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什麼是愛情?古人有詞為證:「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大雁尚且能夠做到,排隊飛行,千裡飛行而不棄老弱,長途遷徙卻不迷失方向,一夫一妻而不失忠貞。對比一種鳥類,讓自稱文明社會裡的一部分人類,自慚形穢,情何以堪?
很久以前,有一位十六歲的白衣少年,在乙丑年去并州參加科舉考試的路上,遇到了一位彎弓射箭,捕捉大雁的獵人。獵人說:「今天早上我看見天空中有一對雙雁在飛,於是急忙彎弓射箭射中一隻雁,已經被我殺死了。另一隻脫身的孤雁盤旋在天空中,不斷地悲鳴卻不願飛去。隨後從天而降撞向山崖,竟然自殺殉情於地而死。」
白衣少年聽了獵人說的事故以後,掏出腰間的銀兩遞向獵人,把那一對大雁買了回來,埋葬在汾河水的堤岸之上,壘上石塊作為墳丘,用石塊作為墓碑,號曰「雁丘」。同行參加科舉考試的文人們,都為這座雁丘賦詩留念。那白衣少年也為殉情的那對大雁填詞一首為《雁丘詞》,這個少年的名字就叫做「元好問」。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愛情到底是什麼?居然能令兩隻大雁生死相依,愛情的力量應該是很強大的吧?一雙患難與共的大雁能夠雙雙飛過天南地北,海角天涯而不離不棄,那一對布滿歲月滄桑的翅膀不知道和伴侶,飛過了多少個春夏秋冬和寒來暑往!料想它們飛過藍天白雲的時候,一定也是會有過很多歡樂的美好的時光吧?可是最終遇到了獵人以後,它們還是難逃命運的離別之苦,想像不到在大雁的世界裡,居然也會有如此痴情之雁!
那只在獵人的箭下脫逃掉的大雁,孤獨而絕望地盤旋在空中,它心愛的伴侶早已被獵人射死了,以後的日子裡,難道它只能孤獨地飛過那萬裡層雲,千山暮雪嗎?最終它沒有選擇苟活於世!像這種矢志不渝的愛,估計連老天也會嫉妒吧?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來訪雁丘處!
元好問,金朝文壇領袖,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宣宗興定五年進士及第。正大元年,又以宏詞科登第後,授權國史院編修,官至知制誥。金朝滅亡後,元好問被囚數年。晚年重回故鄉,隱居不仕,於家中潛心著述。1257年,元好問去世,年壽六十八。
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摸魚兒·雁丘詞》是元好問16歲的作品,當時他正是風華正茂,意氣奮發的年齡,對愛情充滿了美好的希冀。可是當他看到大雁的殉情,卻不由為之心感神傷,心中充滿了不解和疑惑,不知道「愛情」究竟是什麼,竟然能讓一對大雁生死相依、至死不渝?故而把他們埋在此地,命名雁丘,留待文人騷客,吟詩作賦,來此憑弔!
像大雁這種飛禽的愛情都能夠做到生死相依、忠貞不二,實在是令我們自稱為文明的人類為之汗顏!
世間自有真情在,真愛卻在禽鳥中。
若向人間覓真情,鳥比人類更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