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一怪人,被二流高手吊打,後卻自立門派,傳人成天下第一

2020-10-29 蠢哥哥聊歷史

武俠的世界中總是會充斥著各種離奇的事件,比如主角們總能夠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習得神功,三下五除二就從江湖小白一躍成為頂尖高手,這種現象在金庸筆下也屢見不鮮,這也無可厚非,畢竟讓讀者們看得爽也是作品有生命力的表現,只是苦了書中那些配角,即便登場時牛氣哄哄,也難免被主角吊打。


本文要提到的金庸筆下的這位配角就是這麼一個怪人,他本人是被二流高手吊打,可見其實力比二流還不如,但後來他卻開宗立派,他的傳人還成了天下第一高手,這就顯得很不可思議了。

一、金庸筆下的武功傳承

金庸筆下的武俠故事之所以總能給人一種莫名其妙的史詩感就是因為他十分注重「傳承」這件事,而傳承自然是通過師父與徒弟來進行,通常情況來說應該是「名師出高徒」,但金庸筆下大部分的徒弟卻都不如師父。

比如雙鵰中郭靖到了後期已經是那「天下第一高手」頭銜的有力爭奪者,然而作為一個師父他卻是十分失敗的,因為他的幾個徒弟包括大小武和自己的親女兒郭芙基本全都是草包。

(楊過劇照)


又比如《倚天屠龍記》中的張三丰作為武當派的祖師爺,他年過百歲依然是武林至尊,武林中人無人不服,但他的徒弟們比起他來說可就差遠了,唯一一個算得上頂尖高手的張無忌也並非因為他的武當武功才厲害,而是乾坤大挪移和九陽神功的基底。


(小龍女劇照)


厲害的師父教出的徒弟尚且如此,若是當師父的人武功本就不咋地那還得了?教出來的徒弟不是會一代比一代差嗎?還真不是如此,金庸筆下有位怪人作為「師父」來說只是武功平平,但他的傳人中卻出了天下第一高手。

二、被二流高手吊打

《神鵰俠侶》的故事是被分為「十六年前」和「十六年後」兩個部分,在故事的前半段中,尤其是在故事開篇的階段,主角楊過的武功連三流都算不上,而此時的小龍女的武功最多也就二流而已,但她卻吊打了一位高手,那人就是郝大通。

郝大通乃是全真七子之一,全真七子是那「中神通」王重陽的弟子,他們即便算不上一流高手,也算是二流中頂尖的了,尤其是丘處機,一人就能夠對付江南七怪,可見其實力不俗,但郝大通雖是七子之一,卻連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小龍女也打不過,這大半輩子的武功算是白練了。

(全真教劇照)


郝大通在書中唯一拿得出手的戰績就是殺了孫婆婆,說來還不是什麼光彩的事,甚至在一部分讀者看來,楊過後期應該是要找郝大通算帳的,孫婆婆可是楊過在古墓派的引路人呀,郝大通該慶幸楊過沒有這麼做,放下了仇怨,否則也不會有後來他開宗立派的故事了。

三、成為宗師

全真教在《神鵰俠侶》結束之後就再沒在金庸的故事中出現過,但郝大通的故事並沒有結束,歷史上真實的華山派就是由郝大通所創,就這麼一位二流高手居然開宗立派了,就如前文所述,郝大通自己武功都不咋地,他能教出什麼厲害的傳人?

(袁承志劇照)


但根據故事背景設定在《神鵰俠侶》之後的幾部作品來看,郝大通的華山派還真是壯大了起來,一度成為中原六大門派之一,而在他的所有傳人中,那風清揚可以說是當過一段時間的天下第一,不過風清揚用的是獨孤九劍並非華山武功,所以排除在外。

而在《碧血劍》中又有穆人清和袁承志這兩位華山門人,他們也都各自成為一段時間的天下第一,可以說是將華山派發揚光大了,這事兒對於郝大通這個金庸武俠體系中的二流高手而言就顯得很不可思議了。


相關焦點

  • 它是金庸筆下最低調的門派,卻擁有驚豔江湖的武功,不是逍遙派
    在金庸先生筆下很多門派,其中以少林寺、全真教、武當派等為武林中的泰山北鬥,地位和實力不可撼動。另外還有不少其他門派,比如峨眉派、崆峒派、華山派之類,雖說名氣沒有也別大,但至少也是二流的門派。其實,除了以少林為主的武林大派之外,在江湖中還存在很多神秘的隱藏門派,只不過不為人所知,或者是門派的行事隱秘,故意不暴露自己。而今天就給大家講講一個門派,它是金庸筆下最低調的門派,卻擁有驚豔江湖的武功,你知道是哪個門派嗎?
  • 金庸筆下一怪人,時而有絕世高手水平,時而被人吊打淪為三流武者
    武俠小說都逃不出一個「套路」,即是故事的主線多數都是記錄主角們是如何一步一步成為絕世高手的過程,即便是金庸老先生的作品也不例外,楊過、段譽、虛竹、郭靖、張無忌等人皆是由江湖菜鳥成為一代大俠,讀者可以明顯看到一個角色在書中不同階段所展現的武功水平是完全不同的。
  • 金庸筆下此人身懷神功,卻與三流高手打成平手,還被視為天下第一
    ,前文中提到的這些高手都在這方面十分耀眼,而本文要提到的這位卻不是,他與誰打都是平手,卻也被視為天下第一高手。一、天下第一高手金庸筆下的每一部作品中都會有一個「天下第一高手」,只不過不同時代的第一高手之間水平存在些許差距,這是很正常的,就如前文提到的《天龍八部》中第一高手無疑就是掃地僧了,他力壓天龍四絕的戰績足以證明他的實力是超出旁人一截的,主角蕭峰也只能仰望他
  • 金庸筆下有門雞肋神功,高手練成後走火入魔,菜鳥練成後被人吊打
    ,只不過多數人也許忽略了一門相對雞肋的神功,高手是把自己練得走火入魔,而菜鳥雖然能練成,卻又被人吊打,那麼這門神功到底強不強?而從《九陰真經》和《九陽真經》的修煉者來看,這兩本經書給習武之人武功帶來的提升是肉眼可見的,比如黑風雙煞在練了《九陰真經》的武功之後成了二流的高手,而五絕級別的高手也都或多或少染指其中武功,至於《九陽真經》更不用說,無色禪師以它創出少林九陽功,讓少林從「火工頭陀事件」之後重新站起來,張君寶和郭襄更是各創峨眉九陽功和武當九陽功,各自開宗立派,主角張無忌也因它而活了下來
  • 金庸先生筆下,五個「天下第一」,丐幫獨得其二
    「天下第一」,這好像是武林中人追求的終極目標。他們勤奮習武,在江湖中闖蕩,為的就是能夠揚名立萬,甚至成為天下第一。但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要得到這個「天下第一」的稱號,那是何其艱難。「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在金庸先生筆下,確實有些是公認的天下第一。還有一些自封的天下第一,那是作不得數的。
  • 金庸筆下最慘的3個門派,都曾出過絕世高手,後卻被三流高手欺負
    ,相對於個人而言,一個門派要在江湖中屹立不倒更是難上加難,尤其是在金庸的武俠體系中門派的興衰幾乎都是肉眼可見的,於是也就有了本文要提到的三個門派,它們原本都是武林大派,也都出過絕世高手,後來卻都被三流高手欺負。
  • 金庸筆下最強龍套,年輕時武功天下第一,老了之後卻被少女吊打
    ,卻能夠意外在猿腹中習得九陽神功,繼而練成乾坤大挪移。,他就曾經創出了一套絕世武功,堪稱當時的第一高手,不過當他老了之後卻是成了被人吊打角色。(楊過劇照)在金庸所有作品中能夠自創武功的人其實並不多,通常這類人到了最後都會自立門派成為一代宗師,這類人還基本都不是主角,除了《神鵰俠侶》中的楊過之外,其他的主角幾乎都沒有自創武功的經歷,所以能夠自創武功的角色也算是受到金庸青睞了
  • 金庸筆下逍遙派沒消失,有位傳人將它延續,成了兩個不同的門派
    (逍遙派劇照)由於金庸筆下的故事都是有時代背景設定的,而且各部作品中又存在著各種細節上的關聯,所以在同一個武俠體系世界觀中的故事就存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傳承」,金庸筆下的傳承幾乎是肉眼可見的,比如少林、華山等門派的傳承就十分直觀,不同時代的這些門派有興衰變化,不過對於另一些相對隱秘的門派來說,他們的故事就不那麼明朗了,就比如逍遙派。
  • 金庸小說最被忽略的門派,只有兩個人,卻都有天下第一之名
    武俠世界乃是精彩的,武俠世界也是兇險的,因此那個江湖武林與現代社會其實差不了多少,都流行「抱團取暖」,所以在金庸小說的當中便出現了許多門派,縱觀金庸全書有三個門派名氣最大,分別是少林、武當以及丐幫,其中少林寺乃是武林泰山北鬥般的存在,武當則因為張三丰的成就而名動中原武林,至於丐幫的優點則在於人數多。
  • 金庸筆下被高估的14位反派,登場時顯得很牛,後來卻都只能被吊打
    打個比方,若是在主角還很弱的時候就安排給他一個很強的敵人,那麼故事也許就要提前完結了,所以主角初期面對的敵人都是比較弱的,但如果作者將那人描述得很弱又會讓角色失去魅力,讓讀者不期待對決,所以描述上又會誇張,於是矛盾就來了,有些在故事前期登場的角色看起來很強,到了後期總是難免掉價,甚至被人吊打,這種情況在金庸筆下也很常見,比如下文提到的這十四位反派
  • 金庸筆下最幸運的4個人,生對時代成一流高手,早生百年會被吊打
    金庸筆下的各部作品都設定了時代背景,換言之他就是以武俠的角度來寫了一段又一段的武俠史,雖然他的這些故事之間並不能算是「無縫連接」,但也算是讓人直觀的看到了自《天龍八部》北宋哲宗時代一直到清朝的武林故事,而武林的衰敗也基本是肉眼可見的。
  • 金庸筆下最幸運的4個人,生對時代成一流高手,早生百年會被吊打
    金庸筆下的各部作品都設定了時代背景,換言之他就是以武俠的角度來寫了一段又一段的武俠史,雖然他的這些故事之間並不能算是「無縫連接」,但也算是讓人直觀的看到了自《天龍八部》北宋哲宗時代一直到清朝的武林故事,而武林的衰敗也基本是肉眼可見的。
  • 逍遙派最後一位傳人,虛竹退隱後,那人通曉天下武學堪稱天下第一
    金庸筆下的大部分武林門派都是有現實原型的,比如中原武林最享譽盛名的少林、武當,在他們之下還有華山派、青城派、峨眉派、崑崙派、崆峒派等等,甚至就連丐幫也真實存在,只不過他們顯然不是金庸筆下描繪的那般,是以採生折割為手段謀取私利的邪派。
  • 金庸筆下3位被高估之人,書中表現二流,卻被讀者吹成天下第一
    ,他們在讀者心中的形象與書中描述的形象其實是不大相符的,明明只是二流水準,卻都被吹成武林神話,甚至堪比掃地僧級別的人物,這就不太合適了。一、蕭遠山《天龍八部》所處的北宋哲宗時代算是金庸筆下的武學巔峰時代,而在讀者心中,那蕭遠山是與慕容博、鳩摩智、蕭峰一同被稱為「天龍四絕」,的確,除了掃地僧之外,他們就是這個時代的最強者,不過蕭遠山這個角色要分為兩個階段來看,多數人認為三十多年前雁門關外一役的他是天下第一
  • 金庸筆下此4人都曾是天下第一,武功卻越練越弱,淪落到被人吊打
    ,他一登場便是力壓了天龍四絕,再加上「內力」的設定,似乎年齡只會讓武林高手越來越強,但這事在金庸筆下又不是絕對,因為他筆下就有這麼四位高手,曾經都是天下第一,武功越練越強,後卻淪為被人吊打的角色。蕭遠山以一人之力殺敗了群雄,當時的場面只能用慘烈來形容,甚至讓智光大師、趙錢孫等人留下心理陰影,蕭遠山若不是此時的天下第一,那誰又配得起這個名號?可惜蕭遠山在萬念俱灰之時縱身一躍,跳下了懸崖,僥倖未死後潛伏少林學了少林武功,再出山時卻被掃地僧吊打。
  • 金庸筆下此人本是正道第一高手,後淪為惡人,結果被無名之輩吊打
    在那些俗套的網絡文學中,好人仿佛都有一顆聖母心,無論如何都不會動搖自己心中的正義,而壞人往往都有一顆黑心,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就如同棋子一般,毫無感情,而金庸筆下的人物則會更為真實一些,讀者可以明顯感受到書中一些角色隨著故事劇情的發展而產生的種種變化,比如惡人會被感化,好人也可能會因為某些原因而墮落,本文就聊一聊一位墮落的正道。
  • 金庸筆下有6人武功勝過達摩,書中暗示他們都有天下第一的傳人
    提到金庸武俠裡的高手,許多朋友可能立馬就會想到達摩祖師,書中記載此人當年在少林寺後山閉關九年,悟出了許多奧妙絕技,也因此奠定少林武學的基礎,然而各位朋友不知道的是,在新修版作品中,達摩祖師的實力已經被金庸先生削弱了許多,少林寺七十二絕技也不再是達摩祖師所創,而是改為由歷代少林高手畢生武學的精華凝結而成。
  • 金庸小說有一個門派很厲害,只有兩個人,卻創造了四個天下第一
    今天我們繼續聊金庸武俠小說,聊聊金庸筆下的門派。金庸筆下的門派很多,聞名遐邇的少林、武當、全真,都是江湖上的扛把子級別的存在。不僅弟子眾多,而且高手頻出。少林寺有達摩、掃地僧般的神人,武當派有張三丰,全真教王重陽、周伯通等人,除了這三家外。逍遙派也是不可忽視的力量,無崖子、李秋水、天山童姥、虛竹,都是頂尖高手。
  • 金庸筆下盛產高手的3大「門派」,成員無一弱者,卻總是出現叛徒
    而武俠小說中絕大多數人都會加入各種門派。門派就如同他們身後的靠山,即便是出門在外遇上惡徒,只要自報家門「吾乃某某門派弟子」,只怕對方也要三思而後行,甚至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但門派也分兩種,一是臭魚爛蝦的集合,如什麼黃河幫、海砂幫、三十六洞七十二島之類的,而金庸筆下最強的三大「門派」應該就是本文要提到的這三個了,幾乎人人都是精英,而且總是出叛徒。
  • 金庸筆下盛產高手的3大「門派」,成員無一弱者,卻總是出現叛徒
    而武俠小說中絕大多數人都會加入各種門派。門派就如同他們身後的靠山,即便是出門在外遇上惡徒,只要自報家門「吾乃某某門派弟子」,只怕對方也要三思而後行,甚至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但門派也分兩種,一是臭魚爛蝦的集合,如什麼黃河幫、海砂幫、三十六洞七十二島之類的,而金庸筆下最強的三大「門派」應該就是本文要提到的這三個了,幾乎人人都是精英,而且總是出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