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語文卷子上,分值最大的一部分就是作文了!但是對於小學生來說,寫作文可沒那麼簡單,大部分小學生的作文都有兩個毛病:流水帳和硬湊字。
能在小學生作文裡面看到一些簡單的比喻句、擬人手法、引用或者比喻都算是寫的不錯的了。
下面這篇「滿分」作文,就是因為成語連篇受到了老師的注意,不僅給了滿分,還留下了「自然不如」的評語!
看看這短短的兩百來字,竟然用上了14個成語!再仔細讀一讀,真是絕了!難怪有網友說這篇成語用的「出神入化」,每一句的意思我都明白,可每一句用的都很奇怪!
看完之後我真的佩服這個老師的勇氣和心態,能得到這100分,這個孩子真的太幸運了!
而下面這個孩子顯然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一百來字11個成語,任誰看了都懷疑這兩篇是同一個孩子寫得,老師只留下了一句:「建議多看看成語故事!」
不過,仔細看一看這個孩子對成語的理解顯然還不如上一個,老師是他愛「濫用成語」,他就保證要「前功盡棄」、「捲土重來」,要不是輔導過兒子的作文,我都懷疑這孩子是不是故意用了那麼多成語氣老師呢!
也就只有真正陪孩子寫過作文的家長才能理解,孩子寫作文就像擠牙膏,那些句子、成語、名言都是想方設法「擠出來」的!每一句都伴隨著孩子的眼淚!
怎麼才能幫孩子寫出好的作文呢?
說實話,我也送兒子上過作文的補習班,指望著專業的老師能讓孩子開竅,可事實就是孩子每周去一趟,花了不少錢,效果幾乎沒有。
後來我反思了一下,作文甚至是語文學習根本沒有捷徑,唯一能指望的就是長期的積累帶來的質變。
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現代漢語詞典》主編呂叔湘先生就說過,他學習語文時,三分得益於課內,七分得益於課外。
就像寫出上文那兩篇作文的孩子一樣,他們的問題未必是在課堂不認真或者如何,也不是沒有背下來足夠多的成語,而是在課外沒有用足夠的時間了解成語,對成語缺乏理解。就像第二個老師評語寫的一樣,他們需要「多看看成語故事!」
我給大家推薦一套小學生注音彩繪版的《成語故事》。
這套讀本一共4冊,精選了360個常用的成語,通過通俗易懂的故事解說其來歷和基本的用法,既可以積累成語量又可以作為課外讀物,積累語言在寫作方面的用法。
每一個成語的小故事中,都會簡單的講明一些涉及到的人物關係和歷史背景,所以即使是對歷史人物不了解的孩子也能很快的理解該成語的出處和含義。
每個成語故事結束之後,還會標註【成語出處】、【成語釋義】和【成語接龍】,方便孩子理解。
適當的插圖也讓這套書的排版更美觀一些,提高孩子閱讀的興趣。
想要寫好作文,除了成語和閱讀的積累之外,寫作方法和技巧的積累,也就是練筆也不可少。
推薦一套小學生作文神器——《課文裡的寫作密碼》
這套《課文裡的寫作密碼》是由杭州市時代小學語文教師,市優秀班主任曹海棠老師編寫的,曹老師用多年指導孩子寫作的經驗引導孩子愛上寫作、學會寫作的方法。
它在內容上的優勢就是完全與部編版語文教材一致的,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上半學年的一共6冊。
因為一、二年級還沒有正式的作文,所以《寫作密碼》中大多是以寫短詩歌配合畫圖的方式,激發出孩子對寫作的興趣,複習一些字、詞的用法,打好基礎。
三年級開始,《寫作密碼》中會從課文中提取寫作方法,並且教孩子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先列出寫作大綱再開始寫作,幫孩子養成好的寫作習慣和寫作邏輯。
像三年級上學期學的語文課文《秋天的雨》,《課文裡的寫作密碼》中,引導孩子分析了陶金鴻老師的《秋天的雨》從中提取出了寫作的方式。
並且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引導孩子想出「秋雨」還可以怎樣描寫,發散孩子的思維。
這裡是小婷老師育兒觀,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