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觀!赤峰3000多個牧民,幾十萬頭牲畜,連綿幾十裡大遷移!

2020-12-20 騰訊網

赤峰生活網

一個有趣、有料、有溫度的平臺

1.赤峰3000多個牧民,幾十萬頭牲畜,連綿幾十裡大遷移!

每年六月起,赤峰阿魯科爾沁旗北部巴彥溫都爾地區,三千多個蒙古族牧民,趕著幾十萬頭只牛馬羊,分東西兩線線進行大遷徙,綿延幾十裡,浩浩蕩蕩移入夏季牧場,成群的牛羊和牧民一起上演原生態環境與人的純樸純淨完美融合的壯觀場面和獨特人文景觀。

這裡是內蒙古自治區難得一見的原汁原味地保留著蒙古族遊牧生產生活方式的一塊重要國家級農業文化遺產地。這裡也是唯一被列入遺產名單的草原遊牧系統。

這裡有巍峨雄偉的崇山峻岭,有茫茫無際的原始草原,有分布點綴的河流湖泊,更是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獨特遊牧景觀。

崇尚、敬畏、依賴、適應大自然,逐水草而居的遷徙遊牧是勤勞勇敢的蒙古人最古老的生產生活方式。雖然,在現代化的衝擊和生態環境的影響下,天人合一的遊牧生活幾乎已成為人們記憶中的傳說,但在中國正北方——赤峰,有一個地方依然傳承著這一古老文明,這就是: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巴彥溫都蘇木。

轉場,是草原遊牧的重要環節和內容。在傳統的遊牧生活中,牧民們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轉移草場放牧,稱之為轉場,轉場也是讓草原生態系統休養生息的一個重要措施。長期以來,牧民會根據草場長勢決定遊牧的線路和時間,牧民、牲畜和草原形成天然的依存關係,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巴彥溫都爾蘇木(鄉鎮)至今保留這一傳統。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在微醺中,露營。

東方微白,天氣在呼號的旱風中陰了起來。

雨,並沒有如願而下,沙塵乘機而起。

一頭花牛在沙塵中產下一頭牛犢。

逐水草而遷徙是牧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摸索出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隨著社會發展,牧民也實現了現代化的轉場。真誠的希望內蒙古千年遊牧文明不會消失,希望馬背民族那種崇尚自然的信念一直流傳下去……

來源:內蒙古日報社

2.抓到了!赤峰街頭有人瘋狂飆車,警方將其控制後發現...

針對轄區內存在飆車的情況

交警支隊二大隊民警通過提前分析研判

在主要街道、路口、學校附近

部署警力進行布控巡防

等待飆車族「自投羅網」

--- 近日,抓獲2名飆車少年 ---

2019年5月27日上午,支隊二大隊民警在振興大街執勤中發現兩輛無牌摩託車在大街上瘋狂行駛,沿途不停超越其他車輛行人,存在巨大安全隱患,執勤民警迅速布控,隨後發現兩輛無牌摩託車去往振興加油站加油,執勤警力迅速集結,成功將違法車輛及駕駛人控制。

經查詢,兩名騎「飆車」男子均為17歲少年,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二人所騎車輛屬於飆車車輛,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不僅是對他們自身安全不負責任,同時也對他人人身安全和公共財產造成威脅,民警將兩名「飆車」少年帶回交警支隊二大隊,移交法制部門。

交警處罰

被處罰人楊某、郭某某於2019年5月27日10時11分,在振興大街與園林路交叉路口,實施未取得駕駛證駕駛機動車的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條一款一項之規定,決定給予楊某、郭某某罰款2000元的處罰。由於楊某、郭某某,年齡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警方對楊某、郭某某給予拘留不執行的處罰決定,並與楊某、郭某某的家長及社區負責人取得聯繫。

交警提示

根據我國《刑法》,機動車駕駛人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屬「危險駕駛罪」。可見,御風而行,飆車競駛,玩的是心跳,觸犯的卻是法律。馬路不是賽車場,千萬不要為了尋求刺激而漠視安全,以身試法。

飆車是一項危險的行為,在飆車過程中可能由於控制不當引發道路交通事故,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長,希望家長加強對孩子的監管工作,讓他們認識到自身行為所帶來的嚴重危害。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壯觀!內蒙古3000多牧民、幾十萬頭牲畜大遷移!
    每年6月1日起,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北部巴彥溫都爾地區,3000多個蒙古族牧民,趕著幾十萬頭牛馬羊,沿哈布其拉、古日班達巴、敦達烏蘇分三路進行大遷徙,綿延幾十裡,浩浩蕩蕩移入夏季牧場,成群的牛羊和牧民一起上演原生態環境與人的純樸純淨完美融合的壯觀場面和獨特人文景觀。
  • 新疆福海70萬牲畜轉至夏牧場(組圖)
    新疆福海70萬牲畜轉至夏牧場(組圖)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2016年06月06日17:20 「千年遊牧、千裡牧遊」這一民間文化俗稱牧民「轉場」,在整個1000公裡的往返遷徙過程中,以家庭為單位平均搬家達到160餘次。
  • 庇里牛斯牧羊犬是牧民, 而不是牲畜的保護者
    庇里牛斯山脈的兩種牧羊犬之一,庇里牛斯牧羊犬是牧民,而不是牲畜的保護者。被認為是法國牧羊犬的後裔,在歐洲戰爭期間,它在定位受傷士兵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翻雪山、過冰河 「馬背醫生」27年堅守為高山牧民看病
    二十七年如一日堅守高山牧區的行者總面積2200餘平方公裡的包紮墩,平均海拔3000多米,有天然草場140萬餘畝,是特克斯縣草質最好的冬牧場。每年都有2000餘戶牧民、30萬餘頭牲畜在這裡過冬,但通往包紮墩冬牧場的路十分艱險,被當地民眾稱為「天塹之道」,許多溝都有著讓人止步不前的名字,如:巴爾薩肯列米斯溝,意為危險而有來無回的地方。
  • 赤峰之「最」居然有這麼多!你都知道嗎?
    松洲大地,潢水之濱,佇立著一座草原名城——赤峰,赤峰是內蒙古人口第一大市,行政區域劃分為七旗、兩縣、三區十二個旗縣區,四百六十萬草原兒女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百家爭鳴,博採眾長,每個旗縣區都有欹嶔歷落,獨特鮮明的過人之處。赤峰十二旗縣區「之最」,你都知道哪些?
  • 用鏡頭記錄哈薩克族牧民四季轉場的壯美故事
    影片講述的是哈薩克族牧民四季轉場放牧的故事,因此我們的拍攝橫跨四季,調度了數十萬牲畜,在拍攝過程中還多次遭遇極端惡劣天氣,全組人員共同努力克服各種困難,最終圓滿完成了影片的拍攝。」    從遊牧到定居,牧歌漸漸遠去    影片以紀實的拍攝手法將哈薩克族遊牧文化定格紀錄,反映了天山牧民們最真實的生活,雖然電影只有近百分鐘,但卻讓觀眾們經歷了解到了千年牧道的艱難遷徙,見證了幾十年來牧民遊牧生活的時代變遷。
  • 福海縣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 助力牧民致富增收
    為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福海縣各級黨員幹部立足本地畜牧業資源優勢,通過引導舍飼圈養、提供技術支持、做好產銷對接,指導牧民科學發展畜牧業,帶動牧民持續增收致富。  宣傳引導,轉變傳統觀念。舉辦畜牧發展座談會,邀請縣、鄉38名畜牧養殖專家分赴各村(社區),圍繞草原遊牧和舍飼圈養的生產成本、勞動力投入、利潤率等6項內容對比,採取案例分析、互動答疑等方式開展座談28場次,闡明舍飼圈養優勢,提振牧民信心。
  • 66.4萬頭只!錫林浩特市2020年牲畜出欄平穩有序
    66.4萬頭只!錫林浩特市2020年牲畜出欄平穩有序 2020-10-27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草原牧民「扔掉」他們的思想包袱:誰說貸款只是為了貧窮?
    現在,每年年初,貸款用於購買牲畜和飼料。在年底,一些貸款是在賣完牛之後發放的。第二年賣牛賺的錢可以用來擴大生產。在2013年,我們家只有7頭奶牛,現在已經超過30頭了。」吉木斯非常情緒化。 「現在國內有超過10萬筆貸款,但我不認為這是壓力。由於現在牛羊的價格越來越好,今年我們的犢牛可以賣到1萬頭以上,我們的還貸壓力也越來越小。」談到未償還的貸款,吉姆斯並不著急。
  • 兩男子盜竊30頭牲畜藏於家中 鄰居幫失主認領才發現自家馬匹被盜
    近日,四川阿壩縣公安局成功破獲一起盜竊牲畜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追回被盜牲畜30頭(匹),挽回經濟損失20萬餘元。1月2日,阿壩縣麥昆鄉牧民旦某向警方報警稱:「自家放養在草原村的28頭犛牛及1匹馬被盜,請警方幫忙尋找。」
  • 牧區「現代化」挑戰:牧民願意離開草原嗎?
    聽到當地一位藏民向我抱怨,說減畜讓他們一家現在只能養8頭犛牛了,「沒法活了」。事後這位同去的朋友問我:「8頭犛牛賣掉的話至少有8萬塊錢,他們家有8萬塊錢的資產,怎麼說沒法活了呢?」事實上,如果藏民家只有8頭犛牛,可能真的是沒法活的。為什麼?因為一群犛牛裡一定要包含小牛、母牛和種公牛,母牛和種公牛是不能賣的,只有小牛長成大以後才可以賣,這個成長期一般要多於四年——犛牛長得比黃牛要慢多了。
  • 新疆首次動用電氣化鐵路為哈薩克牧民轉場紀實
    9時許,山谷裡大大小小的羊群如流動的雲朵向站臺聚攏,牧羊犬忠於職守、前驅後趕生怕哪只綿羊掉隊……  牧民們則在列車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推開貨車車門、搭起踏板,哄趕著羊群上火車。趟過草原、踏過山澗的羊兒哪見過這等陣勢,紛紛掉頭就跑,身手矯健的小夥子們只好手拿乾草引誘頭羊踏上踏板,後面的人則連拽帶推地把頭羊塞進車廂,這一招果然奏效,後面的羊群乖乖跟著頭羊上了火車。
  • 讓牧民乘上科技「勒勒車」-新華網
    在伊敏河流域,鄂溫克族、蒙古族、達斡爾族牧民以畜牧為業,牛羊為生。內蒙古鄂溫克旗農技推廣專家、高級獸醫師趙豔芳從小就生活在這裡,看著家人與牧民用傳統的方式養殖、放牧、配種、銷售,收入卻徘徊不前,沒有法子。
  • 幾千噸的昆蟲大遷移,可不只是壯觀那麼簡單
    幾千噸的昆蟲大遷移,可不只是壯觀那麼簡單黑脈金斑蝶又叫帝王蝶,是一種生活在北美大陸的蛺蝶科蝴蝶,這些生命周期只有十幾天到幾十天的蝴蝶需要三代到四代來完成一次完整的遷徙。每年千百萬隻帝王蝶在北美大陸從南飛到北,又從北飛到南,可謂大自然的一大奇觀。
  • 四川阿壩縣麥爾瑪派出所追回被盜犛牛61頭 被牧民群眾點讚
    鍾欣 攝  中新四川網阿壩3月10日電 (安源宛曉乖)10日,記者從四川省阿壩縣公安局獲悉,該縣麥爾瑪派出所為群眾追回被盜犛牛61頭,挽回經濟損失30萬餘元,失主為此向民警獻上潔白的哈達以表謝意。  據麥爾瑪鄉派出所所長尕讓彭措介紹,2016年12月17日,該鄉群眾奪某某某到派出所報案稱:其放牧在冬牧場的61頭犛牛被盜,損失巨大。
  • 與我新疆接壤的蒙古國巴彥烏列蓋省發現牲畜感染炭疽病例
    據當地媒體報導,蒙古緊急情況總局發布消息,蒙古國巴彥烏列蓋額爾登朝格特縣牧民的4頭牛近日因感染炭疽病毒陸續死亡。該省緊急情況處已將死畜消毒掩埋,並為疫區周圍2000多頭只牲畜注射疫苗。目前疫區已經戒嚴。    本月12日,蒙古國庫蘇古爾省省嘎日特縣一戶牧民的2頭奶牛、1頭牛犢也因感染炭疽病毒死亡。
  • 哈巴河縣:9.1萬頭(只)牲畜轉入冬牧場
    從11月22日開始,哈巴河縣9.1萬頭(只)牲畜冬季轉場工作正式拉開帷幕,眾多牧民群眾趕著自家牲畜,匯聚成一支浩蕩大軍,開始了一場長達4天的「轉場之旅」。    今年,哈巴河縣高度重視牲畜轉場工作,專門召開冬季牧業專場工作會議,並成立了轉場工作領導小組,哈巴河縣委政府根據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報,確定11月22日至26日為全縣牧區牲畜轉入冬牧場的最佳時機。
  • 新疆伊犁40餘萬頭遠冬牧場越冬牲畜開始轉場
    新疆伊犁40餘萬頭遠冬牧場越冬牲畜開始轉場 (1/4) "← →"翻頁
  • 1931年內蒙古赤峰巴林右旗大板鎮舊影:薈福寺廟會見證與延續
    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巴林右旗大板鎮廟會期間的一處宣傳點,藉助人氣的聚集,政府的一些政策也在宣告。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巴林右旗大板鎮薈福寺,又稱東大廟,又有「虎廟」之稱。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巴林右旗大板鎮薈福寺前舉行的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