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其東門》美女如雲,獨愛此一人(解讀)

2020-12-13 你是偶的風景

《詩經國風鄭風》第十九篇:《出其東門》

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fēi)我思存。縞(gǎo)衣綦(qí)巾,聊樂我員(yún)。

出其闉(yīn)闍(dū),有女如荼(tú)。雖則如荼,匪我思且(jū)。縞衣茹(rú)藘(lǘ),聊可與娛。

本篇主題:

在一場妙齡女子如雲的人群裡,一見鍾情的卻是那穿著普通,家境貧寒的女子。

詩文大意:

在城東門外,美女如雲。

穿著各色衣裙的美女如雲般填滿了整個廣場,只看得人眼花繚亂。

雖然美女眾多,也不是我所喜歡的類型。

其中,只有一位,穿著比較樸素的姑娘,令我一見鍾情,怦然心動。

有話要說:

這應該是當時當地的一場盛會。

並且允許平時不大出門的姑娘們參加的集會。

不分出身,貧富,都可以參加。

她們大都盛裝出席,三三兩兩結伴而來。

有一男子,眼望一眾美女。

而令其心動的,卻是一位穿著比較普通的姑娘。

她白衣素裹,綠巾挽髻,胸前佩戴紅絲巾。

值此一眼,就令男子心有所屬,傾慕不已。

第一章釋文:

漫步城東門,美女多若天上雲。雖然多若雲,非我所思人。唯此素衣綠頭巾,令我愛在心。

東門:城東門。

如云:形容眾多。

(fēi):非。

思存:想念。思:語助詞。存:一說在;一說念;一說慰籍。

(gǎo):白色;素白絹。

(qí)巾:暗綠色頭巾。

聊:願。

(yún):同「雲」,語助詞。

第二章釋文:

漫步城門外,美女多若茅花白。雖若茅花白,亦非我所懷。唯此素衣紅佩巾,可娛可相愛。

(yīn)闍(dū):外城門。

(tú):茅花,白色。茅花開時一片皆白,此亦形容女子眾多。

(jū):語助詞。一說慰籍。

(rú)藘(lǘ):茜草,其根可製作絳紅色染料,此指絳紅色蔽膝。「縞衣」、「綦巾」、「茹藘」之服,均顯示此女身份之貧賤。

相關焦點

  • 《詩經●出其東門》:出其東門,有女如雲
    出其東門,有女如雲。譯    文漫步城東門,美女多若天上雲。雖然多若雲,非我所思人。唯此素衣綠頭巾,令我愛在心。「出其東門,有女如雲」、「出其闉闍,有女如荼」——二章復疊,妙在均從男主人公眼中寫來,表現著一種突見眾多美女時的驚訝和讚嘆。「如雲」狀貌眾女之體態輕盈,在飛彩流丹中,愈顯得衣飾鮮麗、繽紛照眼;「如荼」表現眾女之青春美好,恰似菅茅之花盛開,愈見得笑靨燦然、生氣蓬勃。面對著如許眾多的美麗女子,縱然是枯木、頑石,恐怕也要目注神移、怦然動心的。
  • 《詩經》名句賞析:出其東門,有女如雲
    國風·鄭風·出其東門先秦:佚名 出其東門,有女如雲。 雖則如雲,匪我思存。 縞衣綦巾,聊樂我員。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雖則如荼,匪我思且。
  • 詩經裡的痴情者: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又表達了追求心中人而不可得的惆悵情思,這兩首情詩幾乎家喻戶曉,大家都能背出其中的名句,但這些卻還不是《詩經》最痴情的詩句。《詩經·國風·鄭風》的裡有一首《出其東門》才算得上最痴情: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員。
  • 篇篇經典,翩翩《詩經》——093國風·鄭風·出其東門
    篇篇經典,翩翩《詩經》不學詩,無以言《詩經》和我一起朗聲而讀1國風·鄭風·出其東門步出都城東門,但見美女如雲,雖有如雲美女步出甕城之門,美女多如繁花。雖有美女如花,沒有我思念的愛人。那一身白衣紅巾,才是我的真愛和歡欣。
  • 出自《詩經》的「美女如雲」,下句話是什麼?讀後就覺得不美了!
    這要從其出處說起了,「美女如雲」出自《詩經·國風·鄭風·出其東門》,其在詩中的原話是:「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出其東門》全詩出其東門,有女如雲在唐詩宋詞的年代,「江南美女」為天下先,文人騷客們搜腸刮肚,寫盡各種華麗詩詞,去吟誦她們的楚腰蛾眉,但在《
  • 詩經裡的愛情向東——出其東門
    《詩經》裡,除了平疇鄉野之風,桑間濮上之音,草木水澤之氣,還有很多美好的地名,東門即是其一。《易經·說卦》曰:&34;東方是孕育生命的方位。也許,地理上的便利也容易給我們帶來心理上的美好感受,在《詩經》的時代,&34;是外郭的城門,是老百姓聚集之所,東門外,中原的風物與風情,滿是人間煙火味,也帶著先民們最初的浪漫氣息。
  • 《詩經·國風·鄭風》二十一篇總結(解讀)
    4、《詩經·國風·鄭風·大叔于田》:《詩經大叔于田》對男子打獵表現的讚美(解讀)「大叔」也是打獵,但此「大叔」,要比上篇的「叔」就更厲害了。「大叔」是跟隨君王去打獵,打到的獵物也是送給「君王」的。詩文描寫了「大叔」在打獵過程中的英武的狀態和形象。此「大叔」要上篇的「叔」更形象,更生動。
  • 詩經中最令人羨慕的愛情故事:美女如雲,匪我思存!
    國風·鄭風·出其東門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員。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茅花開時一片皆白,此亦形容女子眾多。思且(jū):思念,嚮往。且,語助詞。一說慰藉。茹(rú)藘(lǘ):茜草,其根可製作絳紅色染料,此指絳紅色蔽膝。「縞衣」、「綦巾」、「茹藘」之服,均顯示此女身份之貧賤。古之男女之歡,多求女子絕對忠貞,而男子三妻四妾,泛愛早已習以為常。
  • 詩經裡最痴情的詩句,前方美女如雲,我眼裡卻只有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又表達了追求心中人而不可得的惆悵情思,這兩首情詩幾乎家喻戶曉,大家都能背出其中的名句,但這些卻還不是《詩經》最痴情的詩句。 《詩經·國風·鄭風》的裡有一首《出其東門》才算得上最痴情: 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員。
  • 出其東門,有女如雲!綠地溱水小鎮東門坊即將引爆鄭州!
    溱水小鎮實景圖「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這首出自《詩經·鄭風》的詩,短短幾句,描繪了青年男女於溱洧河畔郊遊,結伴而行,互訴衷腸的景象。一幅詩意的畫卷,就此展開,成為世人心中之嚮往。
  • 一首流傳兩千多年的甜言蜜語詩,翻譯成白話:美女那麼多我只愛你
    《鄭風·出其東門》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出其闉闍,有女如荼。雖則如荼,匪我思且。縞衣茹藘,聊可與娛。這是一首情詩。主要描繪的是一位男子對於女子專一的愛戀,旨在表現男女之間純潔的愛情。大意如下:我走出城東門,看見美女如雲。雖然美女如雲,但這都不是我思念的。
  • 每天學點國學:雖則如雲,匪我思存
    出其東門出其東門,有女如雲。 雖則如雲,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員。出其閩閣,有女如荼。 雖則如荼,匪我思且。縞衣茹蔗,聊可與娛。【釋文】走出東門外,美女多如雲。 雖然多如雲,不是意中人。 素衣結綠巾,才是我所親。走出外城門,美女白如花。 雖然白如花,不是夢中娃。 素衣結紅巾,才是夢中她。存: 不忘。縞(音稿):白絹。 綦(音其):暗綠色。員:語助詞,無義。
  •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聊聊《詩經》中讓人痴迷的詩句
    的《關雎》,又或許是「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的《出野有蔓草》。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桃夭》是一首祝賀新出嫁女生的詩歌,是開千古辭賦詠美人之祖。所以,在唐代才會出現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出風。」陽春三月,桃花豔紅明媚,如同火焰一般。
  • 五首情有獨鍾詩詞: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飲,世人千千萬我只愛你
    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飲,世人千千萬但我只愛你一人。情有獨鍾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一件事,無論何時何地我都只愛你一人,他人好與壞從此與我再無關聯。1.《卜算子·贈樂婉杭妓》——宋·施酒監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詩經·出其東門》——先秦·佚名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員。出其闉闍,有女如荼。雖則如荼,匪我思且。
  • 東門之楊,其葉牂牂
    一起讀詩經:《陳風·東門之楊》 《國風·陳風·東門之楊》 先秦:佚名 東門之楊,其葉牂牂。
  • 《詩經》:世間女子千千萬,入我心者,唯你一人
    有人答: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這句話出自《詩經·鄭風·出其東門》,而對於它的解釋,讓人聽後也像吃了蜜糖一般甜,好像心裡種了棵糖果樹似的。有人對詩文這樣解釋:走出城的東門,儘管那裡有一千個美麗的女子走過!我也能聽出你的腳步聲。
  • 中國唯一的一個美女縣!此縣美女如雲,你知道是哪個縣嗎?
    中國唯一的一個美女縣!此縣美女如雲,你知道是哪個縣嗎?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知。我國地大物博,美女到處都是,如果問道全國美女最多的地方是哪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重慶、成都、哈爾濱等等大城市,這裡的確美女如雲。但是這些都是大城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個美女眾多的縣。
  • 向古人學習如何誇美女,這首詩對美女的描寫被稱為千古絕唱
    詩經中的美女想像圖先來看一首相對簡單直白的描寫美女的詩歌:《詩經·鄭風·出其東門》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員。出其闉闍,有女如荼。雖則如荼,匪我思且。縞衣茹藘,聊可與娛。原文有點艱澀難懂,我們配上簡單的譯文:漫步城東門,美女多若天上雲。雖然多若雲,非我所思人。唯此素衣綠頭巾,令我愛在漫步城門外,美女多若茅花白。雖若茅花白,亦非我所懷。唯此素衣紅佩巾,可娛可相愛。
  • 《美女如雲2》將開拍 賈青主演呼聲高
    時尚懸疑大戲《美女如雲》開播之後好評如潮,去除首次加入的「懸疑」成分的劇情之外,布滿時尚氣息的職場與型男靚女演員們更是觀眾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眼下《美女如雲2》將要開拍,青年演員賈青在網上呼聲最高,觀眾紛紛表示希望看到這位美女加盟該劇擔任主演。
  • 《東門之墠(shàn)》吐露愛的心聲,彼此呼應(解讀)
    《詩經國風鄭風》第十五篇:《東門之墠(shàn)》東門之墠(shàn),茹(rú)藘(lǘ)在阪(bǎn)。其室則邇(ěr),其人甚遠。東門之慄(lì),有踐家室。豈不爾思?子不我即!本篇主題:青梅竹馬的兩個人,初次吐露壓抑在各自內心裡的愛之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