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央美美術:奧地利知名畫家克裡姆特,他創辦了維也納分離派時期

2020-12-06 美術加盟

《花草農園》克林姆特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又譯古斯塔夫·克裡姆,生於維也納,是一位奧地利知名象徵主義畫家。他創辦了維也納分離派,也是所謂維也納文化圈代表人物。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畫作特色在於特殊的象徵式裝飾花紋,並在畫作中大量使用性愛主題。在倫敦舉行的「印象派與現代主義」夜場拍賣中,他創作的風景畫《花草農園》以48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4.056億元)的價格成交。

克林姆特生於鄰近維也納鮑姆加登,在家中三子四女中 排行老二。家裡的三個兒子在幼時都展現了藝術的天分。克林姆特的父親恩斯特·克林姆特是名來自波西米亞的黃金雕刻匠,妻子安娜·克林姆特則夢想從事音樂相關工作,但一直沒有實現。克林姆特小時候家境一直很貧困,當時職缺稀少,移民的經濟發展十分艱苦。1876年,克林姆特獲得了前往維也納藝術工商學校(Kunstgewerbeschule)的獎學金,並在該校就讀至1883年,受訓成為一名建築學畫家。

當時,他崇敬一流的歷史畫家漢斯·馬卡特。克林姆特欣然接受了保守主義的訓練;他早期的作品可被歸類為學院派。1877年,他的兄弟恩斯特,跟隨其父的腳步,成為一位雕刻匠,亦進入該校就讀。兩兄弟與朋友法蘭茲·瑪茲曲一起工作,1880年,他們以團體「畫家集團」之名,受委託辦理了許多任務,並幫助他們的老師為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創作壁畫。克林姆特以創作室內壁畫與為戒指路上大型公共建築的天花板作畫,其中包括成功的系列「寓意與象徵」(Allegories and Emblems),展開了他的職業生涯。

《金魚》古斯塔夫·克裡姆特

1880年,克林姆特從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得到了黃金勳章,彰表他為維也納宮廷劇院的壁畫所做的貢獻。克林姆特也成了慕尼黑大學維也納大學的榮譽會員。1892年,克林姆特的父親與兄弟恩斯特皆逝世,克林姆特必須承擔其父與兄家中的經濟責任。這次的悲劇也深深影響了克林姆特的藝術理念,很快的克林姆特便轉向開創了新的個人風格。1890年代早期,克林姆特認識了艾蜜莉·芙洛格(Emilie Flöge),儘管他與其他女人糾纏不清,芙洛格仍成了克林姆特終其一生的伴侶。他與芙洛格的關係是否只限於肉體仍是爭議不斷,但那時期的克林姆特至少有了十四個小孩。

《女人的三個階段》古斯塔夫·克裡姆特

維也納分離派時期

貝多芬橫飾帶畫作的一部分1897年,克林姆特等人創辦了維也納分離派Vienna Secession),克林姆特並擔任了該派的期刊《聖春》(Ver Sacrum)的總裁。克林姆特待在分離派一直到1908年。維也納分離派的目標是提供年輕的非傳統創作者一個發表的平臺,替維也納帶來外國畫家的優秀作品,並自行發行雜誌來展示團員的作品。分離派聲明沒有任何宣言,也不主動鼓勵任何顯著的風格,自然主義、寫實主義與象徵主義和平共存。政府支持他們的目標,並給予公有土地的租約以建立展覽廳。分離派的象徵是雅典娜,代表著智慧、技藝、戰爭的希臘女神--克林姆特於1898年畫了他的版本。

《達娜厄》古斯塔夫·克裡姆特

1894年,克林姆特受託創作三幅畫來裝飾維也納大學大廳的天花板。完成於世紀之交時,克林姆特的三幅畫:《哲學》、《醫學》與《法學》,其激進的主題與取材遭到排山倒海般的批判,被評為「色情」。克林姆特捨棄了傳統的寓言與象徵手法,而使用了更公然表達性慾的新穎表達方式,因此招來了更多紛擾。公眾的抗議從四面八方而來--政治、美學與宗教。因此,克林姆特的三幅畫並沒有被放上大廳的天花板。這是克林姆特所接受的最後一個公眾任務。1945年5月,克林姆特的三幅畫被黨衛隊銷毀。他的《真相》(Nuda Verita,1899)解釋了他更進一步動搖傳統的企圖。毫無掩飾的裸體紅髮女人手握著真理之鏡,上方引用了席勒風格的字體,寫著:「如果你不能以你的成就與藝術滿足所有人,那麼滿足少數人吧。滿足全部便壞。」

《阿德勒·布羅赫-鮑爾像》克裡姆特

1902年,克林姆特為第十四屆維也納分離派展覽完成了《貝多芬橫飾帶》,展覽主題是對作曲家的褒揚,以一座不朽、色彩斑斕、馬克斯·克林格爾所制的雕塑為號召。橫飾帶只為展覽而作,克林姆特以亮眼顏料將之直接畫上牆壁。展覽結束後,畫作被保留了,但直到1986年前才開始公開展出。此時期的克林姆特並不因公眾任務而局限自己。1890年代末期開始,他與芙洛格一家在阿特爾湖岸共度了一年一度的暑假,並在當地畫了許多風景畫。這些作品構成了除了圖形之外,唯一讓克林姆特認真投入的風格。正式而言,風景畫是以相同的精製圖樣為特徵,強調結構、有象徵意義的碎片。克林姆特成功的使阿特爾湖的作品的深處扁平成為單一平面,人們相信克林姆特以透過望遠鏡觀察景色的方式,創作了這些畫作。

巔峰:金色時期與成功

《吻》。1907–1908。油彩,畫布。美景宮奧地利畫廊。克林姆特的「金色時期」為他帶來了正面評價與成功,並被認為是克林姆特的巔峰時期。克林姆特此時期的作品常使用金箔,奪目的金色可於《帕拉斯·雅典娜》(1898)與《茱蒂絲一號》(1901)首次見到,金色時期最著名的作品則是《艾蒂兒畫像一號》(1907)與《吻》(1907 - 1908)。克林姆特很少旅行,但皆以其美麗馬賽克鑲崁工藝聞名的威尼斯與拉文納,則很有可能是克林姆特得到金色與拜佔庭式畫風的靈感的旅行地點。

《莎樂美》古斯塔夫·克裡姆特

1904年,克林姆特與其他藝術家於奢華的史託克列宮,富裕比利時企業家的住家進行合作,其亦是新藝術時代最堂皇的建築物之一。克林姆特負責餐廳的部分,貢獻了包括《實現》與《期望》等他最傑出的裝飾作品,他曾為此公開表示:「大概是我裝飾作品發展的巔峰了。」1907年至1909年間,克林姆特畫了五幅關於社會女性受包裹於軟毛中的油畫。他對女裝的喜愛,在許多芙洛格展示她所設計的服裝的照片中表露無遺。

《滿足》古斯塔夫·克裡姆特

於家中工作與放鬆的同時,克林姆特通常穿著涼鞋與長外袍,並不著內衣。他的簡單生活稍像是隱居,獻身於藝術、家庭與分離主義運動之外的小事,且避免咖啡社交或與其他藝術家的交際。克林姆特的聲譽常吸引許多支持者到家門來。他作畫的步驟總是經過深思熟慮,有時小心仔細,需要漫長的時間持續作畫。儘管克林姆特對性十分活躍,他對風流韻事仍保持謹慎,並避免醜聞。

克林姆特曾寫過一些關於他所見事物與作畫手法的事。他常寫明信片給芙洛格,但沒有寫日記的習慣。克林姆特在一個被稱為「對沒有自畫像的註解」的珍罕書寫紀錄寫道:「我從來沒畫過自畫像。我對把自己當作繪畫主題,比畫其他人更缺乏興趣,而女人優先重要……。我沒什麼特別的。我是一個日復一日、日以繼夜地畫著的畫家……任何想更了解我的人……應該謹慎的看看我的畫。」

奧地利維也納分離派(Venna Secession)的領袖人物,著名畫家。他強調個人的審美趣味、情緒的表現和想像的創造,他的作品中既有象徵主義繪畫內容上的哲理性,同時又具有東方的裝飾趣味。他注重空間的比例分割和線的表現力,注重形式主義的設計風格。他那非對稱的構圖、裝飾圖案化的造型、重彩與線描的風格、金碧輝煌的基調、象徵中潛在的神秘主義色彩、強烈的平面感和富麗璀璨的裝飾效果,使畫面瀰漫著強烈的個性氣質,對繪畫藝術和招貼設計產生了巨大而又深遠的影響。克裡姆特的作品提升了招貼的藝術品位和價值,同時也使他名揚四海。

相關焦點

  • 土豪金畫家,他真的在用金子畫畫-維也納分離派創始人克裡姆特
    說起奧地利這個國家,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就是它的音樂了,想到莫扎特、舒伯特等偉大的音樂家。雖然奧地利的美術不像它的音樂那樣出名,但是這裡也有一些聞名世界的偉大畫家。在奧地利畫家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是維也納分離派創始人、象徵主義畫家古斯塔夫·克林姆特。
  • 維也納分離派
    聽到這一名字,可能你會疑惑分離指的是什麼?其實維也納分離派通常指的是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一批藝術家聲稱要與傳統的美學觀決裂、與正統的學院派藝術分道揚鑣,所以稱為分離派。首先我們來說一說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畫家——克裡姆特。他的藝術深受荷蘭象徵主義畫家圖羅普,瑞士象徵主義畫家霍德勒和英國拉斐爾前派的比亞茲萊等人的藝術影響,同時吸收了亞述、希臘和拜佔庭鑲嵌畫的藝術表現以及東歐民族的裝飾藝術和營養,致使他的畫具有鑲嵌風格,使作品的工藝性和繪畫性達到完美的統一。
  • 「金色畫家」,淺聊維也納分離派創辦人克裡姆特及其代表作《吻》
    ,是強烈形式主義的典型,是顛覆傳統美學的創造……他是不羈的,更是天才的,他就是奧地利表現主義著名畫家、奧地利象徵主義和新藝術運動的代表人物、維也納分離派創辦人——古斯塔夫·克裡姆特。從1897年與傳統的美學觀決裂、與正統的學院派藝術分道揚鑣,並創辦「維也納分離派」開始,他不因公眾任務而局限自己,始終探索於裝飾性和象徵性相結合的表現風格,吸收亞述、希臘、拜佔庭及東方等諸多藝術要素,強調個人的審美趣味、情緒的表現和想像的創造,以自然中的金銀箔、孔雀羽毛和螺鈿等為材料,注重空間的比例分割和線的表現力,將強調輪廓線的面和古典主義鑲嵌畫的平面結合起來,創造出一種獨特的富有感染力的繪畫藝術形式
  • 奧地利分離派畫家:以性為主題進行藝術創作
    在古典主義繪畫創作中,藝術家描繪女性身體多是為了凸顯人體之美,而在現代主義藝術創作中,畫家更多的是將繪畫上升到對人生和哲理的思考,克裡姆特和席勒所作的女性裸體像傳達出的是濃厚的性愛意味和赤裸裸的情色主題。
  • 藝術有它的自由 解讀維也納分離派
    [摘要]在奧地利,分離派最初隸屬於「新藝術運動」,為擺脫維也納藝術學院保守氛圍的束縛,他們在領袖克裡姆特的引導下,毅然打出「維也納分離派」大旗,儘管旗幟鮮明,但沒有統一的藝術綱領。在奧地利,分離派最初隸屬於「新藝術運動」,為擺脫維也納藝術學院保守氛圍的束縛,他們在領袖克裡姆特的引導下,毅然打出「維也納分離派」大旗,儘管旗幟鮮明,但沒有統一的藝術綱領,旗下藝術家門類雜亂,包括建築家和設計師等等。不難看出,擺脫保守使他們攜手同行,追求個性使他們再一次「分離」。
  • 奧地利分離派大師克利姆特作品賞析
    作品吸收古埃及、希臘及中世紀諸藝術要素,將強調輪廓線的面和古典主義鑲嵌畫的平面結合起來,創造出一種獨特的富有感染力的繪畫樣式。代表作為《埃赫特男爵夫人》。1897年退出維也納美術家協會,另組織維也納分離派。
  • 人物油畫:拿扇子的女人-克裡姆特|美術作品
    A.D 18C-19C奧地利畫家_古斯塔夫·克裡姆特(生於1862年至1918年),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是一位奧地利知名象徵主義畫家。他創辦了維也納分離派,也是所謂維也納文化圈代表人物。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畫作特色在於特殊的象徵式裝飾花紋,並在畫作中大量使用愛為主題。
  • 他是一個用黃金作畫的藝術家 克裡姆特的《吻》
    古斯塔夫·克裡姆特是奧地利著名的象徵主義畫家,他創立了「維也納分離派」,提倡世界各民族美術相互吸取營養,發展藝術家個人的風格,以此來和傳統學院派保持對立。   《吻》是克裡姆特在「黃金時期」所創作的作品。之所以說是「黃金時期」,是因為克裡姆特真的是用黃金來作畫。   這幅畫一眼看上去最引人矚目的就是一對正在擁吻的男女,他們仿佛周身都散發著金光,這是由於克裡姆特發明了一種將金箔和青銅色油漆結合使用的技術。
  • 維也納文化圈代表人物,維也納分離派創始人—克裡姆特
    但是,隨著近代繪畫觀念的轉變,一度被否定的平面性裝飾的美感則再次引起人們的欣賞和重視,此幅繪畫的畫家克裡姆特便是一位使傳統工藝在現代藝術中煥發出奇異光彩的藝術家。克裡姆特生於維也納一個製作金銀首飾的世家,家傳的金工技藝對畫家一生的藝術道路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其最華美的作品仿佛如同金箔製成一般。
  • 19世紀末的藝術潮流:維也納分離派
    19世紀末維也納美術界以學院派為主建立的「藝術家協會」中,一些持不同藝術見解的青年藝術家於1897年重新成立了「奧地利造型藝術協會」。   19世紀末維也納美術界以學院派為主建立的「藝術家協會」中,一些持不同藝術見解的青年藝術家於1897年重新成立了「奧地利造型藝術協會」。不久克裡姆特等八位青年藝術家因觀點不同退出該協會,於1897年4月3日在維也納另行組織藝術家團體。
  • 成都金色暢想-奧地利克裡姆特作品展免費展
    11月6日,「2020成都·歐洲文化季」子活動-「金色暢想—奧地利現代主義先驅克裡姆特作品展」在麓湖A4國際駐留藝術中心拉開序幕。本次展覽展出了克裡姆特的生平及其28幅高精度複製名畫,包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吻》《阿黛爾·布洛赫-鮑爾肖像》《死與生》等,讓觀眾近距離了解其創作歷程,在金色的夢幻中感受克裡姆特對永恆的美與生命的探尋。展覽將為期一月在成都免費展出,持續至12月6日。
  • 藝術運動|維也納分離派
    >內涵維也納分離派(德語:Wiener Sezession,英語:Vienna Secession),又譯新藝術派,是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前期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又譯藝術革新派)在奧地利的支流。
  • 女孩肖像油畫:兩個拿夾竹桃的女孩-克裡姆特|美術作品
    A.D 18C-19C奧地利畫家_古斯塔夫·克裡姆特(生於1862年至1918年),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是一位奧地利知名象徵主義畫家。他創辦了維也納分離派,也是所謂維也納文化圈代表人物。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畫作特色在於特殊的象徵式裝飾花紋,並在畫作中大量使用愛為主題。
  • 「黃金畫家」筆下的生命與死亡丨象徵主義大師:克裡姆特
    若洞觀克裡姆特一生的畫作,會發現他也經歷了極其巨大的風格轉變。在他的作品中,我們時常能感覺到愛、美、生命與死亡,在他的畫筆下,任何事物都會迸發出巨大的生命力。在他出生的年代,維也納正陷於經濟危機之中,所以小克裡姆特的童年算不上幸福。他所受的教育是那種古老的家庭學徒式的教育,後來他的父親才把他送去專門的藝術學校接受現代教育。
  • 奧地利現代主義先驅克裡姆特作品展在蓉啟幕
    更多活動詳情、線上觀展請搜索微信小程序「成都歐洲文化季」或掃描二維碼 > 昨日,「2020成都·歐洲文化季」子活動「金色暢想—奧地利現代主義先驅克裡姆特作品展」在麓湖A4國際駐留藝術中心拉開序幕。
  • 「金色暢想—奧地利現代主義先驅克裡姆特作品展」在蓉啟幕
    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供圖 中新網成都11月7日電 (嶽依桐)作為「2020成都·歐洲文化季」的重要子活動,6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奧地利駐成都總領事館、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的「金色暢想—奧地利現代主義先驅克裡姆特作品展」在成都啟幕。
  • 克裡姆特與他的「金色時代」
    對於畢卡索、塞尚、莫奈等人,中國讀者都很熟悉,而奧地利畫家古斯塔夫·克裡姆特的入圍多少會讓人有些意外。於是有人問:古斯塔夫·克裡姆特憑什麼「最偉大」?金匠的兒子成長為分離派領袖150年前的1862年7月14日,古斯塔夫·克裡姆特出生於維也納郊區鮑姆加登一個金匠的家庭,雖然家境貧困,克裡姆特家的兄弟姐妹們卻享有一個和諧的家庭生活。
  • 奧地利國寶藝術家 克裡姆特
  • 「黃金畫家」筆下的生命與死亡 | 象徵主義大師:克裡姆特
    若洞觀克裡姆特一生的畫作,會發現他也經歷了極其巨大的風格轉變。在他的作品中,我們時常能感覺到愛、美、生命與死亡,在他的畫筆下,任何事物都會迸發出巨大的生命力。對比成名之後的輝煌,克裡姆特的社會出身其實並不好。克裡姆特出生於1862年,他的父親是一名由波希米亞移居來的金匠。在他出生的年代,維也納正陷於經濟危機之中,所以小克裡姆特的童年算不上幸福。他所受的教育是那種古老的家庭學徒式的教育,後來他的父親才把他送去專門的藝術學校接受現代教育。
  • 這個畫展金光閃閃|畫展|克裡姆特|現代主義|奧地利|維也納
    《吻》這把閃閃發光的「狗糧」出自奧地利現代主義先驅克裡姆特之手。11月6日,他的28幅高精度複製名畫來到了麓湖A4國際駐留藝術中心,為天府新區添上了一抹別樣的金色。下面就讓我們走進「金色暢想——奧地利現代主義先驅克裡姆特作品展」,看看他blingbling的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