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遇而安因樹為屋
會心不遠開門見山
胡適先生的這幅對聯,可能恰恰是對園林別墅最好的詮釋,時至當下,越來越多風雅之士,對生活對居住之所,滿懷返璞歸真的期待。
自然而然,回歸山林,與詩意比鄰而居,與傳統攜伴而存。東方人,對於至高審美的追求,向來不懈。
園林式別墅,就算至今看來,依舊是兼具大氣磅礴、移步換景的人文居所。
從遙遠的南宋起始,風景秀麗的園林群建築,便以風雅為名。
說起蘇州印象,很多人腦海裡都會出現的是,精雕細琢、一步一景充滿古典氣質的江南園林,隱約入耳的清音細吟的昆音淺唱。
那一隅隅清淨淡雅,那一條條曲徑通幽,那一幢幢雕梁畫棟,使得蘇州活靈活現,也讓我們得以見證它走過的每一個年輪。
若你一直在古人的筆下拜訪蘇州,不如親自走近江南水鄉,輾轉白牆黛瓦青石小巷,偶爾一兩句軟糯婉轉的評彈飄入耳中,惆悵這塵世不過一枕南柯;
若你一直在葉聖陶的文字中揣摩蘇州園林,在拙政園獅子林裡走馬觀花,不如來蘇州百年老宅,與江南庭院深入對話,更真切地感受蘇州的慢生活和歷史沉澱。
|典型蘇式宅院,開啟舊時回憶|
很多遊客在觀賞蘇州園林,行至古老宅邸,看到其緊閉的雕花大門時,都有過大大小小的遺憾,不能進其內裡體驗觀賞一番。
而三土居精品民宿,則可以滿足大家對園林宅院的所有幻想。
穿一襲旗袍在宅院靜靜品茶,抑或後花園裡寫寫書法,下棋對弈。
雕花門樓小院內三五好友杯盞交錯也是別有一番風趣。
老宅位處蘇州市中心,離觀前街、蘇州博物館、拙政園、平江路都很近,鬧中取靜。
擁有一百多年歷史,見證了歲月與時代的更迭。
曾有客人這樣評價:「三土居,是這一次來蘇州最滿意的選擇,逛了這麼多地方,還是覺得三土居最有蘇州味道。」
但當你推開吱呀作響的老木門,映入眼帘的是三進三出的蘇式院落,耳中隱約傳來蘇州人的吳儂軟語,腳下的青石板因為歲月的流轉而被打磨得泛著油光,一瞬間像是穿越了一般。
青瓦,花窗,紅門,古井;
蘇式石窗,斑駁的牆,院角的竹子;
頃刻間好似闖進了舊時的深宅大院。
|九大仙山舒適空間,任挑|
為了提供大量的公共空間,三土居只開設了九間客房,客房的名字取自於古代九大仙山之名,分別是——流波、瀛洲、蓬萊、方壺、岱輿、長留、崑崙、員嶠、會稽。
與別的民宿不同的是,三土居所有的房子均不設房卡,當你穿過層層院落,爬上窄窄的木質階梯,又轉過樓臺小徑來到自己的房前時,展現在你面前的是一把精緻的銅鎖,透過雙掩著的老舊木門,依稀可以看到裡面專屬於自己的古典世界。
扭動鑰匙,打開銅鎖,輕輕推開嘎吱作響的木門,映入眼帘的是透過典雅的玻璃花窗照進屋內的斑駁光影,還有飄逸的白紗床幔。抬頭不再是壓抑的矮矮的天花板,而是高高的古香古色的屋砙房梁。
整個房間是深棕色與乳白色的組合,房間內傳統古樸和中式的簡約融合的非常和諧,特地選擇的原木色家具,使得房間顯得更加通透溫暖,時光在此刻慢了下來,身心達到了最大的放鬆。
房間內的陳設布局也能讓人感受到三土居散發出來深深的文化底蘊,擺放在床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虎頭枕,以及牆上裝飾的當代著名畫家的字畫。
|在三土居,感受蘇式慢生活 |
三土居的設計者將三進的院落,更多的區域規劃成了供客人休閒的公共區域,露天的庭院茶室,長廊盡頭的書法寫字檯,舒適的室外休息區以及兩處古樸的大堂。
品茶,飲酒,對弈,閱讀,小憩,書法,繪畫在這裡都能找到合適的角落。
沒有過度的追求利益最大化,他們是希望住在民宿的客人可以走出客房,去感受古宅的魅力,去追尋歲月的痕跡。
這裡不僅僅是一個提供住宿的客棧,更是深入了解蘇州底蘊的文化園。
在優雅古樸的大堂裡,你可以安靜得坐在長桌角落看書,也可以坐在另一角的沙發上與民宿主人或者其他客人聊天交換故事。
民宿主人也會很熱心的為客人介紹蘇州文化和景點,提供合理的出行建議。
每天清晨是大堂最唯美最生動的時候,因為這時候三土居的小夥伴會精心為每位客人準備早餐,有時是白粥,有時是小米粥,佐以最地道的蘇式點心,最本真的蘇州味道。
慢慢推開窗親近早上的第一縷陽光,慢慢行走於小院的小橋流水之間,慢慢品嘗清晨醒來的第一餐美食。
在這裡,你還有機會看到蘇州傳統的古琴品鑑、民謠音樂會以及旗袍秀,同時三土居也為每一位喜歡傳統服飾的女孩子準備了或素雅或高貴的旗袍。
你可以穿著它,在庭院的茶室裡淡然品茗,或是坐在長廊一角安靜練習書法,或是躺在露天卻隱蔽的沙發上稍作休憩,或是撐著油紙傘穿梭於蘇州的大街小巷,做一回典雅的江南姑娘。
來到蘇州,願你能與它邂逅,那上了年紀的老房子,那白牆青瓦,木柵花窗,那用純白紗幔編織的夢,還有夢裡那些可愛的三土居人。
蘇州|三土居
地址:蘇州姑蘇區觀前街中街路馬大籙巷26號,馬大籙巷與中街路交叉口向內
&34;,此番描繪,大抵是對將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融於園內的園林別墅,最好的詮釋。山水交融,美不勝收。
曲徑通幽處,園林山水觀。
一隅古風情,半生皆明淨。
—園林別墅·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