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牛的家族,傳承1700年,出了36位皇后,36位駙馬,92位宰相

2020-12-15 有知社

中國的姓氏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時期,這些姓氏在後來也各有不同,在當朝來說,皇室所屬的國姓應該是最尊貴的。但在歷史上來說,這個姓氏才應該算是天下第一貴姓,這個姓氏家族傳承了1700年,期間出了36個皇后36個駙馬,還有92個宰相。可謂是中國古代的第一望族了,這個姓氏就是琅琊王氏家族的王姓。

琅琊王氏,如其名,是長期生活在琅琊郡的王姓貴族。琅琊王氏出自姬姓,最早的始祖是春秋時期的齊國的大司馬王子成父。王子成父是周恆王的第二個兒子,只是投奔了齊國,被管仲舉薦成為了齊國大司馬。王子成父的後代以王為姓,定居在了齊國。

秦漢時期的王翦、王賁父子也是王氏子孫之一,這對父子是秦始皇統一天下的關鍵人物,當時的天下除了蒙氏,秦始皇依靠的就是王翦、王賁父子了。秦末年間,戰亂四起,為了躲避戰亂王翦的孫子王離帶著家族前去了琅琊郡臨沂,這就是琅琊王氏家族的始祖。

琅琊王氏徹底興盛是在東晉,西晉末年306年,永嘉之亂發生。許多家族為躲避戰亂紛紛南遷,王氏家族也在其中南渡,司馬睿就是在王氏家族的擁戴之下於建康建立東晉,王氏家族的地位不是其它家族能夠比的。縱觀古代歷史上的眾多家族,能跟王氏相比的也少之又少。

在魏晉時期能夠跟王氏家族比肩的只有陳郡謝氏,陳郡謝氏也是頂級門閥之一,這個家族起家於魏晉時期。主要是在淝水之戰中,陳郡謝氏以謝安為首的謝氏家族為東晉大勝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勞。鼎盛時期與琅琊王氏並稱王謝,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說的就是這兩個家族。不過再鼎盛的家族也有落敗的一天,後來王謝這個詞就變成了顯赫世家大族的代名詞。

《二十四史》記載從東漢到明清的年間,琅琊王氏一共培養出了王吉、王羲之等人為代表的90位宰相,除此之外還有600多個文人名士、36個皇后、36個駙馬。勢力最大的時候,朝中直接姓王或者是與王家相關的人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五,「王與馬,共天下」名不虛傳。

琅琊王氏在後人之中最出名的應該要算是王羲之,東晉著名的書法家,有書聖之稱。不過再大的家族也有衰敗的一天,他們繁榮昌盛了長達1700年,南朝的時候琅琊王氏已經逐漸落敗,但這個家族的聲望依然在,只是聲望高於實力,出了不少的文學名人,比如說王儉、王融等人。到了隋唐,琅琊王氏在真正意義上已經不存在了。

不過他們在唐朝時期還是出了四位宰相,但跟鼎盛時期比,實在是比不了。當初在南朝興盛的四大家族在唐朝之中還繁盛的只有蘭陵蕭氏,曾經跟琅琊王氏並稱的陳郡謝氏在唐朝沒有一個宰相。取代他們的是另一批人,也就是關隴集團。傳奇的獨孤信一家也是關隴集團成員之一,關隴集團的另一家李淵的母親還是出自獨孤信家族。

參考資料:《二十四史》、《晉書》、《宋書》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最厲害的家族,出過36位皇后,36位駙馬,92位宰相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曾經出現了很多顯赫一時的大家族,比如孔子的後人被稱為衍聖公,經歷24個朝代依然屹立不倒,衍聖公的地位也位列三公九卿之上,這主要是因為古代以儒家治天下,而孔子更是被稱為至聖先師
  • 史上最牛的家族,一家出過92位丞相,36位皇后,600多位名人雅士
    中國歷來注重姓氏家族的概念,代代相傳成了我國的傳統,在我國古代有一個頂級大家族,出過92位宰相,36位皇后和36位駙馬600多位文人名仕。 琅琊王氏是中古時期中原最具有代表性的名門望族,素有「華夏首望」之稱,根據《潛夫論·志氏姓》記載,琅琊王氏是周靈王太子晉的後代,這一說法在《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也有補充。
  • 山東第一望族,先後走出92位宰相,36位皇后36位駙馬,聽著很熟悉
    《紅樓夢》中賈府等四大家族煊赫一時,成為當之無愧的名門望族,為此官員之間流傳著一首《護官符》,短短數字,便將幾府財大氣粗的樣子描寫得淋漓盡致,其實中國歷史上不乏有賈家這樣的名門望族,比如說山東有一個家族曾經出過36位皇后、92位宰相和36位駙馬,繁盛之時比賈府有過之而無不及。
  • 中國這個神秘的家族出過36個皇后、36個駙馬和92個宰相,憑什麼?
    要說三國哪個家族最有名,很多人會說琅琊諸葛氏。可是,36年後,這話就像讖語一樣應驗了:西晉王室在賈南風亂政、八王之亂和外族入侵的接連打擊下,灰飛煙滅。眼瞅著中原地帶已經成了不宜居住區,山東的琅琊王司馬睿帶著一票人馬,衣冠南渡,跑到了當年孫皓的地盤。這世界上,果然是烏鴉嘴最靈!
  • 六字家訓,讓這個家族出了92個宰相、36個皇后,歷史上絕無僅有
    山東琅琊王氏家族,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豪門大族,在歷史上出了36個皇后、36個駙馬、92個宰相。王家有多豪?有唐詩《烏衣巷》為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個「王」說的就是琅玡王氏。琅玡王氏發展於曹魏西晉,全盛於東晉初年,世稱「王與馬,共天下」。
  • 史上最強祖訓,僅六個字,卻出了36位皇后36位駙馬35位宰相
    唐朝詩人劉禹錫在他的《烏衣巷》有這樣一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詩中所提到的意境不僅僅是當時的局勢,更提到了古代中國最為知名的兩大豪門家族,那就是當時在金陵城的王家和謝家。而當時這個王家在金陵可以說是赫赫有名,並且從古至今王家都是名門望族。
  • 我國一小村莊,千百年來出過59位宰相和59位將軍,法海也出自於此
    在我國數千年燦爛的文明史之中,就出現了很多的名門望族,經過了數百年的時間仍然人才輩出,其中最為顯著的當屬於是山東琅琊王氏家族,按照《二十四史》記載,琅琊王氏家族從東漢到清朝的1700多年當中,共出現了36位皇后、35位宰相和36位駙馬,這還不包括其他領域傑出的人才,如果非要列舉一二,那麼王羲之就出自於此。
  • 中國第一大姓,人口上億,出了36位皇后,96位宰相,不是李姓
    根據20119年官方發布的人口數據來看,2018年王姓人口達到了1.015億人,突破了億人大關,正式超過李姓成為了全國第一大姓,同時它也是北京、天津、河北等16個省(區、市)第一大姓。不過對比起之前位於百家邦榜首的李姓來說,王姓在皇帝這方面產生的名人有些乏善可陳,從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以來,再到1912年溥儀頒布退位詔書,中國歷史上一共誕生出了422位皇帝,其中李姓建立了12個王朝,並且誕生下60位帝王。
  • 歷史上第一望族琅琊王氏,共出了36位皇后、92位宰相,成功秘訣僅有...
    而要說哪個名門望族最厲害?還要說琅琊王氏。 因此在東晉時期,司馬氏當皇帝,王氏則擔任宰相,這一傳統一直保存下來。在歷史中,琅琊王氏共出了36位皇后、92位宰相,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門望族。
  • 一個村出59位宰相55位尚書60位將軍,看著這一連串數字,你服嗎?
    有一個姓氏,在中國歷史上卻是很牛的存在。在一個村中,這個姓在古代出了59位宰相,60位將軍,可謂最牛姓氏,這個姓就是裴姓。這個姓很少見,提到這個姓大家可能首先想到「隋唐演義」中的裴元慶。歷史上沒有裴元慶這號人物,不過裴姓在歷史上的風光是有目共睹的,這個姓在一個村子裡就出了59位宰相和60位將軍。自東漢年間,裴氏家族就在山西聞喜縣內涑水河畔裴柏村裡正式居住。裴氏家族先祖,因崇尚柏樹的氣節和品格,他們所定居的村子以裴為姓,以栢為名,定名為裴柏村。
  • 中國名人第一村,出了3位皇后,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就在山西
    縱觀中國歷史,家族中龐大的親、支脈絡造就了合則萬古流芳,分則各領風騷傳世景象,家族的興衰與家族中的每一個成員都休戚相關。回看歷史,封建王朝之下曾經出現過很多威名赫赫的家族,或是名垂千秋的賢臣後世,或是意氣風發的將門之後,但事實上鮮少有哪個家族能夠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萬古流芳。
  • 中國一家族昌盛2000年,出了59位將軍、59位丞相,全因這14字家訓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出現幾個惹人矚目的家族並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如楊氏家族自楊喜抱了項羽的大腿後,從此走上了輝煌的大道,家族裡出了2個皇帝,12個宰相;還有東晉第一名門琅琊王氏,出了92位宰相。
  • 中國最傳奇村莊,歷史上走出59位宰相,59位將軍,達官顯貴二千年
    裴柏村被外界稱為「中華宰相村」,它是三晉時期的望族——裴氏家族的發源地。熟讀三國的人知道,古時喜歡講士族,比如江東孫氏,潁川荀氏等,而這個裴柏村所有的就是河東裴氏。裴氏家族從三晉開始就出將入相,前後出了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14位中書侍郎、55位尚書、3位皇后、21位駙馬、200多個太守御史等等,數不勝數。
  • 中國最牛的一個村:出了59位宰相,59位將軍,3000位官員
    中國有著超過5000年的悠久歷史,期間出現了無數大大小小的風雲人物。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能存留下來的只有零星的豐功偉績和殘缺不全的歷史遺蹟。位於我國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裴柏村,歷史上竟然出了59名宰相,59名將軍,7品以上的官員人數多達3000餘人。
  • 中國第一家族:兩千年來共出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
    外國學者專家把裴柏村譽為「中國名人第一村」。該村位於山西涑水河畔的聞喜縣內,在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多年間,曾出了59位宰相,還走出59位大將軍,可謂「將相接武、公侯一門」,中國「宰相村」,由此而得名。誰給人類留下歷史文化遺產,誰便永恆。
  • 中國最牛家族,傳承1200年,出過1位諾獎、18位院士,100多科學家
    在中國,提到家族這個詞,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傳承兩千多年的南張北孔,南方的張家還有北方的孔家。張家不是盜墓筆記裡張起靈的張家,而是世代居住在龍虎山上的天師家族。但是中國最牛的家族,應該是錢氏家族。也正是因為他這麼幹脆,錢氏家族才得以留存,當然了,錢氏家族後人之所以能遍及江浙,也和錢鏐不僅活得長而且生得多。在錢鏐八十年的生命裡,史書有記載的兒子就有三十三位。
  •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門閥 咱們臨沂就出了兩個
    在中國歷史上有幾千年的門閥現象,也叫世族、門第,傳承久遠,甚至比幾個朝代的壽命還要長,巔峰時都能稱得上那個朝代的真正貴族。這些氏族門閥並不是血脈有多麼神奇,靠的是家學淵源、門風嚴謹、祖訓嚴格,所以一代代人總能誕生很多人才,家族中興之輩輩出,家族才能傳承久遠。
  • 中國有個家族,昌盛2000年,出了600位名人,超越皇家,不是孔家
    後人往往將這段話縮成了5個字,那就是「富不過三代」,縱觀中國歷史,能打破這個「魔咒」的家族(企業)並不算多,根據2014年家族企業財富的數據顯示,我國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不過24年,能成功進入第4代的僅有4%。
  • 中國宰相村:走出118位宰相、將軍,千百年流傳十二字教育方針
    在我國有這麼一個村,這個村子被認為是我國最有文化的村莊,從這個村子裡走出了59個宰相和59個大將軍,據說對他們影響最大的,就是千百年來流傳的十二字教育方針。到底是什麼教育才造就這麼這麼一個村子呢?裴柏村所位屬的晉南地區,位於「黃河的懷抱」之中,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從這裡走出了無數名人,其中裴柏村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這個村子裡的裴氏家族曾經走出59位宰相和59位將軍,被譽為中華宰相村。裴柏村的人數並不多,人口最為繁盛的時期也沒有超過一千人,從村名裡也可以看出,這個村子裡的人大都以裴為姓。
  • 山西名人村:出了59位將軍,59位宰相,被譽為「中華宰相村」
    比如山西有個名人村,出了59位大將軍,59位宰相,被譽為「中華宰相村」,究竟是怎樣一個村落才能夠出這麼多優秀的人才呢?,被傳聞是風水極好之地,從周秦開始一共有兩千多年的傳承,這村子裡的家族一直興盛不衰,因為裡面出的一些人才給這個地方貼上了「風水寶地」的標籤,成為了第一名人村,當然這些都不是偶然,而是每一輩人努力的結果,如果不努力那就會被社會給淘汰,裴柏村顧名思義肯定是裴姓人士比較多,是裴氏的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