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才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在他身上,折射著崇高人生境界的永恆魅力,散發著信念、夢想、奮鬥、奉獻的璀璨光芒。學習王繼才,就應像他那樣,在砥礪前行中努力升華人生境界。
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文章——

深入學習貫徹習主席重要指示 學習王繼才崇高精神③
努力升華人生的境界
■汪玉明 顧國兵
人生境界決定人生高度。馬克思在青年時期曾深情地說,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一個人有什麼樣的境界,就會過什麼樣的生活。王繼才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在他身上,折射著崇高人生境界的永恆魅力,散發著信念、夢想、奮鬥、奉獻的璀璨光芒。學習王繼才,就應像他那樣,在砥礪前行中努力升華人生境界。
人生因信念而執著,要像王繼才那樣做一個信念堅定的人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有了堅定信念,才會催生執著,才能敢於應對任何挑戰、甘於付出任何代價。心中有信念,人生有力量。革命導師馬克思一生中,經歷過喪子之痛,飽受過顛沛流離之苦,甚至一度陷入貧困交加的境地,但他從未放棄對真理的孜孜以求,從未向艱難險阻低頭妥協,即使對他抱有極大偏見的歐洲貴族們也承認,「馬克思是由能量、意志和不可動搖的堅定信念組成的那種人」。紅軍長徵中,紅五師師長賀炳炎在戰鬥中右臂被炮彈炸傷,在沒有使用任何麻醉劑的情況下,他在頭腦清醒狀態中接受了截臂手術,並在6天後就重返戰鬥崗位。古往今來,一切青史留名的偉大人生軌跡,都閃耀著信念如磐的奪目光輝。
堅定的信念,是一個人傲然挺立的脊柱筋骨和幹事創業的精神基石。王繼才是一個有信念的人,在堅守孤島32年的漫長歲月中,面對異常惡劣的自然環境、經商致富的時代大潮、窘迫不已的家庭生活、充滿誤解的評頭論足,他的信念不僅從未動搖,而且愈加堅定執著。當朋友熱心勸其下島並願意給他開出高薪時,當組織為照顧其身體而允許他下島時,當國家為表彰其事跡而給予他榮譽時,王繼才守島的信念一如從前。正是這種「守到守不動為止」的堅定信念,催生了王繼才不可撼動的執著韌勁,鼓舞著他篤定前行。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面對世界的深刻複雜變化,面對資訊時代各種思潮的相互激蕩,面對紛繁多變、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社會現象,面對家庭、情感、事業等多方面的考量,只有像王繼才那樣做一個有信念的人,才能在人生旅途中真正做到穩重自持、從容自信、堅定自勵。要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掌握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讓堅定的信念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使人生底色更加鮮亮;要自覺提升認識站位、開闊博大胸襟、涵養家國情懷,在各種錯誤思想言論面前保持冷靜清醒,在各種利益誘惑面前堅定正確方向,始終讓信仰信念之光在心中閃亮,始終讓信仰信念偉力支撐自己前行;要自覺砥礪意志,將人生磨難視為淬鍊品質的磨刀石,在各種艱難險阻面前保持從容樂觀,順境時不驕傲、不自滿,逆境時不氣餒、不放棄,不斷在風雨兼程中培固自信強大的內心世界。
人生因夢想而美麗,要像王繼才那樣做一個擁有夢想的人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人生因夢想而美麗。從本質上說,人是一種超越性的、創造性的、理想性的存在,這是人生能夠被賦予意義和價值的根本所在。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的人民,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精衛填海等神話傳說,生動詮釋了中國人民始終心懷夢想、不懈追求、實現夢想的詩意與執著。具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因為心懷夢想,出身貧困的馮如經過反覆試驗,製造出第一架中國人自己的飛機,由此成為「中國航空之父」;因為心懷夢想,馬雲能夠在遭受一次次挫敗時永不言棄,最終成為網際網路行業的領軍人物。無數事實表明,一個人只要有夢想,人生就會是絢麗多彩的。
夢想一旦被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神聖。王繼才是一個有夢想的人,他最大的夢想就是守好開山島,使之成為護佑國家安寧的海防前哨。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夢想而奮鬥。32年前的王繼才,第一次駐足那個光禿禿、孤零零的海中荒島,也許他根本想不到,這個被當地人視為畏途的「水牢」,竟然成為他一生的歸宿,成為他一生眷戀的地方。因為有夢想,王繼才用逐夢者的執著將開山島從一個單純的地理坐標塑造成一座巍峨的豐碑。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我們在享受社會發展成果的同時,也不可避免面臨社會思潮、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多元化的複雜影響,要在五彩斑斕的生活環境中不致迷失自我,就必須像王繼才那樣懷有崇高夢想,做一個有夢想的逐夢者。要保持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追求,自覺涵養積極向上、樂觀陽光的健康心態,用飽含真善美的夢想激發起內心追求進步的天性,讓夢想助力成功;要將個人夢想融入國家和民族事業發展的偉大夢想中,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要自覺用中國夢滋養個人夢,用個人夢添力中國夢,始終保持個人夢想與中國夢同向同行,始終用崇高標準為個人夢校正方向;要始終保持逐夢者的堅定執著,讓夢想為人生照亮徵途,用夢想激勵人生前行,以不拋棄、不放棄的毅力韌勁成就夢想。
人生因奮鬥而精彩,要像王繼才那樣做一個不懈奮鬥的人
奮鬥的人生最幸福,奮鬥的人生最精彩。陶行知曾說過,「奮鬥是萬物之父」。人生的成長道路各不相同,但只要走正道、肯奮鬥,每個人都可以綻放屬於自己的精彩。古往今來,奮鬥者的方式存在差異,但奮鬥者的姿態卻不約而同。無論是匡衡的「鑿壁偷學」還是祖荻的「聞雞起舞」,無論是王進喜的「當一輩子老黃牛」還是袁隆平的「讓所有人遠離飢餓」,無論是孫中山的「振興中華」還是周恩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都洋溢著奮鬥熱情。穿越千載,正是由於奮鬥,才真正讓奮鬥者創造的精彩永不褪色。
堅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無大小,必有所成。王繼才是一個不懈奮鬥的人,32年堅守孤島的歲月,雖然只是歷史長河的一瞬間,但卻充分詮釋了王繼才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崇高境界。32年中,王繼才用奮鬥者的激情,以燕子銜泥般的毅力,愣是靠著雙手把荒島裝扮成綠島;32年中,王繼才用奮鬥者的拼勁,以極端認真的責任心,靠奮鬥讓開山島成為安全島、希望島。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奮鬥成就了王繼才,而王繼才的奮鬥故事又迸發出鼓舞全社會砥礪奮鬥的精神力量。
生逢奮鬥時代,奮鬥正當其時。我們要清醒地看到,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國家和民族如此,個人同樣如此。要不辜負這個偉大時代,我們就要像王繼才那樣矢志奮鬥,做一個新時代的奮鬥者。要自覺強化奮鬥精神,始終保持那麼一股勁、那麼一種革命熱情、那麼一種拼命精神,始終保持一個奮鬥者應有的姿態,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定力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勇毅,讓生命之花在奮鬥中怒放;要自覺鍛造忍耐力,必須敢於直面奮鬥中的矛盾挑戰,保持迎難而上的銳氣士氣,必須甘於奮鬥中的默默堅守,真正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要自覺立足本職崗位苦幹實幹,要像釘釘子一樣,一錘一錘釘下去,靠沉甸甸的實績來立身,用沉甸甸的實績為新時代增輝。
人生因奉獻而高尚,要像王繼才那樣做一個甘於奉獻的人
奉獻,是一種無怨無悔的付出,一種高尚無私的品德。雷鋒曾這樣寫道:「自己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過得更美好。」中華民族是熱情謳歌奉獻精神的民族,奉獻早已融入民族血脈,成為每個中華兒女內心深處的潛意識。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諸葛亮治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雷鋒甘做一顆螺絲釘,用無私奉獻鑄就精神豐碑;鄧稼先從事核武研究,隱姓埋名28載奮戰在一線;李保國情系貧困群眾,30多年紮根太行山區帶領農民脫貧致富。鬥轉星移、世事變幻,那些因奉獻而高尚的感人形象始終沒有變,那些散發著奉獻光芒的生動故事歷久彌新。
拼卻老紅一萬點,換將新綠百千重。王繼才是一個具有奉獻精神的人,是一個大愛滿懷的人。在清苦與安逸的單項選擇題上,王繼才毫不猶豫選擇了前者。選擇守島就意味著選擇奉獻,選擇守島就意味著選擇犧牲。為這份選擇,他舍小家為國家,親人去世、女兒結婚、節日團聚,他永遠是那個缺席者。曾幾何時,不少人充滿困惑地向王繼才詢問守島的意義何在。對此,王繼才的回答很質樸,「這個島雖然小,但是我們祖國的領土,你不守我不守,誰來守護她,一個人憑著良心對國家要負責」。無數個清晨,開山島上那面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默默見證著王繼才愛國奉獻的赤子之心。
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穫,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利益原則在激活社會活力的同時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利益至上的錯誤觀念無形中淡化了奉獻精神。我們要在「亂花漸欲迷人眼」中作出正確選擇,就必須像王繼才那樣胸懷大愛,做一個甘於奉獻的人。自覺培塑國家意識、擔當意識,始終把國家利益舉過頭頂,始終把責任擔當銘記在心,在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甘於犧牲奉獻自我;自覺修養個人品性、提升人生境界,不斷涵養內心的謙和淡定,克服浮躁情緒、摒棄逐利心態,真正做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勇於選擇吃苦、建功基層,自覺到基層和艱苦環境中去建功立業,讓生命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腳踏實地的埋頭苦幹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政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