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文學」:調侃還是炫耀

2020-11-28 光明日報

富麗堂皇的凡爾賽宮是奢華貴氣的代名詞,「凡爾賽文學」概念的形成一定程度上與之相關。圖為凡爾賽宮內景。資料圖片

網友總結的「凡爾賽三要素」。資料圖片

【熱點觀察】

最近,「凡爾賽文學」在網上火了,「凡爾賽文學」作品不斷湧現,還上了熱搜,微博、抖音、知乎、百度等平臺上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都有很高熱度。此前局限於圈層的「凡學」破圈而出,「凡爾賽研習小組」受到關注,「凡爾賽文學」概念演化過程得到梳理,一些名人的「凡爾賽」言論也被挖掘出來。一時間,形成了一種值得思考的網絡文化現象。

1.「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梗

有人指出,「凡爾賽文學」概念受到了講述法國凡爾賽宮貴族生活的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的啟發。凡爾賽是法國的一個小鎮,距巴黎十多公裡。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曾在那裡建造了富麗堂皇的凡爾賽宮,使它成為奢華貴氣的代名詞。

根據網友的總結,「凡爾賽文學」是「一種表演高級生活的精神」,但又不正面、直白地描述或展示生活之高端,而是用輕描淡寫的語氣和言辭,看似漫不經心地說某個話題或故意流露出某個細節,來展現自己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所以,有人提出,「凡爾賽文學」是「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的耀」;也有人把「凡爾賽文學」的內容概括為漫不經心地做作、故作困擾的炫耀、欲拒還迎的責怪。還有人總結了「凡爾賽文學」的三大要素,即先抑後揚、明貶暗褒,自問自答,靈活運用第三人稱視角。

筆者認為,網上流行的「凡爾賽文學」應區分為兩類。一類是真心炫耀。此類「凡爾賽文學」所表述的內容或許是真實的也或許是虛假的,但不論如何,創作者自我炫耀的心態是真的,這可稱為炫耀的「凡爾賽文學」。另一類則是藉此調侃。此類「凡爾賽文學」只是借用這種網絡流行句式,完成某種話語修辭,並非為了炫耀,而只是為了營造場景、增強思想或情緒的表達效果,這不妨稱為形式化了的「凡爾賽文學」或者作為文體的「凡爾賽文學」。二者的區別類似於真實的街頭叫賣與舞臺上的《賣布頭》,後者更具欣賞性。

2.「凡爾賽文學」裡的心理與修辭

區分兩種「凡爾賽文學」,有助於我們更清晰地發現其文化和心理基礎。作為炫耀工具的「凡爾賽文學」,植根於人性深處的炫耀心理。炫耀之心,古已有之。《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項羽富貴還鄉的渴望,不但表現出炫耀之心,而且表明熟人社區是更好的炫耀對象。這或許也為「凡爾賽文學」多現於朋友圈提供了佐證。民間還流傳著這樣的笑話,某人家貧,吃不起肉,出門時用肉皮把嘴抹得油光鋥亮,讓人以為自己吃了肉。如果說項羽尚屬「實力炫耀」,肉皮抹嘴者則是「打腫臉充胖子」,用嘴上淺淺的油光來暗示腹中大有油水,這一細節很得「凡爾賽文學」之真諦,也說明「凡爾賽文學」有深刻的心理基礎。

作為文體的「凡爾賽文學」,實際上是一種修辭術。通過運用諸如正話反說、翻轉、對比、錯位等各種手法,造成強烈的場景效果,帶給人超越語言之外的感受。網友說李白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是古人的「凡爾賽」,這當然是戲說。但這種修辭技巧其實古已有之。《世說新語》記載了謝安的故事。淝水之戰時,謝安正和人下棋。一會兒戰報送到,謝安看完,沒有說話,繼續下棋。對弈者探問戰局如何?謝安不動聲色地答道:「小兒輩大破賊。」在捷報面前,謝安的氣度表露了真正的貴族氣質。如果我們腦補一下「小兒輩大破賊」這句話的場景效果,可以品味到其正體現了「凡爾賽文學」之修辭精髓。

時下的文化熱點大多離不開網絡傳播環境。「凡爾賽文學」成為文化現象也與網際網路的傳播特性分不開。當下,網際網路成為信息傳播的主渠道,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的崛起,讓人們時刻沉浸在網絡語境之下。網絡不僅傳播熱點,而且製造熱點。網絡平臺不但決定我們「怎麼看」,而且決定我們「看什麼」;不但決定我們「說什麼」,而且決定我們「怎麼說」。換言之,網絡不僅促使人表達心理狀態,而且幫助人完成表達的修辭。同時,網際網路強場景化、強互動性的特點,放大了情緒易於互相影響的特性,並使其傳播更加便捷。「凡爾賽文學」具有語義濃縮、形式固定、場景生動等特徵,又反映社會心理心態,十分符合網絡傳播的需要。

3.熱衷於「凡學」可能影響青春的選擇

對於「凡爾賽文學」及其流行,應辯證分析,理性看待。作為炫耀的「凡爾賽文學」以「曬生活」之名行炫耀之實,流露出不健康的心態。如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所說,「一個人越自卑,尋求優越感的要求就越強烈」,優越感和自卑感是一塊硬幣的兩面,而自卑又是焦慮的孿生子。即便是前文所述項羽式的實力炫耀,背後埋藏的也是缺乏自信的心態,肉皮抹嘴式的「炫耀」,更是阿Q精神的變體。刻意打造「高級生活」來填補空虛的內心,反映的是自我認知和社會認可產生落差之後的「過度補償」心理。這樣的「凡爾賽文學」實質是網絡環境裡的表演行為,暴露出虛偽的人生態度和扭曲的價值觀念。

如果只是把「凡爾賽文學」作為修辭術,進行玩「梗」的文字遊戲,調侃自嘲,放鬆心情,只要不對他人造成攻擊和傷害,偶一為之,倒也無可厚非。生活在快節奏的當代社會中,確實需要解壓閥,這類「凡爾賽文學」像無害的「自黑」或「吐槽」,起到了情緒解乏和緩解焦慮的作用。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凡爾賽文學」值得鼓勵。語言是思想的外殼,修辭看似外在形式,其實對審美趣味、思想言行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凡爾賽文學」的過度傳播,可能催生、助長玩世不恭的心態,損害對待生活、對待自我的正確態度。

截至2020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9.4億,青少年網民佔有相當數量。網絡文化質量直接關係社會文明素養。目前,「凡學」在多種文藝作品中都有所表現。一些文藝作品不表現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卻熱衷販賣富貴奢靡的想像,用虛假的臆想替代豐富的生活,把美好的理想折現為實利化和物質化的內容,以他人眼中的「成功」定義自我價值和人生意義,在做作中迷失自我。尤其是對青少年網民而言,如果熱衷於「凡學」,沉迷於修辭狂歡帶來的心理快感,很有可能影響青春的選擇,放棄腳踏實地的奮鬥,錯過人生最美麗的風景。

網絡流行詞火得快,消散得也快,也許過不了幾天,「凡爾賽文學」就會和許多曾爆紅的「梗」一樣,被網友創造的新「梗」代替。但是,「凡爾賽文學」的流行給我們的提示不應輕易忘卻,這就是網民的心理狀態需要更多關注和疏導,自我表達也需要更有效的引導。

網絡文藝對此責無旁貸。在網際網路環境中,泛文藝已成為網民在社交網絡中自我表達和互相交流的重要手段。在網絡社交大潮中,時起時落的各種「梗」,生動說明了這一點。而網絡文藝往往成為「梗」的原型和來源。當前,面對不斷拓寬的網際網路空間和覆蓋人群、領域越來越廣泛的網絡生活,更應生產創作數量更多、用戶更細分的網絡文藝作品,以滋養網民的心靈,增強其精神力量,提高其審美素養,引導他們把注意力轉移到發現和弘揚蘊藏於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中的生活之美、人性之美、理想之美。

(作者:胡一峰,系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中國文藝評論》副主編、編輯部主任,本文系2019年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項目「新時代中國文藝評論話語體系研究」階段性成果)

相關焦點

  • 光明日報刊文:「凡爾賽文學」,調侃還是炫耀
    所以,有人提出,「凡爾賽文學」是「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的耀」;也有人把「凡爾賽文學」的內容概括為漫不經心地做作、故作困擾的炫耀、欲拒還迎的責怪。還有人總結了「凡爾賽文學」的三大要素,即先抑後揚、明貶暗褒,自問自答,靈活運用第三人稱視角。筆者認為,網上流行的「凡爾賽文學」應區分為兩類。一類是真心炫耀。
  • 「凡爾賽文學」火了!這是什麼梗?調侃還是炫耀
    「凡爾賽文學」:調侃還是炫耀  【熱點觀察】   最近,「凡爾賽文學」在網上火了,「凡爾賽文學」作品不斷湧現,還上了熱搜,微博、抖音、知乎、百度等平臺上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都有很高熱度。所以,有人提出,「凡爾賽文學」是「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的耀」;也有人把「凡爾賽文學」的內容概括為漫不經心地做作、故作困擾的炫耀、欲拒還迎的責怪。還有人總結了「凡爾賽文學」的三大要素,即先抑後揚、明貶暗褒,自問自答,靈活運用第三人稱視角。  筆者認為,網上流行的「凡爾賽文學」應區分為兩類。一類是真心炫耀。
  • 「凡爾賽文學」:炫耀、諷刺還是社會洞察?
    「凡爾賽文學」源起最近,一個名為「凡爾賽文學」的梗火了,先後登上微博、知乎等社交平臺熱搜,成了全國網友的「快樂源泉」。也許之前你從未聽說過「凡爾賽學」,但你一定不知不覺接受過「凡爾賽式」的信息衝擊。「凡爾賽」的主要陣地在社交網絡,最大的特點在於不經意間地露富、拐彎抹角地炫耀、潤物細無聲地展示一種高端品質生活,背後都有一個隱約的主旨:「哎呀人家也不想這樣啦,可我就是這麼富/帥/美/厲害怎麼辦?」熟練掌握「凡爾賽文學」的「朋友圈貴族」們,也被戲稱為「凡學家」。更日常的「凡爾賽」則出現在每個人的朋友圈。
  • 凡爾賽文學——炫耀留給自己,尷尬留給別人
    這兩天,與「從五百平米的床上醒來」的霸總文學不相上下的「凡爾賽文學,成了網友最近的歡樂源泉。,這便是凡爾賽文學。《 凡爾賽玫瑰 》的漫畫。這種浮誇的畫風被博主「小奶球」稱為凡爾賽文學不僅如此,凡爾賽小組也建立起來,很多網友在組裡盡情發揮想像,開展凡爾賽文學之路。
  • 被「凡爾賽文學」承包快樂的一天,何炅的解釋言簡意賅
    文/咖啡網絡上突然出現一個熱詞:凡爾賽文學。大家都說,今天一整天的快樂都被它承包了。看了網友的討論,終於知道是什麼意思,原來,凡爾賽文學就是在社交平臺上,用一種看似平和的文字,不經意間流露出自己的優越感。
  • 「凡爾賽文學」是個什麼鳥?
    這兩天看了庫小七站長群裡有關凡爾賽文學方面的文章,感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慨嘆自己的的確確是個井底之蛙,網絡上出現這麼火爆的一個文學現象,自己這個也許勉強可以算得上的文學愛好者竟然對此一無所知,真是慚愧萬分,於是急忙充分利用空閒時間惡補了一通有關「凡爾賽文學」的知識,算是對這個新鮮事物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
  • 「凡爾賽文學」不過是用高級掩蓋貧瘠
    「凡爾賽文學」的風格是這樣的:「疫情期間不敢出去看電影,只能去自家三樓的放映室看,雖然少了那個感覺,不過還好有我們家寶貝陪我。」看上去是抱怨,但關鍵信息是「自家三樓的放映室」,既不經意透露出萬貫家財,且有佳人相伴。有網友總結「凡爾賽文學」的三要素:明貶暗褒、自問自答、靈活運用第三人稱視角。說白了,就是拐彎抹角地炫耀。
  • 凡爾賽文學,可能是對凡爾賽的侮辱?法國人多低調啊
    凡爾賽多低調啊 本身就是一個農村你知道凡爾賽文學麼?我問一個朋友。貴氣逼人的鏡廳以浮誇、炫耀為核心創作精神的「凡爾賽文學」,近日再被網紅炒作起源於《凡爾賽玫瑰》 但是這和炫富沒有關係網紅說「凡爾賽文學」起源於《凡爾賽玫瑰》,是日本漫畫家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創造的浪漫主義「大女主」故事,女主角出身貴族,卻選擇與民眾站在一起,參加大革命後最終與愛人雙雙犧牲,從凡爾賽宮逃跑的路易十六夫婦也被送上斷頭臺。
  • 「凡爾賽文學」當禁
    來源:陝西日報最近,「凡爾賽文學」在社交網絡瘋狂傳播,它並非中法文學友好交流的衍生產品,而是一種網友自創的文體,其最大特點在於不經意間露富、拐彎抹角炫耀、潤物細無聲地展示一種高端品質生活。「凡爾賽文學」一詞的創始人、微博幽默博主「小奶球」表示,她是從講述18世紀末法國凡爾賽宮貴族生活的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中找到靈感,就想用這個詞來嘲諷那些「想用一種『樸實無華』的語氣來表達高人一等感覺」的人。先通過幾個例子,體會「凡爾賽文學」是如何「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的耀」的。比如,「真的太討厭了,男朋友送我的紅色法拉利太土了,直男就這審美嗎?」
  • 凡爾賽文學為什麼叫凡爾賽 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凡爾賽文學為什麼叫凡爾賽近日在朋友圈興起了一波凡爾賽文學體,很多人紛紛模仿這種寫作手法,文案先抑後揚,自問自答,那麼,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出處是什麼?下面八寶網小編就來說說。
  • 原來,家長們才是真正的凡爾賽文學的鼻祖……
    這兩天,「凡爾賽文學」突然火了起來。從朋友圈、微博等各種社交軟體上都可以看到很多人在討論凡爾賽文學。 什麼是凡爾賽文學? 家長才是凡爾賽文學的「鼻祖」 有孩子的父母應該都經歷過,在各種社交場合,難免會碰到那種愛炫耀孩子的父母。
  • 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意思 凡爾賽文學的定義?
    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意思 凡爾賽文學的定義?時間:2020-11-27 22: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意思 凡爾賽文學的定義? 1、凡爾賽文學,顧名思義,帶有凡爾賽氣質的文學形式。
  • 「凡爾賽文學」是什麼鬼?為什麼這麼流行
    挺突然的,這幾天我的社交網絡都被「凡爾賽文學」刷屏了。起因是一個ID名為「蒙淇淇77」的博主,發了很多這種清新脫俗的帖子,字裡行間無不是在「秀恩愛+炫富」。看似抱怨實為炫耀的文字表達,箇中玄機讓人嘆服!
  • 當重慶人遇上《凡爾賽文學》
    這兩天,相信大家的社交界面都被「凡爾賽文學」這幾個字刷屏了吧?這又是什麼文藝復興嗎?,變著花把生活炫耀了一圈。多用於帶有幽默感的調侃。凡爾賽文學起源於漫畫《凡爾賽玫瑰》,中世紀的貴族風,是少女漫畫的鼻祖,漫畫中主角的貴族生活常態。就是「凡學」中所炫耀的。最早從一個博主發布的一條視頻起,「凡學」以它及其具有辨識度的特點,陸續被越來越多網友效仿。
  • 「凡爾賽文學」大火,炫耀不是錯,炫耀沒有的東西才是錯
    最近,「凡爾賽文學」的討論熱度居高不下。本來在豆瓣小組活躍的神秘學科,這次火到了大眾的眼前。所謂凡爾賽文學,是一種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或日常交流中,通過一些反向描述,先抑後揚、明貶暗褒、自問自答、第三人稱誇自己等方式,假裝不經意間炫耀、秀優越的的方法。
  • 凡爾賽文學什麼梗? 凡爾賽文學的核心是要反著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凡爾賽文學什麼梗? 凡爾賽文學的核心是要反著來! 凡爾賽文學什麼梗?估計剛開始聽到這個大家都是一臉懵逼的狀態,但是重點是他今天火了,還上了熱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真正意義上的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
  • 凡爾賽文學什麼梗
    這個詞最早出自漫畫《凡爾賽玫瑰》,指的是那些在朋友圈裡發大段文字,明著訴苦實際上是在炫耀的內容。「凡爾賽文學」最近火了。這次出圈是跟一個叫「蒙淇淇77」的網紅有關。「凡爾賽」原本指的的是法國貴族的宮殿,而現在「凡爾賽」的引申義則指一種自我感覺是「貴族」的精神。
  • 談談有話說|「凡爾賽文學」是啥?你怎麼看?
    談談有話說 | 「凡爾賽文學」是啥?你怎麼看?最近,「凡爾賽文學」在社交網站上火了。所謂「凡爾賽文學」,其實是網友自創的一種表達方式,特點就是先抑後揚、明貶暗褒,以不經意的方式來炫耀和露富。隨著「凡學」大熱,網友們也紛紛在社交平臺上玩起梗來,或是戲謔那些「凡學貴族」,或是用來互相調侃。對於「凡爾賽文學」,大家看法不一,有的人認為這只是一種調侃,只要玩梗適度就沒什麼不可以;也有的人認為這是在渲染拜金,會加重社會焦慮;還有的人擔心,部分青少年會對其中的描述信以為真,從而影響其正確價值觀的樹立。
  • 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玩意?都被迷暈了頭?
    凡爾賽文學一時火遍網絡,繼陰陽家之後凡學家又是大家調侃的對象。不太衝浪的人,應該還不清楚什麼是「凡爾賽文學」?簡而言之,凡爾賽文學指那些明貶暗褒、自問自答、裝腔作勢,秀優越的言語。為什麼要用「凡爾賽」來概括這種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耀的行為呢?
  • 凡爾賽文學的定義 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
    凡爾賽文學的定義凡爾賽文學,顧名思義,帶有「凡爾賽」氣質的文學形式。凡爾賽可以看做一個形容詞,指代「在社交平臺用看似平和的文字,不經意間流露出自己的優越感」,簡稱「得了便宜還賣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