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來臨,各種被子成為床上用品商店大力推銷的主打產品,什麼大豆纖維被、牛奶玉米纖維被、蠶絲被、羽絨被、羊絨被,還有四孔被、七孔被、九孔被,這對大部分消費者來說,可謂是亂花迷人眼,這些被子究竟有何不同?究竟哪種被子才是適合自己的好被子?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一些床上用品專賣店,但令人遺憾的是,很少有銷售人員能說出個子醜寅卯來,在他們眼裡,那就是貴的當然要比便宜的好。
在一家專賣店,銷售人員向記者介紹了一床新概念優品羊毛被,稱該被採用100%純棉面料,柔軟舒適,而且填充物是100%羊毛,透氣性好。不過要價不菲,1290元。當記者質疑裡面是不是真正的羊毛時,商家拍著胸脯告訴記者,他們的被子是大品牌,絕對是真貨。桑蠶絲作為公認的**柔軟、健康的天然纖維,以桑蠶絲為填充料製成的蠶絲被,當然也是商家極力推銷的對象。同時被推銷的還有牛奶被、大豆纖維被,據說牛奶被是採用牛奶為原料,睡起來,可起到護膚的功效,而大豆纖維的被子還具有自動發熱的功效。這些被子家族中的顯貴价格自然也很堅挺。
這些被子以填充物命名,添加了什麼纖維,就叫什麼被,那麼四孔、七孔被又是什麼名堂呢?由於在銷售人員那裡得不到明確的答案,記者只好求助於網上的專家。據了解,七孔被是化纖產品。它的原理是在一根化學纖維上均勻地打七個孔,使之富含空氣,達到保溫效果。打孔後的化學纖維也顯得十分鬆軟,形狀易於回復,蓋得時間久了,也不會像棉被那樣被壓緊壓實變硬,只要經常拍打一下,就能恢復原來的形狀,被子可以一直保持蓬鬆狀,因此保溫性也就一如既往了。以此類推,四孔就是在一根纖維上均勻地打四個孔。
不過記者發現,不同品牌、填充物相同、重量相同的被子,價格差別很大。在人民大道一家床上用品專賣店裡,一條普通的被子竟然叫價1280元,裡面的填充物不過就是滌綸,而換個品牌,商家打出的價格**高不到500元,**低只要100元。所以,選被子貨比三家還是很重要的,不然,很容易被商家忽悠。比如那床叫價1280元的被子,即使商家給你打個「粉碎性骨折」三折,也許你還是個冤大頭。比起專賣店,記者在各大超市看到,這裡的被子相對便宜,普通棉被售價約在70元至150元。
記者在採訪時還發現,除了考慮被子的「內在」材質、價格外,很多消費者在選購被子時不太注意被面的面料到底是什麼。「這些被子買回去都要套被罩的,所以被面是什麼材料,是不是純棉的,好像沒多大關係。」市民薛女士說。而她的話也代表了大部分消費者的心理。孰不知,被面的面料也是影響被子價格的重要因素。
目前市面上的被面主要分純棉和滌棉兩種,其他還有真絲、腈綸、絲綢、貢緞等面料。純棉是指100%棉製品,滌棉則是指滌綸加棉花的混紡物:如果「滌」寫在前,說明產品中滌的含量大於棉;如果寫有「棉滌」字樣,表示棉的含量大於滌;如果見到TC標誌,是指該產品中含50%的滌和50%的棉。在這些「面子」中,腈綸的**便宜,所以要買到性價比合適且稱心如意的被子學問還不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