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生活網
一個有趣、有料、有溫度的平臺
1.赤峰3000多個牧民,幾十萬頭牲畜,連綿幾十裡大遷移!
每年六月起,赤峰阿魯科爾沁旗北部巴彥溫都爾地區,三千多個蒙古族牧民,趕著幾十萬頭只牛馬羊,分東西兩線線進行大遷徙,綿延幾十裡,浩浩蕩蕩移入夏季牧場,成群的牛羊和牧民一起上演原生態環境與人的純樸純淨完美融合的壯觀場面和獨特人文景觀。
這裡是內蒙古自治區難得一見的原汁原味地保留著蒙古族遊牧生產生活方式的一塊重要國家級農業文化遺產地。這裡也是唯一被列入遺產名單的草原遊牧系統。
這裡有巍峨雄偉的崇山峻岭,有茫茫無際的原始草原,有分布點綴的河流湖泊,更是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獨特遊牧景觀。
崇尚、敬畏、依賴、適應大自然,逐水草而居的遷徙遊牧是勤勞勇敢的蒙古人最古老的生產生活方式。雖然,在現代化的衝擊和生態環境的影響下,天人合一的遊牧生活幾乎已成為人們記憶中的傳說,但在中國正北方——赤峰,有一個地方依然傳承著這一古老文明,這就是: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巴彥溫都蘇木。
轉場,是草原遊牧的重要環節和內容。在傳統的遊牧生活中,牧民們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轉移草場放牧,稱之為轉場,轉場也是讓草原生態系統休養生息的一個重要措施。長期以來,牧民會根據草場長勢決定遊牧的線路和時間,牧民、牲畜和草原形成天然的依存關係,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巴彥溫都爾蘇木(鄉鎮)至今保留這一傳統。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在微醺中,露營。
東方微白,天氣在呼號的旱風中陰了起來。
雨,並沒有如願而下,沙塵乘機而起。
一頭花牛在沙塵中產下一頭牛犢。
逐水草而遷徙是牧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摸索出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隨著社會發展,牧民也實現了現代化的轉場。真誠的希望內蒙古千年遊牧文明不會消失,希望馬背民族那種崇尚自然的信念一直流傳下去……
來源:內蒙古日報社
2.抓到了!赤峰街頭有人瘋狂飆車,警方將其控制後發現...
針對轄區內存在飆車的情況
交警支隊二大隊民警通過提前分析研判
在主要街道、路口、學校附近
部署警力進行布控巡防
等待飆車族「自投羅網」
--- 近日,抓獲2名飆車少年 ---
2019年5月27日上午,支隊二大隊民警在振興大街執勤中發現兩輛無牌摩託車在大街上瘋狂行駛,沿途不停超越其他車輛行人,存在巨大安全隱患,執勤民警迅速布控,隨後發現兩輛無牌摩託車去往振興加油站加油,執勤警力迅速集結,成功將違法車輛及駕駛人控制。
經查詢,兩名騎「飆車」男子均為17歲少年,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二人所騎車輛屬於飆車車輛,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不僅是對他們自身安全不負責任,同時也對他人人身安全和公共財產造成威脅,民警將兩名「飆車」少年帶回交警支隊二大隊,移交法制部門。
交警處罰
被處罰人楊某、郭某某於2019年5月27日10時11分,在振興大街與園林路交叉路口,實施未取得駕駛證駕駛機動車的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條一款一項之規定,決定給予楊某、郭某某罰款2000元的處罰。由於楊某、郭某某,年齡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警方對楊某、郭某某給予拘留不執行的處罰決定,並與楊某、郭某某的家長及社區負責人取得聯繫。
交警提示
根據我國《刑法》,機動車駕駛人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屬「危險駕駛罪」。可見,御風而行,飆車競駛,玩的是心跳,觸犯的卻是法律。馬路不是賽車場,千萬不要為了尋求刺激而漠視安全,以身試法。
飆車是一項危險的行為,在飆車過程中可能由於控制不當引發道路交通事故,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長,希望家長加強對孩子的監管工作,讓他們認識到自身行為所帶來的嚴重危害。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