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義學院:超暖!同室四姐妹互幫互助全獲「三好」

2020-12-21 教育看濰坊

「大學生活應該是充實美好的。」「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新聞與文法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1802班、南區十棟637寢室的女生們對記者這樣說道。日前,在學校今年的獎學金評定中,該寢室四名成員以兩個「校三好」和兩個「院三好」的優異成績引來師生點讚,成為大家眼中名副其實的學霸姐妹。

四姐妹從左至右依次為:張澄 朱婧文 王丹 王語嫣

她們分別是寢室長張澄、朱婧文、王語嫣、王丹。四個姑娘,來自不同的地方,沒想到在學習上都特別拼。自進入大學,四人都定下了明確的目標,除了看書學習,就是參與各類實踐活動。張澄、朱婧文曾獲評「院三好」,王語嫣則將校優秀學生幹部、個人單項獎、英語朗誦一等獎及洪山區禁毒演講比賽優秀獎等收入囊中。四人還一起通過了英語四級和普通話考試。

大學第一次四級考試全員通過

對於此次一起攬獲「三好」殊榮,四人均表示,雖然很驚喜,但並不意外。「進入大二,大家更加團結髮奮,相約要一起進步,集體學習已成為寢室生活常態。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習資料的共享、室友之間的相助,都是我們不斷成長突破的助力。」張澄說。

四個人最近在圖書館陸陸續續借的書

王丹的說法與張澄不謀而合,「平常在寢室,大家經常會討論學習方面的問題,遇有不懂之處就互幫互助,以達到共同提升。」

廣告學上互相學習、互幫互助

為了這個小目標,四人互相監督、彼此激勵。每次上課,都坐前排位置,認真聽講記筆記,並把來不及記的內容用手機錄下來,課下再根據錄音整理筆記,確保知識點不遺漏。寢室學習時,全心投入,遇有疑惑共同探討。空閒時則廣泛閱讀,拓寬知識視野。考試複習時,大家相互考察,查漏補缺。

學習上同向同行,投身社會實踐也風生水起。張澄和朱婧文熱衷志願服務,常一起去敬老院做義工,為孤寡老人等弱勢群體盡一份力。王語嫣喜歡去電視臺實習,經常來回奔波,砥礪積累相關專業技能。王丹則愛好視頻製作,加入了學校宣傳部新媒體中心視頻組,忙得不亦樂乎。

短視頻記錄課餘小活動

兩年相處,四姐妹間還發生過許多暖心事,讓她們在抱團成長的同時,也在最美的年華收穫著純真的友誼。今年,張澄過生日那天,為了給她製造驚喜,另外三人早已「密謀」好了。王語嫣假裝和王丹吵架,並從寢室悻悻而出,回來時卻捧著一個蛋糕敲門,王丹負責開門那一刻放生日歌,朱婧文則負責對張澄當時的反應拍照。回想當日情景,四人相視而笑,臉上都漾起溫暖的漣漪。

談及獎學金用途,她們均表示,一部分會用來投資自己,另一部分用來給父母買份禮物,感謝他們一直以來對自己的默默付出。對於未來,四人也都有著清晰的規劃,並約定要一起朝考研上岸的目標全力以赴。

來源 | 武昌首義學院

審核丨代楊

版權說明:本文內容來源於武昌首義學院。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分享為公益,未用於營利,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相關焦點

  • 超暖!武漢一高校同室四姐妹互幫互助全獲「三好」
    四姐妹從左至右依次為:張澄 朱婧文 王丹 王語嫣 (受訪者供圖)日前,在武昌首義學院2020年獎學金評定中,該校新聞與文法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1802班,同一寢室的四姐妹以兩個「校三好」和兩個「院三好」的優異成績引來師生點讚,成為大家眼中名副其實的學霸姐妹
  • 超暖!同寢室四姐妹抱團成「三好」
    近日,在武昌首義學院2020年獎學金評定中,新聞與文法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1802班、南區十棟637寢室的四名女生,以兩個「校三好」和兩個「院三好」的優異成績引來師生點讚,成為大家眼中名副其實的學霸姐妹。張澄、朱婧文、王語嫣和王丹,四人來自不同的地方,在學習上都特別拼。自進入大學後,四人都定下了明確的目標,除了看書學習,就是參與各類實踐活動。
  • 武昌首義學院 更展雄姿舞長天
    武昌首義學院坐落於辛亥首義之地武昌南湖之濱,享有「中國將帥搖籃」譽稱的黃埔軍校武漢分校亦曾在此激蕩風雲。武昌首義學院前身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2000年8月經教育部批准設立,2015年5月轉設更為現名。
  • 湖北民辦高校排行,武昌首義學院位居榜首,武漢學院進步巨大!
    導讀:湖北民辦高校排行,武昌首義學院位居榜首,武漢學院進步巨大!湖北省,民辦教育大省之一,共有15所民辦高校(不含獨立學院),其中6所高校進入中國頂尖民辦大學,4所進入中國一流民辦大學,15所高校全部進入100強。
  • 武昌首義學院嘉魚校區落成慶典隆重舉行
    10月19日,武昌首義學院嘉魚校區落成慶典暨2020級新生開學軍訓總結表彰大會隆重舉行。武昌首義學院名譽教授、湖北省原副省長蔣大國,市委書記孟祥偉,副市長劉復興,縣委書記胡春雷,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永,武昌首義學院理事長金國華,武昌首義學院校長李崇光出席慶典,武昌首義學院黨委書記周進主持慶典,縣領導李德炳、李新華、章斌、宋暱荔參加慶典。
  • 中國頂尖民辦大學,武昌首義學院,文華學院應該怎麼選?
    中國民辦二所頂級大學,武昌首義學院,文華學院一流專業數量及介紹。湖北高教網訊:近年來民辦高等教育蓬勃發展,有二所民辦高校從誕生至今,一直處於頂尖位置。武昌首義學院,文華學院,雄踞中國民辦高校各項指標雄踞全國首位和次席。
  • 計劃總投資16億元 武昌首義學院嘉魚校區投建
    鹹寧新聞網訊 鹹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姜明助、通訊員龍鈺、聶夏雲報導:記者昨日獲悉,武昌首義學院日前與嘉魚縣政府籤訂投資協議,計劃總投資16億元,在嘉魚建設武昌首義學院嘉魚校區。武昌首義學院是中國首批獨立學院之一,是經教育部批准興辦的本科層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前身為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2015年6月正式更名為武昌首義學院。
  • 武昌首義學院原名譽校長朱九思先生溘然長逝
    中國高校之窗6月13日18時09分,當代著名教育家、華中科技大學老校長、武昌首義學院原名譽校長朱九思先生溘然長逝,享年100歲(1916-2015)。2000年9月,武昌首義學院創辦之初,他擔任華中科技大學軍威學院(武昌分校前身)名譽院長;2001年8月,他以85歲高齡出任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校長;2002年5月至2015年5月,一直復任名譽校長。朱老先生是一座橋梁。2000年8月,朱老先生「鋪路搭橋」,武漢軍威企業投資集團(現武漢軍威文化傳播投資集團)與華中科技大學籤訂合作辦校協議。
  • 武昌首義學院學子湖北省翻譯大賽再獲佳績突破記錄
    近日,湖北省第二十五屆外語翻譯大賽決賽成績揭曉,武昌首義學院學子成績再創新高。其中,張月林榮獲英語專業筆譯組特等獎,胡藝凡、朱靜媛、程菁子榮獲非英語專業筆譯組特等獎,另有7人獲一等獎,9人獲二等獎,14人獲三等獎。
  • 武昌首義:畢其功於一役
    湖北新軍在武昌的首義,徹底埋葬了清王朝和在中國持續了2000多年的帝制時代。 從1911年7月開始,湖廣總督瑞澂就開始將有「苗頭」的新軍調離武昌。幾個月之內,被調到湖北各地和四川(鎮壓保路運動)的新軍人數佔到其總數的一半。 這種形勢,就迫使革命黨人必須儘快舉事,避免力量被進一步分散。可以這麼講,武昌首義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清朝廷「逼」出來的。
  • 2020年武昌首義學院普通專升本招生簡章
    [導讀]湖北湖北普通專升本網權威發布《2020年武昌首義學院普通專升本招生簡章》,由胡老師整理髮布,更多2020年武昌首義學院普通專升本招生簡章 相關信息請訪問湖北普通專升本湖北專升本招生簡章頻道
  • 99年前,辛亥武昌首義已成定論
    本報訊 本報訊(記者 吳睿)「武昌首義」稱謂最早來自孫中山、「熊一槍」應該改叫「程一槍」……記者昨日獲悉,武漢大學資深教授馮天瑜主創、張篤勤協助完成的《辛亥首義史》,已由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這部60多萬字和700餘幅圖片的巨著,對辛亥首義史提出了大量新觀點。
  • 不合兵法的武昌首義,贏就贏在「人和」!
    且看被譽為「兵學聖典」的《孫子兵法》,在其「兵法」開篇中提出的作戰取勝五個重要因素:「一曰道(出兵理由),二曰天(作戰的天時),三曰地(地利條件),四曰將(首領的能力與策略),五曰法(部隊的建制).」孫子又強調:「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即首領只要熟知五點,作戰時就可取得勝利.而武昌首義在這取勝的五個要素中,起碼有三要素是有違兵法的.
  • 文化強省孕育荊楚驕子(三)馮天瑜:武昌首義並非偶然
    他說,辛亥革命首先在湖北武漢爆發,絕不是偶然的,除了經濟、政治形勢的因素,湖北厚重的文化基礎也是武昌首義爆發的重要原因。  文化強省必須大力發展文化產業   馮老認為,湖北有豐富的文化資源,而要發掘和傳揚好這些文化資源,必須大力發展文化產業。
  • 「如此江山怒不平」——「開國元勳」、武昌首義總司令蔣翊武
    ▲武昌首義勝利後的第二年,即1912年,龔霞初以詠簪筆名所撰寫的著作——《武昌兩日記》。在縣城,記者看到,蔣翊武的塑像在蘭江公園、縣一中聳立著;翊武路、翊武影劇院其實是告示後人英雄出處;在當年也屬澧縣的津市,有著翊武中學;一部「磚頭」般《武昌首義第一人蔣翊武》更顯示英雄在家鄉人心中的分量。  一、孫中山追「封」他「開國元勳」  長沙嶽麓山上,半山亭上方、麓山寺正門下約20米處有一座水泥墓,墓的主人蔣翊武。
  • 湖北省宣傳部部長:回望百年辛亥承繼首義精神
    今天,歷史又賦予首義之地新的神聖使命,我們要承繼首義精神,譜寫新的發展詩篇。  一、武昌首義爆發的歷史條件  自乙未廣州起義到武昌首義發生之前,革命黨人先後在廣東、湖南、江西、安徽、浙江、雲南、四川等地發動了10餘次起義,但都屢起屢躓。
  • 戰疫中全國626萬人次雲遊首義紀念館,敢為人先的武漢人民從來都是...
    資料照片長江網訊(記者萬建輝)「無論是100多年前的武昌首義壯舉,還是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武漢從來都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從來都是英雄的人民。」今年5月15日,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首義微課堂——牽手博物館探尋英雄城」系列課程走進武昌區水果湖第一小學、水果湖第二中學,以「雲課堂」直播方式為2000多名學生講述辛亥英雄的故事,在青少年中傳承首義精神。
  • 圖文:敢為天下先,紅樓標記首義精神
    1911年10月10日前夕,武昌街頭陷入白色恐怖,清軍大肆搜捕革命黨人。   起義的火光點燃。城內城外的革命黨人,端起「漢陽造」,打響了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第一槍」。   兩千餘年封建帝制轟然坍塌,中國歷史從此揭開新的篇章。   流年似水,歷史定格了那些人、那些事。   江漢湯湯,蛇山之下的紅樓,大寫的「為天下先」氣衝霄漢。
  • 辛亥武昌首義女革命者——李淑卿
    1911年10月8日下午,漢口寶善裡14號機關失慎洩密,她讓劉公迅速躲避,自己回寶善裡察看實情,被俄國巡捕拘捕,次日由漢口軍警押解至武昌模範監獄,親見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三烈士被害時之壯烈情景。10月10日武昌首義得勝,她被營救出獄。中華民國鄂軍政府總監察處成立,劉公任總監察,她任總監察處司印官。劉公任北伐左翼軍總司令,她任總司令監印官,隨赴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