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銀行:數位化讓金融更便捷、更安全

2020-12-12 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逯彥萃 通訊員 李昂

  「點點手機申請純信用貸款,當天20萬元資金就到帳了。」鄭州市某商超老闆張先生談起9月初在中原銀行辦理小微企業「商超V貸」的經歷,直言「好極了」。

  沒有最快,只有更快。2分鐘在線申請完畢,3分鐘知曉審批結果,最快1天內實現貸款到帳……在諸多小微商戶眼中,使用中原銀行的信貸產品就像「淘寶」一樣快捷、方便。

  

  以用戶為中心,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全面推進數位化轉型——致力於「打造具有金融屬性的科技公司」。中原銀行,一家未來的銀行大幕早已經拉開。

  開放共贏,數位化發展加速度

  科學技術發展至今,改變了傳統的金融生態:商業模式在重構、用戶要求在提高,金融邊界更模糊……一系列外部環境的變化,讓銀行在數位化道路上必須堅定前行。

  「今年的疫情,客觀上加速了各行各業的數位化步伐,而銀行更應該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中解放思想,『育新機』『開新局』。」中原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竇榮興說。

  該行自成立以來,堅持「科技立行、科技興行」的發展理念。2016年開始以「上網下鄉」作為戰略抓手,積極布局移動金融、線上金融;2017年提出客戶在線、產品在線、管理在線、員工在線「四個在線」,線上發展生態基本形成;2018年啟動數位化敏捷轉型,打破傳統銀行的「井」字形組織模式,全面適應數位化發展。

  在竇榮興看來,金融科技的發展和應用已為金融業發展帶來嶄新機遇。中小銀行更要以開放的心態,共享優勢、互補短板,共同探索全新的商業模式。

  在合作共贏的道路上,中原銀行探索與華為在大數據基礎平臺、分布式資料庫等方面聯合創新;與行業領先的神策數據在用戶行為分析方面合作;與清華大學孵化的瑞萊智慧共同探索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在風控領域應用;與區塊鏈技術初創公司光之樹合作研發搭建基於區塊鏈的安全數據共享平臺……可喜的是,「快人半步」的中原銀行在數位化轉型之路上的大膽探索結出累累碩果:「永續貸」「中原秒貸」「移動辦公軟體」等產品成功輸出至數十家銀行機構。

  在年初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下,中原銀行得益於數位化轉型優勢,僅耗3天便開發上線疫情登記及社區出入管理系統「一區一碼」,免費為全省各地市9萬多個單位提供技術支持,充分運用科技點亮抗疫之光。在不久前的9月6日,2020中國金融創新論壇暨中國金融創新成果發布會上,中原銀行憑藉「數位化轉型金融科技創新案例」成功摘下「十佳金融科技創新獎」,成為全國為數不多上榜的城商行。

  數字賦能,普惠金融行穩致遠

  銀行業發展普惠金融,長期面臨著服務不均衡、成本高、效率低、商業可持續性不足等一系列的普遍難題,而新興的數位技術則有望成為破除困境的一把利器。

  「沒有金融科技,難有普惠金融」中原銀行行長王炯表示,中原銀行的創新能力在數字普惠金融方面得到充分發揮。

  比如該行打造的「網紅」信貸產品「永續貸」,採用移動互聯、大數據風控等技術,滿足了客戶線上申請、免費評估、實時審批、一天放款的融資需求。解決了小微企業「不知道去哪兒貸?」「不知道如何貸?」「不知能不能貸?」三大痛點,緩解了小微企業融資「短」「頻」「急」的傳統難題。

  「政採貸」讓政府採購中標的中小企業,拿著合同即可在線上融資;「稅單貸」讓誠信納稅的中小微企業,輕鬆實現用稅單換「貸款」;「原e花」讓誠信經營的小微商戶完全實現了在線申請、隨借隨還;「中原吃貨地圖」將民間美食送到用戶手中……

  產品數位化,服務平臺化,中原銀行充分運用移動互聯、大數據、人工智慧及區塊鏈等前沿技術,讓越來越多的用戶不僅可以享受「一站式」金融服務,更延伸了銀行的服務半徑。

  「裕農貸」讓農村居民發展產業不愁錢;「惠農貸」讓農戶小額信貸線上辦;「新婚寶」讓農村新婚青年有了理財新渠道……

  2019年歲末,中原銀行手機銀行5.0全新上線,標誌著該行從數字時代正式步入智能時代。最新的手機銀行開啟了智能推薦服務,實現各渠道「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服務

  在疫情加大社交疏離的情況下,數字普惠金融更是體現出了強大優勢。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末,中原銀行零售線上客戶佔比由2019年末的38%提升至49%,線上交易量佔比由2019年初的55%提升至69%。

  智能風控,築牢網絡安全防線

  數位技術讓金融服務走上了「高速路」,那麼也對金融安全、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技術帶來的「新隱憂」,只有用新技術才能實現「最優解」。

  近年來,中原銀行以「精管理、強技術、穩運營」為信息安全發展目標,建立健全精細化安全管理體系,夯實安全技術防護作為業務系統安全保障,推進安全運營建設作為前臺防禦關口,全面保障中原銀行信息系統穩定運行與客戶數據安全,促進信息安全體系建設由傳統被動防禦向縱深主動防禦轉變,將網絡安全作為金融科技創新不可逾越的紅線。

  該行以監管要求為底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實網絡安全責任,嚴控安全管理流程,強化系統管控措施,推進安全內建管理機制。同時通過培訓、考試及模擬釣魚郵件攻擊等多種形式提升全行員工信息安全意識。

  該行持續加大安全技術創新投入,自主研發安全技術服務平臺,作為DevSecOps中的重要一環,通過集成原始碼掃描、應用掃描及系統掃描等安全檢測工具,完善安全需求規範設計,實現系統開發、測試、版本發布以及漏洞管理的自動化、線上化、標準化,有效加強了應用安全管控的有效性與規範性,落實安全開發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管控。通過建立在線快速身份認證平臺,運用生物識別等信息技術,在登錄、轉帳、籤約等業務場景實現基於安全高效的指紋、3D人臉識別認證,健全兼顧安全與便捷的多元化身份認證體系。研發文件安全檢測平臺,對網際網路渠道上傳的文件進行實時檢測,保障業務文件數據的安全性。中原銀行定期開展等級保護測評工作,為信息系統安全建設和管理提供標準化、體系化、可實施、可落地的測評服務,控制信息安全建設成效。在不斷改善信息系統安全隱患的過程中,穩步提升系統的安全防護能力,降低被攻擊的風險。

  在安全運營體系建設過程中,中原銀行規劃並構建了「制度+平臺+數據+團隊」的安全運營整體框架,建設部署安全運營平臺與主機入侵檢測系統,整體提升安全風險監測及處置能力。同時,組建安全運營團隊,定期對全行安全資產、安全漏洞進行梳理排查,並對日常告警進行分析與處理,建立「內治外防」的安全運營基線,形成常態化運營機制。

  9月17日,中原銀行正式成為亞聯盟金融科技委員會成員單位。該行將與同業共同探索研究5G、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物聯網等新技術在金融行業的創新應用,藉助現代化科技手段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質效、提升金融網絡安全,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中原銀行:網點脈絡再拓寬 金融服務更精準
    原標題:網點脈絡再拓寬 金融服務更精準   12月10日,中原銀行鄭州薛崗街支行正式開業
  • 網點脈絡再拓寬 金融服務更精準 —中原銀行鄭州分行「十三五...
    至此,中原銀行在鄭營業網點達40家,實現鄭州各縣、區全覆蓋,區域金融生態優化能級、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實力再次迎來跨越提升。作為河南省級法人金融機構的重要經營機構,該行負責人表示:中原銀行鄭州分行成立以來,以高度政治站位,扛實金融普惠責任,持續向城市建設和實體經濟發展發力。
  • 中原銀行:奮進數位化轉型之路
    四年時間,中原銀行用砥礪奮進為自己代言,成功登陸港交所、境外首發優先股、信用卡發卡破百萬……在經營業績上更是實現了資產總額、存貸款數據翻番,成為金融豫軍的標杆。  勇立新時代的歷史潮頭,中原銀行確立數位化轉型的發展主線,提出逐步實現業務模式和管理模式的線上化、數據化、智能化的階段性目標,強化敏捷能力建設,踐行以科技賦能業務提質增效的奮進之路。
  • 上海銀行廣結友 發力數字金融讓金融服務更接地氣
    9月24日,作為外灘大會專屬論壇之一,上海銀行主辦的「數字金融讓城市生活更美好」分論壇成功舉辦。論壇上,來自銀行、網際網路公司、科技公司的多位業內人士暢談數字金融建設和未來形態。對於紮根地方經濟服務的上海銀行而言,未來已來,數字金融服務城市生活大有可為。
  • 託管銀行數位化轉型具有重大社會意義 維護國家金融安全!
    來源:中國基金業協會一、託管銀行實施數位化轉型具有重大社會意義在中國,1997年託管機制首先在公募基金中引入。實踐證明,託管銀行在保障基金財產安全、獨立,監督投資機構合規運作,最終保障投資人權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便捷信貸服務提速,銀行等金融機構急需中騰信等金融科技公司賦能
    新冠疫情之後,監管更加重視推動金融機構加強便捷信貸服務,這不僅是一些地方摸索出來的成功經驗,更成為了監管賦能實體經濟的抓手。便捷信貸服務的背後,不是降低信貸風控標準,而是利用金融科技和大數據技術,拓寬金融的服務邊界和效率。
  • 銀行如何助力金融扶貧?中原銀行在京分享了這些經驗
    中原銀行作為河南銀行業領軍者,在助力脫貧攻堅中勇於擔當,貢獻了無數的金融智慧。通過實施數位化轉型,中原銀行積極運用大數據技術建立了農戶信用信息庫,探索出「網際網路+農村金融」的發展模式,聯合政府部門、監管機構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建設活動,為助推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 上海銀行:擁抱金融科技 以數位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
    數據驅動 讓運維更精準、更高效數位化轉型的大背景下,「效率」成為了各家銀行競爭的紅海。銀行運維能力提升迫在眉睫。於是,上海銀行將金融科技與日常運維相結合,既提升了自己的服務能級,也獲得了客戶的良好口碑。一個運維大數據平臺搭建完成。
  • 「未來銀行」渣打中國擬任CIO喬建新:未來銀行是更「聰明」更「懂...
    企業客戶方面,為了解決跨境貿易承壓、匯兌風險加劇、海外款項支付緩慢、線下手續辦理受阻等多重難題,我行與合作夥伴尋匯一起加速落地共建的「匯e達」平臺,提供一站式智能付匯平臺解決方案,專注於為跨境貿易企業提供更便捷、更低成本的付匯方案,以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支持穩定外貿基本盤。
  • 中原銀行永續貸獲評「2020年中國銀行業金融科技應用成果優秀案例」
    12月11日,第四屆中國數字銀行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辦,「2020年中國銀行業金融科技應用成果大賽」的評選結果同步發布。中原銀行「數位化房產抵押貸款產品——永續貸」項目被評為優秀案例。
  • 中原銀行入駐河南省金融服務共享平臺
    人民網鄭州3月5日電(智泓)3月5日,中原銀行領全省之先,成功接入河南省「金融服務共享平臺」。通過這一全省統一的大數據信貸信息平臺,該行稅單貸等服務小微企業的創新金融產品得到加速賦能,當日實現為4戶小微企業發放貸款合計826萬元。
  • 以後嘉興買賣二手房這樣操作 更安全便捷
    結合房屋交易「最多跑一次」工作,嘉興市本級擬在各銀行網點開展二手房網籤、資金監管、按揭貸款「一窗(站)式服務」,今後,市民進行二手房交易,資金將更加安全,二手房網籤、按揭貸款將更便捷。將在銀行網點,開展「一窗(站)式服務」3月1日起,嘉興市本級正式推行存量房(二手房)買賣合同網籤。
  • 中原銀行正式發布直銷銀行APP
    6月12日,中原銀行直銷銀行手機應用程式(簡稱「APP」)發布暨金融科技籤約儀式在鄭州舉行。這既是中原銀行直銷銀行業務啟動的開端,也是該行踐行「上網下鄉」戰略的重要裡程碑。  發布會上,中原銀行董事長竇榮興表示,「未來銀行」是中原銀行成立之初就確立的三大發展戰略之一。
  • 北京銀行創新助力金融數位化轉型 「京彩生活」5.0演繹極致管家式...
    從手機銀行,到智能銀行、無人銀行,再到無接觸式金融服務,中國銀行業不斷以優化客戶體驗為出發點,持續推陳出新,並以此為切入點,推動整個金融服務的數位化轉型。
  • 中銅金控五重安全保障,讓網際網路金融更安心
    網際網路+時代,一眾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應運而生。網際網路的及時便捷與高效,為用戶提供了更加便捷、更多渠道的投資借貸方式。在可選擇性更加靈活之下,網際網路的安全漏洞也給金融市場帶來了很多安全隱患。  在網際網路金融時代,如何選擇一個放心的平臺,讓我們在安全放心的前提之下,實現投資致富夢。
  • 六載奮進見卓越,金融活水潤中原
    中原銀行已成為河南省金融版圖中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綜合實力呈現跨越式增長——數位化轉型持續縱深,2018年以來,通過試點先行、分批部落化的方式,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探索建立適用於新型組織架構下的機制體系,構建了線上化、數位化、智能化的服務場景和生態圈。
  • 十大熱詞全方位解讀中原銀行的2019年!
    伴隨「數位化」升級,中原銀行同時啟動了「敏捷化」轉型,為這跨越發展提供了管理機制的保障。簡單而言,敏捷化打破了部門之間的藩籬,通過運用數位化工具,組建含有業務、科技、數據等人員的敏捷小組——「部落」,其本質是利用新型管理手段改造業務部門,形成一種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自適應組織。可充分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快速響應用戶的金融需求。
  • 行遠自邇,乘勢前行|菊風再中標中原銀行遠程銀行項目
    當前,金融科技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銀行業數位化轉型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在金融科技的長期影響,銀行業傳統的經營方式受到嚴峻的考驗,遠程銀行(Air Banking)成為了業內關鍵詞,中國銀行業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 中原銀行12期內刊12扇窗戶,已成內聚合力、外樹形象的「中原名片」
    2019年5月20日,第一期《中原銀行》內刊問世。它出現在各種行內外交流場合,包括中原銀行各網點的廳堂以及中原銀行五周年峰會等無數重要現場,無數人從一本本內刊中看到了一個以數位化轉型為翼,加速奔跑的中原銀行。
  • 發布手機銀行5.0 上海銀行探索打造智慧金融
    金煜董事長表示,上海銀行所追求的「智慧金融 專業服務」,是以客戶最佳體驗為核心,致力於提供更專業的產品服務、更有溫度的金融關懷;是以內部精細管理為依託,致力於打造更高效的業務流程、更強大的科技支撐;是以前瞻經營策略為先導,致力於更敏捷地洞察市場需求、更精準地滿足客戶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