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書法藝術,如果想要寫出自己高大上的作品,印章是必不可少的一門藝術。一幅好的書法作品,印章的使用很講究,印章落在哪裡都有一定的原則。文首、落款分別用哪一種印章,都有講究,不是隨便可以蓋印。要學會用印,下面這些印章的常識不能不懂。今天夢筆生輝,就與大家一起來分享印章的一些基本常識,希望對您的書法創作有幫助。



第一、印章的來歷和分類
要學會用印,首先要了解印章的基本常識。據史書記載,我國印章藝術起源於商周時期,成型於唐朝鼎盛時期。盛唐時期的「貞觀」、「開元」、「秘閣」等印識,是閒章的最初藝術。而真正把印章與書法完美結合起來,是在宋朝時代。其次,要懂得印章的分類,一種是按內容分,有肖形印和文字印;按凹凸分,有白文印和朱文印;按身份分,有天子印,也稱為「璽」,而官員的印稱為「官印」;按材質分,有玉印、金印、銅印、石印、木印等;按功能分,有名號印和閒章。




第二、印章的中名號章有什麼用途
名號章是書法藝術中廣為應用的印章種類。所謂的名號章,實際上就是指書寫作品的人,其姓名和字號,如董其昌,姓董,名其昌,字玄宰,號思白,別號香光居士 。號就是指除姓名之外的稱謂,如寒水居士,陰山雅人等。作者給自己安一個號,實際上就是表達一種符合自己身份寓意的一種稱呼,表達一種優雅的文化內涵。我們經常在一幅作品的落款處看到「某某居士題」等字樣。
雕刻名號章很講究,一般的人都有幾種型號大小不一的名號章,每一種名號章的大小與題款字大小相宜,既不能大於題款字,也不能小於題款字。名號章一般落在題款的最後一字後面。如果是橫批,鈐印在下款的左邊。為了突出題款的濃淡輕重,有不少人在空白處尚有餘留的情況下,蓋白文印和朱文印。一般朱文印是名章,而白文印是號章。


第三、印章中的閒章有哪些、如何用
上面我們說到了名號章,下面我來說一說閒章。閒章看似稀裡古怪,實際上大有用處,也是很多書法家的「至愛」。因為,閒章是名號章以外所有印章的總稱,它可能是一枚生肖印,也可能是一枚金文印,或者是一枚象形印。閒章也可以是齋館印、籍貫印、格言印、趣味印,如「墨緣」等等。閒章如何用呢?大致有如下幾種用法。
1.引首章
就是鈐印在正文的起首處,這種引首章的形狀一般為橢圓形、長方形或不規則形。這種印章要看文首字來定奪是否蓋印在首字旁邊,如果首字字體粗大,則印在第一和第二個字之間的旁邊。

2.壓角章
壓角章是為了能給正文的邊角更加醒目而蓋印,這種壓角章多為正方形和圓形。一般鈐印在正文的右下角,原則上不與名號章在同一水平線上,否則給人看起來有點呆板。在很多作品中,原則上蓋了引首章就不再蓋壓角章,以免給人一種畫蛇添足的感覺。除非是正文過於誇張,如草書字體,文中有多列字體的末字超越同一水平線,才考慮是否蓋壓角章。

3.腰章
腰章是鈐印在正文的右方中間的位置,形狀多為長方形,橢圓形。腰章可以刻四字格言和生肖。經常在書法的章法裡面與引首章一起用,其作用就是為了彌補文中空白而蓋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