,包含了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其中的天眾和龍眾最為重要,所以取名為「天龍八部」。
  • 《天龍八部》為何叫天龍八部,天龍是何人,八部又是什麼意思
    《天龍八部》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這部小說從1963年開始創作,歷時4年完成。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及女真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所謂「天龍八部」是佛經用語,包括八種神道怪物,作者以此為書名,旨在象徵大千世界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 金庸為何要把小說起名為《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是哪八部?
    「天龍八部」這名詞出於佛經。許多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如《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以「天」及「龍」為首,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天龍八部」出於佛經,有「世間眾生」的意思,寓意象徵著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背後籠罩著佛法的無邊與超脫。
  • 揭秘佛教天龍八部
    揭秘佛教天龍八部(製圖:曉愚) 相信大多數網友首次聽說「天龍八部」是因為金庸的武俠巨著《天龍八部》,加上最近新版的電視劇集《天龍八部》正在熱播,所以小編今天就為各位鳳凰網友介紹一下「天龍八部」究竟是什麼。以及金庸先生為何要以此作為小說的名字。
  • 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是金庸在寫作上的失誤嗎?答案在此
    《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是金庸在寫作上的失誤嗎?《天龍八部》書名「天龍」,初看時,我們本以為是八個人,而且是大理天龍寺的八個人,因為剛出場時就是在大理無量山下,隨後又是大理國之重本的天龍寺出場了,因為帶有「天龍」二字,所以讓讀者以為是大理天龍寺的八位高僧,結果隨後鳩摩智出場將大理天龍寺的高僧們殺的一敗塗地,還抓走了他們的世子段譽,可謂是敗的一塌糊塗。那麼為何這本書叫《天龍八部》呢?
  • 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對應的角色又是誰
    天龍八部是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巨著,我個人認為應該算是金庸寫的最好的一部小說了,但是看完天龍八部的武俠迷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個疑惑,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他們都指的是啥?金庸先生不光國學功底深厚,佛學功底也是很深厚的。
  • 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對應的角色又是誰
    天龍八部是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巨著,我個人認為應該算是金庸寫的最好的一部小說了,但是看完天龍八部的武俠迷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個疑惑,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他們都指的是啥?金庸先生不光國學功底深厚,佛學功底也是很深厚的。而天龍八部正是出自佛教經典,又叫做八部天龍,龍神八部,或者叫八部眾。不少的佛經都有寫佛主向諸菩薩,比丘說法的時候都有八部天龍參與聽講,那麼八部到底都有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