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文薈丨午讀丨少年讀李白,中年讀杜甫,晚年讀蘇軾

2020-12-21 上遊新聞

01

少年讀李白

問起來誰是大唐氣象的代言人,第一人選非李白莫屬。屬於盛唐的風採,李白基本上都佔全了,他的絕代風華甚至一直延綿千年,影響到後世的萬千文人。

李白的風採,一言以蔽之,就是永遠的國民少年。當時的國民少年不僅會唱歌,會寫詩,還會喝酒,會舞劍,是背包客們的帶頭人,

他是遠近聞名的俠客,「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他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俠,沒有郭靖那樣的老氣橫秋,還要在襄陽英雄大會上慷慨陳詞一番。他是陸小鳳,是楚留香,是孟星魂那樣的少年郎。事了拂身去,深藏功與名。

他是嗜酒如命的酒仙,「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皇帝來叫他也是沒有用,酩酊大醉的時候,那裡顧得上你是貴人還是布衣?所以他很喜歡賀知章,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估計就是賀知章家中藏了很多美酒。

他還喜歡請客,請到千金散盡也一笑置之,摸摸身上,索性用掛著的金龜去換酒。即便是失意歸來時的《將進酒》,亦有著「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浩大氣勢。

他桀驁不馴,是不可能在體制內俯首低眉混飯吃的。高力士多得寵,即便一臉不情願,還是要乖乖給李白脫去腳上的靴子:楊貴妃多高貴,可是再高貴的女人李白也能讓她為自已捧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他寫的詩文最牛,「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特別崇拜他,經常寫詩給他,在離別之後屢屢夢見他,相信李白會是大鵬,有朝一日乘風而起,能扶搖直上九萬裡。

所以李澤厚會這樣說李白:「一副強橫亂闖甚至帶點無賴氣的豪邁風度,躍然紙上,這決不是宋代以後那種文弱書生或謙謙君子。」

這就是李白。

得意時豪放,失意時也不氣餒。他的頭上沒有高懸的利劍,不管年紀有多大,他永遠都是最輝煌的年代裡最得意的少年英雄,有著縱橫家風採的酒後狂徒。對名利金錢不屑,極度追求個性的張揚。雖然幾度春風榮辱,但仍然一路詩篇,一路豪情地傲岸著。

但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李白,沒有人能夠從始至終保持著這樣純粹且肆無忌憚的青春,好像永遠不會老去。

更多的時候,經歷過太陽的狀態,酒神的狀態,反而會更加覺得失落與空乏。這個時候,杜甫出現了。

02

中年讀杜甫

相比於李白的飛揚恣肆,年少輕狂,杜甫就要穩重許多。

杜甫活在今天,我們或許是不把他當聖人看,會發現他也是普通人,比我們高一點的普通人。甚至在更多的時候他不再是一位大詩人,他只是一個攜兒帶女背井離鄉的窮苦老頭。

他長得也很普通,甚至少年老成,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穩重。

他的確少年老成,像是小學生就天天想著報效祖國,好好學習一樣,從小就有特別的使命感,有著一股與年齡不符的沉著。杜甫有句話:詩是吾家事。「奉儒守官」是杜家的傳統,是「先臣緒業」。他所學的重點是「修文」。其祖父杜審言擅名詩壇,「吾祖詩冠古」,杜甫很是引以為榮。

他不是沒有李白那樣的條件,他的創作中亦有著「方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這樣絲毫不讓李白的飛揚恣肆。但是那只是縣花一現。責任和使命一直是他生命裡的主線。

他的詩歌總是和強烈的時代色彩相聯,安史之亂的縮影都在他的筆下:兵車行》、《麗人行》、「三吏三別」,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時候毫不手軟,穩紮穩打,直面社會黑暗,反映了一個時代加在無辜者身上的悲劇,哀切至極

而這些恰恰是他人格魅力的所在,在顛沛流離的歲月裡不單單抒寫個人的艱難和困頓,而是將自己的目光和情思由此及彼地推向那些比自已更為艱難的士兵和百姓。

他的穩重已經不僅僅是沉穩,而是更加發展成堅定和剛毅,背負著一個民族的山山水水往前走。

《史記》伯夷列傳中講過每個人許身的不同:「貪夫徇財,烈士徇名,誇者死權,眾庶馮生」

而杜甫這種對世界上的至真至善則是出自本能的追求。「士當以天下為已任」,這是杜甫沒有辦法放下來,令他自己也無可奈何的一份感情。正是由於這種幾乎是本能的關懷,成為杜詩光芒四射的精華。

但是這樣的堅定究竟意味著什麼,卻很難說得清楚。更何況期間還有數不盡的誤會和委屈。

03

晚年讀蘇軾

那年蘇軾貶在黃州,偏僻荒遠,人生空前低落,政敵卻仍不肯放手。理想與現實,入世與出世的矛盾交織在心頭,揮之不去。吃的也很貧乏,他寫《寒食帖》,寫小屋如漁舟,蒙蒙水雲裡。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

但是,這怎麼能是東坡居士生活的全部呢?

他能從早年所受的佛老思想中尋找安慰,吸取儒釋道三家中的精髓,為己所用,便是「慎靜以處憂患」的靜者思想。有了這個精神支柱,生活從此變得達觀起來,在謫居生活中隨性而適。正如他給子由信中所說的那樣「任情逍遙,隨緣曠放」。

他自己開荒種地,甚至不顧君子遠庖廚的教導,親自下廚烹製豬肉。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足。燜得一手好豬肉。清貧的生活從此多了些許滋潤,躬耕勞作的日子也有了生動的色彩。

所以在清苦惆悵之外,也有了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曠達與淡然。那些苦難和艱辛在歲月的流水間被打磨淡化,甚至帶上了一點浪漫主義的色彩,剩下的是人生的五味俱全。

所以,就算你是天下的主人也無法隨心所欲地左右一個人的人生。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以奪志。中國文人是有著自己立身的準則和信條的,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面對變幻莫測的生命長途,唯有不卑不亢的從容淡定才是無往而不勝的力量。

學會適應平淡,學會守住寂寞。困境困住的是信心,順境溜走的是初心

在近乎寡淡的味道中品味出平靜的滋味是一種大智慧。讓人恍然間明白漫長是一個必經的旅程,華彩只是最開始的部分。

萬物皆有其時,生活總有起落。

生命之河流在流過春日的激沛、夏日的熱烈、秋日的沉默之後,最終歸入冬日的安詳。

生命的曲折終歸平寂,寧靜才是不變的主題。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年少時讀李白,中年時讀杜甫,晚年時讀蘇軾,你就讀懂了人生
    >李白之「狂傲」人至中年,要有杜甫之「厚重」人之晚年,要有蘇軾之「豁達」-01-少年意氣,當奮昂向上少年之傲,應鐵骨錚錚少年人要狂,狂不是狂妄,而是有朝氣,有血性,奮發向上。屬於中年少年如絲綢般順滑,中年要有土布般厚重。
  • 為什麼都說少年讀李白,中年讀杜甫,晚年讀王維?
    《鮮衣怒馬少年時—唐宋詩人的詩酒江湖》這本書的作者是少年怒馬,唐詩宋詞骨灰級愛好者,微信公眾號大V,擅長將詩詞以段子的形式寫出來。作者把三十多位詩詞大神,涉及三百多首經典詩詞,用講故事的方式將一個人的一生娓娓道來,將歷史和詩人的人生際遇、詩詞創作融於一體,有趣、有料、有用,就像看了一部微電影,讓人慾罷不能一口氣看完,絕對是一本詩詞科普的好書。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這九首詩詞,說盡中年滋味
    人生亦然,經少年生長,青年成長曆練,亦會有碩果纍纍的中年。中年,有生活之累,也有家庭之美;有人生之樂,也有世事之悲。這八首詩詞,適合中年人讀。《和子由澠池懷舊》蘇軾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人到中年,終於明白要活出最本真的自己,多討好自己,少討好他人,多遵從內心,少看人臉色。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冷冷冷,用古詩詞怎麼說?
    今天,不如來個「以毒攻毒」,多讀幾句寒冷的詩,說不定,讀著讀著就不冷了呢。  1  從最熟的開始,你最先想到的或許是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一個場景,當然不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般溫柔而浪漫的句子,自然跟「冷」不沾邊。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當水果遇上古詩詞···
    杜甫借詠櫻桃憶往昔,果真是世間好物不堅牢,一切美好都有期限,不能錯過的何止櫻桃?蔣捷那句「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道盡時光易逝之悲。千百年來,有楊貴妃和蘇軾的代言,荔枝是水果界頂流沒跑了!庭前晚花開李白西王母桃種我家,三千陽春始一花。結實苦遲為人笑,攀折唧唧長諮嗟。果然李白是仙人,賀知章看透一切,他可能吃過詩仙家的桃子。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詩詞中的這些雅稱,真是太美了
    ——蘇軾《陽關曲·中秋作》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杜甫《閣夜》酒的別稱杜康、釣詩鉤、黃醅、白墮流霞、霞液、壺觴、歡伯醍醐、曲生、椒漿、般若湯忘憂物、掃愁帚、青州從事邊正無奈,歡伯一相開。——楊萬裡《題湘中館》青州從事孔方君,終日紛紛喜事生。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筆畫最少、最多的漢字分別有哪些?
    從上往下寫,讀tuì,意思與上條相反。作「豎」的異體字時讀shù。讀作yī,為姓氏。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蘇軾筆下的秋天,寫盡人生百味
    在蘇軾眼裡,秋有許多情態,有思念、有達觀、有苦悶。蘇東坡留下眾多優秀的詩詞作品,其中寫秋的眾多,下面九首蘇軾的秋日詩詞,你更喜歡哪一首呢?蘇軾筆下的秋天,是達觀的。點絳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韻不用悲秋,今年身健還高宴。江村海甸。總作空花觀。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冬天快樂
    聽蘇軾在說:「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豪放與灑脫,是生命的本色。每個季節都有著它特有的快樂,冬天的寒冷,帶來了不一樣的歡樂。一場大雪,孩子大人都開心。踩著鬆軟的雪地,人們盡情玩耍。就連平日裡極其嚴肅的男人,亦會在雪的純潔中,回到年少時的歡喜。於是,大人,孩子,一起在雪中尋找著屬於冬天的樂趣。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真正的聰明人:守時、守矩、守心
    唯有此時讀好書,才能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聖上。」後來,範仲淹依然特立獨行,對別人不逢迎、不諱言,對自己清高自守、自尊自愛,還寫下過「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這樣的言志之語。正是他一生堅守自我,從不盲目從眾,深得皇帝看重。讓他從參知政事、樞密副使,一路拜官封爵,做到了楚國公,並被追封為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
  • 「丨」讀啥,是啥意思
    「丨」讀啥,是啥意思「丨」作為漢字偏旁部首,它讀「豎」。同時「丨」也是一個漢字,查了查網上,它有四種讀音及含義一、讀作「一」(yī),為姓氏。二、讀作「袞」(gǔn),意思是上下相通。這時又讀兩個音:1、從下向上寫。《說文》引而上行讀若囟(xìn),囟之言進也,前進。囟xìn。腦門囟子,嬰兒剛出生,組成頭顱骨的四片骨頭還沒長合縫的那個地方,仔細看這個地方,有一層皮,一鼓一鼓的動彈,這便是囟門。亦稱「囟腦門兒」、「頂門兒」。一歲作用左右長嚴實。
  • 李白的詩,一讀就愛,讀多會倦;杜甫的詩,一讀不懂,讀多上癮
    不知你是不是有這樣的感受:李白的詩,剛一讀,就會覺得很美,很吸引人,像「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等等,意氣飛揚,讀來何等暢快!讀李白的詩,不需要了解太多背景,只要掌握了他的幻想,跟著李白一起在天上飛就好了。可是,如果李白的詩,你要是讀百首以上,就會覺得他所有的詩,幾乎都是這樣一種風格和類型,處處充斥著他飛揚的天才。所以,李白是「詩仙」,可是你要一直跟他飛,讀多了會有一種疲倦。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28幅「秋天」漫畫打油詩,太生動了,讓人拍案...
    當風趣的打油詩,配上別具一格的漫畫,讀起來更有趣味!恰逢近日,大曾畫畫出了一期關於秋季的漫畫和打油詩,無傷大雅之處,詼諧幽默之語,看完給人一種回味無窮的感覺。接下來就跟詩詞君一起來欣賞這些漫畫打油詩吧!01一夜秋風起,滿山黃葉飛。
  • 上遊•文薈丨早讀丨這十首古詩詞,盡顯初夏之美
    齊安郡後池絕句唐丨杜牧菱透浮萍綠錦池,夏鶯千囀弄薔薇。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夏日山中唐丨李白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午醉醒時,松窗竹戶,萬千瀟灑。野鳥飛來,又是一般閒暇。卻怪白鷗,覷著人、欲下未下。舊盟都在,新來莫是,別有說話。賞析 辛棄疾不只是詞人,更是一個豪傑,一個悲情和豪情交織支撐的豪傑。其詞多在困頓中立豪情自砥,多在哀怨處以灑脫開脫。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冬至:20首冬至詩詞,請收好!
    1.小 至(唐)杜甫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2.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3.邯鄲冬至夜(唐)白居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班主任提醒:每天10分鐘做好這件事情,孩子...
    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儘量不讀錯、不讀丟、不讀斷。他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把這種訓練一直堅持下去。5. 一次只做一件事讓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人的注意資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質不同的事情上面,會嚴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發展過程中,同時進行多件事情,會損害注意的有效集中。
  • 丨趙新月讀詞札記
    ——趙新月讀詞記蘇軾另外兩首中秋詞,冷豔無雙!——趙新月讀詞記文/趙新月蘇軾中秋詞三首,其中「明月幾時有」,曠達無匹,惜萬口傳唱,至今已覺不新鮮。另外兩首也不錯,只是更加冷豔。中秋之夕,把酒對月,細品之,不覺身冷而心清。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驚人的社會定律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如果你不想工作了,請算清一輩子,三筆帳
    3養老的帳早年間,北京某科技公司副總裁寫過一篇文章《養老奴,彈盡糧絕的付出》刷爆朋友圈,至今讀了依然令人震撼。作者在給母親選擇養老院時,看到費用,嚇了一大跳。有句話說得很好:「你努力的樣子裡,藏著父母晚年的幸福。」同樣地,你在年輕的時候吃夠了苦,或許就可以避免老了吃苦。別矯情了,趁著年輕的時候多賺點錢吧,養老真的挺貴的。
  • 詩聖杜甫:年少輕狂,中年失意,晚年悽慘的人生,讀來想哭
    懷才不遇、失意潦倒的中年杜甫結束了遊歷,回老家成親,娶了一個楊姓的姑娘。楊家同樣是名門望族,與杜家可謂門當戶對。在後來的人生中,夫人楊氏一直陪伴著他,即使後來杜甫窮困潦倒,仍舊對他不離不棄,毫無怨言。兩年後,杜甫拋下嬌妻,再次選擇離家遠遊,他太渴望能夠在朝廷獲得一官半職了。因為他的父親去世了,家道中落,作為家中長子的杜甫,身上擔任著興旺家門的重擔。杜甫來到了洛陽,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四月,三十四歲的杜甫和四十五歲的李白相遇。杜甫小有名氣,但是李白已經名滿天下。李白方才供奉翰林,卻又很快遭到唐玄宗賜金放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