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為文化精校推薦」——蒙學經典 千古流傳

2020-08-27 鵬為古籍

《百家姓考略》


書籍介紹

《百家姓》成文於北宋初期,是一本關於我國姓氏的書籍。通行本以四百其十二字組成,其中單姓四百零八,複姓三十。

《百家姓》雖包含許多姓氏,但排列整齊,對仗押韻,雖說內容沒有文理,但對於中國姓氏文化的傳承與中國文字的認識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這是本書能流傳千百年的重要原因。


清初王相對《百家姓》加以箋注,箋注本被稱為《百家姓考略》。書中對大多數姓氏的來源及其代表人物進行了考證,並編撰了簡要介紹,同時補充了一些原書中未提到的姓氏,且考證了《百家姓》以「趙、錢、孫、李」開頭的緣由等等。

王相的考略本流傳甚廣,至今世人的編排都還以其《百家姓考略》為底本。

《三字經訓


書籍介紹

《三字經》是中國三大傳統啟蒙讀物之一,為宋朝王應麟所作。因其內容均為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容易記憶、背誦,是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之中最為淺顯易懂的一本。

《三字經》雖看似組合簡單,但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故事,而其核心思想「仁、義、誠、敬、孝」是正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



《三字經訓詁》由王相注釋。「訓詁」為「解釋」之意,具體指解釋古代漢語中字詞的意義。「訓」,許慎《說文解字》:「訓,說教也。」段註:「『說教』者,說釋而教之』」。明梅膺祚《字彙》:「訓,釋也。如某字釋作某義,順其義以訓之。」 用現代漢語說,訓,就是通俗的話去解釋某個字的字義。「詁」,《說文》:「詁,訓故言也。從言,古聲。」段註:「訓故言者,說釋故言以人,是之謂詁。」

作者介紹

王相,字晉升,琅琊人,清代學者,約生活於清康熙年間。編輯和注釋過多部啟蒙書籍,如《千家詩》、《三字經》之類,刻印流播。


王相著有《三字經訓詁》1卷、《尺牘嚶鳴集》12卷、《百家姓考略》等。 《四庫》總集類存目四著錄了他的《尺牘嚶鳴》一種,事跡無考。其所注《三字經》、《百家姓》、《增訂廣日記故事》,現已成為社會上通行的版本。他又把其母劉氏所著的《女範捷錄》與《女誡》、《女論語》、《內訓》三書合編為《女四書》,為當時女子之必讀教科書,流傳所及,遍布全國,聲勢達於近代。書今存。收入《女四書》。

《千字文釋義》


書籍介紹

《千字文》由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撰而成。之所以稱「千字」,是因書內由一千個漢字組成了韻文,全文皆為四字一句,兩組一韻,對仗工整,條理清晰。

《千字文》全書共二百五十句,前後貫通,互不重複。書籍內容包羅萬象,涉及如天文、地理、歷史、農工、園藝、生活飲食、修身養性、封建綱常禮教等等各個方面,是我國影響很大的兒童啟蒙讀物。

《千字文釋義》由汪嘯尹纂輯、孫謙益參注,書本將《千字文》分為四個部分,稱為「四章」。從第一句「天地玄黃」開始,至第三十六句「賴及萬方」為第一部分;從第三十七句「蓋此身發」開始,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靡」為第二部分;自第一百零三句「都邑華夏」起,至第一百六十二句「巖岫杳冥」為第三部分;自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於農」起,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誚」為第四部分。最後還有兩句「謂語助者,焉哉乎也」,沒有特別含義,將其單列出來。

作者介紹

周興嗣,字思纂,南朝大臣、史學家。興嗣博學多才,善於屬文,十三歲便到建康遊學,十幾年後精通各類紀事文法。待到梁武帝繼位,拜安成王國侍郎。

梁武帝為教育子輩,令殷鐵石在王羲之書寫的碑文中,拓下不重複的一千個字,供皇子們學書用。奈何字字孤立,不好記憶,他便召周興嗣,讓其運用才思來解決這一問題。於是接到詔令的周興嗣便返回家中潛心研究,後終於將這一千個不同的字連綴成一片內容豐富的韻文教材——《千字文》。

鵬為優勢

鵬為文化本次出品的專名校對版精品古籍,除了在全書特別添加了專業的校勘符號以外,在作品後也增添了字頻表。

從獨家的鵬為仿宋字體,到獨家的鵬為古籍排版樣式與鵬為古籍版式設計,我們傾盡全力為熱愛古代文化的您提供更專業、更完美的國學閱讀體驗。


相關焦點

  • 「鵬為文化精校推薦」——《茶經》與茶文化
    《茶經》中記載了唐代以前的不少神話、寓言、史記、詩賦、傳記、地理、藥理等書籍,是我國古代文化的寶庫。人們在宴會、待客、祭祀等多方面都會用到茶,在這之中,最喜好飲茶的當為文人雅士,並好用詩文反應茶事,茶已漸漸萌生出文化色彩。到了唐代,飲茶風氣傳播到全國各地,且我國產茶地區的格局也在唐代基本確立,同時對日本、朝鮮的影響亦是很大。因唐代茶葉生產發達,出現許多名茶,各地制茶技術更是日益提高,茶葉文化在此時達到了成熟時期,是茶文化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 「鵬為文化精校推薦」——《顏氏家訓》
    ——鵬為文化書籍介紹《顏氏家訓》是南北朝時期顏之推創作的家訓,該書成書於隋文帝滅陳國之後,隋煬帝即位之前。因此,王三聘說「古今家訓,以此為祖」。3.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積財千萬,無過讀書。——《顏氏家訓》釋義:財物為身外之物,即使累積千千萬萬,也比不上讀書的價值。
  • 「鵬為文化精校推薦」——《梅花百詠》
    後來又不斷將所見所聞寫成詠梅之詩,演為百首,成為《梅花百詠》。——鵬為文化書籍介紹《梅花百詠》,始作於元至正二年冬十一月,這一年李仲山按治姑蘇,公務之餘常和好友談古論今,樂此不疲。韋珪受應憲使之命吟詠梅花,最初有26首。
  • 「鵬為文化精校推薦」——《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以沈復、陳芸夫妻二人的生活為主線,記錄了二人的居家生活及四處浪遊的所見所聞可惜沈復夫婦為家庭所不容,因而二人後被逐出家門,居無定所,以書畫刺繡維持生計。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沈復一生追求詩意與自我,卻終是忘記在生活中自立。時過境遷、人事消磨,如今殘留的唯有承載其回憶的作品而已。
  • 杜 鵬|關於「氣」的雜談
    關於氣的各種說法在傳統文化中隨處可見,蒙學讀本《幼學瓊林》開篇就說:「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氣之輕清上升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在古人看來天地都是由氣的變化而形成的,人類與一切生物具備的生命能量或動力,也被稱為是氣,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均是氣的運行與變化的結果。
  • 「鵬為精品推薦」古文觀止
    與其叔吳楚材二人,飽閱詩書經典,因仕途不暢,埋沒民間。 長期從事設館授徒,因合編《古文觀止》而留芳百世。三百年來流傳極廣、影響極大,在諸多古文選本中獨樹一幟。 篇幅小、內容廣、知識全,琅琅上口的短文多角度展現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代文人非凡的智慧。 其流行性、通俗性和權威性至今難以動搖,影響巨大,是現代青年首選的古文讀本。
  • 何謂「文字化育」?|「文化」的定義
    古聖先賢將先人的經驗教訓總結成「道」理,以「文字」為主要載體記錄下來,旨在「化育」後人。故曰:文化者,文字化育也[2]。傳統文化包羅萬象,粗略可以劃分成「經、史、子、集」四大部,涵蓋思想、歷史、文學、天文地理、農牧、醫學、民俗、算學、音樂、美術、飲食、服飾、器物等,每一門文化學科都需要歸納為規律,抽象成文字,記載於書簡,這其中,約定俗成為「文」必不可少,可以說漢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石和綱目。
  • 只讀過三百千弟都不好意思談蒙學,超全的蒙學書單在這裡!
    今天,兒童讀物極大豐富,幾乎到了想讀什麼有什麼的地步,但是經歷了時代考驗而流傳至今的古代蒙學讀物,依然散發著它獨特的魅力,為很多家長和老師所推崇。那麼,我們今天到底可以讀哪些蒙學讀物、這些蒙學讀物分別適合什麼樣的年齡段的孩子讀呢?下面的這份書單,我們結合蒙學讀物本身的難易度、所承載的基本功能以及在小學生群體中的接受程度等諸多因素,為大家作分級推薦。
  • 三百千┃在我國古代的蒙學教材中,便於開蒙的三言教材是哪個?
    最早的蒙學教材是字書《史籀篇》,是周宣王是用來教學童識字的。秦漢以後蒙學教材有李斯的《倉頡》,史由的《急將篇》,周興嗣撰寫的《千字文》,顏之推撰寫的《顏氏家訓》等。以識字為主的綜合知識型的教材有《開蒙要訓》、《百家姓》、《三字經》、《對相識字》、《文字蒙求》和「雜字」書等。
  • 「鵬為文化獨家線裝古籍」——列女傳
    鵬為文化出品古籍——鵬為文化書籍介紹《列女傳》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行為的書,也有觀點認為該書是一部婦女史。有一些故事流傳至今,如「孟母三遷」的故事即出自該書。後來,中國的史書多有專門的篇章記敘各朝婦女事跡,隨著婦女觀的變化,各朝側重記敘表彰的婦女德行也有所不同。
  • 網易雲閱讀名著精校版即將推出
    鑑於用戶的熱烈反響,網易雲閱讀近期又將對閱讀體驗進行重磅升級,除已完成圖書分類優化外,還將推出精校版公共版權經典著作。精校版,顧名思義,是對原著書中的版式、文字內容和注釋等進行細緻的校對、修正後推出的版本。就目前網絡上流傳的各類經典公版書籍來說,不僅排版混亂,還錯字連篇,對各類注釋的遺漏也幾乎是家常便飯,給讀者的流暢閱讀體驗帶來了很大的幹擾。
  • 「鵬為文化獨家線裝古籍」——文選
    鵬為文化出品古籍《文選》,由南朝梁——鵬為文化書 籍 介 紹 《文選》又稱《昭明文選》,是中國現存的最早一部詩文總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組織文人共同編選。一般認為,《文選》編成於梁武帝普通七年 至中大通三年之間。
  • 「視頻」太湖大學堂兒童經典誦讀在線課程首發
    兒童經典誦讀活動 自2018年4月2日,老古文化事業公司發起,光華教育基金、中國文化書院、ICI香港國際文教基金會、復旦大學等全球十餘家文化機構、高校和企業回應的「書香中國 經典世界」計劃正式啟動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關注。
  • 「鵬為文化獨家線裝古籍」——紅樓夢
    鵬為文化出品《紅樓夢》《紅樓夢》誕生於18世紀中國封建社會末期,鵬為文化出品《紅樓夢》鵬為文化出品《紅樓夢》他祖籍遼寧,且祖上為漢人,在明末時期加入了滿洲籍鵬為優勢本系列古籍使用鵬為古籍版式設計、鵬為古籍排版樣式及獨家鵬為仿宋字體,使閱讀更加順暢清晰。鵬為古籍函套均為獨家設計、手工製作,密封款式可全方位保護書籍;鵬為古籍為古法手工四孔線裝,取用高強度絲光線,結實又美觀。
  • 有哪些適合蒙學教育的古典作品?《三字經》《弟子規》成永恆經典
    蒙學,是中國古代對兒童進行的啟蒙教育。古代啟蒙教育的內容主要是識字、寫字和倫理道德教育。在中國古代,有《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千字文》、《蒙求》、《增廣賢文》、《千家詩》、《龍文鞭影》、《幼學瓊林》、《聲律啟蒙》等蒙學教材。
  • 中華傳統文化啟蒙精華讀本《蒙學十三經》發布
    >   中新網北京4月25日電 (記者 應妮)由中華文化促進會、中共唐山市委宣傳部等主辦的「中華傳統文化啟蒙精華讀本《蒙學十三經》發布會」25日在京舉行。  蒙學,也叫「蒙館」。《辭海》的解釋是:「中國舊時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學校。教育內容主要是識字、寫字和倫理道德教育。宋代以後教材一般為《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蒙求》、《四書》等。沒有固定年限。採用個別教學,注重背誦、練習。」  這套《蒙學十三經》由河北省社會科學院語言文學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張聖潔主編,十餘位古籍整理專家、古典文獻學者及優秀教師精心結撰。
  • 「鵬為文化獨家線裝古籍」——警世通言
    ——鵬為文化書籍介紹《警世通言》成書於明天啟四年,作者為明末文學家馮夢龍。本書題材來自民間傳說或民間宗教寶卷、小說,其描述的時代包括宋、元、明三代。經典語錄鵬為優勢本系列古籍使用鵬為古籍版式設計、鵬為古籍排版樣式及獨家鵬為仿宋字體,使閱讀更加順暢清晰。
  • 傳統國學文化中,這些蒙學經典著作,特別對初學者最宜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先聖賢人經典舉不勝舉,但是對於啟蒙者,這些內容最實用,特別是兒童最易學習。1、《三字經》《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
  • 「鵬為文化精品古籍」煥新升級,邀您共賞
    鵬為文化的成長離不開書友們一路支持新款鵬為古籍函套古籍均為古法手工線裝,取用高強度絲光線,四孔線裝。古籍為耿娟包角,不易散頁。書本全部採用廣膠粘貼,純淨牛皮熬製,無色無味,粘性牢固,精緻而耐用。古籍內頁鵬為古籍採用
  • 「鵬為文化獨家線裝古籍」——聊齋志異
    書籍介紹《聊齋志異》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間已有流傳,民間多稱此書為《聊齋》或《鬼狐傳》。鵬為優勢本系列古籍使用鵬為古籍版式設計、鵬為古籍排版樣式及獨家鵬為仿宋字體,使閱讀更加順暢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