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馨育兒
說到錢,就是大家很感興趣的話題了。親情一旦與錢掛鈎,似乎也變得沒那麼有說服力。
老有所養,是所有老人心中期盼的。可也有一些孤苦的老人無人贍養,他們又要何去何從?
這是發生在當下的一件實例,年逾八旬的老人未把高價房產留給親屬,而是選擇贈與不相干的人,這背後莫非是有什麼隱情?今天就來了解一下。
01
煢煢孑立的老人
老人已到耄耋之年,8年前老伴逝世,他與唯一的兒子相伴,可命運給他開了個天大的玩笑,2017年患有精神疾病的兒子也離開了他。面對至親的相繼離世,老人心中也是萬分悲痛。可不管怎麼說生活還得繼續。
形單影隻,四下無親,可以說老人當時生活的真實寫照。就在這時,水果攤主出現了,他先是幫老人料理了兒子的後事,接著又擔負起了照顧老人的擔子。
02
生病住院
命運就是這麼的無情,就在老人剛從兒子去世的傷痛中走出來之時,噩耗再度來臨。一次的突然暈倒,仍是攤主將其送至醫院,期間通知的親戚無一到場。儘管世態炎涼,舉目無親,老人仍舊沒有放棄生的希望。
他依然很開朗地度過每一天,八旬老人的生活,也很是愜意。
03
老人的決定
在經歷了一系列打擊之後,在看到了水果攤主對自己的真心之後,老人做了一個決定。他打算與攤主一家同住,並準備把價值300萬的房產留給攤主。
攤主一家人讓老人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相比於住院期間都沒來看過他幾次的所謂的有血緣關係的親屬,攤主一家更像是他的家人,而他也的的確確把攤主一家人當成了至親。
04
親屬的出現
哥哥住院都未曾出現的妹妹,以及老人的外甥女在看到網絡上老人把財產贈予一個外姓人時紛紛發聲,而且說老人患有老年痴呆,怕網絡上所說的「意定繼承」是老人頭腦不清醒時做出的決定,他們也擔心老人被外人蒙蔽了雙眼。
聲稱老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症,可是知情人士說老人去做財產公證時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你們所有人加在一起陪伴老人的時間,還抵不上我一個人的。這是水果攤老闆說的話,所以,究竟是出於擔心老人被騙的心理而發聲還是其他我們也無從得知。
事件仍在持續發酵中,未來到底如何誰也不知。
05
世態的炎涼
看到此事,不禁讓人想起了《安家》裡的一段劇情,江奶奶與宋爺爺各懷心事,委託房似錦賣房。兩個外甥回國後總是以各種理由拒絕在賣房協議上簽字。
後來,宋爺爺病情加重,終是沒能等到去國外治病那天。江奶奶對兩個外甥失望至極,選擇把房產捐獻給國家,兩個外甥知道後追悔莫及。最後,江奶奶也撒手人寰,與這個世界永遠地說了再見。
其實,不止是電視劇,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為了錢不擇手段的人,可是金錢與親情怎可劃上等號,又怎可劃大於號?
關於此事,廣大網友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絕大多數都在為老人的行為拍手叫好。你們不養我,那我也不把財產留給你們。世界很公平,人心也很公平,誰對自己好,老人是很清楚的。
06
陌生人可否幫忙養老
在眾多評論裡,我還看到了這樣一個問題:親屬無法盡到該有的孝心,陌生人可以幫忙養老嗎?答案是肯定的。
關於這點,公證處相關人員給出了解釋: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
通俗點來說就是老人可以指定自己的監護人,而該監護人要在老人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時對老人進行贍養。
所以,顯而易見,在親屬未對老人盡到該有的責任時,外人是可以幫忙養老的,不過這都是以老人的意願為前提。
多年來,老有所養一直是眾人關注的話題,可是我們真正做到讓老人有人贍養了嗎?
那位80多歲還睡在樓梯間的婆婆大家還記得嗎?明明有兒子兒媳,有本該快樂的家庭,可是她為何在樓梯間搭個小房子一住就是多年?家人說是沒有多餘的地方給老人住,可是老人一住就是十年,十年的時間,為何還是沒有解決問題?
這些社會現實,總是能讓人沉思。究竟是怎麼了,對待辛苦把自己養大的父母,我們尚且不能付出全部的感情,那還有什麼值得我們付出滿腔熱忱呢?
07
父母的以後
在努力拉扯兒女長大時,他們從沒想過以後自己的歸屬問題,他們努力教孩子成為一個正直而向上的人。他們也思考當自己年老時,兒女會不會贍養自己。
同樣是《安家》裡的情節,賣了一輩子包子的老嚴夫婦二人拿出所有積蓄給兒子買房,還在房本上加上了未來兒媳婦的名字,可是換來的是什麼呢?當他們打包好行李去往新家時,未來兒媳以及親家母一副女主人的姿態,顯然不歡迎他們的到來,兩位貧窮的老人,只能繼續住在包子鋪裡。
這是為人父母不能為外人言說的悲哀……
08
人心本善,何要惹塵埃
唯利是圖,見錢眼開,為了金錢不擇手段的人往往是要被唾棄的,就像宋爺爺與江奶奶的兩位外甥。
錢之一字,總是能讓人迷失。有人為錢拋棄尊嚴,有人為錢拋棄家庭,有人為錢拋棄良心。
親情,是彌足珍貴的,可是它有時候還不如那沒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給予的感情,錢讓人心變得扭曲,讓親情也不再純粹。
有人堅持「性善論」,有人堅持「性惡論」,可是我總覺得人生來本該善良,因為還是一張未被社會打磨過的白紙,經過恰當的引導,一定會成為一個美好而心存善意的人。而贍養老人,便是最大的善良。(執筆:思歸)
話題討論:現實生活中,大家見到過與這位老先生經歷類似的人嗎?你們支持老先生的做法嗎?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像,圖文無關,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