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上世紀,全球最大鑽石生產商 De Beers(戴比爾斯)用一句經典廣告語,在提升消費者對鑽石的需求上獲得極大成功,讓人們相信鑽石是愛情和社會地位的偉大象徵。
可就在近期,戴爾比斯宣布入局人造鑽石行業,推出合成鑽石品牌Lightbox Jewelry,供應價格不等的合成鑽石飾品,且每一顆0.2克拉以上的合成鑽石都會擁有特殊的識別標誌。
一直專注於天然鑽石的戴爾比斯為何推出合成鑽石品牌?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有哪些不同?合成鑽石能否受到消費者青睞?
據了解,合成鑽石,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人造鑽石」,它的製造原料主要是合成二氧化鋯石和合成碳矽石,實驗室中採用高壓高溫法 (HPHT)或化學蒸氣沉澱法 (CVD),僅需幾周即可培育而成。
自上世紀 50 年代起,人造鑽石被廣泛應用於電信、雷射光學、醫療保健半導體、雷射等工業領域。1970 年,通用電氣的研究員製成第一顆非常小的寶石級合成鑽石,可以像寶石一樣進行刻面處理。1980年中期,其他製造商已能夠生產合成鑽石,不過由於人造鑽石合成技術難度大、成本極高,從商業角度來說沒有太大的操作空間。
經過數十年的實驗研究,人造鑽石的製造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化學氣相沉積(CVD)技術為合成高質量、低成本的人造鑽石提供途徑,並打開潛在市場的大門。最近十年,合成鑽石價格下降了60~90%,預計到2020年價格還將更大幅度下降。僅在2016年,1克拉人造鑽石寶石的價格就降低約30%,明顯低於開採鑽石的價格。
與此同時,可用於珠寶製作的人造鑽石成品品質大幅提升。人造成品鑽石的尺寸可分為大尺寸(5 - 10 克拉或更大)、商用尺寸( 0.25 -2.5 克拉)以及小尺寸或米粒尺寸( 0.10 克拉或更小)三類,大顆粒、顏色白、雜質少是對用於珠寶首飾合成的人造鑽石的基本要求。據悉,商業化生產用於珠寶首飾的合成鑽石的國家包括中國、烏克蘭、俄羅斯、日本和美國等。
從全球角度看,由於人造鑽石製作過程中沒有傳統開採鑽石所帶來的環境影響,而且價格低廉,生產成本更低,被視為「鑽石的未來」,早已吸引了來自矽谷和好萊塢的投資者。好萊塢影星Leonardo DiCaprio 致力於推廣人造鑽石,是加州人造鑽石初創公司 Diamond Foundry 背後的投資方之一。
除此戴比爾斯、 Diamond Foundry外,包括 Swarovski、Ada Diamonds 等也都在加大對人造鑽石的投資,特別是Swarovski ,將旗下人造鑽石珠寶品牌 Diama 從寶石部門轉移至奢侈品部門 Atelier Swarovski,足以證明對人造鑽石珠寶市場的重視程度。據預測,人造鑽石珠寶市場價值每年將增長22%,到2023年將達到52億美元,2035年將達到149億美元。人造鑽石珠寶市場價值約佔總值870億美元鑽石珠寶市場的2%,到2035年市場份額將增加到5%。
在大力發展材料科學的背景下,中國合成鑽石加工工廠內,排列著數千臺製造設備,一臺設備一次就可以出產100個單位的鑽石。以豫金剛石(SZ300064)為例,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是中國最大的人造金剛石生產企業,現已形成涵蓋石墨礦、人造金剛石及原輔材料、大單晶金剛石及飾品、微米鑽石線、超硬磨具(砂輪)等產品系列,產品作為工程材料和功能材料廣泛應用於新能源、節能環保、智能製造、電子電器、醫療和軍工等多個領域。經過多年研發創新,豫金剛石工業級人造金剛石可以大面積應用於消費級別,「消費+工業」成為公司重要的發展戰略。
豫金剛石董事長郭留希表示,豫金剛石是在自主研發生產華晶金剛石、擁有鑽石礦的基礎上,不斷研發製造適合用於珠寶首飾的人造鑽石。人類歷史上依賴天然鑽石的心理已有上百年,但是天然鑽石如何開採?血鑽之說是怎麼來的?作為國產高新技術製造業企業,豫金剛石的技術保障,可以終結天然鑽石在珠寶首飾領域的壟斷地位,人造鑽石終於可以與天然鑽石媲美。另據透露,豫金剛石還將與國內外多家奢侈品珠寶品牌合作,讓更多消費者可以低廉的價格,可以享受到與天然鑽石同樣高品質的首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