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文物陳列中心——西行散記(10)

2020-08-10 梁溪鏡明

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是我國唯一的石窟類文物保藏陳列機構,佔地面積兩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5千多平方米。由日本政府無償援建,於1994年8月21日正式開館。它是一座國內獨一無二的設備齊全功能完備的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機構。


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內設錄像演播廳和三個展區,敦煌石窟藝術的精華和發展歷程的概況在此得以展現。

第一展區是8大複製洞窟,它們是十六國時期的第275窟、西魏第249窟和第285窟、隋代第419窟、初唐第220窟、盛唐第217窟、元代第3窟和安西榆林窟中唐第25窟,均屬各時期的傑出代表窟,展現了自十六國至元代一千年間敦煌石窟藝術的風採。窟內不得拍攝,藉助網上照片。

第二展區是敦煌石窟文物陳列,展出敦煌石窟出土的文物精品。第三展區位於中心展廳二樓,為機動展區,可舉辦各種展覽和專題文物陳列。

展示佛像製作全過程,木構件—裹草—泥塑—著色。

1908年2月,法國人伯希和率領考察團從新疆進入敦煌,他們來到莫高窟後,進行洞窟的編號、測繪、攝影和文字記錄工作。拍攝的莫高窟外景、洞窟(約一百八十二窟)彩塑、壁畫等照片共三百餘幅。

因我們持B類票,只能參觀莫高窟4個開放洞窟,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敦煌研究院院史陳列館、敦煌研究院美術館等。故來此陳列中心參觀可彌補些遺憾。

相關焦點

  • 敦煌莫高窟——西行散記(10)
    2020年8月1日午餐後,我們乘車前往絲綢之路甘肅段的西端、飛天的故鄉——敦煌,它位於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匯處,是絲綢之路的節點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天下,是世界遺產莫高窟和漢長城邊陲
  • 參觀莫高窟 | 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
    始建1992年並於1994年落成的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坐落在大泉河東岸與舉世聞名的莫高窟東西相望,佔地面積20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它是一座國內獨一無二的設備齊全功能完備的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機構。它為海內外遊人不斷提供一道又一道敦煌文化大餐——視覺的盛宴。
  • 敦煌西千佛洞——西行散記(14)
    西千佛洞位於敦煌市區西南33公裡黨河北岸的崖壁上,它因地處莫高窟之西而得名,與莫高窟僅隔一座鳴沙山。西千佛窟始創年代應早於莫高窟,至少應與莫高窟屬同時代建造。其石窟的結構、彩塑、壁畫、藝術風格等與莫高窟體系相近,成為敦煌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
  • 敦煌街頭看雕塑——西行散記(15)
    敦煌位於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匯處,東有三危山,南有鳴沙山,西面是沙漠與羅布泊相連,北面是戈壁,與天山餘脈相接。它是古代中國通往西域、中亞和歐洲的絲綢之路上的節點城市,曾經擁有繁榮的商貿活動。
  • 感受下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的高科技
    初秋的敦煌,風和日麗,藍天白雲把大漠裝扮得分外迷人。在正實施修復的莫高窟231窟,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副所長、文物保護技術服務中心主任趙林毅帶著科技日報記者,一邊穿梭於腳手架,一邊講述莫高窟的壁畫、彩塑和崖體的病害及其保護。
  • 考古學家彭金章填補敦煌石窟考古空白
    8月2日,記者從敦煌研究院獲悉,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著名考古學家、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原主任、研究員彭金章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7年7月29日11時5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2歲。
  • 天衣飛揚滿壁風動,敦煌石窟與絲路文物成都展出
    直至明嘉靖七年(1528年)封閉嘉峪關,敦煌成為邊塞遊牧之地。在此之前,敦煌複製洞窟在北京中國美術館、杭州浙江博物館、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美國洛杉磯蓋蒂中心等處的敦煌大展曾有展出,均帶給觀眾身臨其境之感。此次展覽選取包括西魏第285窟、盛唐第45窟、中唐第25窟、晚唐第17窟(藏經洞)、榆林窟西夏第29窟和元代第3窟等各個歷史時期的8個洞窟,系統地展示了敦煌佛教藝術的發展史。除了「藏經洞」之外,其他7個石窟幾乎不對外開放。
  • 法門寺博物館——西行散記(45)
    它是以收藏、保護、展示和研究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珍貴文物為主要內容的專題性佛教藝術博物館。法門寺珍寶館中陳列大唐珍寶2000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71件,國家二級文物37件。藏品等級高、質量精、種類齊全,是陝西省88個博物館中國寶級文物比例最大的一個博物館。
  • 隴東石窟秘境丨佛法東漸,穿越陝甘(10.1-10.8)
    09月30日(星期三)西安集結用餐:不含餐住宿:西安印力諾富特酒店10月01日(星期四)藥王山石刻、銅川博物館用餐:早中晚餐住宿:銅川大廈10月02日(星期五)彬縣大佛寺、北石窟寺用餐:早中晚餐住宿:慶陽希爾頓歡鵬酒店10月03日(星期六)王母宮石窟、涇川博物館、羅漢洞石窟用餐:早中晚餐住宿:華亭賓館 10月04日(星期日)
  • 洛陽博物館敦煌、雲崗、龍門三大石窟藝術聯展(一)敦煌石窟篇
    洛陽博物館正在展出的《絲路華光》敦煌、雲崗、龍門石窟藝術聯展,給洛陽的朋友們帶來了福音,在家門口就可以欣賞到敦煌、雲崗、龍門三大石窟的藝術精華。敦煌石窟敦煌石窟,是敦煌地區石窟的總稱,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縣榆林窟、東千佛洞、水峽口下洞子石窟、玉門市昌馬石窟。
  • 12月10日,到海南省博物館看「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
    記者 汪承賢攝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9日消息(記者 陳望)12月9日,記者從海南省博物館獲悉,「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將於12月10日在省博展出,此次展覽通過八個篇章,共100餘件展品和莫高窟第320窟複製洞窟,全方位呈現了敦煌石窟的千年營建歷史、絲路多元文化交匯的藝術結晶和敦煌文化的博大恢宏。
  • @三亞 12月10日,到海南省博物館看「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
    記者 汪承賢攝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9日消息(記者 陳望)12月9日,記者從海南省博物館獲悉,「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將於12月10日在省博展出,此次展覽通過八個篇章,共100餘件展品和莫高窟第320窟複製洞窟,全方位呈現了敦煌石窟的千年營建歷史、絲路多元文化交匯的藝術結晶和敦煌文化的博大恢宏。
  • 12月10日,到海南省博物館看「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
    記者 汪承賢攝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9日消息(記者 陳望)12月9日,記者從海南省博物館獲悉,「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將於12月10日在省博展出,此次展覽通過八個篇章,共100餘件展品和莫高窟第320窟複製洞窟,全方位呈現了敦煌石窟的千年營建歷史、絲路多元文化交匯的藝術結晶和敦煌文化的博大恢宏。
  • 「飛天神韻·莫高精神——敦煌石窟文化藝術展」走進張掖
    10月16日,「飛天神韻•莫高精神——敦煌石窟文化藝術展」在張掖市博物館揭幕。展覽由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甘肅省文物局主辦,中共張掖市委宣傳部、敦煌研究院、張掖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甘州區委宣傳部、甘州區文體廣電和旅遊局承辦,張掖市博物館、甘州區博物館協辦,展期3個月。
  • 【敦煌展演】到海南省博物館看「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
    記者 汪承賢攝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9日消息(記者 陳望)12月9日,記者從海南省博物館獲悉,「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將於12月10日在省博展出,此次展覽通過八個篇章,共100餘件展品和莫高窟第320窟複製洞窟,全方位呈現了敦煌石窟的千年營建歷史、絲路多元文化交匯的藝術結晶和敦煌文化的博大恢宏。
  • 敦煌遊學丨流沙墜簡——絲路訪古之旅(10.27-11.2)
    石窟壁畫從早期石窟所保留下來的中心塔柱式這一外來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藝術家在接受外來藝術的同時,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為中國民族形式 其中不少是現存古建築的傑作巴黎藏敦煌遺書(沙州都督府閣經)有記佛龕之文日:「右在縣東(壽昌縣)六十裡,香舊圖雲,漢(闕)佛龕百姓更營造。」推測文中所記佛龕當指此。據此可知,西千佛窟始創年代應早於莫高窟,至少應與莫高窟屬同時代建造。
  • 敦煌月牙泉——西行散記(13)
    敦煌月牙泉古稱沙井,又名藥泉,位於鳴沙山的北麓,長約100餘米,寬約25米,平均水深4.2米,水質甘冽,澄清如鏡。因水面似一彎新月而得名。它的神奇之處在於:地處戈壁而泉水不濁不涸,是茫茫沙漠中千年不涸的一眼清泉。泉處沙山的包圍之中,遇烈風而不被流沙所淹沒。「泉映月而無塵」、「亙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這種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獨特地貌,確為「天下奇觀」。
  • 浙江美術館變成了「敦煌石窟」
    今天,整個浙江美術館被打造成了巨大的「敦煌洞窟」,配合綿延到明年3月16日的「煌煌大觀——敦煌藝術展」。 「煌煌大觀——敦煌藝術展」杭州開幕莫高窟第158窟西壁佛臺廣場上矗立著「莫高窟」的牌坊,一進門就是莫高窟158窟的標誌性臥佛;牆上都是石窟壁畫,甚至角落擺放的植物都來自戈壁——今天,整個浙江美術館被打造成了巨大的「敦煌洞窟
  • 美國蓋蒂藝術中心將展敦煌文物
    建於五胡十六國晚期北涼時期的第275號窟,是莫高窟現存時代最早的洞窟之一。   本報訊 「敦煌莫高窟:中國絲綢之路上的佛教藝術」將於2016年5月在美國蓋蒂藝術中心呈現。本次展覽由蓋蒂保護研究所、蓋蒂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及敦煌基金會聯合舉辦,屆時將展出來自敦煌莫高窟的3個著名石窟的全尺寸複製窟以及全世界現存最早的完整印刷書籍——來自藏經洞的《金剛經》。   據悉,此次展覽的籌備歷時3年,是蓋蒂藝術中心最複雜、工程量最大的展覽之一。
  • 雲岡石窟,是如何開鑿的?(下)
    (點擊頭像進入主頁,查看上文)❸ 甚至反向影響了早於其開鑿的敦煌石窟·雲岡石窟》[M].文物出版社,2016年4:彭明浩》[M].文物出版社,2006年10:李雪芹>雲岡石窟文物研究所,《雲岡石窟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M].文物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