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建築技法,可圈可點的滄桑史,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

2020-12-12 鄧愛明說旅遊

鼓浪嶼的別墅都有它輝煌的過去,都有一部可圈可點的滄桑史。走進別墅,建築藝術的靈秀之氣撲面而來,但聽完主人的介紹,又讓人感到世事的蒼涼,頗有幾分惆悵。鹿礁路的「林氏府」,當年是那麼繁華,主人是那麼顯赫有成就,而今先人已逝只剩下破舊的「大樓」和「小樓」以及風韻猶存的「八角樓」,還有那個面目全非的後花園。我多次往訪,總覺得有陣陣悲涼襲來,並總是帶著沉重的腳步離開的。

內厝澳的林祖密將軍故居,也已十分破舊零亂,已經很少有人說得清林將軍原來的居室在何處,只是一方釘在龍眼樹上的木板,才讓人知道這裡曾是「林祖密將軍故居」,可哪裡還尋得到林將軍當年的威武和對孫中山先生的赤膽忠心,以及那顆忠誠的愛國心。我每次經過那裡,總要駐足久視,緬懷先烈業績,心潮起伏不已。可就是那方上書「林祖密將軍故居」的木板,不久也不見了,真叫人掃興。

關於這些別墅的故事,讓我獲得許多知識、許多教益,特別是使我進一步了解到早已逝去的那個時代的特徵,以及那個時代中能抓住轉瞬即逝的機遇而奮起抗爭和拼搏不息的人.

鼓浪嶼建築是一部說不完道不盡的書,許多獨特的建築技法、裝飾技藝和結構布局,簡直是千古絕唱,今天仍可借鑑。鼓浪嶼建築也是歷史的見證,它記錄了西方殖民主義的腳印,也記錄著鼓浪嶼受盡屈辱的過去,因此,它又是教育後代的難得的愛國主義教材。從鼓浪嶼建築上,還可看到華僑在促進中西文化交融上的功績,它使我們今天仍能領略到中西文化交融結出的碩果在建築藝術上的風採。經過一個多世紀的風雨滄桑,鼓浪嶼建築和它的建築藝術已成為當今的一種旅遊資源,可向人們提供高品位的生活情趣和鑑賞性的旅遊文化。

所以,對於鼓浪嶼來說,這份先人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應當珍惜。我深信聰明勤勞的鼓浪嶼人乃至廈門人,一定會把這個「海上花園」建設得更加絢麗名彩!蘞浪嶼建築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位於福建路40號的黃秀烺別墅,其建築的主體為西洋式,附有地下隔潮層,屋頂又是中國傳統的歇山頂,飛簷翹角,春草飛卷,門、窗、廊、廳的楣上均裝飾了掛落、飛罩、鬥拱、垂花等中國古建築飾件,所有簷角都裝飾著蛟龍吸水或龍鳳呈祥透雕。特別有意思的是在歇山頂的中脊下和走廊上方裝飾著兩個藻井,走廊上的藻井為重簷歇山頂

「亭子」,從二樓仰望,八邊形的井壁上繪製了中國傳統的花鳥畫,十分民族化。整座建築穩重而華麗,將中國式屋頂蓋在西洋式建築上,人們稱它為「嘉庚風格」這些建築既有異國地域的個性,又有中國傳統接受西方文化回因國麵團

→建的融合性,中西文化在此交匯融合,形成西式形體與中國建築崇尚結構對稱的中西合璧的折中式建築風格。那些參與建設的中國工匠,在實踐中學會了歐陸建築的技藝手法,自己也搞起設計,承攬工程,在施工中又有了新的創造和發揮,將古希臘三大柱式的柱頭加上中國的傳統浮雕,大大增添了別墅的美感,真是妙極了。在歐陸風格的建築上加上閩南建築的韻致,構成了鼓浪嶼建築上中西文化交融的風採。

相關焦點

  • 河北一建築走紅,採用中西合璧風格,網友戲稱:「陰陽樓」!
    過去人們出行很方便,現在可供人們選擇的工具越來越多。大家生活的逐漸崛起,並不是人們為吃喝發愁,而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精神享受。近年來,旅遊業的發展,讓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呈現在公眾面前,吸引著大家一睹風採。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河北省一座獨特的建築,一起來看看吧。河北石家莊新長城國際影視城擁有5000平方米的拍攝基地。
  • 河北又一景點走紅,採用中西合璧建築風格,被網友戲稱「陰陽樓」
    ;近年來旅遊業的開發使得許多稀奇古怪的事物出現在大眾的眼前,吸引著大家前往一睹風採;我們今天說到的是位於河北的一座造型獨特的建築,一起來看一看吧! 這座建築它採用中西方合璧的建築風格,一半是西式大廈的風格,另一半是祈年殿的建築風格,南面的是西式大廈,有四層高,頂層呈圓形,極具西方的大氣磅礴,有幾分美國白宮的風味;北面的一棟是祈年殿
  • 中西合璧的華西近代建築
    張麗萍郭勇本報記者陳宇四川大學華西校區近代建築群,由數十幢風格各異的建築組成,在全國都出了名,甚至被稱為「建築史上的傑作」。兼具藝術與文化底蘊的華西校區,確實無處不在顯示它那優美而又獨特的神韻。這裡的大小樓群,歷數十年滄桑容顏未改,生動地展示著這座百年校園的風華絕代。
  • 中西合璧 別樣風情!峨眉這個建築有點意思……
    或許你在嘉州各處見過各式各樣的古典建築「中式建築」在具有豐富歷史文化的樂山城早已屢見不鮮可「中西合璧」的建築你見過嗎?跟著小編 一起來看陳氏民居陳金山洋房位於峨眉山市雙福鎮塘房村,是樂山範圍內少有的民國西式風格民居,中西合璧,古今互融,富麗堂皇。2012年7月,陳金山洋房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被列入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名稱為「陳氏民居」。
  • 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古希臘建築特點,這樣的音樂臺不要太美了!
    音樂臺建築風格為中西合璧,在利用自然環境,以及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上,充分吸收古希臘建築特點,而在照壁、樂壇等建築物的細部處理上,則採用中國江南古典園林的表現形式。沿草坪周圍繞以水泥迴廊,廊架上攀援著紫藤等花木,是遊人休息納涼的佳境。
  • 南太武山下的普照禪寺,雖然是南普陀分院,其建築風格卻格外獨特
    凡是去過座落於龍海市港尾鎮卓岐村南太武山下的普照禪寺的遊客,都勢必對其獨特的建築風格留下深刻印象。龍海普照禪寺是著名高僧廣玄法師創建的第五個道場,廣玄法師1912年出生在龍海南太武山下的一個小山村,自幼家貧,在廈門南普陀(舊稱普照寺)出家。
  • 拜佔庭藝術的獨特風格建築——聖索菲亞教堂
    拜佔庭藝術的獨特風格建築——聖索菲亞教堂聖索菲亞教堂是拜佔廷藝術的結晶,而拜佔廷藝術不是從聖索菲亞教堂啟始,拜佔廷藝術的歷史要追溯到羅馬帝國時代。在羅馬帝國時期,由於地跨歐亞非廣袤的疆域,各地區基本上是古希臘羅馬文化佔主導地位。
  • 廈門有個十分好評景點,建築風格中西合璧,抬眼望去唯美如畫!
    一九六一年八月十二日,陳嘉庚在北京去世,享年六十四歲,為紀念他,在廈門建有一處極受好評的景點,建築風格中西合璧,抬頭望去,美不勝收!該景區是廈門嘉庚公園,以中國式院落為主體,錯落有致的亭臺。公園裡還有陳嘉庚紀念館,是為了紀念陳先生而建。其中包括陳嘉庚生平簡介,以及他對廈門大學及中國教育做出的傑出貢獻。
  • 中國建築之上海傳統建築的四大特點
    獨特的發展歷程,催生了具有地域文化烙印的營造技術,可將其歸納為:「小而美」、「巧而精」、「素而撲」、「糅而諧」四大特徵。如松江蘭瑞堂,面闊5間,進深9架,部分柱及梁枋採用楠木,堪稱大宅,但其梁枋全為素麵,素雅簡潔,風格獨特。
  • 中西合璧的建築典範,嶺南鄉村的詩意田園
    經過村口的大榕樹和長長的棧道,直入村內,眼前一亮,田地之間,水塘一側,坐落著各種中西合璧的碉樓,與稻田相映成趣。自力村碉樓群是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的一部分。有9座碉樓6座廬(西式別墅),風格各異、造型精美,文化內涵豐富。大多建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開平碉樓興盛時期的傑出代表。自力村的碉樓實際上就是鄉村別墅。
  • 河北一半白宮一半天壇建築荒廢,風格奇特堪稱「中西合璧」
    河北一半白宮一半天壇建築荒廢,風格奇特堪稱「中西合璧」  Winnie Lee • 2020-12-07 14:43:57 來源:前瞻網
  • 公園雲導賞③ | 中西合璧,風格獨特——上海中山公園
    公園雲導賞③ | 中西合璧,風格獨特——上海中山公園 2020-06-10 0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泉州番仔樓:中西合璧「洋樓式」閩南僑鄉民居建築(圖)
    泉州番仔樓:中西合璧「洋樓式」閩南僑鄉民居建築  「番仔樓」即閩南語的「洋樓」,是中西合璧建造而成的「洋樓式」的閩南僑鄉民居。這些番仔樓多數由出國回鄉的華僑所建。既有西洋古典和南洋本土的異域風情,又傳承閩南傳統紅磚建築的風格。充分體現了閩南華僑建築的獨具匠心和多元文化的交融合璧。
  • 山西閻錫山故居575間房 中西合璧建築風格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山西定襄縣,坐落著閻錫山故居,這是中國目前保存較完整,建築規模最大的官僚私邸之一閻錫山故居分為東西兩個院,東院是中式園林建築,建築風格古典。在閻錫山故居的西院,有仿歐式風格的建築,要知道在民國時期,這樣的建築在山西大地
  • 拓天馬品質可圈可點,盡顯硬漢風格
    拓天馬品質可圈可點首先拓天馬是來自工業大國——德國,眾所周知德國一直都非常注重工業發展,如今算是在工業方面數一數二的國家,有著非常優秀的工業製造水平。同時拓天馬也是一個歷史近百年的德表品牌,在國外及國內的德表圈中有著很高的地位。
  • 香港建築風格獨特的觀音廟《大坑蓮花宮》
    大坑蓮花宮,現在是法定古蹟,位於銅鑼灣大坑區,建於同治二年1863左右,主奉觀音菩薩,建築風格獨特,全港獨一無二。蓮花宮的前半部建於平臺之上,以石柱支撐,後半部則座落於巨石上,唯現時該巨石為外牆所擋,僅可於廟內見到部份。
  • 中西合璧的近代莊園建築「劉文輝公館」
    公館高大的正門為尖頂,輕靈而富有動感的垂直豎線統治著整個門身,具有濃鬱的哥德式建築風格。二門採用當時工藝新穎的水刷石抹面,柱子採用歐洲巴洛克柱式樣。前庭兩側的「日門」和「月門」為尖點、水刷石抹面。「望月亭」為中式瓦頂、西式柱欄,兩者合二為一。新公館的窗戶上半部大多採用三角形和半圓形,明顯受到西方教堂建築影響。
  • 愛國將領張炎將軍故居:中西合璧 風格獨特
    故居為紅磚、混凝土構築的二層樓房,中西合璧,風格獨特。建築面積324平方米,佔地面積600多平方米。故居正門前有個小花園,園內長著一些低矮的小松柏,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樹蔭旁立著一塊褐色的大石,刻著「故園」二字,是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所題。故居的大門旁掛一對對聯:赤膽忠心,獻身中華。   走進大門,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天井,左邊是一個小廂房。右邊經三級石階就可直入大廳。
  • 從徐家匯看中西文化的交往|十日談·建築可閱讀
    如今的徐家匯,那些中西合璧的建築依舊靜謐祥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讓人意猶未盡,流連忘返。據《徐匯紀略》載:「新堂鐘樓高17丈,堂脊高8丈,闊9丈,中闊10丈,深25丈,可容納2500人,內設祭臺21座……為滬上第一大堂。」新堂以其規模宏大、造型美觀、裝飾華麗、工藝精湛,在當時被譽為二十世紀的「上海第一建築」,更有「遠東第一大教堂」的美名。教堂採用哥德式雙鐘塔風格,拉丁十字式平面,五廊型巴西利卡,磚木結構。立面正中有大玫瑰窗,鐘樓高達56米。
  • 華東政法大學松江校區將擴建,續造中西合璧的建築樓
    華東政法大學松江校區將擴建,續造中西合璧的建築樓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陳悅 首席記者 鄒娟 2021-01-04 11:28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