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在我國黃海吐絲,日本麻煩了!超級計算機:1米5豪雪已對準

2020-12-18 中國氣象愛好者

12月14日,隨著寒潮大舉越過秦嶺淮河,我國南方的降溫全面展開,就連華南沿海的廣西廣東都不能倖免,而與此同時,寒潮肆虐過的北方多地則轉晴。從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南下的寒潮在我國南方地區形成了大範圍的冷雲,但與此同時也可以看到,在我國東部海區,渤海和黃海上有著大量絲狀的奇特雲系。

仔細觀察這些雲層,可以看到這些雲層就像是大氣層中「河流」一般,從北向南逐漸「流動」,這種看上去十分特別的絲狀雲層其實就是冷流雲。什麼是冷流雲,就是極為寒冷的冷空氣路過海洋或大湖時,低空的水汽被凍成雲層,從而在水面上形成大量絲狀的雲層,這一是要冷空氣足夠冷!二是要吹過大片水面;三是水面要夠溫暖,這兩天,寒潮從我國大舉南下,大量冷氣團傾巢而出,自然在更暖的渤海黃海上形成大片冷流雲,而山東半島等地還因為冷流雲而下起了冷流雪。

而除了我國東部海區,在更加廣闊的日本海,冷流雲的活動就更加瘋狂了,從今天中午前後的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今天從東北亞內陸傾巢而出的冷氣團,在日本海上形成了大範圍的冷流雲,範圍比黃渤海的更大。

而從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這大片的冷流雲就像是陸地朝著海上「吐絲」,顯得十分特別。

而日本海上的巨量冷流雲正撲向日本靠日本海一側,這裡的地形加持下,大量冷流雲正在轉為巨量暴雪——日本本州島靠日本海一側,每年冬天強冷空氣南下時,這裡一天下五六十釐米非常正常,整個冬天積雪兩三米也不在話下,因此被稱為「豪雪地帶」。譬如今天,在南下寒潮作用下,日本「豪雪地帶」被密密麻麻的冷流雲吞沒,有的地方12小時降雪量就超過了30釐米!

超級計算機的預測認為,在東北亞地區未來冷氣團大量傾巢而出的趨勢下,日本「豪雪地帶」的冷流雪可能十分狂暴,10天累計降雪量更是可能高達150釐米以上!也就是說在10天內就可能在平地下完1米5深的大雪,而一些特殊地形積雪更是可能超過2米以上!因此,日本氣象廳也發布警報,指出由於特殊的氣壓分布和冷空氣,預計日本海一側將可能出現暴風雪和狂浪,即使在沿海平原地帶也有猛烈暴雪的風險,對於日本來說,這可能給不少地方的交通出行和農業生產帶來嚴重影響。

相關焦點

  • 日本奪取2020年6月超級計算機第一名,我國超算只排名四、五位!
    超級計算機房的工作人員獲得2020年6月冠軍的日本Fugaku( 富嶽)超級計算機,其Linpack(HPL)測試結果達到415.5 petaflops,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每秒達到41.55排名第四和第五的是中國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與技術研究中心開發的神威.太湖超級計算機和我國國防科技大學研發的天河2A超級計算機,運算速度分別是9.3億億次和6.14億億次,這也是最近幾年我國的超級計算機首次掉出TOP500前三名。不過我國上榜TOP500的超級計算機數量總量仍據第一位,算力據第二位,而且我國和美國一樣,已經在研究新一代百億億級的超級計算機(也就是傳說中的E級超算)。
  • 世界首臺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有望今年在我國誕生!
    E級超算即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是國際上高端信息技術創新和競爭的制高點。美國、日本和歐盟均在推進各自的E級超算開發計劃。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自上個世紀計算機在我們這個人類世界出現以來,對我們人類的生產活動、社會活動等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且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
  • 寒潮吹出7個風暴,日本被包圍!氣象廳:正常現象,局部雪超3米
    這兩天,隨著寒潮大舉南下,我國中東部多地被凍透,在這當中,北京、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等省市共計60個氣象觀測站的最低氣溫突破或達到建站以來歷史極值,南方多個省會和直轄市的氣溫也下降到今年以來的新低,1月10日下午,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今天我國南方還有著大片冷雲覆蓋,不少地方的天氣還沉浸在陰冷或者溼冷氛圍中。
  • 它差點成寒潮之王,讓珠三角下雪-淺析2021年1月寒潮
    如果刨去降雪因素,只有2016年1月下旬大寒潮、以及公認的寒潮之王--1893年1月大寒潮可以和2021寒潮一比。而這兩次寒潮中,北京市區最低氣溫(-17.4度,復興門、-17.5度,東交民巷附近)都比2021寒潮要高。
  • 超級計算機:肯定還有,有可能對準華南
    一個給我國東部沿海帶來了嚴重影響,一個則登陸日本帶來大風大雨,雨水甚至下到了我國東北地區。 但這種休息不代表颱風就沒了,對於西太平洋來說,8月下旬-9月其實依然是颱風旺季,相關統計數據顯示,8月16日西太平洋同期平均颱風生成個數為11.2個,其實現在西太平洋的颱風生成數量還是偏少的,更別說在8月16日-10月1日期間
  • 寒潮致北黃海淺灘大範圍冰封 場面蔚為壯觀
    受寒潮影響,丹東北黃海與入海河道交匯處形成大範圍冰封現象。場面蔚為壯觀。當天下午4點左右,北黃海淺灘處,潮水已經上漲,但在寒潮的作用下,海水急速凝成冰渣被潮水推著向前。在漁港碼頭,部分小馬力漁船已經被海冰封住,僅有少量破冰能力較強的大馬力漁船在作業。
  • 面對「超級」寒潮 我們已做好應對
    另外6日至7日北風風力較大,內陸地區4級至5級陣風7級至8級,北部海區7級至8級陣風9級至10級。為此,壽光市氣象局於1月4日18時15分發布寒潮黃色預警信號。9日至11日氣溫開始緩慢回升,但仍然較低。
  • 強冷空氣來襲,渤海黃海海浪藍色預警!海冰發展迅速!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桂東1月6日開始,一股強冷空氣影響我國渤海和黃海海域,預計6日夜間至7日白天,渤海將出現3.0米到4.0米的大浪到巨浪,黃海將出現4.0米到5.5米的巨浪。遼寧和山東沿海將出現2.5米到3.4米的大浪,天津沿海將出現1.5米到2.5米的中浪到大浪,近岸海域警報級別為藍色。請濱海遊客和海上作業船隻注意安全,各有關單位提前採取防浪避浪措施。根據衛星遙感及沿岸監測,受2020年12月底的寒潮影響,渤黃海近岸海域海溫氣溫大幅下降,冰情出現了明顯發展。
  • 大國重器:超級計算機,盤點我國超算發展史,產業自主化迫在眉睫
    銀河—I 時間:1983年研製單位:國防科技大(第一次) 簡介:我國第一臺算力在每秒1億次以上的計算機 曙光一號 >時間:1993 研製單位: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院開發中心 (第一次) 簡介:我國第一臺SMP(對稱式多處理機)結構計算機,863計劃的重大科研成果,在其誕生後三天,美國宣布解除10億次計算機對中國的禁運 曙光 時間:
  • 世界上首批10億臺超級計算機有望今年在中國誕生!
    據《人民日報》最近一期報導,中國已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E級超數和基因剪刀技術來發布臨床試驗結果據報導,中國有望在2020年前建成世界第一個E級超員E級超級計算機即數十億臺超級計算機,是國際高端信息技術創新和競爭的制高點美國、日本和歐盟都在推進其E級超標發展計劃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
  • 超級計算機1秒鐘:等於地球人不停地算30年
    隨著處理器和其它子系統發展差距的日益加大,超級計算機的效率問題逐漸成為人們討論和研究的熱點。2017年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中,中國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連續第四次分列冠亞軍,運算能力可以達到每秒12.5億億次,相當於全球72億人要用電腦不間斷地計算32年。
  • 天河一號惜敗 日本超級計算機奪世界冠軍
    【PConline 資訊】TOP500組織今天公布了第38屆全球超級計算機五百強排行榜,升級完畢的日本「京」(KComputer)輕鬆蟬聯桂冠,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臺計算能力跨越1億億次每秒的計算系統。
  • 世界上吐絲價值比較高的十種蠶!
    一般為一化性,即1年僅孵化一次。經過約23-28天的人工飼養後,幼蟲結繭化蛹,再經過9-15後成蟲羽化破繭而出,成蟲(蠶蛾)交尾產卵後死去。所產之卵經過夏,秋,冬三季,於次年春季孵化。一個世代從蠶卵孵化起到死亡約為40天。柞蠶古稱春蠶、槲蠶、櫟蠶柞蠶是一種吐絲昆蟲 ,因喜食柞樹葉得名 。
  • 編程是什麼——我國的計算機發展史
    然後,在他任所長的中國科學院數學所內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電子計算機科研小組。於1956年籌建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時,他擔任了籌備委員會的主任,參與計算機的研發。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研製(1958-1964年)我國在1957年開始研製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在1958年8月1日,誕生了我國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該機可以表演短程序運行。
  • 2018年將迎恐怖寒潮?
    2018年1月2日以來,重慶部分海拔600米以上地區出現小雪到中雪天氣,局地大雪,導致部分區縣發生雪災。為應對災情,重慶民政、財政部門聯合下撥1.178億元冬春救助資金,支持各區縣做好受災群眾生活保障工作。
  • 「天河二號」連續5次奪得超級計算機世界第一(圖)
    今天(13日),在德國法蘭克福召開的「2015國際超級計算大會」上,由國防科技大學研製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系統,在國際TOP500組織發布的第45屆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上,再次位居第一。這是天河二號自2013年6月問世以來,連續5次位居世界超算500強榜首。
  • 國內3家超算中心採用國防科大的超級計算機
    在計算機大家族中,「超算」是計算技術發展的頂峰,它集中了現代高科技之精華,因而國際上公認超級計算機技術及超級計算機產品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位於長沙的國防科技大學,是中國最早開展計算機領域研究攻關和人才培養的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國防科技大學受命研製巨型計算機。
  • 量子計算機「九章」有多厲害?1分鐘處理的樣本,超級計算機要1億年
    攝影:馬瀟漢,梁競,鄧宇皓)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計算玻色採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需要6億年。
  • 百億億次級(exascale)運算的超超超超級計算機!
    許多人可能會感到奇怪:什麼是百億億次級運算的超超超超級計算機?百億億次級運算,英語:Exascale computing,指能夠每秒計算至少10的18次方個的浮點運算,即1的後面有18個零:1000000000000000000浮點運算/秒,英文縮寫為:1 exaFLOPS的計算系統。
  • 國之重器「深藍1號」背後:黃海三文魚千億產業如何「驚險一躍」
    我們從深海養殖裝備這一環來看看——2017年6月,由武船重工製造的全球最大的深海養殖場「海洋漁場1號」交付給挪威三文魚養殖業第3號巨頭SalMar公司。這個龐然大物直徑110米,20層樓高,水下部分45米,重達7693噸,單套造價4.2億人民幣,一個養殖季可養殖150萬尾魚,出產三文魚8000噸,產值1億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