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民間傳承到百花齊放 活態畲文化促進民族大融合
如何實現增進民團結「走在前列」目標,怎樣爭當全國民族自治縣綠色發展標杆,是畲鄉景寧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也是擺在鄭坑鄉——景寧縣內畲族人口比例最高的鄉鎮面前的考題。 而鄭坑鄉也在這場「趕考」中,找準了自身定位,那便是以成為「全縣首個全國民族團結創建活動示範鄉鎮」為契機,努力把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走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文化靚的高質量綠色發展之路,實現「美、富、和、清」新鄭坑的遠大願景,讓鄭坑成為展現畲鄉景寧「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成效的新名片。
-
景寧公共文化「五權」機制畲鄉群眾文化創新引關注
景寧的「五權」機制創新引起省相關部門的重視,6月下旬,省文化廳組織群文建設專家深入景寧專題研究省示範區和示範項目建設。 據介紹,景寧畲族自治縣在推進建設文化強省的進程中,注意貼近民生,繼2012年推出「畲鄉文化卡」後,2013年又創造性地推出了「文化預報」。 「文化預報」是「畲鄉文化,群眾主體」服務體系中,讓群眾充分享有知情權的一大舉措。
-
畲漢一家親!景寧鶴溪打造民族鄉村振興標杆
體驗畲族手工技藝、觀看畲族才藝展演、參與篝火晚會狂歡……最近,景寧畲族自治縣鶴溪街道舉行第四屆「非遺」節暨「尋夢鶴溪 玩趣東弄」畲文化體驗遊活動,畲族群眾穿上節日的盛裝,喜迎上萬名遊客前來體驗畲族文化獨特魅力。
-
@理塘丁真,這裡是畲鄉景寧,早晚得來的地方!
青山秀水、名剎古樹、飛瀑流雲;文化悠遠、傳說婀娜、風情獨特……這裡有唱不完的山歌,讓人眼花繚亂的民族風情,一切都讓景寧這座浙江省西南部美麗可人的邊陲小鎮令人心生嚮往。自古至今,文人墨客皆愛美景,而美景離不開山水二字。景寧,天藍水清滿目綠,一半山水一半城,這種自然對於人類天生的吸引力,便是一座城市的獨特內涵。
-
富陽東梓關鄉賢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在鄉賢許潮明看來,腳下這片土地從數年前破敗不堪的落寞村莊,到如今白牆黛瓦歸園田居的詩意轉變,離不開村中百餘位鄉賢的群策群力。「目前東梓關共有160多位鄉賢,公檢法機構、政府機關、金融業都有他們的身影,人民教師、專家學者、企業家更是不在少數。」許潮明介紹道。今年中秋佳節,富陽場口鎮將散落在天南海北的鄉賢志士匯聚一堂,舉行了首屆鄉賢聯誼會。
-
景寧畲鄉「惠明」茶農當主播
浙江日報天氣轉暖,景寧4萬餘畝惠明茶已經開採,受疫情影響,茶藝大賽、鬥茶會、茶展覽等茶事活動紛紛停辦,當地茶企和茶農如何銷售春茶?3月16日,記者前往景寧一探究竟。線上直播炒春茶「這是在炒二青。」上午10時,我們來到景寧紅星街道山後自然村,見到了正在炒茶的毛楊鑫。
-
畲族的滿滿儀式感——景寧旅遊畲銀飾博物館
畲族人民崇尚銀飾、銀器,無論是出生、婚喪嫁娶等人生重大日子和民族傳統節日、盛事,還是日常生產生活,畲家人與銀器、銀飾密不可分,而畲族的銀器也蘊含著許多吉祥平安的美好祝福。景寧畲銀博物館第一間展覽館就像一條代表著時間的長廊,各種精美的銀器就高低錯落的成列在長廊兩側的牆壁櫥窗裡。
-
浙江景寧,畲漢共詠「三月三」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為景寧縣委宣傳部提供)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是中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也是華東地區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全縣總人口約17.22萬,其中畲族人口約1.99萬,佔比約11.5%。據史料記載,畲民遷入景寧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從景寧縣城向南十餘公裡處,澄照鄉漈頭村村口,坐落著一座二進三開間兩廂式古建築。這是建於清光緒年間的雷潘行宮,又稱雷潘兩姓議事廳。
-
浙江日報關注|在畲鄉景寧 「惠明」茶農當起主播
3月19日,浙江日報刊登《記者景寧畲鄉探訪——「惠明」茶農當主播》一文,全文如下。 天氣轉暖,景寧4萬餘畝惠明茶已經開採,受疫情影響,茶藝大賽、鬥茶會、茶展覽等茶事活動紛紛停辦,當地茶企和茶農如何銷售春茶?
-
「詩畫畲鄉·和美景寧」浙江·景寧美好風景邀「寧」共賞
中國江蘇網8月27日南京訊 8月27日,夏末初秋好時光,「詩畫畲鄉·和美景寧」2020浙江·景寧文化旅遊(江蘇)推介會在六朝古都南京隆重舉辦。本次推介會旨在拓寬景寧在江蘇市場的影響力,深化兩地交流合作。
-
尋味畲鄉|景寧人的鄉愁,從一碗英川粉皮開始
尋味畲鄉|景寧人的鄉愁,從一碗英川粉皮開始 2020-09-15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坑鎮: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村 助力鄉村振興
「葉飛將軍說過,畲族人民有兩大特點,一最保守秘密、對黨忠誠,二最團結......」在大張坑村畲族革命歷史展覽館,講解員雷炳炳正在向遊客們講解關於畲族的紅色歷史,這已經是這個月他接待的第13批客人了。北溪村大張坑自然村畲族傳統文化保存較好,作為景寧環敕木山風情旅遊度假區十大畲寨中的「紅寨」,紅色資源厚重。
-
「山海一家親」寧波走進麗水感悟山城文旅魅力(景寧)
看一場穿越古緊文化大戲玩趣景寧東弄非遺節尋一處風景絕佳的聖地,看一場穿越古今的文化大戲,聚一場歡暢的篝火盛宴。11月7日,期待待已久的景寧畲族自治縣鶴溪街道第四屆「非遺」節暨「尋夢鶴溪 玩趣東弄」畲文化體驗遊如期而至。
-
深山耕出「金苗子」 畲鄉景寧唱響「畲族生意經」
但如今走進景寧,水果採摘園、香菇大棚、惠明茶園、多肉石寨……一批批「金苗子」正在青山綠水間生根發芽。一部以「農旅融合」為主題的「畲族生意經」,漸啟畲鄉「山地破冰」之旅。記者跟隨環敕木山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夏文平進村探訪。如其所說,破舊的農房和原始的農田如今搖身一變,成了路旁時見的稻魚混養「農家樂」,惠明茶寮、香菇寮區等「新農業」片區。「好山好水為啥窮?關鍵是缺乏品牌意識。」夏文平說,農旅融合增加了農業附加值,農產品銷路多了,村民經濟也上去了。
-
景寧茶園上演第六屆畲族民歌節 美麗畲鄉對山歌
流傳了千百年的畲族民歌,再次從景寧畲族自治縣的大山裡悠揚傳出。在景寧包鳳村半山腰的茶園中,一位穿著鮮豔畲族服飾的姑娘,正和茶園對面的小夥子唱著山歌。今天,一出原生態的畲歌盛宴——第六屆中國畲族民歌節大型盤歌會在包鳳村翠綠的茶園上演。 相較於以往,這一次盤歌會的舞臺首次放在了露天茶園,重現了畲族人民當年在山中對唱畲歌的情景。此次共有12支畲歌隊前來參加,其中還有來自福建的福安畲歌隊。
-
畲漢一家親 黃土變黃金(民族團結石榴情⑧)
景寧縣委宣傳部供圖從景寧縣城向西南出發,層巒疊嶂迎面而來,綠意漸濃。驅車盤旋在安靜的山間公路上,不過七八公裡的路程,金坵村便到了。四周一下子熱鬧起來,沿清潭飛瀑蜿蜒的遊步道上行人如織,喜慶的畲族婚嫁演出引來陣陣喝彩。遠處,新落成的彩虹滑道沿封金山而下,落在一大片玫瑰花海中,吸引不少人前來「打卡」。
-
「初心在身邊」一個老村的蛻變,給畲家人帶來想不到的幸福生活
景寧的第一站,我們來到了景寧畲族自治縣畲家田園綜合體。東弄老村依山而建,一條山澗從村中洩下,沿山澗的步道拾階而上,翠綠掩映稻花飄香,譁譁的水聲搭配上幾聲鳥鳴,空谷幽蘭一般的心境不若如此。畲家田園綜合體掩映在東弄老村的青山綠水間,茶寮裡飄來畲家大碗茶的茶香,讓人總忍不住湊上前去瞧一瞧。
-
鄉賢回歸為胥口美麗城鎮建設錦上添花
浙江在線12月3日訊 借鄉賢之力,謀鄉村振興。近期,在胥口鎮鄉賢聯誼會會長王忠杭的牽線搭橋下,杭州市商旅集團董事長趙敏、副總經理沈再名,宏逸投資集團董事長許雷,解百集團總經理畢玲一行赴胥口鎮實地考察。
-
凝聚鄉賢力量 加快美麗鄉村建設
注重引導激發鄉賢熱情 為新農村建設助力添翼 沿著蜿蜒的村道走進小留村,別具客家特色的別墅群錯落有致,房前屋後綠樹紅花環繞,村中寬敞的廣場上孩童們玩得不亦樂乎,老人們則在健身器材上運動。眼前的小留村,充滿現代化氣息又獨具客家鄉村特色,堪稱「升級」版美麗鄉村。
-
花園鄉村|遂昌東峰村:畲寨幸福村 縣城後花園
根據麗水市花園鄉村創建工作部署,東峰村圍繞縣委縣政府建設「重要窗口」的目標定位,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宜居宜業宜遊統一為目標,以改造村容村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人居環境、壯大基礎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