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對稱是制約小微企業融資的關鍵因素,為打通這一融資堵點,暢通銀企對接渠道,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堅持「政府+市場」雙輪驅動的徵信發展模式,加快推進和完善地方徵信平臺,促進涉企信用信息共享,為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提供有效信息支撐。
多措並舉搭建地方徵信平臺,助力小微企業融資發展
按照「全省統一規劃、省市同步建設、重點地市(園區)突破」的思路,人民銀行西安分行聯合陝西省發改委、陝西省地方金融局共同搭建了陝西地方徵信平臺——陝西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平臺採用大數據技術,多渠道歸集整合全省企業的公共信用信息、經營信息、資產信息、輿情信息、關聯信息以及納稅、社保、訴訟、水電氣、智慧財產權、政府補助等近百項識別信息,對企業進行信用評分和「多維度畫像」,提供供需對接、信用識別、風險監控、增信服務等六大服務。
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先後推動西安市高新區、西安市航天基地、榆林市、漢中市、延安市、寶雞市高新區、楊凌示範區等建立地方徵信平臺7個,適時向企業提供金融政策諮詢、權威的信用服務和全面的線上投融資對接。
同時,人民銀行西安分行推動西安市高新區信用金融服務平臺建設,引入專業化徵信機構提供徵信產品和服務,探索形成「園區+市場化」為依託的信用金融服務新模式。
疫情期間,人行西安分行指導西安航天產業信用雲、榆林市、漢中市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等地方徵信平臺,上線「應對疫情」專欄,及時發布支持復工復產的金融政策,提供疫情期間特色金融服務。
截至2020年6月底,地方徵信平臺收錄了419萬家企業法人信用信息,金融機構通過平臺查詢企業信用信息累計337.54萬次,平臺信息月使用率16.12%。
創新信用貸款產品,為銀企精準對接提供定製服務
針對中小微企業「短、頻、急」的融資需求特點,開發訂製類信用貸款產品,發揮地方徵信平臺線上銀企融資對接渠道優勢,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徵信信息應用。以徵信+、供應鏈融資等方式,推出了「稅易貸」、「稅融通」、「高新E貸」、「政採貸」、「陽光e餐貸」等信用貸款產品。
華夏銀行西安分行等4家試點銀行,依託高新區信用金融服務平臺,為轄區中小微企業提供無抵押、無擔保、有政府貼息、有風險補償的純信用線上貸款。
中徵應收帳款融資平臺與西鹹新區灃東新城政府採購系統對接,推出「政採貸」線上全流程貸款審批系統,實現了信用良好的政府採購小微企業供應商申請銀行貸款秒批秒貸,被省政府列入中國(陝西)自貿區第二批覆制推廣項目。
截至2020年6月底,省內1000餘家企業通過地方徵信平臺累計發布各類融資需求438.33億元,實現融資對接216.1億元。
培育徵信與評級機構,為激發市場活力注入強勁動力
引導轄內備案企業徵信機構、信用評級機構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金融科技手段,積極參與搭建地方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實現徵信數據的統一採集和互聯互通,利用替代數據提高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獲得性。
召開徵信、評級機構與金融機構對接交流座談會,引導備案機構圍繞金融機構需求與中小微企業特點,推出個性化徵信產品和服務,暢通徵信機構與金融機構對接渠道。
指導備案企業機構優化徵信產品模型,提供特色化徵信服務,準確評估中小微企業信用風險,積極篩選5萬餘家中小微企業,並向金融機構推薦。陝西西部資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秦青優惠貸」線上融資平臺,累計發放貸款1594筆,貸款金額8.5億元,平均利率4.32%,支持青年創業小微企業1300餘家,有效發揮了市場化徵信機構服務中小微企業融資發展的積極作用。
開展徵信市場規範整治,為淨化市場環境提供有利保障
隨著市場對信用信息服務需求的快速增加,當前社會上也出現了一些亂辦徵信、借徵信名義虛假宣傳、非法「剷除」不良徵信記錄等不規範問題。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積極會同工商質監等部門堅持開正門、堵邪門,淨化徵信市場環境。一方面,引導政府部門、金融機構規範使用正規地方徵信平臺的數據;另一方面,聯合市場監管、公安、網信等部門建立協同監管機制,對非法從事信用「剷除」等活動、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等擾亂徵信市場秩序的行為進行規範整治,淨化市場秩序。
(文章來源: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