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在大渡口區躍進村街道堰興社區廣場上,2020年大渡口區全國科普日活動在此舉行。當地多個部門的工作人員搭起宣傳臺,為居民、學生送來了信息量滿滿的科普知識。
下午2點半,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來到社區廣場,此時附近居民以及學生們正體驗著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大渡口區科協副主席周建平介紹,本次活動包括戰疫醫護工作者和科研人員先進事跡展示、醫院專家現場義診、傳染病防控知識、消防安全知識、科普體驗等內容。現場根據內容上的不同,設置了多個分區,方便大家參與。
在活動現場,最受歡迎的要屬科普大篷車進社區開展的科普展示及體驗了。
「為什麼這個小箱子裡面,看上去像是沒有盡頭的隧道?」
「轉動帶有三塊磁鐵的圓盤,為什麼上面的銀蛋會立起來?」
「窺視無窮」「旋轉的銀蛋」「讀眼有術」……18臺科普儀器排成兩排,每一臺儀器前都吸引了好幾名學生,大家一邊動手體驗,一邊觀看科學現象,寓教於樂中思考背後的科學原理。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紅外血管成像』,它讓我能夠看見自己的『血管』。」重慶94中初二學生陳雨鑫告訴記者,她將手放在紅外血管成像儀下方時,就發現自己血管的黑白投影出現在了手臂上。「很神奇,科技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
除了本次主題活動,2020年大渡口區全國科普日還將開展一系列豐富多樣的活動。在11月之前,當地將在各科普教育基地、社區、校園等地推出科普宣傳活動,豐富群眾科學知識,提升公民科學素質,讓廣大市民群眾從中獲得科技福利。
投稿郵箱:syxw@vip.163.com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甘俠義 王梓涵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