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如何講述黃河故事?來這裡看一場以「垚」為名的美術展

2020-09-23 鄭州微觀察

9月20日,「黃河故事——藝術寫生系列活動」第二站(鄭州)成果展「垚——母親河畔的迴響」 展覽研討會在位於鄭州二七區櫻桃溝的鄭州櫻桃美術館舉行。

展覽中的17位參展藝術家化建國、王聖松、趙浩瀅、吳斌、付萬全、李士倉、劉君湘、劉添、劉博、劉方、王羽羲、徐利華、邱顯凱、王雙印、齊子俊、黃雄兵、湯姜雨。他們耕耘在不同的藝術領域,對黃河、黃土有著不同的生命體驗,因此作品的題材、創作的藝術語言及表現形式呈現豐富多元的面貌。

鄭州站的黃河故事藝術寫生活動,從籌備到公開徵集藝術家,再到實地寫生,而後自主創作,再到展覽呈現,歷時3個月。40餘組(件)國畫、油畫、水彩粉畫、裝置、陶藝、雕塑等作品,通過藝術家與黃河對話、思考及探索的歷程以厚土、熱土、黃土三個不同維度單元,呈現出對黃河流經鄭州這方沃土中承載的厚重歷史文化的思考。藝術家們用腳步丈量著黃河流經鄭州的地域,從石窟寺、宋陵等地感觸著她的歷史的厚度;兩岸黃河兒女們與黃河和諧共生,讓我們觸摸到黃河的溫度;在黃河中下遊分界處,領略到黃河別樣的自然景度。

「黃河的『黃』與櫻桃溝黃土溝壑地貌的『黃』可以說是一脈相承,本次『鄭州站的黃河故事藝術寫生』活動在櫻桃溝成功舉辦,更加增厚了這裡獨特的文化韻味。而藝術園區作為櫻桃溝文化產業的重要空間載體,不僅為景區旅遊、文化與經濟的各項發展做出貢獻,更為櫻桃溝帶來品牌效應,成為櫻桃溝發展的特色標誌與亮麗名片。」櫻桃溝景區黨工委書記徐建這樣介紹道。

垚」(yáo)字,《說文解字》注以土高貌,山高的樣子,亦有多土之意。母親河在中下遊由急轉緩,裹挾的厚重黃河文化和黃土高原的泥沙亦慢慢沉澱,潤物無聲的滋養著這方土壤,經年累積成「文化長河」和「地上懸河」,使處於黃河中下遊分界點上的鄭州成為黃河文化的高地。

展覽於9月15日對外開放,為更好的向社會訴說這段藝術版本的「黃河故事」,9月20日還舉行了展覽主題研討會。河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化建國、河南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王聖松、自由藝術家趙浩瀅、鄭州輕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繪畫系副教授吳斌、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教師付萬全、油畫家李士倉等參展藝術家,與著名藝術家王剛、鄭州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李意淳,中原工學院教授李曉魯,河南省美術家協會版畫藝委會副主任馬勇等嘉賓就如何用藝術語言來表現「黃河文化」進行了深入探討。與會藝術家表示,創作黃河主題需要有對這片土地的真誠態度,需要對黃河承載的歷史文化和它的博大有深刻的認識,需要藝術家和黃河發生直接的關係,將人與黃河的關係放在作品裡去實踐。不僅為年輕藝術家提出新的藝術命題,更為大家從專業角度解析著我們「黃河文化」的藝術厚度。

據悉,「黃河故事」是鄭州櫻桃美術館自2019年初推出的系列活動,旨在以藝術視角,弘揚和挖掘「黃河故事」,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與藝術家共同探索當代藝術的在地性發展。活動設置三門峽、洛陽、焦作、鄭州、開封、新鄉、濮陽等七個站點,每個站點都會以「寫生成果展」的形式將活動成果回饋於社會。待走遍黃河流經河南的地域之後,將遴選各位藝術家創作舉辦「黃河故事」創作展,進行沿黃巡展。目前,活動已走過三門峽、鄭州兩個站點,本次「垚-母親河畔的迴響」便是「黃河故事」的第二站成果,本站點展期為2020年9月15日-10月18日,憑有效身份證件均可免費參觀,展期內還將設置「拓印黃河」主題公共教育活動。

相關焦點

  • 藝術家如何講述黃河故事?來這裡看一場以「垚」為名的美術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你聽過藝術家們用畫筆、陶藝等講述的黃河故事嗎?9月20日,「黃河故事——藝術寫生系列活動」第二站(鄭州)成果展「垚——母親河畔的迴響」 在位於鄭州二七區櫻桃溝的鄭州櫻桃美術館開幕。
  • 藝術家如何講述黃河故事?來這裡看一場以「垚」為名的美術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你聽過藝術家們用畫筆、陶藝等講述的黃河故事嗎?9月20日,「黃河故事——藝術寫生系列活動」第二站(鄭州)成果展「垚——母親河畔的迴響」 在位於鄭州二七區櫻桃溝的鄭州櫻桃美術館開幕。
  • 滇池時間藝術谷:美術展為誰而辦?
    美術展牽扯到三個方面:舉辦人、觀眾、藝術家。舉辦人是為了利益來舉辦美術展,所以張羅事情、宣傳、維護、後勤、安保、設置門票的價格等事情是舉辦人操辦。從舉辦人的角度看事。舉辦這次美術展是為了獲利或者說是為了拉攏項目。
  • 快看!巴南迎新美術展今日開展,快來打卡!
    快看!巴南迎新美術展今日開展,快來打卡! 26日夜間到27日白天 陰天 氣溫7~10℃ 小夥伴大飽眼福的機會來啦
  • 黃河石彩繪:講述福河的故事
    在烏海市海南區書畫院院長魯婷的畫筆下,平日裡不起眼的黃河石被色彩所渲染,不再那麼生硬,仿佛被賜予了生命一般。日前,記者走進位於海南區賽汗烏素村西行客棧村民小組的黃河石彩繪工作室,眼前一塊塊精美的彩繪黃河石令人讚嘆。
  • 講述黃河文化故事,鄂爾多斯喊你去看展覽
    9月19日,「黃河從草原上流過——內蒙古黃河流域古代文明展」在鄂爾多斯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旨在深入挖掘內蒙古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進一步加強內蒙古黃河流域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協作。據了解,本次展覽匯集了內蒙古黃河流域各個歷史時期的精品文物300餘件(套),通過多元文明的匯聚之地、文明交流的牢固紐帶、多民族融合共生的家園3個部分,用歷史發展的眼光審視歷史時期內蒙古黃河流域的歷史發展變遷,結合歷史器物、遺蹟及文獻資料,以圖證史,充分展示黃河在內蒙古地區的獨特魅力。
  • 關注︳「講述黃河檔案故事」徵文活動開始了!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提出「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指示,挖掘開發黃河檔案資源,弘揚黃河文化,切實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 講好「黃河故事」
    ,有著最原始的沙漠和最清澈的黃河,如何讓更多的人知道黃河這顆明珠? 運城廣播電視臺欄目主任晁新坡: 記錄鄉村變遷展示脫貧攻堅成果 「我們拍攝的主題是『黃河在這裡轉彎』,一語雙關,一是從地理層面講,二是指脫貧攻堅將在這裡取得巨大成果。」在《脫貧攻堅:黃河大合唱》編導研討會上,運城廣播電視臺欄目主任晁新坡闡述拍攝構思。
  • 鄭州:陶瓷文化講述「黃河故事」
    8月25日,參觀者在「大河上下——黃河流域陶瓷精品展」上觀看展品。當日,「大河上下——黃河流域陶瓷精品展」在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共分為先秦時期、漢唐時期和宋元明清時期的黃河流域陶瓷三個部分,通過100餘件展品講述「黃河故事」。
  • 「黃河是永遠的文學母題」?詩人、散文家馬敘講述黃河故事
    「黃河是永遠的文學母題」——詩人、散文家馬敘講述黃河故事兩次的蘭州之行,他把蘭州和黃河刻在心裡,他用詩歌、散文寫出對一條河流的懷想,他就是作家馬敘。由中共蘭州市委宣傳部主辦,蘭州日報社承辦,蘭州黃河風情線大景區管委會協辦的「黃河之濱也很美」全國美術書法攝影視頻及文學作品大賽正在徵稿當中。此次,《蘭州晚報》特邀文學名家講述自己與黃河的故事,分享創作體驗。昨日,本報記者邀請詩人、散文家、小說家馬敘講述他的蘭州故事,以及他從一條河流當中讀出的城市脈絡。
  • 中國7位鋼筆畫藝術家集體亮相《2011年羅浮宮美術展》
    新華網巴黎12月10日電(記者 江珍妮)為慶祝《羅浮宮美術展》150周年,法國國家美術協會主辦的《2011年羅浮宮美術展》,8日至11日在巴黎羅浮宮舉行,中國內蒙古的鐵鋼,天津的趙軍,北京的岑建、武金生、賈一凡,遼寧的吳峰,湖南的沈波等七位鋼筆畫藝術家受邀參展
  • 用陶瓷如何講述黃河故事?河南省當代陶瓷藝術研究展「刷新」傳統認知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陶瓷文化是黃河文化的重要遺產,歷經數千年發展,陶瓷藝術在日用品之外還有多少可能性?眼下,正在河南省美術館開展的「黃河落天走東海」河南省當代陶瓷藝術研究展,打破了許多觀眾對陶瓷藝術的傳統印象。參展作品跳出了杯瓶盤碗等日用品的實用性,而是通過獨特的藝術語言讓陶瓷講故事、傳達審美觀念,讓觀眾感受到不一樣的陶瓷藝術魅力。
  • 這裡是普陀山,光影的故事等您來講述!
    這裡是普陀山,光影的故事等您來講述! 在許多人的旅行計劃中 一定有這樣一個小目標——去看一場海島日出日落 沉醉在霞光和日光裡,記錄下每一秒紅日的華彩
  • 知否知否,黃河畔迎來一場秋日的孩童讀詩會
    一場古韻悠長的詩會,怎能少得了古樂助興?「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白老以《憶江南》詞為點題,分享了白居易詩裡的中秋與明月,生動的為小朋友們講述了嫦娥奔月背後的故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詩會的最後一個章節,是大河詩旅詩友、河南省實驗小學的孩子們,在老師們的帶領下,走出室內,來到鸛雀樓下,一睹黃河的風採,老師和小朋友們也在此分享了黃河、邙山與鄭州前世今生的傳奇故事。
  • 南京國際美術展:「面子」「裡子」都兼顧
    編者按:據南京國際美術展官網消息,日前,「搜狐藝術」對話南京國際美術展總策展人顧丞峰、組委會秘書長黃炳良,就美展定位、評選標準等問題進行交流,本網全文登載對話內容。    搜狐藝術:作為「南京國際美術展」的總策展人,如何定位此次展覽?
  • 傳拓作品如何講述黃河故事?大飽眼福的好機會來了
    大飽眼福的好機會來了!「黃河故事——全國金石傳拓作品邀請展首展」將在河南博物院東配樓第二展廳舉行至11月22日,156件精挑細選、涵蓋多種傳拓藝術形式的作品參加展覽,講好「黃河故事」,詮釋悠久厚重的黃河文化。
  • 中國夢·黃河情|東營黃河文化館:在這裡,讀懂黃河故事
    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東營受其眷顧,形成了獨特的黃河文化。黃河文化館又稱國家方志館黃河分館、東營市方志館,是東營市第一家國字號場館,集藏書、閱覽、研究、展陳等功能於一體。關於黃河、東營的故事,你都可以在這裡讀到。
  • 我市藝術家積極報送全國優秀美術展參展作品
    集中展示延安美術創作最新成果我市藝術家積極報送全國優秀美術展參展作品 發布時間:2016-08
  • 報告文學《黃河入海千頃綠》講述黃河三角洲的生態故事
    在重重製約中,如何守護好「鳥類國際機場」「渤海魚倉」,促進河流生態系統健康,增加生物多樣性?生態保護,須全局思維。山東正高標準籌建陸海統籌的黃河口國家公園,對多個自然保護地整合歸併優化;東營正加快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的「三線一單」編制……尊重每滴黃河水【題記】水和土——在這裡,黃河水和土的故事,是年輕而又永恆的話題。
  • 決勝之年,網絡大V看恩施!他們如何講述這裡的故事?
    「決勝之年看湖北,網絡大V荊楚行」活動由省委網信辦、省委統戰部主辦宜昌、恩施、仙桃三地網信辦、統戰部協辦活動中,20餘位網絡大V來到了恩施州他們如何講述這裡的故事在宣恩縣伍家臺茶葉基地看風景在宣恩縣椒園安置點當地特色建築、生活習俗等文化元素引入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網絡大V們在這裡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