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龍泉河畔的潮海街道後鋪下村,就好像進入一個綠色的海洋。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櫻花樹、樹狀月季等樹種交相映襯,薔薇、月季花等花木相映成趣,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美麗後鋪下村
後鋪下村,位於即墨區潮海街道辦事處北部,東臨G204國道,南接青威路,西靠即墨汽車總站,北通汽車產業新城,地理位置優越。在潮海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正確領導和青威路社區黨委的帶領下,後鋪下村創新開展基層黨建、基礎設施、文化建設等方面工作,村莊實現美化、亮化、綠化、硬化全覆蓋,供電、供水、汙水處理等設施齊全。
近年來,後鋪下村被評為省級交通安全示範村、山東省衛生村、山東省鄉村振興「十百千」示範創建工程示範村、省級清潔村莊、青島市級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示範村、即墨區級文明村鎮,潮海街道先進單位、突出貢獻單位、五星級村莊、先進基層黨組織、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陽光村務先進單位、信訪維穩先進單位、平安建設先進單位、安全生產先進單位、自然資源管理先進單位、城市管理先進單位、民政優撫先進單位、網格化社會治理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目前村莊正在申報打造省級「掃黃打非」進基層示範點、市級文明村鎮和區級試點示範建設誠信村。
擔當作為 勇立潮頭敢為先後鋪下村轄區總面積49.3公頃,其中居民用地6公頃,其餘已全部規劃為工業園區。村莊現有住戶140戶,企業26家,人口468人。
據村民們回憶,以前的後鋪下村衛生髒亂差、基礎設施落後、道路狹窄破損,最主要的是路燈昏暗,村民娛樂也沒有個好去處。如今,村莊乾淨整潔的瀝青道路,風景秀麗的自然風光,實現了「一村一亮點」,「一街一特色」。後鋪下村在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的浪潮中,環境一天天變美,產業一天天變強,從落後到先進,從髒亂到美麗,實現華麗蝶變。
黨支部書記杜祖科
「村裡這幾年變化太大了,環境美,村莊富,家家奔上致富路。」走在大街上,村民們總是高興地說上幾句。村支部書記杜祖科自豪地說:「村裡和城裡一樣,每條路兩旁栽植大樹,每條街邊種植草坪,乾淨的硬化路面,整齊的連排民宅,整潔的生活環境,老百姓的日子可幸福了。」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杜祖科,2007年任後鋪下村村委委員,2013年任後鋪下村黨支部委員,於2014年12月開始擔任後鋪下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2016年經潮海街道黨工委研究指派杜祖科同志兼任前鋪下村黨支部書記。他對待工作嚴肅認真,勇挑重擔,借力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平安美麗後鋪。村中大街小巷實施硬化,街道兩旁均實施綠化,村中房屋及建築物得到美化;村中主要街道安裝監控,治安情況得到保障;隨著村莊集體收入的不斷提高,村民的福利待遇也不斷的提高。如今的後鋪,已從幾年前的落後村逐步走向辦事處先進行列。
作為後鋪下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杜祖科憑著一顆強烈的工作責任心,一股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和一種勇於開拓進取的精神,敢想會幹,創造性地開展村莊各項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在他的帶領下,村「兩委」齊心協力,黨群合力,村莊各項工作均取得良好成績;通過加強班子思想教育工作,不斷提升黨建工作水平;積極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村莊面貌煥然一新;加強鄉風文明建設,群眾文明素質不斷提高……
後鋪下村黨員、村民代表村務會議
杜祖科經常到村中走訪入戶,了解群眾需求,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近幾年,後鋪下村堅持以基層黨建為組織引領,以新型高端產業園區為載體,以實現村莊「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目標,以鄉村振興戰略統領村莊發展工作為指導,使班子更強、村莊更美、村民更富。
杜祖科先後被評為青島市擔當作為好書記、新時代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領軍者、青島市即墨區工人先鋒、即墨區十四屆政協委員、連續6年被評為潮海街道先進黨支部書記、潮海街道優秀河長、潮海街道安保維穩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全心全意 為民辦好事辦實事近年來,在潮海街道辦事處的大力支持下,經過村兩委和黨群的共同努力,後鋪下村甩掉了「落後」的帽子。堅持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黨內各項制度,不定期召開「兩委」會議和黨員、群眾代表會議,制定黨員先鋒指數考評管理體系,每季度由村黨支部對黨員忠誠自律、參會培訓、承諾服務、義務勞動等事項進行五星級評定,同時進行結果公示,接受黨員群眾監督。
後鋪下村大街小巷已全部硬化,主街道鋪設瀝青約2萬平方米;全面完成村莊內一街、二街、三街、四街、東街、中街、西街、村委大院等總面積約17580平方米的罩油工程,並對一街、三街進行了道路綠化提升;投資近百萬元實施雨汙水管網和自來水改造工程;對牆體進行粉刷、彩繪;對9600平方米的村內主街道實施綠化提升;拆除違建1200平方米;路燈全部更換為節能型LED燈;街道每天都有環衛工人進行清掃。
在村內街道安裝警示柱、減速帶、射燈等安保設施,保障村民出行安全。對文化廣場東面的排水溝下管道、回填種植土,解決雨天排水問題。
潮海街道在後鋪下村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都市產業園,用以承接產業轉型升級。園區規劃總佔地1200畝,一期佔地面積700畝,規劃總建築面積70萬平方米,主要吸納以海洋科技、軍民融合、高端裝備製造為主的高新化、科技化、規模化企業入園。目前已建成6座標準廠房供企業直接進駐,總建築面積11.2萬平方米。
後鋪下村依託辦事處「網格化管理平臺」,積極推行「1+2+N管理模式」,積極爭取上級公安部門支持,設置村級警務室一處。配備1名民警,2名協警,16名治安協管員。將後鋪下村及周圍等6個村莊,一個工業園區,劃分成若干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1名管理員,將每一網格中所有村民的住房、就業、計生、醫療等基礎信息進行電腦登記,網格管理員與社區警務室資源共享,聯動配合,有效實現了村莊治安管理和服務的全覆蓋。
後鋪下村網格工作中心疫情防控期間發揮大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後鋪下村組織網格員、志願者等力量精準摸排轄區住戶信息、企業信息、特殊群體信息等各類信息,梳理匯總各類基礎數據,分門別類建立村莊「一圖一表一檔」、企業「一企一檔」、居民「一戶一表」,將所有的數據信息輸入網格化動態管控系統,實現了村莊「人地物情事」管理信息化、智慧化。據了解,村莊還利用現有監控,安裝監控地圖可視化系統,進行「無死角」掌控,進一步改善和加強村莊治安狀況,切實做到「人防、物防、技防」。近期,村莊增加人臉識別、車牌識別系統,有效管理村莊出入安全。「網際網路+」智慧管理模式在此次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文明家園 弘揚傳統美德走進後鋪下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面充滿文化氣息的手繪牆,整齊劃一的房屋外牆上,請專人做了彩繪,宣教著「孝」「德」「禮」等傳統文化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過大年送大禮」迎新年,《民生播報》大禮送進後鋪下村
後鋪下村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在全村安裝文化牌匾40個,建成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成為村莊文化宣傳的主陣地。連年開展「好婆婆」「好媳婦」「美麗家庭」等一系列評選活動,湧現出一大批先進人物和道德模範……村莊還積極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各種演藝團隊經常走進村莊送戲。積極組建村舞蹈隊,參加區市兩級廣場舞大賽並獲得多項獎勵。村莊還利用婦女節、母親節、老人節等契機舉辦專場演出,開展志願活動,村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大大提升。
後鋪下村為村民統一辦理大病醫療統籌保險。自2016年開始,每年給村民發放福利,每季度發放液化氣,還有水費和菜金補助。2017年開始給村民發放城鄉養老保險補助。每年的老人節,60周歲以上老人按年齡段發放資金。另外,每年為60周歲以上老人發放生日蛋糕。
後鋪下村貫徹落實辦事處關於「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會議及文件精神,成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大力宣傳,張貼橫幅及宣傳材料,認真排查,在全村營造「掃黑除惡」強烈氛圍,有效震懾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
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後鋪下村通過制定規章制度,完善工作檯帳,召開紅白理事會例會,發放《紅白理事會便民聯繫卡》、「移風易俗,倡樹新風」倡議書、「即墨區紅白事指導原則及指導標準」,著重對《村規民約》村風民俗進行補充,與每戶村民籤訂《移風易俗倡樹新風承諾書》,引導群眾改變紅白事大操大辦、奢侈浪費的陳規陋習,倡樹孝敬父母、厚養薄葬、勤勞節儉之風,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幸福歡歌」即墨區2017年廣場舞(秧歌)決賽—後鋪下村舞蹈隊《水墨中國》優秀獎
百善孝為先。後鋪下村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牆體彩繪《二十四孝圖》,完美的詮釋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孝道」,在美化村莊環境的同時,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讓大家學著關心老人、孝敬老人,潛移默化的提高了村民的文明素質,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徵程萬裡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後鋪下村在潮海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正確領導和青威路社區黨委的帶領下,團結村兩委一班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黨員齊心協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了黨員的先進性和模範性,在鄉村振興的路上,後鋪下村正蓄勢待發、闊步前行,為打造更美後鋪,擼起袖子繼續加油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