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位才子寫下一首愛情詩,最終感動世人,從而抱得美人歸!

2020-12-17 塵世曉書僮

古代的才子往往是與佳人相匹配,也正這個原因,不知道誕生了多少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然而這些愛情故事,也被詩人寫進了作品裡,為此流傳的也是極為廣泛,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而我們只要深入地去了解這些愛情故事,則是最能夠被這些愛情故事所感動。有的時候才子們可能只是與佳人在世間匆匆相遇,僅僅只是這短暫的相遇,卻是再也無法忘記對方,也就有了令人感動的愛情。

愛情也是這世間最為令人感動一種情感,兩個原本不相識的陌生人,可是由於有了愛情,最終走到了一起,這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但有的時候更多的只會淪為相思,這也使得彼此內心悲痛不已,也使得愛情顯得更為脆弱。尤其是唐詩裡的愛情,有很多都是出自一些風流倜儻的才子之手,他們也正是由於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心儀的女子,可是又無法走到一起,可是唐朝有一位詩人,他與美女相遇之後,寫下一首詩最終還是抱得美人歸,使得愛情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當真是成為了人生大贏家。那便是唐朝著名詩人崔郊,可能很多人對他並不熟悉,可是他的這首《贈去婢》,相信很多一定非常的熟悉。

《贈去婢》唐代:崔郊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崔郊也是唐朝著名的才子,他的愛情故事,也是被記載在了《唐朝紀事》中,裡面講述了當時詩人在姑母家裡見到了一位長相清純,而又非常的漂亮的婢女,為此兩人漸生好感,從而有了深厚的情感,可是最終這段戀情,還是被無疾而終,最要的一個因素,可能還是由於當時那個封建的時代,畢竟作為一位婢女,她是沒有任何的社會地位,再加上人們的思想落後,自然這樣的愛情不可能受到肯定。

然而最為令詩人痛苦的還是他的姑母,把那位婢女送給了當時的一位顯貴,這也令我們的詩人更加痛苦,從而有了無限的相思之情,為此他的最終寫下了這首《贈去婢》,也正是這一首詩,最終還是為他贏得了愛情,那位顯貴讀到了他的這首詩後大為感動,於是主動又把那位婢女贈送給了詩人,到這裡這個愛情故事,總算是有了一個美好的結局,詩人也最終是抱得美人歸。

「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這開篇的兩句寫得就很是獨特,也很是深情,更是把內心裡的那份感傷之懷,以一種極為細的筆觸,描繪的很是深刻;那這兩句詩,也是極為好理解,儘管詩人使用了典故,可是熟悉古代文學的朋友,也都知道綠珠的故事。那這兩句詩它大致的意思是,王孫公子都在她的後面爭相追逐,可是他們只是欣賞她美麗的容貌,並沒有真正的愛情,只是可惜了綠珠的綠蘿巾,時常會在獨自流淚。那這裡的綠珠,也正是東晉首富石崇的小妾,當年石崇被死後,她也是選擇了跳樓殉情。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最後這兩句雖然也是使用了典故,但是同樣很好理解,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內心一種悲痛之感,對於一位女子來說,只要進入了那深似海的侯門,那就再也沒有了任何的機會,即使是風流倜儻的蕭郎,那也是成為了路人。這裡的蕭郎也正是指的梁武帝蕭衍,他風流多才,更是深受女子的喜愛。

崔郊一生只有這一首詩,但僅僅只是這麼一首詩,也是同樣令他名垂青史,而這首《贈去婢》不僅描寫得很是抒情,同時也很是傷感,而他也正是憑藉這首詩,最終打動了當時的顯貴,從而再次與心上人在一起,從而也為自己的感情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那這首詩也是成為了唐詩裡的愛情經典。

相關焦點

  • 唐朝才子平生只有一首詩,但是憑藉此詩收穫愛情,最終抱得美人歸
    最近在讀《唐才子傳》,裡面記載了很多唐朝大詩人的奇聞軼事,是一部不可多的好書。每個人詩人都有另一面,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尤其是關於他們生平,在這部著作中寫得很有趣,像以前我對於元稹不太了解,可是讀了這部著作之後,對於這位詩人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別是關於他與崔鶯鶯的愛情故事,那也是很感人。
  • 李商隱不愧是情聖,初遇妻子王氏寫下一首求愛詩,最終抱得美人歸
    不過這段戀情並沒有結果,由於當時李商隱在玉陽山學道,宋華陽是那裡的女弟子,這樣的愛情在當時是不可能被人看好,而李商隱也由於這段戀情被趕出了玉陽山,從而成為了他人生中的遺憾。令狐楚讓他放棄王氏,可是李商隱始終堅持,再加上王茂元對他極為欣賞,還極力撮合兩人,最終李商隱用一首《贈荷花》打動了王氏,總算是抱得美人歸。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 唐朝才子戀上歌女,但被父母無情拆散,寫下一首愛情詩流傳至今
    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元稹,剛到長安時他遇到了崔鶯鶯,後來又結識了薛濤,可是為了前途,他最終卻娶了韋叢,不是說他不深情,或者是有多不負責任,這可能也是那個時代的無奈,元稹事後也寫過很多的愛情詩,無非是要告訴世人,他愛得很深沉,只是還有其它的外在因素。
  • 多情的才子思念遠方的戀人,寫下一首經典的愛情詩,感動了無數人
    古代才子與佳人的愛情故事,另外為大家津津樂道,其實大部分的愛情故事,最終都是以悲劇結尾,這也是為了突出愛情的珍貴。
  • 唐朝一位尼姑暗戀一僧人,還寫下一首求愛詩,最終收穫了愛情!
    今天我們繼續來讀詩,前幾天陸陸續續為大家推薦了好幾首王安石比較冷門的作品,我個人是比較偏愛王安石,一位真正的大家。不過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唐朝才女李冶的《八至》,這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首愛情詩。少年時代讀這首詩時就被詩人的深情所感動,寫得很真誠,每一句都情深意重,充滿了濃濃的愛意。
  • 這個唐朝詩人一生只有一首詩,憑此詩不僅抱得美人歸,還得錢萬貫
    這個唐朝詩人一生只有一首詩,憑此詩不僅抱著美人歸,還得錢萬貫。戀人被賣侯門,窮秀才憑一首28字短詩奪回愛侶,詩名因之流傳後世。唐朝的詩壇,是熱鬧而旖旎的,陣容強大、詩星眾多,僅入選《全唐詩》的就達兩千二百多人。其中有個名叫崔郊的小詩人,他以一首《贈婢》而躋身眾家之列。
  • 他是「大曆十才子」之一,只因酒會上吟詩一首,抱得美人歸
    他是「大曆十才子」之一,只因酒會上吟詩一首,抱得美人歸寫詩填詞除了陶冶情操、抒寫性靈,有時候也會兼附一些其他功能。比如李白詩寫得好,走到哪都能蹭飯。玄宗放還,也還要大賜黃金。「大曆十才子」詩人韓翃(hóng)也可以僅僅因為一首《寒食》詩寫得好就能升官,同為「大曆十才子」的詩人李端,當然可以因為一個五言絕句,直接抱得美人歸了。聽箏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 唐朝才子夜裡等待心上人,寫下一首經典的愛情詩,每一句都很深情
    古代才子與佳人的愛情故事,總是牽動著世人的心,讓人牽腸掛肚,譬如《西廂記》裡的張生與崔鶯鶯的愛情故事,那就是感動了歷代的讀者,這部經典的戲曲,也是文學上史上的一次很重要的嘗試,正是由這部戲曲開始,才有了後來的《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等等,這些悽美而動人的愛情故事。
  • 多情的才子思念遠方的戀人,寫下一首感人的愛情詩,句句都很深情
    古代才子與佳人的愛情故事,另外為大家津津樂道,其實大部分的愛情故事,最終都是以悲劇結尾,這也是為了突出愛情的珍貴。畢竟愛情可遇不可求,人海茫茫想要尋找到那個他(她)實屬不易,有了殘缺才讓愛情更加感人。愛情也是文學作品永恆的主題,無數的多情的才子,用最深情的筆觸描寫愛情,讚美愛情,同時也渴望愛情,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愛情最終也只是水中月鏡中花,猶如漆黑夜空裡划過的流星,只照亮了短暫的夜空,不免讓人傷感。
  • 僅用一首詩就抱得美人歸:唐代才子李端的故事
    李端一直沒有做官的欲望,他嚮往的是隱士的生活,他曾說:「我少年崇尚修仙學道,暫時未得前去。朋友暢當就用佛門來引導我,我心知必然如此,只是未得其門而入。」 李端的詩在「大曆十才子」中獨樹一幟,當時的人說他是「才子中的才子」。 他當初剛到長安時,就聲名顯赫。
  • 唐朝痴情才子與初戀分手後,依舊念念不忘,寫下的這首詩感人至深
    明朝戲曲家湯顯祖最早創作的《紫蕭記》,正是根據唐代傳奇小說《霍小玉傳》改編而來,講述的是唐朝才子李益與霍小玉的愛情故事,原著是以悲劇收場,但是湯顯祖改成喜劇,最終有了一個圓滿的大結局。那故事中的李益實人其人,也實有其事,李益是唐朝著名的才子
  • 不會泡妞的男生應該學李商隱,看他如何追女票,用一首詩打動美人
    如果宅男不會追女朋友,完全可以學一學李商隱,看他是如何追女朋友,當年他用一首詩就打動了美人,最終是抱得美人歸。這件事情也是成為了唐朝詩壇的一段佳話,直到今天也依舊還是津津樂道。所以不會討女孩子開心,不會追女朋友多讀一讀這些詩,對於自己也是會有啟發。
  • 崔護沒有攜得美人歸,「人面桃花」的愛情故事只是世人的願望!
    崔護沒有攜得美人歸,「人面桃花」的愛情故事只是世人的願望!現在正值桃花盛開的季節,我也曾回鄉看到滿山的桃花開遍田野,不禁讓我想起了崔護的一首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 崔郊深愛一婢女,卻被富豪買去,寫下這首詩,終抱得美人歸
    自古世人難逃一個「情」字,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李白「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李商隱「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詩人的思念之情、愛慕之意盡在字中、心間。崔郊大家可熟悉?他所作的《贈婢》是他唯一一首傳世之作。這是他為他深愛的女子所作,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 唐朝最深情的詩人,妻子逝世後寫下一首悼亡詩,成為了愛情絕唱!
    唐詩裡有無數經典的愛情名篇,這些作品大部分都寫得無比的深情,也無比的悽美,往往可能只是那麼寥寥數語,可是裡面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細膩的筆觸,更是把愛情描寫得感人肺腑,而我們讀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引起我們的深思,從而窺視到自己的愛情。
  • 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求愛詩,寫得無比深情,最終打動了妻子王氏
    不過這段戀情並沒有結果,由於當時李商隱在玉陽山學道,宋華陽是那裡的女弟子,這樣的愛情在當時是不可能被人看好,而李商隱也由於這段戀情被趕出了玉陽山,從而成為了他人生中的遺憾。令狐楚讓他放棄王氏,可是李商隱始終堅持,再加上王茂元對他極為欣賞,還極力撮合兩人,最終李商隱用一首《贈荷花》打動了王氏,總算是抱得美人歸。
  • 一首賦抱得美人歸,一首詩敲開了升遷路,一篇小說讓他青史留名
    駱駝舉個例子來解釋這個問題,在唐朝的時候,李姓是國姓,所以當手下的大臣立了很大的功,老李家為了收買人心,一般除了給物質報酬外,還會給一些精神獎勵,而把對方的姓氏改成李,就是其中的一種方式。當時比較著名的例子有,瓦崗寨的大拿徐世勣(徐茂公的原型)就被李淵給改成了李世勣,還有後唐的建立者李克用,他本來的名字叫朱邪,也是被老李家的人給改的名字。
  • 李商隱和妻子王氏初遇後,寫下一首很感人的情詩,最終抱得美人歸
    一說起他,腦子裡就能自動播放他的作品: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李商隱的詩作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 風塵才女欲從良,在牆上寫首詞,才子看見日日追求,終抱得美人歸
    而她們中很多人心心念念的其實都是從良,嚴蕊這首詞結尾處也有交代,「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當有一天我能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就不要再問我的歸宿了。話說有一位廣東的舉人才子上京赴考,在路途中他在一旅店吃午飯,恰好看見一位女子來店裡,這女子就住在它的對面。吃完飯後這個女子就先出發了,才子悠閒散步,無疑走進了之前女子住的房間,在房間的牆壁上看到下面這首詞:《秋波媚》垂楊嫋嫋映回汀,作態為誰青?可憐弱絮隨風來去,似我飄零。滾濠亂點羅衣袂,相送過長亭。丁寧囑汝,沾泥也好,莫化浮萍。
  • 劉禹錫與美人一別二十年杳無音信,內心感慨萬千,寫下一首愛情詩
    劉禹錫與大部分的詩人一樣,可謂都是風流才子,而且寫下過很多悽美的愛情詩,尤其是他後期以結合四川民歌,所創作的那一系列的《竹枝詞》和《柳枝詞》,那都是唐詩裡的愛情名篇,每一首都描寫的很是悽美,讀來更是令人感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