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杭州的小李今年31歲,從老家安徽來杭奮鬥的他是杭州市區一家餐飲店的合伙人,平時店裡生意很紅火,生活忙碌的他平時也不忘健身鍛鍊,身體一直很健康。然而平靜的生活卻在上個月的一個早晨被打破了。
10月上旬的一天早晨,小李一覺睡醒之後突然右側身體突然無法動彈,手腳怎麼也抬不起來,口角還歪斜向一邊,口水直往外流。小李的妻子見狀,嚇了一跳「難道是中風了!」趕緊呼叫120將他送往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在浙大一院,急診科醫生接診了小李,看著小李右半邊臉歪斜,意識模糊,口齒不清,十有八九是中風,立即對小李進行一站式CT血管成像檢查,結果證實了醫生的判斷,小李負責腦供血的重要血管——大腦中動脈存在狹窄近60%左右,需要立即進行治療。小李在急診科接受了藥物溶栓,並於第二天轉入浙大一院神經內科病房。
層層循跡揭開真相
竟是這個十多年的習慣惹的禍
浙大一院神經內科副主任梁輝主任醫師接診了小李,梁輝副主任建議小李做一個詳細的心電圖、血液分析和超聲等檢查,檢查發現病人的血脂、血壓、心臟情況都很正常,沒有任何危險因素,小李也表示自己平時很健康,沒有慢性疾病:「醫生,我平時什麼毛病都沒有,怎麼會好端端地中風了呢!我還這麼年輕,以後是不是人就廢了啊?」看著近乎崩潰的小李,醫生們也覺得奇怪,31歲的壯小夥為什麼會突然腦中風呢?
針對小李的情況,神經內科的醫生們進行了討論,梁輝副主任表示:「現在首要是要找到病人的病因,如果危險因素不加以控制,即使採用手術或是其他治療手段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今後如果再次發生腦梗後果會更加嚴重!」
梁輝副主任反覆詢問了小李平時的一些生活習慣和病史,最終發現小李之前一直沒有向醫生說明的一個習慣——長期吸菸。原來小李儘管年紀不大,卻已經是一個有十多年抽菸史的「老菸民」,從中學年代就開始噴雲吐霧,現在每天固定兩包煙,從來沒間斷過。
「這煙以後千萬不能再抽了啊,它是損傷你血管的『元兇』,抽菸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和血管斑塊,最終造成血管狹窄,腦部供血不足,引發你的腦中風!」小李聽得很害怕,一個勁地表示以後一定把煙戒了,再也不抽了。
抽菸只傷肺,NO!
抽菸還是血管殺手
梁輝副主任對小李進行了抗血小板藥物、他汀穩定斑塊和神經保護治療,經過一周左右的治療,小李治癒出院了,回去之後小李謹遵醫囑,定期服藥,再也沒有抽過煙。
再來複查時小李的血管的情況很穩定,也沒有再發生腦中風的情況。「剛得病的那段時間,我差點覺得以後的人生都沒有希望了,現在煙也戒了,再也沒有復發過,這個月我老婆又懷了二胎呢。」小李興奮地告訴梁醫生。
「很多人認為抽菸會引發肺癌,其實抽菸對腦血管有很大的損害。」梁輝副主任表示抽菸會損害血管壁,使得血管壁發生斑塊,動脈粥樣硬化,最後導致血管狹窄,從而造成腦供血不足、腦卒中等危險後果。而小李的血管就比正常人狹窄近60%,猶如70歲老人的血管,而這次的腦卒中正是他長年累月的吸菸習慣對血管的損傷造成。
青年腦卒中發病率升高
年輕人生活方式要小心
梁輝副主任表示,抽菸是引發腦卒中的高危因素,在神經內科的腦卒中患者中,40%與吸菸有關。然而對於抽菸的危害性,年紀大的人一般會比較重視,而年輕人往往不當回事,覺得年輕時因為工作、應酬的關係多抽幾根不是什麼大事,以後年紀大了把煙戒了就可以了,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抽菸對心腦血管的危害很大,會為相關疾病的發生埋下潛藏風險。
梁輝副主任表示目前青年腦卒中有增加的趨勢,主要有以下原因:
1. 生活水平高了,人們的不良的生活習慣多了,很多青年人工作壓力大、吸菸及進食高熱量飲食,引發血脂代謝異常、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疾病,這些疾病都有引發腦卒中的風險。
2. 推拿、按摩等盛行,如果用力過猛導致血管夾層也有引發腦卒中的風險。
因此對於青年人來說一定要注意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平時生活中要做到:
1. 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2. 保證良好的睡眠。睡眠不佳的朋友臨睡前可以做些肢體活動,應避免飲一些刺激性的飲料,熱水燙腳也可幫助入睡。
3.控制三高,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生活起居規律,堅持服藥。
4.戒菸限酒。菸草中的尼古丁可導致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和血管斑塊,容易在此基礎上形成血栓。過量酒精也可以損害我們的血管內壁誘發血栓形成。
來源:浙大一院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