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大謎團系列人物關係表1.0版本

2021-03-02 憐幽居

  最近花費了二天的時間,整理有關於我寫作之《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大謎團》系列文章的人物關係表,這份圖表大致體現了我研究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時候的一些想法與小說人物的邏輯關係,在這份圖表大致包含三層含義。第一,展現連載版小說與修訂版小說、新修版小說的區別。第二,把小說文本的表層概念進一步區分為裡層概念,把小說的主要意圖進行體現。第三,理解相關人物在不同事件上的互動關係,在複雜事件背後展示每個人的意圖。我在畫這份圖表的時候,沒有參考任何一份別人的圖表關係,因此這是百分之百的根據我的文章內容所做的基本總結,是屬於我的文章的一部分,對於閱讀我的文章有比較直觀的意義。

  我並非喜歡做這份人物關係圖表,這些劃分較為複雜,未必很多人能夠從圖表上認識清楚,所以我建議在閱讀圖表關係的同時對相關文章進行理解。金庸小說之中的人物關係十分複雜,未必閱讀一次就能夠理解全部內容,在寫作文章的層面來說,我並不認為構建這個人物關係圖能夠十分有效地理解小說,人物關係表大概只能初步體現文章的意圖以及事件走向,但不能充分顯現文章的主要內容關係,因此圖表只是一種粗淺的關係體現,不能夠體現文章的全部內涵,請各位朋友閱讀這份圖表的時候進行深入的理解。我有必要提醒,單獨看圖表,不能夠理解金庸小說,也不能夠理解我寫的文章之中的很多分析的邏輯關係。這份圖表在將來或可能繼續充實完整,現在這個版本還缺少很多內容,但也未必能夠繼續充實下去,一切要看將來的心情如何。

謝謝您的贊助與支持!

相關焦點

  • 金庸經典小說!盤點《射鵰英雄傳》電視劇!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最初連載於1957~1959年的《香港商報》,後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的第一部。《射鵰英雄傳》以寧宗慶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這段歷史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國與蒙古兩大強敵的鬥爭,充滿愛國的民族主義情愫。
  • 金庸的經典小說《射鵰英雄傳》當初在臺灣被禁的原因
    在這點上,金庸的武俠系列是無可挑剔的,他在書中塑造出的人物深入人心,其中一些人物已經成為中國人生活裡的一部分。一個古靈精怪,聰明伶俐的女孩會被人說跟黃蓉一樣;一個花心的男人被稱作韋小寶;蕭峰被用來形容豪爽大氣的男人。能達到這種境界的好像只有四大名著。
  •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大謎團:第十四篇:江南七怪:結義、婚姻與棄徒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大謎團:第十四篇:江南七怪:結義、婚姻與棄徒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有一群體角色
  • 電臺小說連播與《射鵰英雄傳》
    不過,我對金庸小說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射鵰英雄傳》,但印象中,《射鵰英雄傳》沒有在珠江經濟臺播過。》我接觸過三次,第一次是看珠江電視臺的《射鵰英雄傳》電視劇,83年黃日華版的,第二次接觸則是初中時,應該是初一下學期,當時83版的電視劇《射鵰英雄傳》正在熱播,第三次則是前幾年,一時興時,買了好幾套金庸先生的小說。
  • 【文泉薦書】《射鵰英雄傳》及金庸武俠小說
    武俠小說是香港通俗文學的第一大門類,其它還有言情小說、科幻小說、偵探推理小說、歷史小說、框框雜文(又名:專欄雜文)等。自1954年梁羽生的《龍虎鬥京華》的問世後,新派武俠小說迅速興起,贏得了市民和知識分子的共同閱讀愛好。梁羽生也成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共出版了35部著作,代表作有《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等。其作品內容大都有史實依據,又充滿古典詩詞氣息。
  • 《射鵰英雄傳》開創武俠盛世後,有多少作家模仿金庸的名字與小說
    金庸先生經過《書劍恩仇錄》與《碧血劍》小試牛刀後,在1957到1959年間在《香港商報》連載《射鵰英雄傳》,隨即在港、臺、新、馬引起轟動,從此奠定了金庸在新派武俠小說界的「武林至尊」地位,《射鵰英雄傳》也被奉為武俠小說的「經典之作」,成為武俠小說典型的「英雄史詩」。
  • 金庸的《射鵰英雄傳》你們看過幾部?都是那些版本
    金庸的《射鵰英雄傳》你們看過幾部?都是那些版本金庸老人家的離世我們除了悼念真的不知道還能做什麼了,當然我們會把他放在心裡,而且他的作品也一直會在我們的腦海中。今天我們大家就來談談金庸的其中一部作品吧,《射鵰英雄傳》這部經典作品不知道拍了多少個版本。而每個人或許看過的版本都不同,那麼你們都看過哪些呢?其實還有一部非常經典的電影作品是取材自金庸筆下,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是《射鵰英雄傳》中歐陽鋒和黃藥師的故事。那麼到底是哪部作品呢?就是電影《東邪西毒》了,這部電影是由王家衛執導,有好幾位大咖主演的一部作品。
  • 盤點射鵰英雄傳各個版本,有一個版本你可能都沒看過!
    前段時間金庸先生的離世,可以說是中國的一大損失。金先生在生前有很多著作,我們每個人基本上都是看著他的小說長大的。在這些著名的小說中,射鵰英雄傳算是金庸先生代表作之一,以至於射鵰英雄傳有很多個版本,每個版本都是每個演員用心去演繹的。
  • 金庸小說是影視圈最大IP源泉 翻拍次數最多的是《射鵰英雄傳》
    金庸被譽為武俠小說的「武林泰鬥」,他不僅是現代武俠小說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忽視的一代名家,他的十四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被稱作「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十四部小說被改編成影視劇的數量之巨,版本之多,恐怕在全世界的小說家中都找不出第二人,而翻拍數量最多的就是《射鵰英雄傳》,從1958年開始,一共被十次改編成影視劇。一直到今天,金庸小說這個大IP還吸引了一輪又一輪的影視從業者投身其中,最新的消息是徐克執導的《神鵰俠侶三部曲》電影正式開始了演員海選,而且可以預測,隨著金庸駕鶴仙去後,國內影視圈還會掀起新一輪對其小說改編的熱潮。
  • 《射鵰英雄傳》: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1955年2月初,為接上檔期,報館向同為《新晚報》編輯的查良鏞緊急約稿,從未寫過武俠小說、甚至從未寫過小說的查良鏞「趕鴨子上架」,開始連載《書劍恩仇錄》,署名「金庸」——取將「鏞」字拆成兩半之意。金庸後來說:「如果我一開始寫小說就算是文學創作,那麼當時寫作的目的只是為做一件工作。」《書劍恩仇錄》大受歡迎,「金梁並稱,一時瑜亮。」《香港商報》也上門邀稿,遂有《碧血劍》及《射鵰英雄傳》。
  •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的成名作,但這部小說名字的來歷你知道嗎?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名字的來歷是怎樣的?你知道嗎?大學時 , 金庸有一好友,學習不大好,每次考試都要折掉幾科 , 每每考完 , 金庸都要嘲笑他:"英雄啊,又折掉了?" 射鵰英雄傳(折掉英雄傳)這個名字實是為紀念他。
  • 金庸武俠巨著——《射鵰英雄傳》
    前幾周,我看了2003版《射鵰英雄傳》電視劇,讓我喜歡上了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是金庸的成名作,也是《射鵰三部曲》的第一部,其餘兩部是《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都很著名。《射鵰英雄傳》講了在南宋時期,金國大肆侵略南宋,人民生靈塗炭。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宋官段天德在金王完顏洪烈的指使下,率兵洗劫牛家村,致使郭嘯天、楊鐵心兩家家破人亡。
  • 鐵路小夥鋼筆演繹《射鵰英雄傳》26個人物35幅畫
    湖南株洲一鐵路職工耗時半年 完成35幅《射鵰英雄傳》人物鋼筆畫  【解說】「80後」小夥匡仙鵬是湖南株洲北站的一名普通職工。2018年,他耗時半年將1983年版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黃蓉、周伯通等劇中重要角色通過鋼筆畫的形式創作出35幅作品,以此致敬已故的原著作者金庸。
  • 金庸中的故事總是有不敗的經典,朱茵出演的「射鵰英雄傳」很經典
    而其中最為讓大家印象深刻的也許就是金庸了吧。金庸當中有著非常豐富的故事,而且還有很多都拍成了電視劇了。其中光我們知道的就是「神鵰俠侶」、「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射鵰英雄傳」等等。這部非常經典的以武俠為主的小說一直都今日都廣為流傳,光看看這些曾拍攝成電視劇的故事中,就可以看得出來金庸的魅力以及影響力。
  • 盤點《射鵰英雄傳》各個版本的楊康,苗僑偉版本超越了小說
    《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又名完顏康,是劇中第二男主角。小說的設定是他聰明機靈,外貌帥氣貴族氣質,不好的是喜歡處處爭強好勝,不擇手段只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算是《射鵰英雄傳》中最複雜的人物之一當時看這楊康這一角色的時候是又愛又恨。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射鵰英雄傳》中各個版本的楊康,看看哪個版本的最符合你心中所想。
  • 《射鵰英雄傳》 趙立新:金庸改變了我的命運
    洪七公是金庸小說裡的重要人物,幾乎每一版本的洪七公,都是當時炙手可熱的實力派演員,比如83版的劉丹,他的洪七公可是深入人心;王家衛版的,是張學友飾演的,雖然在《東成西就》裡面無釐頭的一塌糊塗,但也牢牢的記在吃瓜群眾心裡。  所以,這一版的洪七公也是不可小覷,反正一出場,彈幕裡很多人都被這個角色圈粉了。而扮演洪七公的,可是當下實力派演員趙立新。
  • 盤點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讓人驚豔的名字
    《射鵰英雄傳》《射鵰英雄傳》1、郭靖和楊康郭靖和楊康的名字取自「靖康之恥」。
  •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人物形象:最完美大俠
    郭靖:他是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的男主角和《神鵰俠侶》中的重要角色,《倚天屠龍記》中也曾引述其相關事跡
  • 金庸小說英譯版始於《雪山飛狐》,《射鵰英雄傳》英譯本被稱「中國...
    封面新聞記者 寧寧今年2月,金庸先生撰寫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英譯本第一卷《英雄誕生》(Hero Born)由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MacLehose Press)正式面向全球發行出版。這是該書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其推介文字稱之為「一部中國版《權力的遊戲》」。
  • 7大版本的射鵰英雄傳,這個版本的郭靖最深入人心
    該劇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為《射鵰英雄傳之鐵血丹心》,共19集;第二部為《射鵰英雄傳之東邪西毒》,共20集;第三部為《射鵰英雄傳之華山論劍》,共20集。重溫了兒時經典,發現還是那麼百看不厭。只不過感觸不同。小時候看《射鵰》,看的是曲折離奇的江湖經歷,為大宋的命運心潮起伏。現在再看,不由發現了很多人性中的無奈,尤其是楊康和完顏洪烈這對悲情父子。