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大篷車開進社區 這場科普活動「信息量滿滿」

2021-01-10 上遊新聞

9月24日,在大渡口區躍進村街道堰興社區廣場上,2020年大渡口區全國科普日活動在此舉行。當地多個部門的工作人員搭起宣傳臺,為居民、學生送來了信息量滿滿的科普知識。

下午2點半,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來到社區廣場,此時附近居民以及學生們正體驗著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大渡口區科協副主席周建平介紹,本次活動包括戰疫醫護工作者和科研人員先進事跡展示、醫院專家現場義診、傳染病防控知識、消防安全知識、科普體驗等內容。現場根據內容上的不同,設置了多個分區,方便大家參與。

在活動現場,最受歡迎的要屬科普大篷車進社區開展的科普展示及體驗了。

「為什麼這個小箱子裡面,看上去像是沒有盡頭的隧道?」

「轉動帶有三塊磁鐵的圓盤,為什麼上面的銀蛋會立起來?」

「窺視無窮」「旋轉的銀蛋」「讀眼有術」……18臺科普儀器排成兩排,每一臺儀器前都吸引了好幾名學生,大家一邊動手體驗,一邊觀看科學現象,寓教於樂中思考背後的科學原理。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紅外血管成像』,它讓我能夠看見自己的『血管』。」重慶94中初二學生陳雨鑫告訴記者,她將手放在紅外血管成像儀下方時,就發現自己血管的黑白投影出現在了手臂上。「很神奇,科技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

除了本次主題活動,2020年大渡口區全國科普日還將開展一系列豐富多樣的活動。在11月之前,當地將在各科普教育基地、社區、校園等地推出科普宣傳活動,豐富群眾科學知識,提升公民科學素質,讓廣大市民群眾從中獲得科技福利。

投稿郵箱:syxw@vip.163.com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甘俠義 王梓涵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科普大篷車進社區 臨沂市科協開展服務社區行活動
    「志願創城 文明有我」臨沂市科協志願服務社區行活動。  活動中,臨沂市科普大篷車工作隊進行了「志願服務耀沂蒙 全民共建文明城」臨沂市科協科普大篷車志願服務巡展,展出的「雅各布天梯」「尖端放電」「霧霾與健康」「無弦琴」等20餘件展品和蘭山區科協展出的「機器人技術」、「3D列印技術
  • 三明市科協「科普大篷車」獲評全國「明星車隊」
    12月3日,全國科普大篷車20周年工作總結會暨2020年工作交流會在安徽省召開。三明市科協「科普大篷車」獲評全國科普大篷車「明星車隊」,這是福建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科普大篷車」車隊。三明市科協「科普大篷車」車隊自2011年成立以來,每月定期深入縣鄉基層一線,到鄉村、校園、企業、機關、軍營等地方單位開展科普巡展活動。
  • 明光市科普大篷車走進柳巷小學
    【每日科技網】  5月14日上午,明光市科協前往明光市柳巷中心小學,開展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該校500多名師生樂享科普大餐。  活動現場,學生們在科技輔導教師的解說與指導下,帶著對科技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體驗了雷射琴、聽話的小球、VR體驗等科普展品。學生們的驚嘆聲、歡呼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 安徽:「氣象科普大篷車鄉村行」走進貧困縣
    活動現場。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方閣 程榮梅報導 12月8日,由安徽省科協、安徽省氣象學會牽頭,安徽農村綜合經濟信息中心承辦的「氣象科普大篷車鄉村行」活動來到潁上縣開展氣象科普宣傳進校園、進鄉村活動,為潁上楊湖鎮中心學校師生送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氣象科普課。
  • 廣西興賓區科協積極開展科普反邪教宣傳活動
    一是將反邪教知識納入科學普及主題宣傳活動中,進而打造「科普反邪教聯盟 共建和諧新家園」, 藉助科協系統雄厚的科普平臺基礎、優秀的人才隊伍和先進的創新工作體系,開展普及科技、反對邪教知識宣講活動,達到資源共建共享。在做好反邪教專題宣傳的同時,優化反邪教宣傳方法,將反邪教工作融入日常的科普活動中,實現科普資源共享,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綠化大篷車進高校活動:將古典名著與綠色科普相結合
    8月20日下午,由上海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指導、上海市綠化管理指導站主辦的上海市民綠化節「綠化大篷車進高校」活動,載著25名高校學子「開進」了上海大觀園,大家跟著園林文化專家、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文化景觀專委會委員、園林科普作家林小峰在上海大觀園裡重遊了古典名著《紅樓夢》裡的場景。
  • 攬星向天問 逐夢志遠高丨科普大篷車開展「小村莊的太空夢」活動
    8月25日,中國科技館在雲南省寧蒗縣舉辦「小村莊的太空夢」科普大篷車主題活動。「懷抱人類希望,探索未知無限。中國科技館在雲南省麗江市寧蒗縣永寧鎮拉嗡洛村新星小學舉辦「小村莊的太空夢」科普大篷車主題活動為解決基層科普設施短缺的問題,2000年在國家財政的支持下,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啟動科普大篷車項目,通過特殊改裝的車輛和互動科普展品,結合參與體驗式的教育活動,面向基層,尤其是農村地區開展公共科普服務。
  • 明光市科普大篷車進明光市逸夫小學
    【每日科技網】  5月9日下午,明光市科普大篷車來到明光市逸夫小學。在明光市科協和學校雙方組織下,全校2000多名學生有序參觀體驗了各項展品。    活動中,同學們有序分組,輪流交換參觀展品,積極體驗展品的科技性,還踴躍舉手諮詢各種「小難題」。
  • 「科普大篷車」+「綠畫地球」,這兩所小學這樣迎接地球日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題我州甘孜縣和道孚縣的小學用他們的方式呼籲大家愛護環境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甘孜縣甘孜縣科學技術協會於4月22號當天在城關片區第一完全小學開展「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此次系列活動旨在倡導大家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 推進科普資源共享 綿陽市安州區科技大篷車走進秀水一小
    為紮實推進科普資源共享,拓寬學生的科學視野,培養學生勤動手、善動腦、愛科學、樂創造的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10月21日,綿陽市安州區科學技術協會大篷車進校園活動走進秀水一小。眾多科技儀器組成的「流動科技館」吸引了學生們駐足體驗,師生普及科普知識,開闊視野,激發大家對科學的熱愛和對科技作品的創作興趣。
  • 靖邊科協開展科普進校園活動
    本網訊 9月17—19日,靖邊縣科協在開展2019年「全國科普日」期間,特邀榆林市科技館科普大篷車服務隊在靖邊縣第七小學、楊米澗小學和海則灘九年制學校開展科普進校園活動活動,為三所學校3500餘名師生送去了一場豐盛的科普大餐。
  • 臺江科技周主場活動舉行 向小學生贈送科普圖書
    福州新聞網5月22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廖雲嵐 文/攝)昨日,臺江區2018年科技周主場活動在臺江第五中心小學舉行,主場活動上請來了臺江區優秀科技工作者講述技術創新和應用。市、區相關部門負責人為2017~2018學年市級以上科技競賽獲獎學生頒獎,向小學生們贈送科普圖書。
  • 2016年洛陽市"全國科普日"活動指南
    宜陽縣科普大篷車下鄉村、進校園時間:9月地點:宜陽縣部分鄉鎮、學校主辦:宜陽縣科協內容:利用科普大篷車的優勢下鄉村、進校園,展示科普面板、發放科普圖書、報刊、宣傳手冊等。汝陽縣「科普大篷車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科普系列活動時間:9月20日—21日地點:汝陽縣鳳凰園學校、桃園社區主辦:汝陽縣科協內容:通過分發科普書籍、視頻宣傳等活動,讓學生和社區居民了解節能減排的重要性,學會健康生產生活技能。
  • 東莞這場科普進社區活動話你知
    12月7日,「2019年東莞市5G通信及無線電科普公益宣傳暨長安鎮科普進社區活動」舉行,活動由東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長安鎮工業信息科技局、中國鐵塔東莞市分公司共同舉辦。
  • 與科技同行——觀「科普大篷車」有感
    與科技同行——觀「科普大篷車」有感科學對於我來說隔著一層神秘的面紗。昨天,我有幸與它親密接觸。昨天科技大篷車開到我們學校,裡面藏著好多的寶貝。我們就來說畫五角星吧。你會發現,每到拐彎處就感覺格外困難,這是因為鏡像是左右顛倒的,人膠早已熟悉了對著鏡子梳頭、洗臉,但是看著鏡子中的圖形,對實物進行描畫卻不容易。因為眼睛所接受的信息對與左右是顛倒的,但是大腦依然按以往經驗對所獲得的視覺信息,進行接收,並以此指揮手和其他器官動作,於是出現了手眼不協調的現象。經過反覆練習,大腦會逐步適應這一變化。
  • 2016年濮陽市"全國科普日"活動指南
    科普大篷車」電視欄目結合等多種形式,播放科普中國v視快遞視頻內容,或在校園電教系統、電子屏幕、多媒體播放系統等終端播放,或在農村、城鎮社區的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電子屏幕、移動應用等終端播放和分發等。出動科普大篷車與群眾互動。
  • 科普進社區 這場定向賽包含的安全知識點可不少
    圖說:在定向賽中,選手們要學習不少公共安全知識 主辦方供圖新民晚報訊(見習記者 郜陽)定向賽不稀奇,科普定向賽你參加過嗎?昨天,漕河涇街道便在上海科技節期間舉辦了這樣一場別開生面的定向賽——以社區公共安全為主題的科普定向賽,來自周邊園區單位職工共80餘人參加。社區科普是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對社區建設有著促進作用。本次社區科普定向賽以白領團隊合作、完成任務、學習公共安全科普知識為活動主線,將比賽與社區周邊的辦公區域及城市花園相結合。
  • 大渡口區博物館「歷史文化進社區」,16場科普巡講圓滿收官
    ,積極備課,耐心講解,走進轄區16個社區,開展了16場博物館「歷史文化進社區」的科普巡講活動,並獲得了一致好評,圓滿結束。科普講座活動旨在讓大家對大渡口區的歷史文化淵源和本土文化脈絡有更深的了解。大渡口區博物館開展的「歷史文化進社區」科普巡講活動,直接面向大渡口區內「五街三鎮」各個社區,從2020年9月3日到2020年10月22日曆時2個月時間,博物館8位科普志願者講師向大堰社區
  • 藏鄉來了科普醫療隊——甘肅省科協精準扶貧科普醫療藏區行活動一瞥
    「開展面向藏區青少年、牧民群眾的科普工作,是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剛要》,推動我省藏區與全省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有效手段。活動期間,我們將組織科普大篷車進校園巡展,醫療專家在鄉鎮衛生院坐診,向學校捐贈腦思維科普教具、書包等學習用品,贈送藏漢雙語科普資料。」
  • 「社區書院」把科普資源送到百姓家門口
    「一圈」是由上海世博會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上海城市規劃館、上海青少年科技探索館、上海隧道科技館等多家專業場館組成的「五裡科普朋友圈」。從去年起,通過「社區書院·智空間」,這些專業場館每年向社區居民提供6場高品質展覽、12次線上線下活動以及10次居民區配送服務,將優質科普資源送到百姓家門口。「一網」是指社區三、四級科普配送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